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阶段性总结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3776209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凉州区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阶段性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凉州区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阶段性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凉州区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阶段性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凉州区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阶段性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凉州区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阶段性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凉州区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阶段性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凉州区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阶段性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8凉州区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阶段性总结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阶段性总结区农牧局 按照农业部农经发(2008)9 号文件精神,凉州区被列为国家第四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县(区) 。按照农业部和省厅的要求,我区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区农牧局、财政局、人事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等工作,同时成立了以区农牧局局长为组长、农技中心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工作实施小组,具体负责方案制定、组织实施。按文件要求,结合凉州区实

2、际,我们制定了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实施方案 ,明确了工作目的、方法、步骤和内容。在部、省、市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局规范健全了内部管理,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以服务对象为重点的考核考评机制,建立了农民需求信息的反馈机制,创新和改进了服务方式,探索了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果。现将试点工作进展情况作如下阶段性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8总结:一、试点背景(一)凉州区农业概况凉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西菜东调、农作物制种、

3、酿造葡萄等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全区辖 38 个乡镇、448 个行政村、3723 个村民小组、18.32 万农户,总人口 102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78 万。土地总面积 5081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46 万亩。2008 年国民生产总值 142.55 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 29.75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380 元,粮食总产量 59.86 万吨,瓜菜总产量 116 万吨;全区总播种面积176 万亩(包括复种) ,其中小麦 50.5 万亩,瓜菜 35.3 万亩(日光温室 5.4 万亩) ,玉米 28 万亩,农作物制种 19.55万亩,啤酒大麦 11.3 万亩,马铃薯 10.2 万亩,人

4、参果、酿造葡萄、加工型番茄、甜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 7.4 万亩,油料、豆类、饲草等其它作物 19 万亩。.农技站力量。目前,区乡两级共核定农技编制 345 个,万亩平均 2.33 个,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现有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正常。凉州区区、乡(镇)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健全合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全部由区财政发放,在管理体制上,乡(镇)级农技推广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8机构属双重领导。在此基础上开展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创新试点工作,不牵涉机构设置、权属关系、人员的大量调配及工资发放等问题,试点工作易于开展。3、农技推广队伍素质显著

5、提高。通过近几年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和多种方式的培训,全区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显著提高,为农服务爱岗敬业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农民渴望掌握农业新技术的愿望也比较强烈,为新技术的推广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4、区财政扶持力度较大。近几年来,区政府安排专项经费,有力地支持了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引进、重大病虫害防治、动物防疫、基层站建设等农技推广事业的开展。二、研究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内容1、建立畅通高效的农民需求获取机制2、建立农技推广岗位责任制度3、建立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制度4、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5、健全考核评价机制6、建立延伸至村级的服务网络7、建立农技人员动态管理机制8、构建县域统筹协调推广工作机制9

6、、建立多元合作推广机制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8(二)研究方法1、加强试点工作的领导。按照农业部和省农牧厅的批复要求,成立由区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区农牧局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沟通协调和解决重大问题,区农牧局具体负责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2、周密调研,制定方案。以 2008 年 11 月在广西北海市召开的“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创新培训班”和 2009 年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现场交流会”两次会议精神为指导,在专题调研、资料查阅、咨询专家、座

7、谈讨论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出了机制创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的规章制度。3、保障经费,增加投入。采取整合项目挤一点、从上级主管部门争一点、区财政投一点的办法,保证试点建设内容的正常开展。强化项目资金管理,采取单独建帐,专款专用,专项审计的办法,严格按实施方案,保证建设资金的足额到位。4、加强检查,常抓不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创新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牵扯问题多的系统工程。必须以建立岗位职责为重点,以完善考评机制为核心,以保障投入为手段,以建章立制为保证,采取区乡联动、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8部门与单位协调、全

8、体推广人员参与的办法,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及时发现和解决试点工作中产生的问题,总结试点工作中好的经验与做法,进行宣传推广,确保试点工作如期圆满完成。三、工作进展及成效(一)初步建立起了畅通高效的农民需求获取机制1、开通了服务热线收集农民需求。区农技中心开通了农技“110” (服务电话 0935-6115926) ,并以“农信通”为平台,安排专家值班,记录农民来电,及时收集和整理农民需求,解答农民来访咨询的问题,并根据农民需求的农情信息,及时调整修订推广服务内容。2、建立起了联系户了解农民需求。区农技推广机构制定了农技人员工作联系户制度,明确联系工作任务,农技人员通过发放名片、公开电话等方式与联

9、系户建立紧密的工作联系,及时了解农民需求。目前,全区 548 名农技人员,按每人 1015 户科技示范户的要求,共建立科技示范联系户 7600 多户,占总户数的 4.2%。(二)初步建立起了农技推广岗位责任制度及考核考评机制1、明确了区、乡两级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区级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和研究制定防治方案;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先进技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8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农业科技、农产品供求等信息服务;农业科技项目申报和组织实施等。乡镇农技站的公益性职能是:制定本乡镇农技推广服务计划并组织实施;收

10、集、统计、报送本乡镇农业生产、病虫情报和市场信息;为本乡镇农业生产提供品种定向、栽培管理技术服务;落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组织实施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工作;直接面向农民搞好科技培训和技术咨询,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培养科技示范户;协助区级推广机构搞好项目实施等。2、科学确定了专业岗位及职责。按照凉州区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和全面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总体要求,分区、乡(镇)两级推广机构,两级专业技术人员两个层面,科学确定了凉州区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岗位目标管理办法 、 凉州区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岗位目标三维考核考评办法 、 凉州区农牧局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试行办法 、 凉州

11、区农牧局专业技术人员全员聘用合同管理试行办法 、 凉州区农牧局农业信息管理办法 、 凉州区农牧局农业专家服务规范 、 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职责 、 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规章制度 、 凉州区乡镇农技站岗位责任制度 、凉州区乡镇农技站年度考核考评办法 、 凉州区农技中心区域农技站岗位责任制度 、 凉州区农技中心区域农技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8站年度考核考评办法等十多项规章制度。(三)初步建立起了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制度1、初步建立起了农技人员年度培训制度。要求区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每年培训达到 12 天(84 学时)以上,乡镇农业技术

12、推广人员每年培训达到 8 天(56 学时)以上,村科技助理员(农民技术员)每年培训达到 2 天(14 学时)以上。今年以来,我区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 、集中办专题培训班等多种形式,邀请甘肃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分专题对全区农技人员进行了培训,共举办专题培训班 16 期,培训人员 1780 人次;从 6 月中旬开始,采取区财政与派出单位各拿 2000 元的办法,分三批对 130 名农技人员选送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短期技术培训。区级推广机构分四个层次共举办培训班 36 期,培训农技人员 1960 人次,外派学习120 多人次。2、加强了培训效果检查。采取

13、统一命题集中考试的方法检验培训效果,并把技术培训情况和考试成绩纳入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内容。(四)进一步改进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1、建立起了“农技人员+示范户+农户”的推广方式。重点实行了农技人员包村(示范点片)连户的方式开展技术服务。每个专业技术人员联系 10 个以上示范户,每周深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8入示范户一次,切实解决农民生产中的难题。今年,已建立区级科技示范园区 3 处、区级科技示范点 11 处,示范面积 2808 亩;乡级科技示范点 126 处,示范面积 1.07 万亩,示范带动面积 12.7 万亩。2、初步建立起了“区域农技站+支柱产业+农户”的推广方式。凉州区已建立的张义、谢河、清源、四坝、高坝等区域农技站,都是跨乡镇直接服务于人参果、食用菌、精细蔬菜、反季节瓜果、优质商品粮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基层推广机构,建立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