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84026 上传时间:2017-08-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及其对治疗、预后的价值。 方法采用 HDI CV Profilor DO2020无创动脉功能检测仪(美国 HDI 公司)对 342 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测定,同时采集病史,查体及作有关血生化指标。结果与肝火上炎组、痰湿壅盛组比较,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组的 C1,C2 均明显降低(P0.05 ) 。结论动脉弹性检查可为高血压病患者病情判断,辨证论治提供客观证据,对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动脉弹性; 大小动脉弹性; 辨证Abstrac

2、t:ObjectiveTo inquir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erial compliance and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discuss the indicative values of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MethodsUsing non-invasively obtained radial pulse contour analysis (HDI CV Profilor DO2020), large and small arterial compliance (C1

3、and C2) of 342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were measured. Meanwhile, the medical history, physical exam and biochemistry variables 2were collected. ResultsCompared with patients group with flaming-up of the liver fire syndrome and patient group with accumulation of phlegm-damp syndrome,the C1

4、,C2 of patients group with hyperactivity of Yang due to Yin deficiency syndrome and Patients group with Yin-yang deficiency syndrom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ConclusionThe examination of arterial elasticity is one of the objective evidence for judging state of illness and syndrome differ

5、entiation based on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Thus, it shows definite referential importance to the TCM syndrome typing.Key words: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rterial elasticity; Large and small arterial elasticity (C1 and C2);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近年来随着对高血压病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动脉

6、的弹性是关于动脉缓冲系统的最佳临床指标,人们逐渐认识到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着动脉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导致机体并发症发生的最终途径都是通过血管的损害。动脉弹性下降预示着将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子,与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生和死亡密切相关,同时对心血管病3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评价也具有重要价值,动脉弹性指数(C1,C2)是评价动脉弹性的重要指标12 。本研究采用 HDI CV Profilor DO2020 型无创动脉功能检测仪同期测定 342 例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 ) ,旨在揭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的实质,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辨

7、证。1 一般资料选择 2006-012007-09 在广东省中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科门诊和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342 例,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符合1999 年 WHO/ISH 高血压治疗指南标准(血压140/90mmHg 者)并进行血压分级。所有患者均为初诊或停用降压药物或影响心率药物 3 d 以上的高血压患者,经实验室和临床检查排外继发性高血压、严重心血管并发症以及糖代谢异常患者。其中男性 213 例,女性 129 例,年龄(58.314.6 )岁。病程最短 5年,最长 21 年。全部入选对象均填写了知情同意书。2 方法 问卷调查使用统一的流行病调查表,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临

8、床医师进行询问调查并详细记录。全部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年龄、烟酒嗜好、家族史、主要病史与治疗、生活习性、体育4锻炼)及查体(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 。全部常规检查血生化之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辨证分型依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3 ,分为肝火上炎、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和痰湿壅盛 4 型。2.1 实验仪器及检测方法 所有受检者取仰卧位,受检时保持正常呼吸、安静状态。采用 HDI CV Profilor DO2020 型无创动脉功能检测仪(美国 HDI 公司)测定4 。同时测定左上臂血压,腕部固定装置缚住右手前臂和腕部,带有支

9、架的探头置于右前臂桡动脉搏动最强处(一般接近于拇指基底部 2 cm 处,位于桡骨的远端外侧隆突和肌腱之间) 。测定桡动脉脉搏波形,最后动脉功能仪将自动输出 PP、C1 、C2 的分析结果。检测测定 3 次,每次间隔 4 min,取 3 次测定平均值。2.2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 SPSS10.0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 表示,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2 检验。3 结果3.1 总体分析结果研究人群的基本流行病学特征描述如表1 所述。本次研究共纳入 342 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50 岁以上患5者占 80.70,其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 180 例,女性 96 例) 。既往服药

10、者占 85.09。所有患者资料的分析结果显示,除吸烟率、腰围/ 臀围及收缩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外(P0.05),其余指标性别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见表 1。3.2 不同证型组之间一般资料比较见表 2。结果显示:痰湿壅盛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 40.64) ,年龄由低到高依次为肝火上炎痰湿壅盛阴虚阳亢 阴阳两虚。与痰湿壅盛组比较,阴虚阳亢组的 BMI 明显降低(P0.05) ,而 HR 明显增快(P0.05) ;痰湿壅盛组 SBP 水平较肝火上炎组明显升高(P0.05) ,而较阴虚阳亢组和阴阳两虚组明显降低(P0.05,P0.01) ,阴阳两虚 DBP 水平肝火上炎组、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均明显

11、升高(P0.01,P0.05,P0.05) ;与肝火上炎组 PP 水平比较,阴虚阳亢组和阴阳两虚组均明显升高(P0.05) 。表 1 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略)BMI:体重指数;HR:心率;SBP :收缩压;DBP:舒张压;PP:脉压;n=3423.3 不同证型组之间血脂水平比较见表 2。结果显示:与肝火上炎组 TC 比较,痰湿壅盛组明显升高(P0.05 ) ;与肝火上炎6组 TG 、LDL 比较,痰湿壅盛组和阴阳两虚组均明显升高(P0.05 或 P0.05) 。3.4 不同证型组之间动脉弹性指数水平比较见表 2。结果显示:与肝火上炎组、痰湿壅盛组比较,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组的C1、C2 均明显降低

12、(P0.05 ,P0.05) 。3.5 不同证型组之间各期高血压组成比较见表 3。结果显示:阴虚阳亢组各期高血压组成与肝火上炎组、痰湿壅盛组各期高血压组成比较有显著不同(P0.01 ) ,阴阳两虚组各期高血压组成与肝火上炎组、痰湿壅盛组各期高血压组成比较有显著不同(P0.05) 。4 讨论不少学者已经从心脏、内分泌、分子等多个角度对高血压证实质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血压不同证型之间的差异513 。但这些研究都没有涉及动脉弹性这个领域。自英格兰著名生理学家 Stephen Hales 首先指出正是由于大动脉管的弹性、7可扩张性才使心脏间歇性射血变成小血管中血液的平稳流动,人们才逐渐

13、认识到动脉管的弹性腔功能及其在循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14 。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血管弹性的价值,如果血管有病变,就会引起血管弹性发生变化,影响血管工作性能。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的主要特征性改变是顺应性减退,其原因是动脉硬化,包括管壁增厚、胶原增生、弹性纤维减少或撕裂,甚至管壁钙化、动脉内皮功能异常以及局部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大动脉弹性减低、僵硬度增加、顺应性下降及扩张性减弱是包括高血压在内的许多心血管危险因素导致的早期血管功能改变。大动脉扩张性降低及脉压增大可引起许多不良后果:增加左室后负荷,导致左室肥大,增加心肌需氧量;改变了冠脉灌流和血流分布;降低应激状态冠脉灌流储备;收缩压和脉压的增

14、大,可使内皮功能紊乱及动脉壁的损害,易造成脑卒中。总体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加。所以监测动脉弹性不仅可以早期预测高血压,反映高血压的发展情况,而且可以评价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刘丽芳等15的临床观察证实高血压患者动脉顺应性下降,收缩压升高与动脉顺应性下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动脉弹性指数 C1 和 C2 是用来分析动脉压力波形图中动脉流量和舒张期压力的衰减。丁跃有等16的研究也表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心率与动脉弹性指数 C1和 C2 存在明显负相关,检测动脉弹性功能可有效检测健康人或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功能状态。唐新华等17的研究显示PP、C1、C2 不仅为动脉血管损伤的预示指标,而且可预

15、测动脉功8能的损伤程度,其中 C2 为早期心血管病的预测指标。这些研究说明血管弹性检测可能比血压更为有效反映血管功能。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纳入研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 4 个证型后,本研究结果显示与肝火上炎组、痰湿壅盛组 C1、C2 比较,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均明显降低。与肝火上炎组 PP 水平比较,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均明显升高。这说明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之间动脉弹性功能存在差异。表 2 高血压病患者各证型组动脉弹性有关指标比较(略)与肝火上炎组比较,P0.05, P0.01;与痰湿壅盛组比较,P0.05, P0.01;与阴虚阳亢组比较,P0.05, P0.01表 3 高血压病患者各证型组各期高血压组成比较(略)与肝火上炎组比较,P0.01;与痰湿壅盛组比较,P0.01动脉弹性减退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对血管壁早期损害的综合反映,它不仅是血管病变的早期特异性和敏感性指标,而且也是一种高危因素,和年龄、体重、血脂水平一起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9发生和发展。王宏宇等18的研究表明年龄、收缩压和心率是与反映大动脉弹性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关系最为密切的参数(P0.001)。长期高血压将导致大动脉扩张性降低,这种改变随年龄增大而加重。年龄、收缩压、心率与高血压病患者大动脉扩张性变化关系密切。李新立等19的结果显示年龄、血压、血糖、 TC和 LD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