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个经典的cdma干扰案例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3773022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三个经典的cdma干扰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三个经典的cdma干扰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三个经典的cdma干扰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三个经典的cdma干扰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三个经典的cdma干扰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三个经典的cdma干扰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三个经典的cdma干扰案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三个经典的 CDMA 干扰案例2007-10-28 15:39:11 1、引 言任何一个移动通讯网络必须与其他的移动通信系统(网络、GSM 网络、广播电视、无线局域网、寻呼等)共存于一个复杂的无线环境中,由于每种通信系统也都会采用各种复用方式来提高频谱效率,增加容量,势必会引入同/邻频,同时无线系统还存在着电波传播多径效应造成的干扰、以及有些无线射频设备故障后也会产生影响通信的信号等。这些干扰信号必定会对网络覆盖区域的通信指标(掉话率、呼叫建立成功率、阻塞次数、通话质量等)产生不利的影响。图 1.1 以及图 1.2 分别为 10 月 4 日以及 10 月 12 日同一 C 网在受到干扰的情

2、况下以及干扰解除后,业务信道承载的 ERL 以及呼叫阻塞率在相同时段内的变化走势。可见,干扰消除后,业务信道承载的 ERL 在话务忙时比受到干扰的情况下有很大提高;同时,呼叫阻塞率的下降更是明显。这就表明,网络干扰对基站的影响程度是非常大的,干扰测试对于网优工作的顺利开展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图 1.1 干扰前后业务信道承载的 ERL 对比图 1.2 干扰前后呼叫阻塞率的对比图2、三个经典的案例本文只通过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去分析干扰 ,以起到以点击面的作用,对于干扰的详细查找方法以及过程本文不再过多赘述。2.1 CDMA 无线上网卡干扰时间段:2005 年 12 月 22 日开始2006 年

3、1 月 10 日结束。影响力:用户起呼很困难,电话打不出,产生大量投诉。一德游龙基站和大德路基站各项指标突降,其中掉话率由原先的 0.88%增至最高 6.78%,CDMA 网络的稳定性与良好的口碑面临着强大的考验。范围: 干扰主要集中在以一德路为中心,北至大新路,南至长堤大马路路段附近,室外测试 NOISE 值平均在-65-75dbm 左右,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分析:该干扰的特点是主要集中在第一载频。第二载频偶尔也会出现。其中,对一德游龙第三扇区第一载频影响最大,最高时在-50 左右,已经完全打不了电话。首先,需要确定的是,该干扰是来自基站()本身的干扰还是来自外界无线环境的干扰。于是先后关闭

4、了万菱广场、山海城、长堤路挑战者网吧的直放站,发现干扰依旧存在,那就证明:干扰只可能是由于基站本身版件故障或者外部无线环境干扰引起。随后通过对机房硬件设备进行检测(互换天馈、载波、功放、测功率等),最终也排除了基站本身故障的可能性。那么,干扰只有可能是外部无线环境引起的了。由于室外路面 NOISE 值普遍很高,可以判定干扰源一定很强。首先,需要明确干扰源的大致方向,这样才能提高查找效率。因此,优化工程师登上了干扰区域附近 7、8 幢高楼,进行多点定位,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一幢居民楼里。随后,对这幢楼进行地毯式搜索,最终确定了干扰源所在。图 2.1.1 泰克干扰频谱图在该楼外路面天线对着此楼,波形与

5、普通通话波形一致,均为一个持续存在的方波,NOISE 在-85DBM 左右,但当越靠近如上图所示住户家时,波形开始渐变为如图 2.1.1 所示,NOISE 突增为-17DBM,一般的通信设备是不可能产生这么高的底噪的。随后,在该住户家里,发现该住户正在使用联通 CDMA1X 无线网卡上网。为了确认是这张卡的问题(因为此前从来没有过无线上网卡干扰的先例),将上网卡断线,再检查实时干扰值,发现干扰值已经消失了;再连通,干扰再次出现,目标锁定。小结:首先,用户上网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都是在某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可以通过 PCMD 分析锁定一些“怀疑”用户再进行分析。其次,一般上网卡引起的干扰,干

6、扰值都很强,是做不了起呼的,很像硬件的干扰,这也是其一个特点。还有就是要记住上网卡干扰的波形图,这对以后现场判断类似问题很有益。2.2 SMART SWITCH 故障引起的干扰时间段:2006 年 10 月 15 日开始2006 年 10 月 26 日结束。影响力:处在干扰值最高的第 3 扇区覆盖下的 CDMA 用户无法起呼,1、2 扇区下的用户可以起呼,但通话断续。范围:重点是荔湾路南第 3 扇区的覆盖范围,包括荔湾路部分地区、动感小西关等场所。荔湾路南第 1、2 扇区也有轻微干扰,其覆盖范围内的用户通话会断断续续,周围基站均基本正常。分析:干扰值强弱相差很大,干扰值不稳定,出现时间随机。其

7、中以 3 扇区干扰值最大DUMP 在-55 左右,1、2 扇区也有轻微干扰,干扰 DUMP 值在-75 左右。SMART SWITCH 故障导致 1、2、3 扇区均产生干扰,其中 3 扇区无法起呼。原理如下:图 2.2.1 时钟连接分布图图 2.2.2 系统用户线路图本地晶振 OM 自激产生 15Mhz 的基准时钟脉冲,通过 smart switch 传到 TFU(CDBS 和cp3.0、4.0 没有 smart switch,基准时钟直接从 OM 传到 TFU),GPS 从天面收到卫星信号通过 GPS 馈线接到避雷器再到跳线接到 TFU,两路时钟信号 TFU 里进行同步,同步后把同步的时钟信

8、号分配给 CCU 和 CBR(在 GPS 没有同步的时候 CCU 和 CBR 都不能激活)。 因此,SMART SWITCH 故障会导致打不了电话,无法切换(某一个扇区或者多个),在重起后又有几十秒钟时间是正常的,随后便无法起呼,信号脱网,再重新占到其他正常 PN上。更换 SMART SWITCH 后即恢复正常。广州已经有三个 SMART SWITCH 案例:番禺一例、天河一例、本例。本次处理过程:排除排除外部干扰内部干扰。使用方法:接假负载、互换馈线、互换 CBR、滤波器、功放。小结:假负载不能 100%判断出是否基站故障导致干扰。这是因为,由于基站某些特殊板件发生故障,导致大量用户手机的上

9、行链路很差,产生干扰,这时如果接假负载干扰会消失,但不能因此判断是外部干扰,其实这也是由于内部硬件故障导致的。在本例中,最开始是通过接假负载,干扰消失,得出外部干扰结论,但是通过扫频查找,始终无法定位干扰源确切位置。最后,通过 互换天馈才确定出是内部干扰,和假负载得出的结论恰好相反。最终结果证明,假负载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因此,在以后的查干扰过程中,建议不要用假负载来判断干扰的类型,最好的方法还是互换天馈或者互换扇区板件(CBR、滤波器、功放等)。这个经验/GSM 均适用。2.3 电视信号放大器故障引起的干扰时间段:自从 2006 年 8 月 1 日开始2006 年 8-8 日结束。范围:广州东

10、圃二马路附近,其中以东圃二马路干扰最为严重。影响力:东圃二马路附近出现大面积干扰,干扰遍及周围几个基站,并且有一个特点,只有第二载频统计有干扰,其他载频都正常。分析:自 8 月 5 日开始连续出现,其中东圃二马路第 1 扇区 2 载频干扰最强,OMP 上 DUMP统计在-45dBm 以上,DA 上统计干扰平均值-3000,周围的东圃宦溪、天河东圃、东圃龙步、天河珠村等基站均也不同程度受影响。由于东圃二马路的干扰最强,而且都集中在第 2 载频,所以首先需要确认是否是基站本身出现了问题。首先,通过上站检查,接假负载连接检查,排除了这种可能性;其次,又排除了直放站的可能性,最终将干扰定性为外界干扰。

11、随后用泰克进行现场扫频查找,先在东圃二马路站上进行排查,由于该站点第 1 扇区受干扰最为严重,所以可能就在第 1 扇区的方向附近。首先,通过扫频,初步确定了干扰源大致方向,来自东北方向,一所学校附近。图 2.3.1 泰克查到的干扰频谱图由图 2.3.1 可见,当时波形出现一个小尖峰的形状,正好落在 201 载频频段内。在判断好了初步干扰方向之后,便进行下一步的方向确认,在那所学校附近,进行第二步的扫频,最终确定了干扰源来自于一个出租楼内。当时的泰克显示的波形(如图 2.3.2):很明显,和先前那个尖峰相比,这个尖峰现在更强了,证明这就是干扰源所在地。图 2.3.2 泰克在出租屋附近查到的干扰频谱图在楼内,发现了这个干扰源,原来是一个电视信号放大器,当现场关掉了信号放大器后,干扰随即消失。目标锁定!小结:和无线上网卡的干扰的区别是:上网卡的干扰往往影响是整个频段的,很像用户打电话的波形,是方波;而类似此处的外界干扰,往往影响不是整个频段,而是以一个尖的波峰的形式出现。此外,补充一点,有时调整电视信号放大器内的衰减旋钮也可以在不关闭信号放大器的情况下降低干扰强度。3、总 结本文从三个比较经典的 CDMA 干扰案例出发,较详细地说明了各自的特点,并且对每一个案例都做了分析小结,希望能对以后的更为复杂网络的干扰查找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