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师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806487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藤野先生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藤野先生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藤野先生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藤野先生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藤野先生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藤野先生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藤野先生教师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藤野先生导学案(教师版) 主备人:狄小园 学科组长: 马晓青 审查人: 授课人: 年 月 日送给同学们:自题小像(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全诗解释】我的爱国之心犹如被爱神之箭所射一般无处可逃,祖国正在风雨飘摇中黯然失色。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我愿意把我毕生的精力托付给我的祖国。学习目标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培养默读技能。2、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了解鲁迅先生中青年时代的心路历程。3、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4、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5、领会语言的感情

2、色彩和风格特点。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2、理解本文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原因。3、品味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教学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重点让学生有阅读体验。课时安排:2 课时【知识链接】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 1902 年夏末至 1906 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 1926 年 10 月 12 日。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

3、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 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 正人君子” 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1926 年 8 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 鲁迅离开北京,到厦 门大学任教。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就是鲁迅离别藤野先生 20 年后,于 1926 年 10 月 12日在厦门大学写的,回忆了他 1904 年夏末至 1906 年初春在

4、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这 篇回忆性散文带有 较多的文学性,注意典型事例的描绘,着重表 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我们学习时要特 别注意。学习流程【导入课文】 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寿镜吾老先生吗?他是鲁迅小时候的启蒙老师。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 鲁迅信服、敬畏。但他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他是怎样的老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写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来认识一下这位老师。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及其作品体裁,识记生字词。 2速读课文,概括我和藤野交往的几件事,初步了解藤野是一个怎样的人。 3理清文章的层次

5、和线索。 学习重点: 1、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主要事件。 2、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学习难点: 1、理清课文的线索,初步了解作者对藤野的感情。 2、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预习导学课前预习一、艺海拾贝1、从原名、评价、主要著作、我们已学过的作品四个方面回顾鲁迅。2、从写作目的、命名之意、文体三个方面介绍朝花夕拾:二、简介时代背景和藤野先生的有关情况。(1)写作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 1904 年夏末至 1906 年初春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1926 年 8 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就

6、是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 20 年后,于 1926 年10 月 12 日在厦门大学写的。1926 年,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也是鲁迅先生的思想从进化论向阶级论飞跃的前夕。鲁迅后来在一封信中曾说:“我来厦 门,虽是为了暂避军阀官僚、正人君子 的害,然而,小半也有休息几 时,使有些准备。 ”这里说“休息” 和“准备”,实际上是指回顾自己曾经走过的革命道路,总结和解剖自己的思想,准备迎接新的战斗。本文既盛赞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也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2)关于鲁迅赴日学医的目的:(3)关于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九,1874 年生于福井县一个医生家庭,在名古屋爱知县立

7、医学专门学校毕业。 1904 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学,1915 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到东京学耳鼻科,以后回到家乡福井县木村开业。1945 年 8 月 11 日逝世,终年 72 岁。三、熟读课文。温馨提示:朗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疑难字词,并给文章标上自然段序号。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段序,圈点勾画生字词,做到借助课文注释和词典对文中字的形、音和词的含义有清楚明白的了解,为研习课文内容扫清障碍。2、考虑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叙了哪几件主要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情感,赞扬了藤野先生哪些高贵品质,怎样来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说

8、说各部分的大意。3、复读感知。温馨提示:填写下表就能了解课文内容,别忘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地点 与藤野先生关系 简要概括事件在东京 见藤野前 决定转往仙台在仙台 见藤野 相识、相处、离别离开仙台前 离别后 深切怀念我的发现:全文以作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为顺序来记叙的。4、试制作一张关于藤野先生的名片。藤野的全名:藤野严九郎藤野供职的学校: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藤野教授的课程:解剖学藤野的外貌等显著特征:“黑瘦” ;“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又顿挫的声调开始讲课;穿衣服的掌故:忘带领结,穿旧外套。二、预习检测 见练习册基础训练部分三、学习探究案探究点一:

9、速 读 课 文 , 整 体 感 知 :在 这 篇 回 忆 性 散 文 中 , 作 者 写 了 早 年 在 日 本 留 学 时 期 的 生 活 。 请 你 依 据 文 章中 时 间 的 推 移 和 地 点 的 转 换 , 将 全 文 分 成 三 个 部 分 (注明起止段) , 并 概 括大 意 :第 一 部 分 (第 1-3 段 ):写 “我 ”在 东 京 的 见 闻 及 感 受 。 第 二 部 分 (第 4-35 段 ): 这 是 全 文 的 主 体 部 分 ,写 “我 ”在 仙 台 与 藤 野 先 生 相识 、相 处 和 离 别 ,赞 扬 先 生 的 崇 高 品 质 。第 三 部 分 (第

10、36-38 段 ): 写 “我 ”离 开 仙 台 后 怀 念 藤 野 先 生 的 感 情 ,以 及 先 生的 崇 高 精 神 对 我 的 激 励 与 鼓 舞 。 探究点二、跳读课文,了解人物。品读作者在仙台与藤野先生交往的段落,勾画出对藤野先生进行描写的语句,概括出在仙台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事件,从而进一步概括藤野先生的性格特征。 (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1、本文写人物外貌,注意抓住特征,画出灵魂,因而用极简练的文字表达了极深刻丰富的内容,例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盘辫子”的特征。请同学们跳读课文 610 段,说说写藤野先生抓住了什么特征?不妨用下面的句式来回答。通过对藤野先生的外貌描写,可以

11、看出他是一位治学严谨、生活简朴 的知识分子形象,从文中的“黑瘦” ;“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又顿挫的声调开始讲课;穿衣服的掌故:忘带领结,穿旧外套等看出。(生先自己作批注,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为在班内发言作准备。 ) 过渡:到此一个治学严谨、生活简朴的学者形象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看作者 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 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2、跳读课文 1123 段,作者着重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并且给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

12、质?(小组内交流讨论,推荐代表发言)事件 思想品质主动关心“我 ”的学习,认真为“我” 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为“我”改正解剖图。 对学生要求严格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为人热情诚恳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可贵的求实精神惜别 尊重、关爱这四件事,(1)(2)两件是详写,(3)(4) 两件是略写。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 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为什么要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3、给题目添加修饰词,再次感知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生活简朴、治学严谨、待人诚恳热情、对学生严格要求、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探究点三、再读

13、课文,揣摩情感。1、其他日本人与藤野先生相比,你觉得他“伟大”在何处?藤野先生在日本举国上下都鄙视中国人的风气下,能够做到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给予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尤其显得难能可贵。所以,在“我” 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2、藤野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对于这样一位洋老师,鲁迅对他又怀有怎样的感情?除此之外,文章字里行间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中的语句谈一谈。1、首先是一种感激之情,鲁迅对藤野先生的这种感情集中在第 37 段的文字里。引申学生理解“ 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理是最伟大的” 两句话。2、其次是一种怀念

14、之情。这种感情体现在以下行动上:(1)装订收藏讲义。 (2)悬挂先生照片。 (3)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3、然后是一种愧疚之情。一个“竟” 字将自己的这种无线遗憾和内疚之情表达出来。课堂小结: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四、课堂小结 反思整合五、达标测试 反馈提高练习册阅读训练(一)课内阅读六、课后反思七、一课一得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本文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原因。2、研读课文,了解鲁迅先生的心路历程。3、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学习重点】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

15、为己任的崇高精神。【学习难点】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学习流程【导入课文】 这篇回忆录题为“ 藤野先生 ”,但一半以上的篇幅并没有直接写藤野。作者却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 日暮里”和“水户” ,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 优 待” ,写了日本“爱国青年 ”的寻衅和课堂上看电影。这些事情和藤野先生有什么内在联系?鲁迅是用什么中心思想来统摄全篇的? 预习导学课前预习1、通读全文,思考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并在稳重找到依据。2、勾画稳重你觉得写得好的字词句,并作赏析。3、思考文中看似与标题无关的部分,认真研讨,在文中他们有何作用?二、预习检测 三、学习探究案探究点一、品读课文,探究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领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1、学生思考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小组内交流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温馨提示:按照问题思考,你就会找到答案。 )(1)同样是日本人,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别的日本人是怎样看待中国人的?这种态度,最集中地体现在哪两件事件上? 在文中找到,并作仔细探究。A、“匿名信事件”讥刺“我”得了教员漏出来的 题目,才考试合格的。“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前半句揭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