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秘籍】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教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33770539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品秘籍】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教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优品秘籍】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教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品秘籍】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教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品秘籍】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教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创造还给教师摘要: 弗赖登 塔尔说过:“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式是“做一做”, “拼一拼”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与情感体验,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充满情趣与探索.所以教师要舍得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要在数学活动产生思想,迸发灵感 .教师要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激励着,参与者.把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崇拜知识向挑战知识的创新型模式转变,有效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 自主学习 教师 学生 互动正文:课程改革要求进行教学改革,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实践 、积极体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特别倡导用具体的、富有情趣和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尽快投入教学活动,使数学课

2、堂内容不再枯燥乏味,从而接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理,让学生经历观察- 猜想 -计算验证的过程.我从事教学以来,从旧教材到新教材都用的是人教版本,同时也翻阅过北师大版本,苏教版几个版本的教材.以及在教学和同事的交流过程中,总感觉到新教材对学生要求高了,同时对教师授课的难度也相应增大了.新教材的每一节内容都是用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事例引入的.就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知识,接触生活,把身边或生活中遇到的事物要用数学观念去分析.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表现存在着区别.学生的思维结构、思维能力及智力品质是随年龄而发展的.斯托利亚尔在 中介绍了儿童在学

3、习几何、代数时的五个阶段学生掌握知识,思考方式、方法,思维水平都有明显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舍得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索与交流,自主归纳与总结.在每个 45 分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法不能单一,会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现状采用变换的教学模式.-倡导合作性学习.合作性学的是学习者之间积极的相互依靠关系和学习个体间的促进性相互作用,教师的角色不同,在合作性学习中,教师不再是“ 讲台上的智者”,.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身边的引导者.即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挥与决策者,管理与参与者以及学习活动的仲裁者.在课堂教学中做到: 一 注重课前预习记得有为名人说过手指尖的运

4、动会提高智商。在对几何部分内容教学,如: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 圆 三视图 等教学中让学生提前预习,并能制作出满足对应知识的图形。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感觉轻松。学生可能各人有各人的制作结果,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制作结果,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这样不但能增进学生健康心理调节机制,更能使学生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社交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强,学生的各种潜能和每个学生的个性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掘。二 注重课堂氛围 “互动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不要让教师的威严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会对教师敬而远之,使学生和教师沟通少,一节课成了教师的“独角戏”.怎样使课

5、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1 注重知识的诱导,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使学生思想没有压力才能充分发挥思维,进而才会有创造性的发展.2 教学中没有教学偏见,让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把一节课上成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争论或辩论课 3 把现代化教学媒体引入课堂.有很多数学内容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吸引力把一些不能直观操作的变换,把用语言也很表达清楚的东西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演示给学生.让学生在直观的变换中明白知识的来历及得出结论的必然。三 课后反思 2在一节课内容上完后需用 3 分钟左右的时间反思,教师和学生同时回顾指定学生说出反思结果,教师应及时的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与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经验是在不断的反思中找到积累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把创造还给教师使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每个教师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把世界引进教室,使课堂成为现实社会的一个真实知识的组成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