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3829736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全日制)一、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二)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三)掌握一门外国语。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 2.5 年。三、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

2、养方式。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的原则,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 年。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四、培养方向(一)软件方法与程序语言(二)算法分析与网络计算(三)复杂信息处理与数据库(四)遥感图像分析(五)信息安全(六)生物信息技术(七)符号计算(八)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九)网络与嵌入式系统(十)普适计算与情景感知计算

3、(十一)大数据分析与知识处理(十二)分布计算与云计算技术(十三)图像图形处理与计算机视觉(十四)计算统计与机器学习(十五)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十六)自然语言处理(十七)地理信息系统(十八)计算机教育技术五、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课程设置应包含政治理论、外语、数学和专业课。各领域可根据全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确定各类课程的内容和学分,以达到工程硕士学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少于32 学分,其中公共课程 5 学分,学位基础课程 8 学分,选修课 13 学分,实践环节 6 个学分。(一)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外语等):5 学分(二)学位基础课:8 学分(其中计

4、算机科学研究方法必须选)(三)学位专业课(含必修、选修):13 学分(其中专业外语必须选)(四)实践环节:6 学分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开课时间 任课教师政治理论 1 研究生院统一开外语(科技英语) 2 信息学院自开高级工程数学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学位基础课 3 1 沈超敏计算机科学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in Computer Science 学位基础课 2 2 江振然程序设计方法学 programming methodology 学位基础课 3 1 徐立华具体数学 sconcrete mathematics

5、学位基础课 3 1 王新伟、柳银萍数理逻辑 Mathematical Logic 学位基础课 3 2 章炯民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Advanced computer architecture 学位基础课 3 2 魏同权计算智能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学位专业课(必修) 3 1 周爱民密码学原理 Principles of Cryptography 学位专业课(必修) 3 1 钱海峰程序语言理论 Foundations for Programming Languages 学位专业课(必修) 3 2 谢谨奎高级算法 Advanced Algorithms 学位专业课(

6、必修) 3 1 石东昱Internet 协议原理 Internet Architecture and Protocols 学位专业课(必修) 3 2 沈富可现代计算机网络 Advanced Computer Networks 学位专业课(必修) 3 1 张卫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The methods of digital system design 学位专业课(必修) 3 1 王荣良分布式系统 Distributed Systems 学位专业课(必修) 3 1 贺樑高级操作系统 Advanced Operating Systems 学位专业课(必修) 3 1 顾君忠高级数据库系统 Advance

7、d Database Systems 学位专业课(必修) 3 2 顾君忠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学位专业课(必修) 3 1 孙仕亮图像分析 Image Analysis 学位专业课(必修) 3 2 童卫青专业外语 English for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学位专业课(必修) 1 2 盛蕴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1 江振然数字图像处理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1 盛蕴信息安全中的数学

8、基础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of Cryptography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1 钱海峰、李祥学信息安全讨论班 Information Security Seminar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2 钱海峰、李祥学计算理论基础 Elements of The Theory of Computation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1 谢谨奎智能决策系统 Intelligent decision system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2 孙蕾软件系统的分析与测试讨论班 software analysis and testing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2 徐立华嵌入式系

9、统设计与实践 Embedded System Design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2 沈建华通信基础 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1 陈蕾无线宽带通信技术 Wireless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2 陈蕾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发展讨论班Advanced Topics on Computer Networks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2 黄新力嵌入式操作系统讨论班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2 邵时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讨论班Wire

10、less Networks and Mobile Computing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2 张卫本体工程与应用 Ontology engineering and its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2 吕钊、杨静application多媒体技术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1 杨静物联网技术讨论班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2 张媛媛用户行为分析与推荐技术讨论班User Behavior 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 Technology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2 贺樑高级机器学习 Advanced Machine Lea

11、rning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2 孙仕亮计算机图形学选讲 Lectures on computer graphics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1 李海晟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2 续晋华文本图像识别 Document Image Recognition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2 吕岳统计特征与模式分类讨论班statistic feature and pattern classification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2 文颖文本挖掘讨论班 Text Mining 学位专业课(选修) 2 2 兰曼科研论文写作 Scien

12、tific Writing 学位专业课(必修) 2 2 江振然实践环节 必修环节 6 校内导师&校外 导师六、学位论文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导师指导小组。论文工作须

13、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七、论文评审与答辩(一)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作者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论文作者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论文作者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二)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三)论文除需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 2 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 35 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八、学位授予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