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的设计原则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765555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的设计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案的设计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案的设计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案的设计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案的设计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的设计原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的设计原则、过程与方法课改已经搞了好多年,但对于我,真正零距离接触课改,还是从调入隆昌地区中学的那天开始的。一年多过去了,对于课改,从抵触、迷茫、接受,再到乐于融入其中,其间内心的感受很复杂,收获也很多。下面结合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学案设计,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我学得想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一个关键环节就在学案设计上。因为学案是教师认真阅读了教材,并按课程标准要求,为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的一系列问题,由学生直接参与,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它侧重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不仅要“学会” ,更应该“会学” 。所以,学案设计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绩,学案设计得

2、好,学生的学习效率就高,你的课自然就成功了。一、 学案设计的原则1、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设计学案时一定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了解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更要备学生,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使学案设计得有针对性。2、 设计的问题具有探索性要使学案易懂、易操作,使学生学得有趣,关键在于问题设计得是否具有探索性,看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设计学案时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心理水平,精心构建问题链,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二、 学案设计的方法无论是预习展示课,还是展示提升课,我们数学组每一节课的学案都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产生的。具体环节是这样的:1、 选定主备人以备课

3、组为单位,选定本节内容的主备人。主备人先熟悉教材,形成备课提纲,并设计好学案初稿。其他成员同时也熟悉教材,初步形成对本节学案设计的一些想法。2、 初备阶段备课组成员,集中针对主备人提供的学案初稿,进行交流和研讨,提出自己的建议,集思广义,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形成学案初定稿。并编写导学案,对学案中每一个环节的操作进行精心设计。3、 正式备课,形成学案定稿主备人根据集体交流结果,对初定稿进行修改,制成学案,会同备课组其他成员与主管条线领导再次进行集体备课。这个环节,备课组接受主管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案中不合理的环节再次进行修改,形成学案定稿。并对导学案各环节进行分析,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预计

4、,形成处理方案。学案设计的过程:1、 首先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及难点设计学习目标时要做到:目标应具体,而不是笼统的;目标应可操作,应是可测的;目标应有层次和递进;目标应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比如:学习目标写成“掌握勾股定理” ,这样的目标就比较笼统。又如,学习绝对值一课时,只要求会求具体数的绝对值即可,带有字母的求法就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2、 前提测评可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前提测评,对已学过且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内容进行复习回顾。3、 设计问题,导入学习内容教师要熟悉教材及课程标准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力求有针对性、趣味性,主题明确突出,能有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4、 探究学习包括学生自主探究

5、,学生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交流。学生根据问题要求自主探究时,教师要深入课堂巡视,个别指导,收集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要参与到小组交流中,及时发现学生之间的不同看法、思维的多样性,引导学生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师生互动交流时,可让学生各抒已见,教师适当针对学生情况及时给予激励评价。5、 边学边练一般是针对某单一学习内容而设计的。通过此环节教师能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掌握不好的内容,可组内对子间互帮,以达到大部分学生达标的目的。6、当堂检测当堂检测题是对探究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学习活动的验收和查补。目的是暴露学生理解及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检测题一定要精心筛选,知识与能力并重,确何差生吃得饱,优生吃得好。可分成基础题和拔高题。形式可以多样,如:学生互批,学生自主演练,抽学生板演,学生讲评等。对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适当点拔,或者精讲。6、 归纳与反思学生可以及谈收获、谈方法、谈易错点,以达到总结经验和教训的目的。教师的反思应体现在书面上。可以谈这节课哪些地方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本节的内容是否合适,学生训练量大不大,活动时间多不多,为以后的教学、备课积累经验和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