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历年试题及答案总汇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3776275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历年试题及答案总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申论历年试题及答案总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申论历年试题及答案总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申论历年试题及答案总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申论历年试题及答案总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申论历年试题及答案总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历年试题及答案总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年申论试题及答案总汇- 1 - 1 -北京:2004 年 12 月 18 日申论最新试题给出的文字材料主要包括奥运的收益、奥运经济泡沫以及政府可能背负的巨额贷款等三方面的问题。四川:2004 年 12 月 5 日申论试题2008 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上海:2004 年 12 月 18 日申论最新试题关于行政许可法的资料。要求考生对时政有所了解,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归纳能力和对事物的把握能力。山东省 2004 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第一篇是关于北京“泔水油”问题 第二篇是关于假酒事件 第三篇是关于城市 的马路公共设施被偷盗的事件 要求写四篇作文 第一篇要求 150 字 第二篇

2、要求 400 字题目是别摁下了葫芦起了瓢 第三篇要求考生以政府主管官员的身份采取相应的措施制止马路公共设施被偷盗,字数要求 500 最后一篇要求 1500 字,题目是治标需治本。 相关资料: 一、关于北京“泔水油”问题 北京市每天产生的 1600 多吨泔水和 120 多吨“ 地沟油” ,有相当一部分被地下工厂“精炼加工” 成“食用油” 后流入粮油市场。形成一个暴利“产业链”“以饮食垃圾炼油是个暴利的产业。” 一位知情者说,“它已形成了一个链条,从收购到加工再到销售。而某些人的良心就泯灭在金钱里。”按照国家卫生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及建设部联合印发的有关文件:“像泔水油以及地沟油等这样的废弃食用

3、油,除直接排放外,只能销售给废弃油脂加工单位,不得销售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但因为泔水车主会以每月 100 到数百元的价格收购泔水油或地沟油,所以导致餐馆为了利益违规操作。另据一位泔水车主介绍,他们平均每 3 天就能生产 1 桶(约 180 公斤)泔水油或地沟油;每桶均价在 580600 元。按此计算,他们每月就能赚 6000 元。2005 年安徽省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安徽省 2005 年公考的申论为人才市场的造“假” 现象,其中涉及三个方面的“假”:一是求职者的假文凭、假证件。二是招聘单位的“假”:以假招聘敛财;以招聘窃取商业机密;以招聘之名,行打广告之实;虚假广告,诱人上当;桃戴李僵,冒名

4、招聘三是中介组织,非法中介,发布虚假信息等。 试题为二道:第一道题就是归纳出招聘单位造“假” 行为;第二道:针对人才市场的造假行为自拟题目作文 我地作文摘要如下,请大家批评指正: 人才市场亟待打“假” 第一段:概述当前人才市场的造假情况;第二段:造假的危害(对市场经济的,精神文明的)第三段:造假产生的根源:一是社会信用缺失;二是造假有利可图;三是造假有机可乘。 第四段:应对方法:一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宣传教育,制度建设(信用档案等);二是强化法治,从严监管。健全和完善法制;政府加大管理力度,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2006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网友版)申论题目是“关于

5、处理突发公共事件问题” ,问题与去年相比差不多,一总结主要内容,二、找出与材料内容不符的说法,三、自命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000-1300 字。2006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仔细阅读下述资料,然后回答三道题目。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如2003 年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 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2005 年江苏淮安氨气泄漏、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今年一次比一次强劲的台风的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等等。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有关专家指出,应

6、尽快找出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弄清其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以便在政策上做出必要的调整。因此,建立预防突发事件、强化危机管理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则显得极具必要性。今天,新华网将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丁宁宁做客“新华访谈”,就危机预案对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意义、如何打造应急预案的“经济基础”、如何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如何利用经济手段介入应急预案等相关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欢迎网友踊跃参与提问。主持人 有网友问:丁部长,现在自然灾害和疾病发生越来越频繁,各界政府有没有把建立突发事件的机制列为考核指标。请嘉宾介绍一下,谢谢。丁宁宁 首先,我们要理清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它不

7、是一般的事故,有人把他混为一般的事故,不是太准确。当然,如果由于政府本身的执政能力而发生问题,使一般事历年申论试题及答案(收集总汇)牛伯伯祝您成功!- 2 - 2 -故扩大为突发公共事件,就是政府的公共能力问题。一般情况下,政府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各种自然、人为的相关事故都有一套处理程序,比如交通事故,公安局有一整套的处理程序,一般情况下不会变成突发公共事件。另外,在工业化初期,火灾曾经是突发公共事件一个重要的隐患和诱因。但是在建立了消防队和联防机制之后,火灾就不再成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诱因了。实际上,在整个人类和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原来没有遇到过,或者原来遇过但影响没有这么大的事

8、件,比如自然灾害,还有由于中国人多,在某些建筑物或者大型活动中产生的践踏事件等等。主持人 刚才您说的如何界定公共突发事件,是随着社会的推进和人数的增加,概念也在发生变化。我们细化什么是公共突发事件,一般的交通事故每年的死亡率非常大,就个案来讲,一个一个形成不了一个公共突发事件。比如火灾以前曾经是公共突发事件。丁宁宁 17 世纪初伦敦发生的大火,是导致国际消防队建立的原因之一。主持人 首先我们理解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网友“多多到天堂去了”:请问,建立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必要性,预案必须具备哪些内容?丁宁宁 从现在开始,建立国家的总体应急预案是有必要的。这种必要性主要来自于海啸、地震,包括大的

9、飓风,这类灾害以及灾害的严重影响是不可预料的。但是对这些灾害,一个有组织的政府是有一整套的处理程序,比如有防灾委员会、防洪局、地震局等,这些都已经常规化了。最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时期,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社会矛盾引发的公共突发事件在增多,比如征地引起老百姓集体的诉讼、集体上访。上次由于新闻界的关注,把一个大学生死亡变成了一个公共事件,最后导致我们把遣返站变成救助站,这恐怕是今后应该更加注意的。由于西方敌对势力的影响,欧洲普遍发生橙色革命,这种情况在我国也有可能发生。这种敌对势力的目的就是影响人们的生活,制造突发公共事件,使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断。主持人 我们在访谈前沟通的时候曾经

10、提到法律永远是滞后的,我们谈到大学生死亡的案例,在某种程度上,一个新类型的事件出来以后,相应的应对机制也有可能最后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机制。主持人 网友“七子之歌 ”:如何提高社会各界危机意识?我们还是应该从思想意识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意识。丁宁宁 从这个角度讲,恐怕更多的是要引导公众,来关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但是和西方市场经济其实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比如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哪些应该是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哪些是市场解决的问题,应该有一个责任界限。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出现不能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问题,比如非典出现的时候,由于我国多年

11、以来,国家防疫部门自己要挣钱、卖药,国家的经费大量减少,他们以为非典可以通过市场解决。当时整个防疫系统本身就不起作用了,以至于在广东发现病毒之后,不能够很快加以确诊,由于没有明确的居民协调机制,当时几个部队的研究人员和地方研究人员为了样本,还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以上情况都延缓了我们对非典的应对。但是,一旦国家动员启动了相关机制以后,由于国家动员体制很强,所以很快就在各个城市实行了隔离,所以非典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我们想到,我国公共防疫体制还应该是国家出钱,应当加强科研水平,才能够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到流行病发展到相当规模的传染程度,我们再应对。主持人 从社会发展研究方面角度看,您判断在应对

12、非典问题上,我国的快速反映机制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丁宁宁 相对于西方民主国家来说,实事求是的说,我国目前所谓党政统一的领导体制肯定更有效。因为非典从中国过来,已经产生了小规模的传播,这种情况下很难抑制,但我们很快把它抑制了。主持人 网友:丁部长,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些危机?我们今天探讨的所有危机,这个问题太大了。丁宁宁 突发事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法,一种是已知的,一种是未知的。非典属于未知传染病,突发事件不一定成为公共事件,如果卫生防疫体制有效,就会及早发现这种病,及早隔离,而不会成为公共事件。由于卫生防疫体制本身出现问题,一直到出现小规模流行的时候,才引起了我们的警觉,这样一个突发事件就变成了

13、公共事件。但是在变成突发公共事件之后,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回应,就抑制住了,最后降低了公共事件的危害,但实际代价并不小,很多医护人员也都感染了非典,相当多的非典患者还留下了很多后遗症。主持人 网友“雪夜的情怀 ”:我国是否已经初步建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其积极作用是什么?丁宁宁 7 月 26 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今年人大开会的时候,各个代表提出应当建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的总体应急预案,这个意见已被国务院认真执行,7 月 26 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就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行了讨论并通过。这个预案是由 25 件专项应急预案和80 件部门应急预案组成,有相当省部级机构已编制了自

14、己的应急预案。全国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应当说已初步建立。主持人 应对突发事件的解决思路大体是一个体系吗?丁宁宁 非典以后,相当多的境内外学者向国务院建议要成立国务院或者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被国务院内部讨论否定了。原因是,既是突发事件,有很多原因我们是不知道的。最重要的是不管发生什么样的突发事件,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时候,建立一整套工作原则、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比如现在发生了一起非常大的交通事故,那么,医疗救护单位应当怎么救,交通部门怎么疏散交通,广播系统怎么呼吁部门给予协助,群众不要围观以免造成拥堵,这需要各历年申论试题及答案总汇- 3 - 3 -部门之间的配合,一起完成社会救助行动。因此,我们

15、认为更重要的是在制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时,把握对应急预案的本质就是一个工作原则、组织分工、责任分工以及协调机制。比如水灾、地震过后往往有大病,所以不是简单把水灾或者地震的事故处理了,事后还要有后续的步骤。另外,大的自然灾害过后还要有重建工作,第一步要救人,第二步防疫,第三步恢复建设,这需要国家投入和社会机制相结合。主持人 如何界定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性,您认为,我国目前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时期吗?丁宁宁 当前我国是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发期,我主要是指社会根源的突发公共事件。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的速度很快,特别是入世后,相应的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机制不够完善。比如社会保障系统,养老

16、系统保障不到两亿人,参加医疗保险城里人还不到一半,就更不用说农村了。有些情况下,城市化进程很快,包括一些大的建设、道路、水库、征地等等。由于补偿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部分社会群体的利益受损害,因此引发了一些社会根源的突发事件。我认为是高发期,并不是说现在自然灾害越来越多,自然灾害有它一定的规律。主持人 上帝要惩罚人类,并不是在人类有准备的时候,也不是集中在某一个阶段里。丁宁宁 比如海啸,已经有很多年在中小学地理书中它都不是重点内容,但东南亚的海啸,因为英国一位年仅 10岁的小女孩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预测出即将发生的海啸,从而挽救了 100 多名游客的生命,大家又认为应该纳入教材了。但是我认为这是偶然事件。主持人 网友“有遥远的地方吗 ”:灾害频发从哪几个方面考验民政、财政和卫生等方面的救灾应急反应?丁宁宁 一个国家总是要有一定的富余财力,包括各物资储备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包括经济的、政治的,这种能力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