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产业化的一些认识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3833306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建筑产业化的一些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建筑产业化的一些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对建筑产业化的一些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对建筑产业化的一些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对建筑产业化的一些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建筑产业化的一些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建筑产业化的一些认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建筑产业化的一些认识一、建筑产业化提出背景首先,从我们国家目前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说起。当前我国房屋建造整个生产过程中,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的传统建造模式仍然具有普遍性,建筑业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相差甚远。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施工建造工艺、工法落后,技术集成能力低。二、现场施工以手工操作为主,工业化程度低。三、项目以包代管、层层转包,工程管理水平低。四、依赖农民工劳务市场分包,工人技能素质低。五、设计、生产、施工相脱节,整体综合效益低。尤其是设计、生产、施工的脱节问题,这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带有的普遍性问题,由此

2、造成房屋建造的整体质量不高,整体效益偏低。这些因素归纳起来集中在四个方面,核心还是生产方式问题,这四个方面造成质量效益不高的原因,一个是技术集成,我们的技术集成能力是偏低的。从单一的技术来讲,我们的单一技术水平还是跟其他发达国家比起来不落后,甚至有些单一技术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这么多年来,我们在住宅建设当中,一直在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方面、研发方面,我们国家进行的进步是非常快的。我认为主要是技术的集成问题。从管理的方法来说,是粗放的。项目以包代管、层层分包转包,设计和施工的脱节,这些问题都是管理方面的问题,管理的方法很粗放。从劳动力的素质来看,综合素质是偏低的。从生产手段、生产资料来看,也

3、是落后的。从生产要素的这四个要素来说,大体上归纳起来在这四个方面,由此造成我们的房屋建造质量和效益是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生产质量、效益和资源消耗的水平,其实根源是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了质量、决定了效益、决定了资源环境的消耗程度。所以当前建筑产业化也好,还是住宅产业化也好,关键问题是如何转变发展方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和大的背景。当前国家对此是非常重视的,从国家政策发展要求来看,从去年开始一系列的文件,一系列的信号归纳起来,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来国家的重视程度。比如去年年初的 1 号文件 ,绿色行动方案 ,其中第八项工作就明确提出要推进建筑工业化。去年年底的部里边的建设工作会议,十项重点工作,其

4、中第七项就明确提出要促进建筑产业化。去年 10 月俞正声主席亲自主持全国政协双周协商会 ,提出“发展建筑产业化”的建议。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多次批示要加强以住宅为主的建筑产业化的一些要求。今年 4 月在国务院出台的 “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当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今年 5 月国务院印发的2014-2015 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当中,明确提出要以住宅为重点,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今年 7 月部里出台的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在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推动建筑产业化的要求。今年 9 月,

5、陈政高部长出席了会议,部署了六项重点工作,其中第四项工作就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建筑产业化。两个文件:一个是今年 9 月的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 ,其中十六条就是推动建筑产业化。还有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里面第四条提出大力推动建筑产业化。这里边有三层目标要求。第一个目标要求是,到 2015 年底除西部少数省区外,全国各省区市要具备相应规模的部品建设能力。第二层目标要求是,新建政府投资工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应率先采用建筑产业化方式建造。第三个目标要求是,全国建筑产业化方式建造的住宅新开工面积占住宅新开工总面积比例逐年增加,每年比上年提高 2 个百分点。刘志峰副部长也在很大篇幅当中提到了建

6、筑产业化,应该说方方面面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这一点。二、建筑产业化的基本内涵就现阶段而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 (1)最终产品绿色化。上世纪 80 年代人类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传统建筑业资源消耗大、建筑能耗大、扬尘污染物排放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低。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面对来自建筑节能环保方面的更大挑战,去年国家启动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在政策层面导向上表明了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低碳的绿色建筑。(2)建筑生产工业化。建筑生产工业化是指用现代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代替传统的手

7、工业生产方式来建造建筑产品。但不能把建筑生产工业化叫做建筑工业化,这是因为建筑产品具有单件性和一次性的特点,建筑产品固定,人员流动,而工业产品大多是产品流动,人员固定,而且具有重复生产的特性。我们提倡用工业化生产方式,主要指在建筑产品形成过程中,有大量的构部件可以通过工业化(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加快建设速度,改善作业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资源消耗,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消除污染物排放,以合理的工时及价格来建造适合各种使用要求的建筑。建筑生产工业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部分:一是建筑设计标准化。设计标准化是建筑生产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包括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建筑体系的定

8、型化、建筑部品的通用化和系列化。建筑设计标准化就是在设计中按照一定的模数标准规范构件和产品,形成标准化、系列化的部品,减少设计的随意性,并简化施工手段,以便于建筑产品能够进行成批生产。建筑设计标准化是建筑产业化现代化的基础。二是中间产品工厂化。中间产品工厂化是建筑生产工业化的核心。它是将建筑产品形成过程中需要的中间产品(包括各种构配件等)生产由施工现场转入工厂化制造,以提高建筑物的建设速度、减少污染、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三是施工作业机械化。机械化既能使目前已形成的钢筋混凝土现浇体系的质量安全和效益得到提升,更是推进建筑生产工业化的前提。它将标准化的设计和定型化的建筑中间投入产品的生产、运输、安

9、装,运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方式来完成,从而达到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有效缩短工期的目的。(3)建造过程精益化。用精益建造的系统方法,控制建筑产品的生成过程。精益建造理论是以生产管理理论为基础,以精益思想原则为指导(包括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精益设计和精益供应等系列思想),在保证质量、最短的工期、消耗最少资源的条件下,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进行重新设计,以向用户移交满足使用要求工程为目标的新型建造模式。(4)全产业链集成化。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用整体综合集成的方法把工程建设的全部过程组织起来,使设计、采购、施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实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组合,采用工程总承包的组织管理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最有

10、效的作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更大的效用价值。(5)项目管理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将国际化与本土化、专业化进行有机融合,将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通过统一的、科学的组织管理来加以综合协调,以项目利益相关者满意为标志,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6)管理高管职业化。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高端管理人员是具有较高社会价值认同度的职业阶层。努力建设一支懂法律、守信用、会管理、善经营、作风硬、技术精的企业高层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是促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7)产业工人技能化。随着建筑业科技含量的提高,繁重的体力劳动将逐步减少,复杂的技能型操作工序将大幅度增加,对操作工人

11、的技术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急需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持证,促进有一定专业技能水平的农民工向高素质的新型产业工人转变。三、建筑产业化、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建筑工业化”的概念常常与“建筑产业化”混淆,首先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建筑工业化”是指有效的发挥工厂生产的优势,建立从建筑可研、设计、构件部品生产、施工安装等全过程生产实施管理的系统;“建筑产业化”则是指运用现代化管理模式,通过标准化的建筑设计以及模数化、工厂化的部品生产,实现建筑构部件的通用化和现场施工的装配化、机械化。它是指整个建筑产业链的产业化,是建筑生产方式从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的根本

12、转变,是产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和发展方向。 两者的区别在于:建筑产业化是整个建筑产业链的产业化,建筑工业化是指生产方式的工业化。建筑产业化是建筑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结果。两者的联系在于: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产业化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工业化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由于产业化的内涵和外延高于工业化,建筑工业化主要是建筑生产方式上有传统方式向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转变,而建筑产业化则是从整个建筑行业在产业链条内资源的更优化配置方面理解,建筑产业化是建筑工业化的目标,而建筑工业化是实现建筑产业化的手段和基础。“住宅产业化” ,则是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是机械化程度不高和粗放式生产的生产

13、方式升级换代的必然要求,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能耗。它是针对整个住宅产业链而提出的,包括了土地的划拨、住宅的产业定位和设计、建筑部件的生产和安装、住宅成品的销售及后期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整合起来的产业系统。所谓住宅产业化,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住宅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一是住宅生产方式的产业化。建筑产业化涉及的领域广泛,而住宅只是建筑产品的一种类型,由于相对于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等建筑产品,住宅的差异性较大、住宅的建设需求巨大,因此更易标准化,更易规模化。可见,建筑产业化依然强调建筑产品的全产业链,是建筑工业化的更高层次的产业链整合与优化。建筑工业化

14、是住宅产业化的核心部分,只涉及住宅的设计、部件的生产和安装、施工现场的管理。也就是说局限在建筑这个环节。简单概括就是,产业化的内涵和外延高于工业化。工业化是产业化的基础,只有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产业化。四、建筑产业化的特点(1)设计简化 :当所有的设计标准、手册、图集建立起来以后,建筑物的设计不再是像现在一样要对宏观到微观的所有细节进行逐一计算、画图,而是可以像机械设计一样尽量选择标准件满足功能要求。(2)施工速度加快 :由于构配件采用工厂预制的方式,建筑过程可以同时在现场和工厂展开,绝大部分工作已经在工厂完成,现场安装的时间很短。尤其是对天气依赖较大的混凝土施工过程,工厂化预制混凝土

15、构件生产采用快速养护的方法(一般十几个小时) ,较现浇方式养护(一般 14 天以上)时间大大压缩。国外成熟的经验表明,预制装配式建造方式与现场现浇方式相比,节约工期 30%以上。(3)施工质量提高:工厂化预制生产的构配件,设备精良、工艺完善、工人熟练、质控容易,施工质量大大提高。例如:一般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偏差会达到 8-10mm,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偏差在 5mm 以内。再比如:外墙装饰瓷砖如果采用现场粘贴的方式,粘接强度很难保证,尤其是有外保温层的时候,耐久性很成问题;而如果采用预制挂板方式,瓷砖通过预制混凝土粘结,强度可比现场粘贴方式高 9 倍,耐久性也大大提高。(4)施工环境

16、改善 :由于大部分工作在工厂完成,并且工厂根据现场需要陆续提供构配件,因此现场施工环境大大改善,噪音、垃圾、粉尘等污染大大降低,既保护了工程施工人员,也保护了工地周围的人员。在施工速度有保障的情况下,夜间抢工的情况完全可以杜绝,减少夜间施工扰民。预制工厂的环保水平自不多言,一定比现场状况要容易控制。(5)劳动条件改善 :在工厂上班的建筑工人劳动条件会比现场好很多。由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建筑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条件可以提高。在计划周密,管理有序的情况下,没有了抢工的必要,现场建筑工人也可以严格按照 8 小时工作,保护了建筑工人的合法权益。(6)资源能源节约 :据万科工业化实验楼建设过程的统计数据显示,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工业化方式每平米建筑面积的水耗降低 64.75%,能耗降低37.15%,人工减少 47.35%,垃圾减少 58.89%,污水减少 64.75%。其他统计数据显示,工业化建造方式比传统方式减少能耗 60%以上,垃圾 80%以上,对资源节约的贡献非常显著。(7)成本节约 :上述优点直接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