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81487 上传时间:2017-08-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 283 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统计.对其结果按教养方式常模分类,做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结果 :学生的 SCL90 的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父母若都采取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父母中有一方采用情感温暖、过分干预或拒绝否认教养方式也不会促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理.父母中有一方采用偏爱被试或者严惩严厉的方式(敌对、仇视、逆反除外)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父亲若采用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也有很大影响.结

2、论:接受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教养方式教育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高;接受父母双方,或一方过分干涉、拒绝否认、严惩严厉教养方式的高中生有不同类型心理不健康表现.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养方式相关关系 0 引言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用到的一整套手段和方法,是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行为和非语言表达的集合1.相关研究表明:父母不良教养方式是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2 ;父母教养方式和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密切,显著相关3-6 .本研究在上述基础上,通过相关分类统计,分解教养模式,主要讨论不同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强调了父母角色的2差异性,从而提高为人父母者的“家教效率”. 1

3、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603/06,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西安某中学高中部抽取 6 个班级的学生;其中,高一学生 100 人(35.3% ) ,高二学生 183 人( 64.7%) ,男生 149 人(52.7%),女生 134 人(47.3%),年龄范围在 1419(16.560.8)岁. 12 方法 1.2.1 量表发放回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 7 和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EMBU)8 进行调查. 共发放问卷 304 份,回收有效问卷 298 份,有效回收率为 98.03%.排除标准:家族病史、以往病史、独生子女.最终 283 名学生纳入统计.所有调查对象均自愿参加评估,为提

4、高测量信度和效度,测试前采用了相应奖励激励措施. 1.2.2 原始数据的输入所有量表测试结果输入 EXCEL 软件,建立原始数据库. 1.2.3 教养方式的分类和数据的统计分析根据全国青年教养方式常模9将高中生分为 6 组,情感温暖理解组,父亲、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分量表分分别要5154 和5579;过分干涉组,父亲、母亲过分干涉分量表分分别要2092 和11.47 ;拒绝否认组,父亲、母亲拒绝否认分量表分分别要8.27 和11.47;惩罚严厉组,父亲、母亲惩罚严厉分量表分分别要1584 和11 13 ;偏爱被试组,父亲、母亲偏爱被试分量表分分别要9.82 和10 ;过度保护组,只有父亲教养方3

5、式有过度保护分量表,分量表分要12.43. 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均以 xs 表示,采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分析,按父母双方都不采取、一个采取、个都采取不同分组模式,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 结果 2.1SCL90 测试高中生在强迫症状、焦虑、敌对等平均症状水平较高,各因子得分和青年常模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2 不同教养方式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教养方式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有关.就情感温暖理解而言,父母都不具有情感温暖理解组与双方都具有情感温暖理解组比,抑郁、敌对和偏执因子的得分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 2) ,父母一方具有情感温暖理解而另一方不

6、具有者各因子得分与父母双方都具有情感温暖理解组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就过分干涉而言,父母都过分干涉组与父母都不过分干涉组比,各因子的得分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 2) ,父母一方过分干涉而另一方不具有者各因子得分与父母都不过分干涉组比,躯体化、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2);就拒绝否认而言,父母都拒绝否认组与父母都不拒绝否认组比,各因子的得表 1 高中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表 2 不同教养方式下高中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的比较分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父母一方拒绝否认而另一方不具者各因子得分4与父

7、母都不拒绝否认组比,躯体化、强迫和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就严惩严厉而言,父母都严惩严厉组与父母都不严惩严厉组比,各因子得分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父母一方严惩严厉而另一方不具者各因子得分与父母都不严惩严厉组比,敌对因子的得分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就偏爱被试而言,父母都偏爱被试,父母一方偏爱被试而另一方不具者,父母都不偏爱被试三组数据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就父亲保护而言,与父亲不保护组比,父亲保护组各因子得分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 2). 3 讨论 本研究中,学生的 SCL 的所有因子分均高

8、于全国青年常模,一方面,由于常模是制定较早,可能难以反映该常模学生群体随时代而变迁的心理现状.另一方面,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中学生面临的特殊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在今年期间,众多的代表和委员都呼吁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高中生的生存状况,指出高中学生是目前最累的一个群体,他们学习负担重,睡眠时间不足,体质和健康状况堪忧10.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心理矛盾冲突最激烈、烦恼最多、承受压力最大和逆反心理最强的阶段.高中生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危群体,他们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由于国内就业形势严峻、高考升学的压力,青春期的身心特点,心理机能容易失衡. 综合影

9、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把高中生群体放在一个特殊5重要的地位. 本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进入青年初期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若父母都采取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会使得子女形成热情、自信、自尊、独立、有毅力、情绪积极等人格特点,促进其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相反,则会使子女变得忧郁,敌对,仇视,偏执,不信任,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另外,只要父母中有一方采用情感温暖的方式,就不会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理.母亲采取情感温暖、理解方式,比父亲采取情感温暖、理解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的程度更大,由此可见,母亲对孩子采取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应进一步地鼓励和加强.若父母都采取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的教养

10、方式,就会使孩子形成焦虑、不信任、羞辱、自卑、自罪、无助,过分自我约束,办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害怕被拒绝等心理,使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爱,更不知道被爱的滋味;而只要父母中有一方不采用过分干涉的方式并对另一方持批评态度,就不会使孩子产生自卑、过分自我约束、抑郁等不良心理;如果父母中仅有一方采用了拒绝否认或严惩严厉的方式,而另一方表示反对,那么孩子也不会产生自卑、过分自我约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害怕、不信任等心理;孩子的逆反心理,往往是由家长的过分干涉教养方式导致的.总之,在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的问题上,如果父母仅有一方过度,就不会对孩子心理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父母中有一方存在着过分干涉和拒绝否

11、认倾向的,就需要另一方做好相关的调节和均衡控制,6避免孩子产生心理障碍. 只有父母双方都采取严惩严厉的教养方式,才会使孩子产生敌对倾向,但不会出现其他负面心理影响,由此可见,我国的一些古训,譬如“棍棒之下出孝子” 、 “不打不成器”等,通过应用心理学的相关性分析来解释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父母采用偏爱被试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不显著.相关数据证明5-6 ,父母给孩子造成的不同程度优越感对孩子心理健康有不同的正负作用,适度可能对孩子有利,过度可能对孩子不利. 父亲若采用适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也十分有利. 综上所述,父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行为发育和心理健康成长有不可忽视的作

12、用.有了心理健康的父母,才有心理健康的孩子11. 作为父母,要指导他们,不断克服困难,解除心理矛盾,战胜自我,走向成熟.作为父母双方,要辨证的应用不同的教养方式,有意识的结合和使用不同的教养方式,从根本上避免不良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以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也对预防青年期发生的心理疾病有一定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PerrisC,JacobssonL,LindstrmH,etal.DevelopmentofanewinventoryassessingmemoriesofparentalrearingbehaviourJ.7ActaPsychiatrScand,1980,61(4):265

13、-274. 2钱铭怡, 肖广兰 .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21(6) :553-555. 3徐锦华,曾丽萍,刘淑惠,等.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150-152. 4郭蕾,葛操.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1):20. 5雷泉,易文涛. 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2006,12:40-43. 6李水生,张真等. 与家长谈子女教育M .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 7汪向东, 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 8岳冬梅. 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81993,(增刊):212-214. 9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 等.父母教养方式: 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97-101. 10张晓晶.代表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高中生生存状况OL.新华网,2007 年. 11孙云晓.好父母好方法 孙云晓 23 年家教精华M .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