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灌区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研报告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38127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灌区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某灌区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某灌区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某灌区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某灌区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灌区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灌区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研报告(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苏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项目名称:* *市 *自 灌 项 目 区 中 低 产 田 改 造 项 目 (优 质 稻 米 )项目执行单位名称: *镇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姓名: 职称、职务: 书 记 项目性质:(新建、改建、扩建) 新 建 项 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承 担 单 位 (公 章 ): *市 农 业 资 源 开 发 局 可行性研究总负责人: 职称、职务: 局 长 经济负责人: 职称、职务: 副局长 技术负责人: 职称、职务: 科 长 项目建设书批准单位: *市农业资源开发局 项目建议书批准文号: 2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要1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4

2、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4第四章 总体规划19第五章 主要单项工程设计24第六章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27第七章 综合效益分析30第八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理32第九章 结论和建议331*市*灌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项目概要一、项目背景*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处苏中平原,江淮交汇之处,素有“鱼 米之 乡 ”的美称,是全国商品粮生 产 基地县之一。*自灌区位于京杭大运河东侧、南水北调东线第一个用水口,建于五十年代,设计灌溉面积 亩,灌区的建设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发挥了很大作用,曾为国内先进灌区之一。但由于水情、工情的变化,加之原有渠系及建筑物配套不全,老化失修,以及运行管

3、理的问题,工程效益逐年下降,水源浪费严重。为改善*自灌区的水利条件,确保各类灌溉工程的安全正常运行,节约用水,促进该区域农业及其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对灌区进行配套改造。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和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暨财务工作会议精神及江苏省 2005 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编制要点,按照“坚持突出重点,提高农业综合2生产能力;坚持集中资金,实行规模开发;坚持效益优先,择优立项”的原 则,切实贯彻 把开发的重点转向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开发思想,编制本项目可研报告。二、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2005 年*市*自

4、灌项目区位于*市北部,京杭大运河东侧,属于*自灌区的一部分。具体界址为自灌区一干渠以东,五支渠以北,镇通北路以西,北至高邮分界。项目区涉到*镇的京杭、北祥、红岭、运东、渌洋、露筋 6 个村,项目区总面积 中耕地面积 亩,本项目开发规划面积 2 万亩。项目区以发展优质商品粮基地为目标,突出围绕稻、麦、油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配套,规划建设中沟建筑物 15 座,建设砂石路 里,铺设节水防渗渠 25 公里,配套田间建筑物510 座,引进新品种 5 个,推广新技术 2 项,项目建设期限为壹年。三、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 880 万元,其中财政投资 640 万元,群众筹资投劳 240 万元,在财政投资

5、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 320 万元,省财政 256 万元,*市财政 32 万元,*市财政配套 32 万元。在群众筹资投劳中,农民以劳(投工)折资 220 万元,自筹资金20 万元。3四、效益本项目治理面积 2 万亩,生产布局以稻、麦、油为主体,通过项目建设,将改善灌溉面积 亩,新增(由提水灌溉改自灌) 灌溉 面积 亩,改善除涝面积 亩,新增除涝面积 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按每亩提高 250 公斤左右计算,年新增粮食 480 万公斤,新增农业产值 13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改造前增加 300 元以上。此外节约灌溉用水 900目区不但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且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

6、发展。五、组织领导与管理市、镇分别成立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同时拟建立项目指挥部,由开发局、财政局、*镇、灌区管理处等单位组成,负责项目规划、招标、工程实施。指挥部下设综合组、工程组、质监组、财务组。市开发、财政局作为项目主管部门,开发局主要负责项目前期编报,并组织项目实施、督查验收;财政局负责资金管理,做好资金筹措拨付、报账等。镇农业开发领导小组下设开发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申报、土方工程实施和群众集资到位使用。项目建设期间切实执行国家、省、*市农业开发管理政策、规定,做好项目公示、土建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等管理工作。4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一、自然概况地理位置及范围项目区位于*市北部,京杭大运河

7、东则,属于*自灌区内的一部分。具体界址为自灌区一干渠以东,五支渠以北、镇通北路以西,北至高邮分界。项目区涉及到*镇的京杭、北祥、红岭、运东、渌洋、露筋 6 个村。项目区东西长 3300 米,南北长6900 米,总面积 亩,现有耕地 亩、养殖水面 3500亩、林地 1400 亩。水文气象*市*自灌区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光照充足,无霜期 218 天。雨热同季,雨量充沛,降雨集中于夏季,多年平均降雨 年际间变化较大,最大年雨量 小年雨量 内分配不均,汛期(6) 约占年雨量的 60%,蒸发量大,多年平均年蒸发量 年平均降雨量大于水面蒸发量;干旱指数 地形、地貌及土壤项

8、目区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地面真高一般为 ,地势比较平坦,土壤质地较粘重,属圩田地区,土壤水肥气热5等条件较好,土质肥沃,水土保持良好。水资源项目区灌溉水源主要依赖于总渠系的*闸引运河高水,设计保证上游水位 ,下游 ,引水流量 方米/秒。部分田块需进行提水灌溉,流经主要河道有盐邵河。项目区地下水根据枯水季节土壤剖面静止地下水位调查,右。本 项 目 隶 属 *自 灌 区 ,现 对 整 个 灌 区 水 资 源 状 况 分 析 如 下 :1、灌区水资源概况灌溉设计保证率灌溉设施保证率根据灌溉与排水水工程 本灌区处于较湿润地区,作物布局以水稻和小麦为主,灌溉区现状灌溉保证率为 75%左右。灌溉设施保证率

9、选取采用典型年法。经分析选用 2003 年作为现状年,2002 年作为平水年的(P=50%),2001 年作为中等干旱年(P=75%)(以水稻灌 溉期作经验频 率)。现状水资源概况灌区内雨量丰沛,且近临长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来水充沛,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然而随着灌区工程设施的老化,灌溉方法的落后以及管理设施不配套等因素,在用水方面大量的跑、冒、滴、漏现象也逐渐暴露出来。同时由于灌区可利用的水6资源量受到引水能力以及南水北调等因素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灌溉保证率。本次水资源平衡计算正是以此为着眼点和立足点来进行的。2、灌区现状供需水量计算可供水量计算灌 区 的 灌 溉 用 水 主 要 来 自

10、 大 运 河 、三 阳 河 和 本 地 有 效 降 雨 ,有 效 降 雨 在 作 物 生 长 期 的 计 算 中 已 扣 除 ,仅 需 计 算 引 用 水 部 分 。灌区的可供水量包括其引水量以及从三阳河的补水量,详见供水实绩表。*灌区供水实绩表单位:万 6 月 7 月 8 月 9 月补水站补水量合计上旬 003 年) 445 =50%) =75%) 三座补水站的总出水流量为 s,其作用主要为抬高灌区尾部水位以及缓解灌溉高峰期用水矛盾。月 份引水量年型7上 年 10 月 至 次 年 4 月 这 一 时 段 中 ,灌 区 内 基 本 不 引 水 ,补 水 站 也 不 补 水 。现状需水量的计算农

11、业用水量*灌区二四年作物布局表单位:万亩中 稻作物名称 杂交、糯稻粳稻 合计经济作物 合计 备注灌溉面积 *灌区不同年型作物灌溉用水定额表单位:m 3/亩中 稻杂交、糯稻 粳稻三麦经济作物备注现 状年(2003 年) 60 110平水年(P=50%) 50 120中等于旱年(P=75%) 20 180灌溉水利用系数取 *灌区不同年型农业用水量表单位:万 稻杂交、糯稻 粳稻 三麦经济作物 合计现 状年(2003 年) =50%) 名 称年型作 物名 称年型8中等干旱年(P=75%) 农业用水非农业用水量包括灌区内的城镇、村镇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其它用水量。由于灌区内工业水量较少。因此,非农业

12、用水由生活用水和其它用水组成。*灌区现状非农业用水量表单位:万 目 生活用水 其它用水 合 计水 量 生活用水以每人每月 4。其它用水主要以少量工业用水、畜禽用水以及冲污用水为主。*灌区现状不同代表年型用水量*灌区现状不同代表年型用水量表单位:万 目 现状年 平水年 中等干旱年农业用水量 计 计水平年灌区供需水量计算供水量预测本次工程着重在于节水改造,对现有的水利工程进行加固,9不再扩大引水流量。需水量预测作物布局作物布局仍按现状,不作大的调整。灌溉水利用系数由 高到 农业需水量计算*灌区设计不同年型作物灌溉用水定额表单位:m 3/亩中 稻杂交、糯稻 粳稻三麦经济作物合计现 状年(2003 年) 40 120平水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