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发展报告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3778408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发区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发展报告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开发区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发展报告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开发区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发展报告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开发区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发展报告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开发区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发展报告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发区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发展报告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发区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发展报告精选(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8开发区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发展报告 “十二五”以来,汽车零配件产业作为我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在宏观、微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总体平稳较快发展。 一、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 运行概况 汽车零配件产业是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历史最为悠久的产业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工业区。从 1996 年韩泰轮胎有限公司在我区投资办厂伊始,至今已走过了 17 个年头,逐渐成长为我区工业经济中颇具特色和活力的优势主导产业,并初步形成了以制胎橡胶、成品轮胎

2、、轮胎测量设备、轮胎加工机械、轮胎钢帘线、车用电子装置、车用紧固件、汽车减震器、汽车模具、汽车后视镜等相关产品为代表的汽配产业链,构筑了我区工业经济的基石。 20112012 年,全区规上 16 家汽配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XX亿元,主营业务收入 XX 亿元,出口交货值 XX 亿元,实现利税 XX 亿元,其中利润 XX 亿元。作为五大主导产业中的第一大产业,2012 年汽配产业的工业产值、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区规上工业的 30.94%、50.81%和 52.97%,占比较 2011 年分别提高了 2.39 个百分点、22.07 个百分点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

3、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8和 27.29 个百分点。在 2011、2012 连续两年宏观经济大环境不佳的大背景下,我区汽配企业的产能发挥相对充分,整体运行表现良好。 2013 年,我区共有规上汽配企业 17 家,从业人数 10396 人,全行业在 2012 年较高基数及国内汽车销售增长趋缓等因素影响下,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产量与销售均低于预期,但相较于我区其他产业仍显示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89.75 亿元,同比增长 2.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90.98 亿元,同比增长 4.9%。17 家规上汽配产业的亩均税收为 XX 万元/亩,全员劳动生产率为 XX 万元/人,均超过全区

4、规上工业平均水平。 2014 年一季度,我区汽配产业发展继续呈现出趋稳向好势头,17 家规上汽配企业 13 月实现工业总产值 23.37 亿元,同比增长 5.1%;主营业务收入 22.16 亿元,同比增长5.6%;利润 2.86 亿元,同比增长 22.7%;出口交货值 5.11亿元,同比增长 2.4%。因龙头企业韩泰轮胎受发展空间限制增幅较低影响,产业的产值增速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但是该产业的产能发挥、盈利能力明显好于其他产业,一季度产业利润总额占全部规上工业利润的比重达 58.6%;产业各项经济指标也在去年同期基础上均有所增长,但今年汽配产业发展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

5、能否延续有待关注。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8(二) 2013 年度产业运行特征 1、产业盈利能力较为突出 近年来,我区汽车零配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稳步发展态势,不仅支撑了全区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更为全区产业整体转型升级作出重要贡献。利润占比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利润总额占比突出。2013 年,全区汽车零配件产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全区规上工业的比重为 28.7%、29.1%和 54.2%,17 家汽配企业总利润超全区五成,表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二是龙头企业利润占比突出。2013 年,全区规上汽配企业实现利润 14.

6、22 亿元,同比增长 110.4%。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的原因在于仅韩泰轮胎一家企业全年就实现利润 10.41 亿元,占全区规上汽配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达 73.16%。 2、龙头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韩泰轮胎作为我区最大的汽配企业,主要产品为橡胶制成的子午线轮胎,近年来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产品附加值明显提升,现已成为一汽奥迪、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广州本田等 40 个汽车整车生产厂家的配套企业。目前,韩泰轮胎提供就业岗位 3847 个,占开发区直属规上企业就业总人数的 8.12%;共带动区内 8家相关规上企业形成一定产业链,包括晓星化纤、东方钢帘线、大禾产机等。2013

7、 年,这 8 家规上企业总产值为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835.83 亿元,利税总额达到 2.8 亿元,产业支撑作用显著,形成了较好的龙头企业带动效应。 3.出口比重小幅下滑 2013 年,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大背景下,我区整个外贸出口形势严峻。受其影响,我区汽配产业出口比重也出现小幅下滑。全年实现出口交货值 20.75 亿元,同比下降 7.2%;占整个汽配产业产值的比重为 23.1%,较去年年底下降了 2.4 个百分点。17 家汽配企业中涉及出口企业 12 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出口比重下降尤为明显,

8、产业龙头韩泰轮胎、东方钢帘线、东海橡塑等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下降 10.4%、5.8%和24.9%。 4.转型升级成效初显 围 您身边免费贴心的专家 绕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依托汽配重点项目,2013 年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2013 年,全区汽配产业续建项目8 个,新建项目 10 个,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0.59亿元,同比增长 185.4%,占全区工业生产性投入的比重为28.6%。其中,汽配产业技改项目 8 个,全年完成技改投入4.9 亿元。技改投入的增加,对加快汽配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如今年韩泰轮胎在产品结构优化、原材料价格回落、去库存减产量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子

9、午线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8轮胎产量同比下降 1.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09%,利润总额突破 10 亿元,同比增长 137.7%,呈现出“减产、节能、增效”的转型提升发展局面。 (三) 产业发展趋势 1.国内汽配产业整体景气度将维持高位。据有关权威部门预测,2014 年国内汽车销售增长率将维持在 8%10%之间。主要原因:一是 2013 年中央经济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将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为消费增长提供了基础。二是汽车消费刚性需求依旧存在。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居民

10、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催生新的购车需求。此外,城市化所带动的小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的投入,如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农村土地的拆迁、城市物流的运输等都增加了对汽车的需求,为汽配行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2.企业家信心总体较强。据今年 2 月中旬我们对 10 家重点汽配企业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经营者对 2014 年宏观经济形势及企业自身经营情况的预期普遍较为乐观,预测今年销售收入增长、持平的各占一半,无一家预计下滑。 3.我区汽配产业后续发展潜力较大。新项目的陆续竣工或投产将成为我区汽车零配件产业走上更快发展之路的动力之源。如总投资 1.4 亿元的浙江众恒电气有限公司新建厂房今年已正式投产,产能

11、将从每月 25 台/月提高到 40 台/月,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8达产后将年产汽车用碳换向器电机的电动燃油泵总成 130万只,年新增销售收入约 4.8 亿元。浙江科博达工业有限公司二期将于今年年内正式投产,将年新增销售收入约 2.5亿元,并预计该企业年产值在未来两年内有望突破 10 亿元大关。此外,总投资 6.37 亿元的海拉车灯项目前已正式投产,按照项目实施计划,达产后可实现年产汽车灯具 120万套的生产能力,年产值约 11.77 亿元,将成为推动我区汽配产业发展的又一增长新能级。 二、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规模偏小

12、,产品核心技术缺乏 我区汽配企业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企业规模以中小型居多,真正具有品牌竞争力的成长型企业为数不多,除去韩泰轮胎、东海橡塑、东方钢帘线三家 5 亿元以上汽配企业,其余 14 家汽配企业 2013年户均产值仅为 1.62 亿元。且目前在 17 家规上汽配企业中,尚无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市级研发(技术)中心的企业仅有 2 家(东方钢帘线、科博达) 。大部分企业缺乏自主设计研发能力,核心技术缺乏。产品以来样加工为主,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普遍不强。 (二)企业间关联度差,未形成完整产业链 我区汽配产业链短,企业间关联度差,尚未形成产业链较为完善

13、的产业集群。目前我区的汽配企业中关联度较高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8只有韩泰、东方钢帘线等少数几家轮胎制造企业,其余汽配企业之间上下游关联度不大,大部分汽配企业的配件需求主要靠外购来满足。另外,生产的汽配产品大部分为单一的零配件,未能真正实现整套汽配部件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三)外部环境趋紧,要素制约加剧 汽配行业是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对资金、人才的要求很高。如何破解这些要素的制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挑战。一是资金短缺。目前国家宏观货币政策逐步由宽松型向稳健型转变,中小型汽配企业融资贷款成本和难度将加大,技改资金和流动资

14、金不足的现象将会加剧。二是缺少汽配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缺乏,进一步导致了企业研发能力有限。三是土地要素制约。无论是引进企业还是本地现有汽配企业扩大生产,都面临着大量的土地需求。但目前我区土地利用指标总量较少,能支持汽配产业发展的土地已非常有限,因此影响引进企业的落户和现有汽配企业扩建。 三、汽配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 (一)强化引资导向,围绕招大引强选优不断提升新进项目质量 1、坚持招大引强。一是主攻产业高端优势项目招商。 要根据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编制汽配产业招商目录,重点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8围绕整车项目及其二、三级配套供应商开展招

15、商。着力引进一批能对传统汽配产业改造提升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项目,积极引进对我区汽配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产品处于价值链高端、具有市场定价权的汽配龙头型企业。二是突出产业链配套招商。通过龙头企业带动配套项目跟进。尤其要加强上下游关联项目的培育和引进,着力开展“建链、补链、强链、延链”行动,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做大做强汽配产业,努力打造分工明确的高端汽配产业基地。 2、严格项目准入。严格限制高用地、高污染、高耗能和低产出、低附加值的企业和项目引进。凡落户汽配产业集聚区的项目须严格按照相关准入条件,经过项目预评估和项目准入评估两道程序,方可正式引进。项目在初步有意向时,就项目的产业类型、生产工艺、环境影响、能源消耗等关键信息征求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凡是与我区产业、环保、节能规划不符的,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