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神器(答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模拟试卷(b卷)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3769248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课神器(答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模拟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备课神器(答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模拟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备课神器(答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模拟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备课神器(答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模拟试卷(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备课神器(答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模拟试卷(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课神器(答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模拟试卷(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神器(答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模拟试卷(b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思维训练教材 考拉超级课堂版权所有- 1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期中模拟试卷(B 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 总分:100 分 出卷人:张诗会 姓名:第一部分 选择题(15 题)一、语言技能考查(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干瘪(bi) 殷红(yn) 剽悍(bio) 如法炮制(po)B. 庇荫(yn) 无垠(yn ) 花圃(b) 奄奄一息(yn)C. 贮藏(zh) 干涸(h) 呵斥(h) 妇孺皆知(r)D. 喑哑(n) 吞噬(sh) 潜行(qin) 忧心忡忡(chng)解析:A 应为“干瘪(bi)”“剽悍(pio)”;B 项应为“花

2、圃(p)”“奄奄一息(yn)”;D 项应为“喑哑( yn)”“潜行(qi n)” 。答案:C2.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大家要做好充分准备,攻败垂成在此一举。B. 他的文章气势磅礴,一泻千里 ,文采斐然。C. 这几年的植树节有很多市民参加。如今那些树已经枝繁叶茂,鳞次栉比了。D. 他爬上那座熟悉的山顶,望着故乡的一片片 沧海桑田,感慨万千。解析:A 项中的“功败垂成” 的意思是在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了,用在这里不合语境;C项中的“鳞次栉比”指房屋或船排列得很整齐,用来形容树,使用范围不当;D 项望文生义,“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迁。“一泻

3、千里”双重含义,既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答案:C3. 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 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B. 虽说这几次模拟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但他一点儿都不气馁。C. 他的学习成绩迟迟没有起色,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在作怪。D. 自从香港歌手邓紫棋参加 我是歌手 2节目后,便引起了内地歌迷们的极大关注。解析:A 项搭配不当,应把“ 事迹”改为“形象”;C 项“原因是”与“在作怪”句式杂糅,去掉“原因”或“在作怪”其一;D 项主语淹没,去掉介词 “自从”。答案:B语文思维训练教材 考拉超级课堂版权所有- 2 -4. 把

4、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A. B. C. D. 解析:考查语言连贯之句子排序。本语段的主题是从汉字重要性出发谈到目前出现的“提笔忘字”的现象。根据这个主题,可以判断出首句为,句紧承其后,介绍汉字的特点,接着引出专家的观点来说明汉字对智力开发的作用。句中“但是”关联词转换了话题,介绍了当今社会

5、上“提笔忘字”的现象,引起人们的注意的思考。答案:B5. 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 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家。“天净沙”是词牌名。B. 以故事情节的叙述为中心,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这就是小说。C.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母亲劳动。”D. 散文按表达方式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而散文诗,它既有诗歌的特点,讲究押韵和节奏,同时又有散文的特点。解析:A. 秋思之祖是“马致远 ”。马致远是凭借天净沙秋思获得此称号。B. 小说的中心说“人物形象的刻画”而不是“情节”。C.

6、 句子的主干是“特点是劳动”。答案:D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619 题)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19 分)(一)古诗文默写考查(10 分)6. 请把下面的古诗文句补充完整。(1)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2)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3)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4)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语文思维训练教材 考拉超级课堂版权所有- 3 -(5)_,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6)挥手自兹去,_。(李白送友人)(7)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古人言:“_,_。”表现他们高洁的志趣和坚定的人格。(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8)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_,_。”让我们看到了虽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但并不自怜,仍然渴望报国杀敌的诗人形象。答案:(1)潮平两岸阔(2)问渠那得清如许(3)似曾相识燕归来(4)思君不见下渝州(5)荷笠带斜阳(6)萧萧班马鸣(7)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8)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二)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9 分)【甲】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

8、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 友而别。(节选自孙权劝学)【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 详其姓字,宅 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 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 风 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节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7. 解释下列画线词语。(2 分)(1)涉猎( ) (2)及鲁肃过寻阳( )(3)造饮辄尽( ) (4)环堵萧然( )8. 翻译句子。(4 分)(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

9、(2)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语文思维训练教材 考拉超级课堂版权所有- 4 -_9. 在读书治学方面,你如何看待吕蒙和五柳先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式?请结合自身实际陈述观点。(3 分)_解析:7. 考查实词。答对即可。8. 考查文章句子翻译,注意此类活用和重点实词。9. 拓展题型,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答案:7. (1)粗略的浏览;(2)等到;(3)就;(4)萧条、冷清的样子。8. (1)与有志气的人分别几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去看待。(2)常常写文章自我娱乐,很能够表示自己的志向。9. 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在兴趣的牵引下,追求心灵与书籍精髓的统一;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以扩增视野才干为

10、目的广泛阅读史书,收效也显著。我觉得在读书治学方面应该学习五柳先生的态度,学习出自自己的本心,追求心灵与书籍精髓的统一,收获心灵的高度与深度。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8 分)(一)议论文阅读(9 分)中国人的“忍”“忍” 字头上一把刀。每个耳聪目明的中国人或许都听过这句话。孔夫子 说, “小不忍则乱大 谋” ;孟夫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圣人 们强调,为人做事,万般皆需忍受、忍耐。中国人因忍字而得以百炼成钢的数不胜数,因逞 强好胜 而走败麦城的也不少。唐代高宗 时,张公艺不仅位九世同堂,人生如此 圆满,引得皇帝也羡慕,遂问其秘诀,张公艺在纸上写下“一

11、百个忍字”。高宗喟叹,原来如此。大家耳熟能详的韩信,他早年能忍胯下之辱,终成大业,真个是“无度不丈夫”;后来却张扬高调,浑然忘记了 “忍”字, 颇有些“ 庸人得志”,最后横死吕后之手也就不冤。“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为了遥想中的绚烂未来,人们忍受着当下的种种不堪,人们夸赞着“忍”,绝口不想提心中暗暗怀想的他日之收获;若百忍后仍不能得道,自然也会有诸多温润的慰藉理由。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其论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说,“中国人的性格的另一最大特点,是喜欢妥协,易屈服于公众舆论。”封建社会官场中的“见风使舵” ,生活细节的“防患于未然”,平头百姓们普遍存在的谨小慎微、办事圆滑等特点,皆可在各怀心事的“

12、忍 ”字上找到源头。 罗素由是感叹,“没有什么能比中国人的忍耐性更令欧洲人吃惊的了”。语文思维训练教材 考拉超级课堂版权所有- 5 -一个忍字,两副面孔。一面是温和下的良善,一面是摇摆中的功利;有些人得道,有些人中毒。鲁迅笔下的冷漠看客,便是一 “忍”成痴, 浑浑噩噩,麻木不仁,无异于行尸走肉。忽然明白了 鲁迅的可贵,只因他在崇尚忍耐的国度,居然可以从来不忍。“忍” 字头上一把刀“ 每临大事有静气” 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暂时的隐忍蛰伏自是上策,然刀为利器,久忍终恐伤人。忍该 忍之事,说当说之话, 为比为之事。(选自青年文摘2012 年第 12 期)10.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 分)_11. 选文第三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它有何作用?(3 分)_12. 第二段结尾处的“忍受”和“忍耐”两个词语是否重复累赘?为什么?(2 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