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案例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改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780506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案例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教育]案例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教育]案例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教育]案例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教育]案例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案例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案例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教学设计案例四、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泰兴市洋思中学 朱洪潮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力的概念合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信息的能力。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提高社交和表达能力。二、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由鼓掌欢迎引入课题,先让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自己动手做有力存在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然后有选择的投影几组例子,由学生归纳得出力的概

2、念和力的作用效果,再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力的存在。学生猜想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力的三要素,然后介绍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学生练习。用踢球感到脚疼引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归纳得出结论,然后解释生活中的几个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构建力的概念;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2、难点:对力的作用效果中改变运动状态的理解;示意图的画法。四、教学资源每桌一块海绵、一只气球、磁铁一块、绑有磁铁的小车两辆、乒乓球、塑料尺、弹簧、橡皮筋、弹子、学生演示用的旱冰鞋。五、教学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点一、导入新课你们的手感觉怎样?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力 力的作用是相

3、互的(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1前面我们学习了重力、弹力、摩擦力,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呢? (板书: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发生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的改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物理界的专家和领导莅临指导。回答疼。利用桌上的器材做有力存在的实验,边做边观察现象,可能做的实验有:手压海绵、弹簧、气球小球下落手扣排球磁铁吸引大头针手拉橡皮筋手拉弹簧手拨弹子手压塑料尺汇报实验,描述现象。归纳总结: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有力存在肯定有两个物体。解释“孤掌难鸣”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发生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的改变。 (若

4、归纳不出,可先看课本 p.54“信息快递” )创设问题情景,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学生自己动手做,增强了动手能力,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5变。 )我们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那么反过来我们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呢?三、探究活动 2将刻度尺向下掰弯,后又向上掰弯,问两次的效果相同吗?那么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板书: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今后我们表示力就要将三要素表述完整,物理学中引入了一种表

5、示力的方法:力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自学。先讲一道例题,总结出做力的示意图的方法:两定两标。回答: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回答:不同。猜想:可能与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生按指导进行探究。1.怎样使塑料刻度尺向下弯曲?施加力的方向应向_(上/下)2.要使塑料尺的弯曲程度相同,力作用于哪点较省力呢?作用于点_( A/B).3.如何使塑料尺向下弯曲的程度大一些?应_(增大/减小)作用在点 A 的力.生汇报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看课本 p.54 最后一段到活动8.8 的上面。学生尝试作图。 (两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练习纸)学生更正(看三要素画得对不对)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己提出猜想,设计

6、实验,进行实验,归纳结论。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作风,规范的作图方法会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6四、探究活动 3我们在操场上对足球施加了力,足球会动起来,同时,我们会感觉到脚怎样?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板书: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四、小结:生答疼。 演示穿旱冰鞋推墙(后退) 同桌配合:释放装有条形磁铁的两小车(相互远离或靠近) 手压笔尖(手疼)实验后归纳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释几个现象:回忆开始拍手时为什么疼?踢球时脚为什么疼?(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游泳时为何要向后划?播放火箭升空的动画,生观看现象,解释原因。(向下喷燃气,火

7、箭上升。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看小球碰撞后反弹的动画,找出与本节有关联的知识。讨论后回答: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让学生做实验,再现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生自己讨论归纳得到结论,再用结论来解释生活中的例子,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将爱国精神贯穿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中。5六、教学后记:本节课为学生设置了真实的问题情境:鼓掌时手为什么会疼?通过学生活动展开探究: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受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吗?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有趣、有劲,效果好。五、阅读“生活物理社会”阿迪力是怎样处于平衡的?是否用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六、质疑问难。七、课后活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断调整自己的重心。)(人对钢丝的压力,同时钢丝对人有支持力。)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