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书]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汇报定稿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833219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文书]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汇报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应用文书]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汇报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应用文书]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汇报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应用文书]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汇报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应用文书]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汇报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文书]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汇报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文书]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汇报定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迎接河北省政府对县域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材料承德县人民政府教 育 工 作 汇 报(二七年九月二十四日)承德县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省级贫困县,总面积 3857 平方公里,人口 46 万,辖 7 镇 17 乡 401 个行政村。2005 年被省政府列为第一批扩权县。 2006 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 40.6 亿元,财政收入 4.35 亿元,其中财政经常性收入 1.4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686 元。全县现有中小学校 76 所,在校生 49383 人。其中小学 61 所,在校生 23895 人;初中 10 所,在校生 13982 人;民办初中 1 所,在校生 879人;普通高中 3 所,在校生 896

2、7 人;职教中心 1 所,在校生 1660 人。乡镇成人学校 24 所,教师进修学校 1 所。幼儿园 197 所。其中县幼儿园 1所,乡 (镇)中心幼儿园 33 所,规范幼儿园 35 所,小幼一体园 118 所,民办园 10 所,在园幼儿 11412 人。全县共有教职工 4265 人。1998 年承德县借贷千万元通过省政府“普九 ”验收后,尽管负债沉重,又尽管恰遇国家相继取消面向农民征收的农村教育费附加、三提五统和农业税等改革调整给县级财政收入带来的不利影响,但面对基础仍然较差、标准仍然较低的农村教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的决心不动摇,投入的力度不减小,每年迈出一大步,几年跃上新台阶。1

3、999 年,通过省“ 普及实验教学” 验收;2001 年,通过省第一轮“普九” 三年复检;2004 年,通过省第二轮“普九” 三年复检;2006 年,10 月份通过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验收,12 月份又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验收。今年初,县委县政府认真分析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分析了2县域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竭力推进学区建设,活跃全局,带动全局” 的迎检指导思想,并确立了全省争先 进,全市争第一的工作目标。一、把提高县域教育综合水平作为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责任,并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一是落实投入政策。县委县政府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 的管理体制,确保六项资金足额

4、用于教育。第一,确保中央对农村专项转移支付的 20用于教育。从 2003 年起,中央每年对承德县专项转移支付 2073 万元,我县按 20%的比例即 415 万元用于教育。第二,确保城市教育费附加足额用于教育。2003-2006 年分别征收 199 万元、351 万元、516 万元和 683 万元,全部用于教育。第三,确保足额征收城市建设维护税。依据省政府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每年应按城市建设维护税的 7%-10%用于教育,2003-2006 年,我县共征收城市建设维护税 2243 万元,按 8%的比例用于教育 179 万元。第四,确保上级专项资金用于教育。20032006 年共争取上级布局

5、调整、危房改造等专项资金 2800 万元,县政府不截留、不挪用,足额及时拨付用于学校项目建设。第五、确保社会捐助资金全部用于教育。近几年共接受县内外、境内外捐助资金 450 万元,同时县政府配套 962 万元,建起 6 所希望小学,香港杨咏曼女士 8 年来捐资 300 万元,援建咏曼小学、咏曼初中、咏曼高中教学楼、县二中咏曼科技楼和咏曼教师培训中心。第六、确保盘活资产收入用于教育。几年来利用闲置校舍变现资金 523.5 万元,全部用于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四年来,全县用于教育总投入达 1.54 亿元,其中用于校舍建设1.07 亿元,新增建筑面积 11.27 万平方米,用于信息技术装备和专用教室建

6、设 2923 万元,用于校长教师提高培训 235 万元。从 2003 年起,县财政每年拔付 120 万元用于偿还“普九” 基建欠 帐。二是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2004-2006 年农村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 91 元、157 元和 170 元,农村中学分别为 1153元、170 元和 182 元;县城小学分别为 54 元、91 元和 94 元,县城初中分别为 91 元、207 元和 173 元。2004 年以来,落实国家“两免一补” 资金 1023.96 万元,惠及学生 16556 人。县财政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小学生均 150 元,初中生均 250 元,2004 年补助 10

7、人,2005 年 271 人,2006 年 797 人。2007 年,执行农村中小学试预算编制制度。预算安排免杂费资金1002.5 万元,其中中央资金 580 万元,省级资金 290 万元,县级资金132.5 万元。截至目前,实际已累计拨付到位 712.6 万元,达到预算的71.06;预算安排补助公用经费资金 91 万元,其中中央资金 55 万元,省级资金 27 万元,县级资金 9 万元,目前已全部拨付到位;省下达补助贫困寄宿生住宿费专项资金 28 万元,县财政预算安排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资金 51 万元,共补助贫困寄宿生 2667 人。严格执行“一费制” 收 费标准,坚决杜绝乱收 费。从 2

8、007 年春季学期起,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按“冀价行 费20071 号”文件规定标准收取课本费(不含按 规定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作业本代收费和寄宿生的住宿费,没有向中小学生收取其它任何费用。2001 年开始实现教师工资发放银行化。随着县财政形势的好转,县委、县政府决定对拖欠教师 1993 年 10 月1995 年 12 月计 27 个月的两项津贴共 457.4万元,今年 9 月底前全部补发给教师。三是全社会重视教育。中共承德县委于 2005 年 9 月制定出台了关于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同时制定出台承德县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 县委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除县一中、进修学校和职教中心的

9、校级领导由县委常委会议任命外,其他一律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并且在县一中、进修学校和职教中心校级领导的配备上也极大尊重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2004 年,为教育局配备主任督学和副主任督学各1 人。 县人大与县建设局于 2005 年发动县内建设企业筹集资金 62 万元,当年发起“ 扶助贫困大学生行动” ,资助 20 名学生顺利迈入大学门坎。每人 5000 元;2006 年开展了“奖励优 秀高中教师行动” ,奖励高中4教师 23 人,每人奖金 3000 元;今年又开展了“奖励优秀教育工作者行动”, 奖励“十佳”校长、“十佳”班主任、“ 十佳” 高中教师,计 30 人,每人奖金 3000 元。县政协在全

10、体委员中开展的“五个一” 活动中,首先是每名政协委员结对子救助一名贫困中小学生。县委书记韩福才尤其关注边远山区学校的发展,亲自为三家乡孤山小学筹集资金 49 万元,建起了承德县第一所高标准农村寄宿制小学。原市教委主任窦仲林自 2004年起与甲山镇富台子村学生张爱琦建立帮扶关系,承担了其上学和生活的全部费用。县政协委员孙延生承担了贫困大学生刘杰 4 年大学期间全部学费。县财政局鼎力支持、热情帮助,使承德县教育支付分中心率先在全市建成;县建设局对所有中小学建设项目优先办理开工许可证,并减免城市建设配套费。县地税局全力做好城市教育费附加征收入库工作,征收到位率逐年增加,去年达到 100%;县公安局与

11、县内每所学校开展警校共建活动,确保校园秩序;县工商局与卫生防疫部门对校园周边摊点加大管理力度,县文体局加强对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娱乐场所的管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999 年,我县教师编制为 4971 人,当时在岗教师 5162 人,超编 191 人。但考虑到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现实,县政府依然坚持每年招聘大中专毕业生,8 年来共招聘大中专毕业生707 人,列入编制,实行合同制管理。2007 年,着眼于丰富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开齐开足课程,又为 8 所学区初中定向选配音体美教师各1 名,并为每个学区选配幼儿教师各 1 名。为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教学精湛、管理

12、先进的骨干教师队伍和优秀校长队伍,2000 年开始实施“名师计划”和 “名优校长 工程”,制定出台承德县骨干教师评选办法和承德县优秀校长评选办法,每年评定 50 名县级骨干教师和 5 名优秀校长。目前,共有县级骨干教师 358 名,拔尖教师 32 名,县级优秀校长 29 名,模范校长 4 名,每人每月享受 4050 元县政府特殊津贴。五是建立全面扶助体系。为确保贫困学生完成各阶段教育,自1999 年起,教育系统内部发起旨在济困扶危的“阳光工程” 救助活动,5几年来全县师生自愿捐款累计 61.7 万元,救助特困生 3431 人。在县乡干部中广泛开展“一帮一 结对子” 救助活动 ,几年来救助特困学

13、生 1200多人。2004 年,县委县政府启动“高考助学工程 ”,按常务县长李桂林提议,县财政每年专项列支 20 万元,社会捐助 40 万元,累计 60 余万元,使 300 多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这样, “阳光工程” 、“结对救助” 、“高考助学工程”与国家“ 两免一 补”惠民政策共同构建起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承德县贫困生救助体系。六是千方百计防辍治辍。随着学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控辍保学任务更加艰巨。县委县政府未雨绸缪,把辍学工作作为对乡镇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乡镇“一把手” 考核指 标。利用县内各种媒体普遍宣传义务教育法,协调司法部门加大依法治辍力度。教育系统内部,设 定控辍指标“ 高

14、压线” ,对辍学率超过 3%的单位, “一把手” 考核一票否决;健全学籍管理办法,学籍管理延伸至小学;在全县大力推广刘杖子中学“ 一个不能少 ”的治辍经验,建立家校 联系制度,树立“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的教育理念,改革 评 价方式,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全县平均辍学率控制在 3%以内。二、整合县域教育资源,竭力推进学区建设,推动全县教育整体水平跃上新台阶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历史沿革等因素,深入分析教育发展现状和生源变化趋势,将全县划分为 8 个学区,形成“三片三线” 的管理格局,即 县城周边、三家和头沟三个相对集中的“ 三片 ”为 3 个学区,上板城 安匠、甲山

15、 上谷、三沟六沟三条公路沿线的“ 三线” 为 5 个学区。平均每个学区覆盖 3 个乡镇、50 个行政村、5.8 万人口。最大的下板城学区覆盖 4 个乡镇、64 个行政村、6.9万人口,最小的上谷学区覆盖 2 个乡镇、34 个行政村、3.2 万人口。每个学区有一所标准化初中,38 所完全小学;按照方便群众、就近入学的原则,适当保留小学一二年级或小幼一体化教学点。2006 年开始,按照“ 实事求是,尽力而为,确保 稳定” 的原则,遵照6市局提出的“整合高中 发展初中,整合初中 发展小学,整合小学发展学前”的工作思路,以标准化初中建设为突破口,依据生源的 变化趋势,撤销三十家子、头沟、双峰寺 3 所

16、高中,将高中阶段学校由 7 所整合为 4 所;把三十家子和头沟高中改建为标准化初中,变现双峰寺高中资产 409 万元,用于初中项目建设。扩建帝贤中学、上板城初中、逸夫学校等 6 所初中,撤并 43 所初中,将 54 所农村初中整合为 10 所标准化初中;撤并 170 所小学,将 231 所小学整合为 61 所标准化小学;相继撤销 24 个乡镇中心校,打破乡镇区划界限,组建了 8 大学区。目前,全县形成了 8 个学区、4 所高中阶段学校、10 所规模初中、50 所完全小学的“8415”教育新格局。在推进学区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闲置小学校舍改建 179 所幼儿园,全县幼儿园总数达到 197 所。这样,每个学区有一所标准化初中,每个乡镇所在地有一所标准化小学和一所中心幼儿园。另外,县政府出资为标准化学校全部装备了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语音室和图书室。今年,又投资 100 多万元,为学区初中装备标准理化生实验室 25 个。以学区中心校代替乡镇中心校管理模式后,为推进实行实体性改革,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