宁夏干旱半干旱区苜蓿引种试验报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384093 上传时间:2017-08-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干旱半干旱区苜蓿引种试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宁夏干旱半干旱区苜蓿引种试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宁夏干旱半干旱区苜蓿引种试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宁夏干旱半干旱区苜蓿引种试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宁夏干旱半干旱区苜蓿引种试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干旱半干旱区苜蓿引种试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干旱半干旱区苜蓿引种试验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干旱半干旱区苜蓿引种试验报告 赵 萍 何俊彦 赵功强 王秉龙(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756000)摘 要 通过对 15 个苜蓿品种二年的引种观察试验,初步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引进种植的 CW 系列十二个品种及 WL342、金皇后,普遍较当地苜蓿产草量高,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 苜蓿 品种 引种观察选择优良的苜蓿品种是实现苜蓿产业化的基础,是退耕还林还草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为了避免引进种植苜蓿品种的盲目性,解决当前本地乃至西北地区苜蓿品种单一、混杂,种质退化严重等问题, 促进草产业发展, 本试验以固原当地紫花苜蓿品种为对照, 对引进筛选的14个

2、品种进行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评价试验, 以期筛选出适宜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苜蓿优良品种(系)及品种组合。试验材料与方法1.1 参试品种及田间试验设计参试品种15个,以当地紫花苜蓿为对照(见表一)。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31.5=4.5 m 2, 行距30cm, 区距50cm,走道宽100cm。1.2 试验地概况和播种情况本试验设在宁夏固原市农科所头营试验场田内, 属清水河流域河谷阶地,海拔1586m, 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冬季寒冷,年均温度7.4, 0 积温3000-4000,10积温2500-2800,无霜期130-150d,年均降水量

3、428.3mm,干燥度为1.70。试验地前茬为蓖麻, 土壤为黄绵土, 肥力中等,收获后秋耕, 种前结合春灌施颗粒磷肥510kg/hm 2(P2O5含量为12),播前对种子进行晾晒处理,2002年4月8日人工用锄开沟条播,播深0.02-0.03m, 行距0.3m, 播种量为675万粒/hm 2(根据种子用价计算),播后镇压。保护行种植金皇后。1.3 田间管理今年是种植第二年,重点抓好病虫鼠害的防治与调查工作,头茬刈割后撒施磷酸二铵150kg/hm2,生长期内灌水4次,随时根除走道杂草,多次防除鼠害,试验防虫不防病。项目来源:宁夏“8613”农业科技工程“宁夏苜蓿产业化开发技术研究”(2002-V

4、01-06)作者简介:赵萍(1968-)女,农艺师,大学,主要从事苜蓿产业化技术研究工作表一 参试品种的纯净度、发芽率和来源1.4 生长状况观测每3d对试验观测一次,记载生育期(见表二)。生长期间对苜蓿株高、长势、生长速度、再生能力、抗病虫害能力进行观察或测定。1.4.1 越冬率调查 冬前对每品种小区进行冠数调查,返青后再进行冠数调查,计算越冬率。1.4.2 株高测定 每品种选有代表性植株20株测定并取其平均数。1.4.3 再生能力调查 :每品种从第一次刈割后35d,选有代表性植株20株进行测定株高并取其平均数。1.4.4 病害调查 对每品种从全生育期进行病害及其种类的观察记载 , 根据抗病能

5、力分为高抗(HR)、抗病(R)中抗(MR)、中感(MS)、感病(S)、高感(HS)六个等级。1.5 产草量测定对进入初花期的苜蓿品种每小区取有代表性的苜蓿1m 2 刈割留茬0.04m, 称鲜重,计算鲜草量,风干后称其干草重。各品种小区取有代表性的鲜苜蓿1kg作为样品进行风干,求鲜干比、茎叶比、计算干草重。品种 纯净度 (%) 发芽率 (%) 来 源CW351 100 96.5 美国西海岸种子公司CW300 100 97.0 美国西海岸种子公司CW301 98.0 89.5 美国西海岸种子公司CW306 100 93.5 美国西海岸种子公司CW360 100 93.0 美国西海岸种子公司CW40

6、1 99.0 93.5 美国西海岸种子公司CW272 98.0 95.5 美国西海岸种子公司CW400 100 86.5 美国西海岸种子公司CW200 100 97.0 美国西海岸种子公司CW201 100 94.5 美国西海岸种子公司CW221 100 93.5 美国西海岸种子公司CW444 100 95.5 美国西海岸种子公司WL342 100 89.0 美国西海岸种子公司金皇后 91.0 81.0 中科院畜研所提供固原紫花 98.0 69.0 固原市农科所提供表二 苜蓿品比试验生育期观测记载表单位:日/月、%结果与分析2.1 越冬率调查各品种小区越冬率均在90%以上,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

7、项目品种返青期返青冠数越冬率分枝期现蕾期开花期结荚期成熟期头茬刈割期二茬刈割期抗病性CW351 31/3 15 92 29/4 1/6 12/6 17/6 2/8 11/6 28/7 HRCW300 4/4 15 91 30/4 1/6 12/6 17/6 2/8 11/6 28/7 HRCW301 3/4 16 90 28/4 1/6 12/6 17/6 2/8 11/6 28/7 HRCW306 29/3 16 93 30/4 1/6 12/6 17/6 2/8 11/6 28/7 HRCW360 2/4 15 92 29/4 1/8 12/6 17/6 2/8 11/6 28/7 HRC

8、W401 3/4 17 90 30/4 1/8 12/6 17/6 2/8 11/6 28/7 HRCW272 2/4 14 90 30/4 1/6 12/6 17/6 2/8 11/6 28/7 HRCW400 31/3 17 94 29/4 1/6 12/6 17/6 2/8 11/6 28/7 HRCW200 30/3 16 94 28/4 1/6 12/6 17/6 2/8 11/6 28/7 HRCW201 31/3 15 93 28/4 1/6 12/6 17/6 2/8 11/6 28/7 HRCW221 30/3 16 92 28/4 1/6 12/6 17/6 2/8 11/

9、6 28/7 HRCW444 30/3 15 90 30/4 1/6 12/6 17/6 2/8 11/6 28/7 HRWL342 2/4 14 93 30/4 1/6 12/6 17/6 2/8 11/6 28/7 HR金皇后 31/3 16 92 30/4 1/6 12/6 17/6 2/8 11/6 28/7 HR固原紫花 25/3 17 96 1/5 31/5 12/6 17/6 2/8 11/6 28/7 HS2.2 苜蓿生育期、再生性调查分析15个品种返青最早的为固原紫花,返青最晚的为CW300、CW401。生育期最长的固原紫花132d,其余品种均在125d以内。头茬刈割时株高最

10、高的为固原紫花103.5cm,其余品种均低于对照在91.199.7cm之间。再生速度较快的为CW400、CW444和CW351,再生速度最慢的为固原紫花(见表三)。2.3 病虫害调查分析生育期调查抗霜霉病、褐斑病能力,引进种植的十四个品种均为高抗(HR)品种,固原紫花为高感品种(HS)。生育期内蓟马危害严重,用高效氯氰菊脂防治一次,蚜虫有少量发生,但未达到防治指标。2.4 产草量测定比较经过对各重复小区测产计算,15个紫花苜蓿品种第二年前二茬鲜草产量在68670.154891.0kg/hm2之间, 十四个品种中有8个品种表现为增产,增产幅度在0.39.57%之间,其中:每hm 2产草量最高的C

11、W444为68670.1kg, 其次CW306为65558.8kg, CW221为65114.3kg, WL342为64003.2kg, 对照品种居第9位, 为62614.8kg. 其余品种均较对照减产, 减产幅度在0.3%12.4%之间,以CW200产量最低为5489.6kg。鲜草产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用LSR法进行测验,在5%水平上CW444与对照、CW201、CW360、CW301、金皇后、CW200间存在显著性差异,CW200与其它十四个品种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1%水平上CW444与金皇后、CW200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CW444、CW306、CW221、

12、WL342、CW400、CW351与CW200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其余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表三 参试品种产草量、再生能力表 单位: m2、 、kg、kg/hm 2、cm/35d第一茬小区产量(kg) 第二茬小区产量(kg) 项目品种小区面积 平均 平均小区合计产 草量折合公顷产量再生 速度CW351 4.5 18.8 18.2 17.6 18.2 9.6 10.5 9.2 9.8 28.6 63558.0 71.6CW300 4.5 17.5 18.0 18.0 17.8 9.9 10.2 9.6 9.9 27.2 60439.5 66.1CW301 4.5 17.5 17.8 17.2 1

13、7.5 9.3 10.8 9.9 10.0 27.5 61114.5 64.4CW306 4.5 18.8 19.0 18.4 18.7 10.2 11.7 9.3 10.4 29.5 65558.8 65.1CW360 4.5 18.5 18.4 18.4 18.4 9.0 9.6 9.2 9.3 27.7 61558.5 64.4CW401 4.5 16.3 18.8 17.6 17.6 7.5 11.4 9.0 9.3 28.5 63336.0 71.0CW272 4.5 16.6 20.3 18.2 18.4 6.3 9.0 7.4 7.6 28.3 62892.0 65.5CW400

14、 4.5 18.5 19.7 19.2 19.1 8.7 10.2 9.9 9.6 28.7 63781.5 73.1CW200 4.5 15.5 17.6 18.0 17.0 7.5 7.8 7.7 7.6 24.7 54891.0 68.0CW201 4.5 18.2 18.8 18.6 18.5 8.7 10.5 9.4 9.5 28.1 62448.0 69.0CW221 4.5 17.0 19.2 18.0 18.1 7.5 11.7 10.2 9.8 29.3 65114.3 71.0CW444 4.5 17.5 20.2 19.7 19.1 9.9 11.7 10.6 10.7

15、30.9 68670.1 71.9WL342 4.5 19.0 17.0 18.6 18.2 10.8 10.8 10.2 10.6 28.8 64003.2 69.9金皇后 4.5 17.6 19.3 17.3 18.1 8.7 8.7 7.9 8.4 27.2 60447.0 68.3固原紫花4.5 20.620.619.220.1 7.5 8.7 7.8 8.0 28.8 62614.859.13 结论3.1 15个品种田间出苗率均达80%以上,越冬率在90%以上,引进种植的14个品种表现为高抗(HR)品种,对照固原紫花为高感品种(HS)。3.2 15个品种第一年刈割三次,引进品种第一茬产草量占总产草量的40%左右,第二茬占总产量的30%,第三茬占总产量的25%左右,对照固原紫花第一茬占总产量的50%以上,第二茬占总产量的35%左右,第三茬占总产量的15%左右。今年已割了两茬,产草量介于54891.668670.1kg/hm2之间,品种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第三茬刈割后引进品种增产幅度会进一步提高。从近二年的产草量、长势、株高、株数、再生能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表现优良的品种为CW444、CW221、CW306。3.3 建议下年将丰产稳产性好、抗病害能力强、再生速度快的品种CW444、CW221提升直接参加区域试验,有望成为接代品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