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考试]名导师“海选”学生比考研复试都难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833068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入学考试]名导师“海选”学生比考研复试都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研究生入学考试]名导师“海选”学生比考研复试都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研究生入学考试]名导师“海选”学生比考研复试都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究生入学考试]名导师“海选”学生比考研复试都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入学考试]名导师“海选”学生比考研复试都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导师“海选”学生比考研复试都难万学海文2007 年,我考上了期盼已久的公费研究生,但是我仰慕已久的导师却拒绝了,就因为她的拒绝,我整个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因此而变成了灰色。大三的时候准备考研,刚开始准备的时候我就跑到报考学校去听课。杜老师的对外汉语让我对汉语专业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她在这个领域的新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多知名专家很大的关注。对她在学术上的敬仰还有对以后就业前景的考虑,在准备考研的开始我就决定了报考她的研究生。虽然我们的学校不是 211 工程院校,也不是名校,但是杜老师在对外汉语学术界是很有名气的。因为家庭的原因,她一直留在了这个省级院校里,可能学校也是觉得有些“屈才” ,所以在行政职

2、务上给了她很优厚的待遇,算是补偿。杜老师因为在学术上著作不断,观念也是一直走在最前沿,在行政上又是国际交流学院的主任,所以她在老师和同学当中都很有威望。既然这样我也没想到报考她的研究生会如此多。选导师成第二考场 导师“海选”学生研一刚开学院里就下了通知,让考生自己选导师。每个导师带的学生数量要平均,如果过多或者过少由导师内部自己调整安排。我没有犹豫报了杜老师,结果后来我们班里的同学互相打听了一下,每个老师平均是带五个学生,但是其中一个老师竟然没有一个同学选他,而选杜老师的学生超出了五个,这个结果让我们也很意外。我心里很忐忑,不知道杜老师会不会要我。还没出来结果前,我就迫不及待的给杜老师发了一份

3、邮件,表达了跟读愿望。事情果然如我所担心的,杜老师在邮件里回复,因为今年报考人数太多,为公平起见,将会另外安排面试选择学生。学术能力、交际能力、言谈举止、英语、普通话都要考十个人齐刷刷坐在教室里,到了现场我们才知道杜老师要采取什么方法考我们。不愧是学术上和行政上都游刃有余的“名导” ,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也是要样样俱全。每个人轮流上台,杜老师问一个专业的学术问题,或者自己选一个话题谈一下看法,什么都不限,自由发挥。对于刚刚上研一的我们来说,这个问题非常难,专业上很难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尤其是我们这些从外校考来的学生,更是不了解杜老师关注哪些问题,又是持什么态度。而我偏偏就撞在枪口上了,对于汉字改革

4、的问题正好和杜老师的观点相反,这也是后来我查了一下他在期刊上的文章后才知道的。因为我们是对外汉语专业的,所以杜老师对普通话要求非常严格,有个同学说话平翘舌不分,刚上台就被导师喊下去了,直接 pass 掉。每个人还要说一下自己的英语考试等级,并现场读一段英语文章,内容比考研复试面试的内容都要难很多。等每个人都考完一遍后杜老师开始和我们“拉家常” ,我们以为是考完了,他问什么我们就答什么,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也是考试的一部分。目的就是看我们的交际能力是不是达标,有的同学很率直,有什么说什么,而有的同学就比较机灵,投其所好的回答。结果也证明,我们这些实诚孩子败的很惨。导师不要我 研究生三年过的很憋屈虽

5、然是意料之中,但是听到“落选”心情还是很失落,而这才仅仅是失落的开始。我们五个被安排给了另外一个王老师,第一次见导师,因为之前大家没有沟通过,显得很陌生。 “我刚收到教务处的通知,才知道你们五个都是调剂过来的” ,从此这成了让大家很尴尬都回避的话题。可能是因为强大的压力,我们五个的第一志愿都不是他,也可能是他面子上过不去,王老师对我们也是一直不冷不热。只专注于自己研究的领域,可以说几乎不组织我们和师哥师姐进行交流。每年同宿舍的同学都会和导师、师哥师姐聚餐三五次,而我们却从来没有集体活动。每次听她们说师哥师姐们传授的一些经验时我的心里都酸酸的,像个“没娘的孩子一样”让人可怜。导师一门心思钻研他的

6、学术,我们 5 个弟子则放羊似地无人过问,遇到偶尔杂志约稿,导师都会用邮件或者短信通知过来,辛辛苦苦写出来吧,导师又成了第一作者。等到研二结束研三开始的时候,我们开始写论文。从论文的选题到材料、细节导师也很少管我们,都是用电话通知我们一下,大方向上该怎么改,然后就让我们自己看着写。尤其到了毕业时候,其他同学的名导师们都用自己的关系给他们找到了很好的工作,不是进出版社就是进高校,但我们的王老师却很沉得住气,不闻不问。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我们五个都是比其他同学提前三个月完成了论文,提前开始找工作。吃了半年的苦找的工作还不如其他同学导师给帮忙找的好。记得毕业前我们五个相聚在一起吃散伙饭,感慨万千。想想这三年,除了几篇第二署名的论文,没有任何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没有任何的成就感。对学术我早已经没有了刚上研究生时的热情,对工作也不是很满意,没有激情。没曾想到因为对名导师的追求会让我这三年败的如此惨。想起当时研究生复试时,收到万学海文的邮件过来的电子杂志凤凰传说里看见的一句话选导师就是第二战场,考上了研究生还要知道如何“管理”导师,让导师成为真正指导自己学业的老师。很后悔没有仔细看里面的内容,现在已经晚了。希望即将要参加复试的学弟学妹们谨记,一定好好准备复试,过了复试的一定慎重选择导师,选名导师固然是好,但是如果不能选上, “洗具”就会成“杯具” 。(来源:万学海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