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计划职能 护理管理学基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80786 上传时间:2017-08-04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 计划职能 护理管理学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3章 计划职能 护理管理学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3章 计划职能 护理管理学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3章 计划职能 护理管理学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3章 计划职能 护理管理学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 计划职能 护理管理学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 计划职能 护理管理学基础(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管理学基础第3章 计划职能,学习目标:,1、解释计划、计划工作的的概念2、理解计划的意义、种类和形式3、简述计划的重要性、计划的基本原则、计划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4、叙述护理管理中的计划内容、作用5、领会计划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6、在老师指导下,按照计划工作步骤制订一份计划7.综合应用计划的步骤及原则,制订一份计划方案,第1节 概 述,一、计划的概念二、计划工作的意义三、计划的种类和形式,一、计划的概念,计划(Plan)是指个体或群体组织在工作或行动之前预先拟定的行动方案,包括工作的具体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等。计划工作是指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二、计划工作的意义,

2、1.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 2.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减少变化带来的失误3.有利于提高管理过程的效率和效益 4.有利于纠正偏差,控制工作方向 5.有利于为管理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6.有利于为组织成员提供努力方向,三、计划的种类和形式(一)计划的种类,1.按计划期限分类 (1)长期计划(long-term plan) 一般指期限5年以上的计划,它规定在这段较长时间内,组织以及组织各部分从事的活动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状态和目标。(2)中期计划(medium-term plan) 一般指15年的组织计划。它是根据长期计划提出的阶段性目标和要求,并结合计划期内的实际情况和预测到的具体条件变化进行编制。(3)短期计

3、划(short-term plan) 短期内需完成的具体工作部署,时间一般为1年或1年以内。,三、计划的种类和形式(一)计划的种类,2.按计划的层次分类 (1)战略性计划(strategic plan) 是确立组织主要目标、采取行动并合理配置实现目标所需资源的一种总体规划。它是一种方向性决策,是一种受环境约束性决策。 (2)战术性计划(tactical plan) 是为实现战略计划而采取的手段,比战略计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是针对具体工作问题,在小范围和较短时间内实施的计划。,三、计划的种类和形式(一)计划的种类,3.按计划的覆盖面分类 (1)整体计划(unitary plan) 指一个组织和系

4、统对所有一切工作的总体设计,整体计划的范围随该组织或系统所从事工作的广度、深度及涉及的项目多少而有所不同。 (2)局部计划(partial plan) 指为完成某个局部领域或某项具体工作而制定的计划,是整体计划的子计划。,三、计划的种类和形式(一)计划的种类,4.按计划的约束程度分类 (1)指令性计划(mandatory plan ) 由上级主管部门制定,以指令形式下达给执行单位,除了规定出计划的方法和步骤外,还要求严格遵守执行的、具有强制性的计划。 (2)指导性计划(guidance plan) 由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给下级执行单位,需要以宣传教育以及经济调节等手段来引导其执行的计划,三、计划的

5、种类和形式(二)计划的形式,1.宗旨(philosophy) 任何组织活动都具有目的和使命,这种目的和使命就是宗旨,它是组织的最高原则。 2.目的或任务(purpose or task) 是组织的作用,是社会赋予一个组织的基本职能,一个组织应该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目的或任务。3.目标(objective) 是在宗旨、任务指导下,整个组织活动要达到的可测量的、具体的成果。,三、计划的种类和形式(二)计划的形式,4.策略(strategy) 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对策,是实现目标的总体行为过程、工作部署以及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资源的安排。 5.政策 (policy) 是组织在决策和处理

6、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和行为的明文规定。 6.程序(procedure) 是根据时间顺序而确定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是处理重复发生的例行问题的标准方法。,三、计划的种类和形式(二)计划的形式,7.规则(rule) 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或不采取某个特定行动的要求,是一种最简单的计划。 8.规划或方案(plan) 是为实施既定方针而做的一个综合性计划。 9.预算(budget) 是组织在一定期限内(通常为一年)将所预期的收入和所计划的支出用数据形式表示出来的报告书,是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一份报表。,第2节 计划的步骤、原则与方法,一、计划工作的步骤二、计划工作的原则二、计划工作的方法,一、计划

7、工作的步骤,(一)分析形势(二)确定目标(三)评估组织现有的潜力和条件(四)发展可选方案(五)比较各种方案(六)选定方案 (七)制定辅助计划(八)编制预算,(一)分析形势,对系统或组织现存形势的分析和估量是计划工作的起点。应将组织、部门置于更大的系统中,用动态的观点,考察环境、对手以及组织自身随时间的变化,通过适当的社会调查,获取一定的背景材料。重点作下列项目的评估:社会需求;社会竞争;组织的资源情况;服务对象的需求;组织的利弊条件。,(二)确定目标,目标是指组织预期在一定时间内所要达到的效果,是未来的行动方向和动力源泉。明确的目标应包括时间、空间、数量三方面内容:目标的优先次序;完成目标的时

8、间安排;目标的结构。,(三)评估组织现有的潜力和条件,正确的决策必须在组织目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三者之间取得动态的平衡。管理人员制定计划前,必须对组织内人力资源、设备物资资源、物理环境、人际关系、与相关部门的关系等进行彻底的评估。目前常用“SWOT”分析法。,(四)发展可选方案,实现某一目标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完成某一项任务不可能只有一种方案,每一项行动均有异途存在,这叫做异途原理。发展可选方案应考虑到:与组织目标的相关程度;可预测的投入与效益之比;公众的接受程度;下属的接受程度;时间因素。,(五)比较各种方案,确定了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之后,要根据计划的前提条件和目标,将所有备选方案进行分析、

9、比较,评价各方案的优缺点,并按优先次序进行排列。排列方案的优先次序应根据:所期望的社会效益;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公众的准备程度;社会关系的有关因素;时间安排的可行性。,(六)选定方案,是计划工作的关键,也是决策的实质性阶段-抉择阶段。通常主管人员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讨论后,选择出具有明确、经济、可行特点的方案。有时,经过评估会发现一个最佳方案,但更多的时候可能有两个或更多的方案是合适的,这时主管人员必须确定一个优先选择的方案,然后将另外的方案进行细化,以作为备选方案。,(七)制定辅助计划,基本方案选定后,一般要有派生计划,以辅助和扶持该方案的执行,即在总计划下的分计划,(八)编制预算,预算是数

10、字化的计划。编制预算实质上是资源的分配计划,包括人员、设备、经费、时间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编制预算,组织对各类计划进行汇总和综合平衡,控制计划的完成进度,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二、计划工作的原则,(一)目标原则 (二)整体原则 (三)重点原则(四)连锁原则 (五)发展原则 (六)弹性原则,(一)目标原则,目标原则是计划工作的首要原则。计划工作必须自始至终坚持以正确的目标为指向,紧紧围绕组织目标开展各项活动,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目标原则要求:计划工作必须以正确的目标为起点;各种派生和辅助计划应紧密围绕主体计划目标;计划实施过程围绕目标作好反馈控制,从目标出发协调各方面关系。,(二)整体原则,整体

11、原则要求计划工作要丛整体效益出发,局部服从全局,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三)重点原则,计划的制定既要考虑全局,又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抓住关键及重点,解决好影响全局的问题。确定重点时,必须以对各种因素的全面分析论证为基础,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使所确定的重点真正反映客观实际。重点是随时间、地点、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条件及时进行调整。,(四)连锁原则,组织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系统整体的最优化组合,其关键在于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合理及协调。在计划中,要考虑各项活动的相互关系及连锁反应。制定计划时,要协调各个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12、,使组织中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得到全盘考虑和统筹安排,以便有效利用组织的各种资源,提高组织的各项效益。,(五)发展原则,计划是对未来的设想及行动方案,其本身具有前瞻性的特征。制定计划时要充分预见未来的发展,并把未来的发展和组织活动的目标前景充分反映在计划之中。要敢于正视和顺应客观形势的发展,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到内、外条件的限制,对可实现的目标和发展水平作出合理估计。,(六)弹性原则,事物的发展变化特点是人难于准确预测的,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偶然及突发事件。在制定计划时必须保持必要的弹性,留有适当的余地。弹性的大小应视具体计划及相关因素的情况而定。坚持

13、弹性原则的目的是留有可调节的余地,以预防和减少未来不确定因素对计划实施可能造成的冲击及困难,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三、计划工作的方法,(一)现状调查法 (二)历史比较法 (三)未来预测法 (四)综合平衡法 (五)优选决策法,(一)现状调查法,制定计划的前提、出发点。现状调查法要求先列出调查的纲目,按照调查纲目进行有计划的调查,周密地掌握对象系统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的现状和作用。现状调查法必须保证调查情况真实、具体、全面,并对调查所得的材料进行认真分析、综和研究,从而达到对事情现状的综合、本质的深刻了解,为制定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二)历史比较法,历史比较法就是把同类问题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单

14、位中所呈现的不同结果作分析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掌握客观规律,并用来指导计划的制定。简单地说,是指计划既要根据现状,又要借鉴历史。做好历史比较,不仅要全面收集历史文献资料,还要邀请知情人进行座谈或个别采访。,(三)未来预测法,计划立足于现实,但计划的实施需要一个过程。按照客观规律预测其发展的趋势和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制定计划的一个重要根据。进行未来预测要根据对象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具体的预测方法,以提高预测的最大可靠性及最高准确度。,(四)综合平衡法,从计划全局出发,对计划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全面的平衡。综合平衡法把任何一项计划都看作是一个系统,不去追求局部的、片面的、单指标的最优化,而要追求系统整

15、体的最优化。,(五)优选决策法,计划制定者依据严谨的逻辑和严格的程序,运用数学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并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各种可行的计划方案做出全面、科学的论证与评价,最后按照整体优化原则,从中选择一种最佳方案或将几种方案的优点重新组合成一种新的方案,作为最终的执行计划。,第3节 护理管理中的计划过程,一、计划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二、护理管理中的计划内容三、护理管理各层次的计划范围四、护理管理计划的标准,一、计划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一)有利于减少改革或变化带来的问题 (二)有利于合理使用有限的资源 (三)有利于评价、控制及提高护理质量 (四)有利于减少护理事故的发生,二、护理管理中的计划内容

16、,(一)护理人员计划(二)护理服务计划(三)预算计划,(一)护理人员计划,1.护理人员的选用、晋升及培养 2.护理人员的编配及分工计划 3.护理人员的考核、评价及奖惩计划,(二)护理服务计划,1.完善及提高服务质量计划 2.物资规划及减少资源浪费计划 3.病人的管理及陪护的管理 4.成本及效益等方面的计划,(三)预算计划,1.人力预算 2.物资消费预算 3.日常的护理运转预算,三、护理管理各层次的计划范围,(一)高层管理 护理部主任层次的管理主要根据医疗卫生部门的纲领来制定护理部的长远计划、总体工作方针政策、以及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的总体规划等。,三、护理管理各层次的计划范围,(二)中层管理 科护士长或总护士长层次的管理主要是根据上级部门的计划要求,以及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的计划,大多涉及一些具体工作程序及相关制度的制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