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秋季初二语文第一讲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765331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秋季初二语文第一讲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秋季初二语文第一讲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秋季初二语文第一讲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秋季初二语文第一讲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秋季初二语文第一讲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秋季初二语文第一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秋季初二语文第一讲(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语文秋季课程时间阶段课程讲义编写人:康璐璐 韩凤霞 课程开发模板文理科2课程名称:初二语文秋季课程课程名称 初二语文秋季课程课程定位 初二语文教材同步课总体课程目标1、 复习巩固课内知识点(包括字词,成语使用、古诗文、名著阅读、文学常识等)2、 掌握课内文章所涉及的各种文体及重要题型的答题方法。3、 掌握作文写作技巧,写出优秀应试作文。课程适用区域(省或直辖市)适用于北京及使用人教版教材地区。课程研发理念和思路本课程是以应试指导为主体,夯实知识点,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增强课程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使得兴趣与认知比翼齐飞。初二是初中学生学习的“分水岭” ,初二课程的理念,既强化课本重点、难点,教给学

2、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也有站在中考的角度,同步教材讲授的课本课文重要文段及课文所涉及的文体,把初二知识在中考中占到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二上学期的学习。能力更是课程的一个着重点,为了给初中的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课程更侧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针对性很强,实用性强课程特色以中考为大方向,同步教材,让学生既能巩固课内知识点又能延伸课外,让语文的整体能力得到提升。编号 每讲标题 课程容量第一讲 新闻、书信指导(文体特征与文段赏析)120 分钟第二讲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 120 分钟第三讲 散文阅读之叙事散文 120 分钟第四讲 散文阅读之写人散文 120 分钟第五讲

3、古诗文赏析与文言文阅读(一) 120 分钟第六讲 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 120 分钟主要内容第七讲 期中综合复习(一) 120 分钟 课程开发模板文理科3第八讲 期中综合复习(二) 120 分钟第九讲 说明文阅读之事物说明文 120 分钟第十讲 说明文阅读之事理说明文 120 分钟第十一讲 古诗文赏析与文言文阅读(二) 120 分钟第十二讲 作文指导之命题作文 120 分钟第十三讲 作文指导之半命题作文 120 分钟第十四讲 期末综合复习(一) 120 分钟第十五讲 期末综合复习(二) 120 分钟课程使用说明本课程以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在义务教育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

4、的语文素养,同时体现出不同于学校教学而突出课外辅导的课程特点,即以应试方法的提炼和归纳为主体,以突出初中语文衔接课程的丰富性和趣味性的课程目标。课程以知识模块为建构,分“阅读知识点梳理与方法指导”、“作文指导”、“期中期末综合复习”、“文言文古诗词指导”“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五大模块。各模块在每一讲义中的体例基本按照“知识梳理”“方法归纳”“例题精讲”“合作探究”(作文讲义中为“习作欣赏”)“课堂训练”“课后”的层递式结构编写。“知识梳理”是针对本讲内容的核心知识的梳理,以便教师在知识层面上,统观全局,总体把握;“方法点拨”是针对本讲内容在应试层面上的解题方法的提炼和归纳,以便教师指导学生掌握

5、方法提高应试成绩;“例题精讲”是针对本讲内容在夯实核心知识和解题方法上的具体操作或演练,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合作探究”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环节的集中体现,充分体现班级教学的特点,以便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课堂训练”是继“例题精讲”、“合作探究”之后的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自我检测的环节,以便教师即时发现学生就本讲内容的学习情况,做出针对性地讲解或补充;“课后”是学生就本将内容在课下的检测、巩固,也起到延伸课堂的作用,正所谓学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课程开发模板文理科4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讲义着重考虑北京地区的使用,但因为北京地区使用的教材版本较多(苏教版、人教版、北京版等),所以在编写时,不能兼顾各个

6、版本时则以人教版为主了。 课程开发模板文理科5第一讲 新闻、书信指导(文体特征与文段赏析)课程目标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在文中能够找到对应的要素;2、概括新闻主要内容(标题、导语等);3、了解书信体的格式,把握作者情感。课程重点 概括新闻主要内容;把握书信体所表现的情感课程难点 概括新闻主要内容;把握书信体所表现的情感教学方法建议 1、兴趣导入2、讲练结合3、引导、归纳、拓展4、合作探究课堂精讲例题 搭配课堂训练题 课后作业A 类 ( )道 ( )道 ( )道B 类 ( )道 ( )道 ( )道选材程度及数量C 类 ( )道 ( )道 ( )道【知识梳理】一、第一单元重要字词梳理

7、第一课绥靖(su jng) 阌(wn)乡 聿(y) 鄂 () 豫 (y) 阻遏(z ) 击溃(ku)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业已:已经 绥靖(su jng):安抚,平定第二课尖利:尖锐;锐利能耐:技能、本能悠闲:闲适自得寒噤(jn):因寒冷而哆嗦 课程开发模板文理科6阴惨:1、指人悲伤的感情。 2.指秋冬节序。 3.暗淡凄惨。 4.阴森的样子。仄(z)歪:倾斜、歪斜央告:央求转弯抹(m)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月明风清编算:方言,有计划、盘算的意思。疟子(yo zi):即疟(ne)疾,一种急性传染病。症状是发冷发热,发热后大量出汗,头痛,口渴,全身无力。蹿(cun

8、):向上或向前跳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第三课拂(f)晓 地窖(jio) 鞠躬(j gng)瓦砾(l): 破碎的砖头瓦片。 颤巍巍(chn wi): 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竭:尽。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第四课箧(qi):箱子。赃物( zn w) : 用非法手段获取的财物。 制裁: ( zh ci ) : 惩处荡然无存: 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第五课朝(cho )圣:宗教徒朝拜宗教圣地静穆(jng m)荒谬(hung mi)二、新

9、闻的有关知识: (一)、新闻的特点: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课程开发模板文理科7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 (二)、新闻的要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即抓六要素: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因为什么做了什么事,简洁一点就是谁做了什么事或谁怎么样了) (三)、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即标题(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是新闻的眼睛

10、,它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主标题:揭示新闻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引题:揭示新闻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标题:补充说明情况,或提示新闻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等。)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从导语中往往可以概括出新闻的主要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新闻的主体部分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五个要素;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一般放在主体中,也可以放在导语和结尾部分。结语往往在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主要对全文内容做概括性小结。有时可以暗含在主

11、体中。 (四)、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五)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三、【课堂精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 22 日 22 时电 (电头)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1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导 2语)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 3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 4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 5二,余部二

12、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 6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 7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 8 课程开发模板文理科8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 9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10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11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11

13、 12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13 14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15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主体)16题目 1、找出本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题、背景、结语。【试题来源】:八年级课文【选题意图】:查找新闻要素【题目等级】:B 类【解题思路】: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2、分层概括,具体分析【解题方法】:1、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区分不同标题有不同的作用。

14、“百万”显示了我军阵容强大,“横渡”表现了我军攻势磅礴,锐不可当。2、导语:前两句。第一句紧扣标题,写出新闻的主要内容。第二句是对第一句中“一千余里华”的补充说明。具体叙述了渡江战斗的战况。3、主体:第三句到文末。可分为三部分:第一层(第三句)叙述中路军渡江的进军场面。交代渡江的时突破的地点、渡江人数。第二层(第四到十句)叙述西路军渡江进军的场面并加以评论。第三层(第十一句至文末)叙述东路军渡江进军的场面。交代渡江时间、突破地点、渡江人数及战况。(划分三层的根据是人民渡江部队分三路,即中路军、西路军和东路军)时间 兵力 渡过兵力中路军安庆芜湖 20 日夜21 日夜 30 万 30 万 课程开发模板文理科9西路军九江安庆 21 日 17 时22 日 22 时 35 万 2/3东路军南京江阴 21 日 17 时22 日 22 时 35 万 大部4、背景:这则新闻把背景、事实、议论结合一起,抓住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这样一个重要的背景事实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深刻揭示了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原因。这种写法增强了新闻的思想性,更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