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饮用水水质标准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3761765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饮用水水质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球饮用水水质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球饮用水水质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球饮用水水质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球饮用水水质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饮用水水质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饮用水水质标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全球饮用水水质标准人类对饮用水安全的关注饮用水的安全性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微量分析和生物检测技术的进步,以及流行病学数据的统计积累,人们对水中微生物的致病风险和致癌有机物、无机物对健康的危害,认识不断深化,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相关机构纷纷修改原有的或制订新的水质标准。了解和把握国际水质的现状与趋势,对于我们重新审视和修订已沿用多年的现行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满足新形势下我国城乡居民对饮水水质新的需求,加强对人体健康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现状 目前,全世界具有国际权威性、代表性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有三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饮用水水质准则

2、、欧盟(EC)的饮用水水质指令以及美国环保局(USEPA)的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其它国家或地区的饮用水标准大都以这三种标准为基础或重要参考,来制订本国国家标准。如东南亚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香港,以及南美的巴西、阿根廷,还有南非、匈牙利和捷克等国家都是采用 WHO 的饮用水标准;欧洲的法国、德国、英国(英格兰和威尔士、苏格兰)等欧盟成员国和澳门则均以 EC 指令为指导;而其它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同时参考 WHO、EC、USEPA 标准;我国和我国的台湾省则有自行的饮用水标准。 三部重要的水质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饮用水水质准则作为世界性的权威水质标准

3、,是各国制订水质标准的重要参考,并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增长和人类对健康的日益重视而不断发展。考虑到全球多个国家地方社会习俗、经济、文化、环境的差异,因而水质指标较完整,但指标值并非是严格的限定标准,各国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 1993 年到 1997 年期间,WHO 分三卷出版了饮用水水质准则第二版,其中包括:第一卷,建议书(1993);第二卷,健康标准及其它相关信息(1996);第三卷,公共供水的监控(1997)。最近 WHO 在准则中增加了微囊藻毒素指标,表明对蓝藻产生的藻毒素的健康影响给予高度重视。 欧共体(欧盟前身)理事会在 1980 年对各成员国提出饮用水水质指令(80/7

4、78/EC),指标比较完整,要求也比较高。该指令成为欧洲各国制订本国水质标准的主要框架。1991 年底,欧盟成员国供水协会对饮用水水质指令80/778/EC实施以来的情况作了总结,认为尽管该指令对 10 年来欧洲饮用水水质的改善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缺点:未能提供合适的法律架构以应对原水水质的变化,以及生产、输送饮用水所遇到技术困难;此外,该指令在 1975年开始起草,其中的指导思想和水质参数在当时的情况下是适宜的,但没有将近年来水行业的科技进步纳入其中。由此,1995 年,欧盟对 80/778/EEC 进行了修正,1998年 11 月通过了新指令 98/83/EC。指

5、标参数由 66 项减少至 48 项(瓶装水为 50 项)。新指令更加强调指标值的科学性,与 WHO 指导标准的一致性。 美国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分一级规则和二级规则两部分。一级规则是强制性标准,通过规定最大污染物浓度或处理技术来执行。美国最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2001 年 3 月颁布),共列了 101 项(包括计划实施的),分为两部分,一级法规(强制性标准),共 86 项指标,其中无机物 16 项,有机物 35 项,农药 19 项,消毒剂及消毒副产物 7 项,微生物学指标 7 项,放射性指标 4 项;二级法规(非强制性标准)2,用于控制水中对容貌(皮肤、牙齿变色),或对感官(如嗅、味、色)有影

6、响的污染物浓度,共 15 项(其中铜、氟化物在一级法规中也有),各州可有选择地采纳作为当地强制性标准。 各国水质标准现状 英国是第一个对饮用水中的隐孢子虫提出量化标准的国家。英国政府在 1999年颁布了新的水质规则,要求水源存在隐孢子虫风险的供水企业,应对出厂水进行隐孢子虫的连续监测,同时对饮用水中的隐孢子虫提出了强制性的限制标准,即出厂水中隐孢子虫卵囊要少于 1 个/10L。对于违反该限制的供水企业,即使没有造成水介疾病暴发的证据,也将予以起诉,并课以罚金。 法国现行饮用水水质标准(95-368),主要参照欧共体 80/778/EC 指令而制定,它是在在法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89-6)的基

7、础上,经过 1990、1991 和1995 年修订而成。大部分指标值采用的是 EC 标准的最大允许浓度值,有的指标要求高于 EC 的标准(如色度、浊度等),并增加了农药和氧化副产物等项目。标准中微生物学指标较全面,分别为耐热大肠菌、粪型链球菌、亚硫酸盐还原梭菌、沙门氏菌、致病葡萄球菌、粪型噬菌体、肠道病毒,这七项指标并不包含在 EC 最新饮水指令中。标准(95-368)与(89-3)相比,增加了多环芳烃,细化了氟化物的规定,分温度段来定其标准值。 德国现行饮用水水质标准共 43 项。该标准包含在饮用水及食品企业用水条例中。该条例对在饮用水处理中可以使用的药剂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包括允许投加浓度、

8、处理后的极限值等。此外,对各种指标的检验范围与频率也有明确的规定。 加拿大现行饮用水水质标准(第六版)中包括微生物学指标、理化指标、和放射性指标,共 139 项,其中最有特点的是该标准中规定的放射性指标有 29 项之多。上述指标值是基于危险管理概念制定的,并包括以下几个严格的步骤:确认,评价,定值,核准和标准的颁布和公布。在此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是由加拿大卫生部对人体由饮用水中吸收某种物质对人体所造成的健康危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并推荐出适合的指标值。 日本水质标准(1993)中规定了 13 项快适性指标,这主要是作为水质管理的目标,以求饮用水舒适爽口,其中的要求比水道法规定的水质标准高得多。如浊

9、度,水质标准规定小于 2NTU,快适性指标要求出厂水小于 0.1NTU,管网水小于 1NTU。又如耗氧量,水质标准规定小于 10 毫克/升,而快适性指标要求小于 3 毫克/升。而且快适水质项目中对嗅作了严格的量化要求-嗅阈值定为 3TON。 澳大利亚现行饮用水水质标准(1996)综合了 WHO、EEC 和 USEPA 三大标准,包括微生物指标、不规则检测微生物项目指标、物理学指标、无机化学物质指标、有机消毒副产物指标、其它有机化合物指标、农药、饮用水中的放射性指标,总共248 项,其中有些项目未列出指标值。该标准考虑项目全面,特别是微生物学项目分为细菌、原生动物、病毒和毒藻等几类,共有 22

10、项,农药也列出了多达 121 项。在确定指标值时,不仅考虑了所列项目可能对健康、设备管道的影响,还考虑到人们感官上的要求,分列了健康指标值和感官指标。 东南亚国家和南美一些国家的饮用水标准是以世界卫生组织水质准则为基础制订的,代表一般发展中国家水平。如马来西亚于 1990 年 10 月修订的国家水质标准,分别列出了原水和饮用水水质标准及检测频率。其中原水的检测频率因水源而异分为三类,以便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使出厂水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该标准参考了WHO(1963,1971,及 1984 年)饮用水水质准则,某些指标值还参考了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标准,指标项目较为完整。巴西和阿根廷基本上是以

11、 WHO饮3用水水质准则1984 年第一版为参考,但其根据本国的国情,考虑气候、用水总量和水源等条件,作了一些调整。如在氟化物指标的规定上,并未采用 WHO 的标准,巴西是要求依据每日最高气温而推荐的氟化物值应该符合现行法规;阿根廷则专门列表,分六个温度段,分别列出了上下限值。匈牙利、捷克等东欧国家,虽已提出加入欧盟的申请,但它们的水质标准相当一部分是在此之前制订的,所以它们并没有以 EC 指令为标准框架。如匈牙利和捷克都是使用 1989 年制订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从项目和指标值来看,很大程度是以 WHO(1984 年第一版)饮用水水质准则为参考制订的,但有些指标比 WHO要求更加严格,他们对嗅

12、和味都作了稀释倍数上的量化规定;捷克的标准中微生物及生物指标有 9 项,较 WHO 的标准还多列了 7 项,如粪型链球菌、无色菖蒲等,且指标值分为 MLV(最大限定值)、LV(限定值)、IV(指标值)和 RV(推荐值)四种,以适应将来的水质提高。 俄罗斯的水质标准独具特色,其现行标准(1996 年版)比以前(1982 版)增加了数十项指标,指标值比 WHO 要求的更高(如汞,WHO 的指标值为 0.001mg/l,俄罗斯要求为 0.0005mg/L),而且在感官性参数中列出了 47 项,其中的碲、钐、铷、铋、过氧化氢、剩余臭氧等指标项目在其他国家的水质标准中未曾出现。 我国台湾省有自己的饮用水

13、水质标准,它并没有直接采用 WHO、EC 或 EPA 的水质标准。最近修订为 1998 年,共有指标 54 项,其中大肠杆菌标准值很高,为6CFU/mL 或 6MPN/100mL。台北市也有自己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共有 42 项,比台湾省标准少农药指标 9 项和钡、锑、镍。 .国际水质标准的特点 根据对世界各国水质标准现状的分析,WHO饮用水水质准则、EC饮用水水质指令以及 USEPA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是各国制订标准的基础,这三部标准的制订原则和重要的水质参数反映了当今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特点。 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水质准则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饮用水水质准则(第 2 版)中,新增了许多污染物项目

14、,同时也对项目的指标值进行了修改。该准则指标比较完整全面,包括了与健康有关的水质指标 135 项,其中微生物学指标 2 项,化学物质指标 131 项,(无机物36 项,有机物 31 项,农药 6 项,消毒剂及其副产物 28 项),放射性 2 项,有些指标暂未提出指导值,有指导值的指标共 98 项,135 项指标中由于感官可能引发消费者不满的指标 31 项。1996 年、1998 年对第二版又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微囊藻毒素等关键指标。WHO饮用水水质准则的指导思想为: 控制微生物的污染是极端重要的。消毒副产物对健康有潜在的危险性,但较之消毒不完善对健康的风险要小得多。 短时间水质指标检测值超过指导

15、值并不意味着此种饮用水不适宜饮用。 在制定化学物质指导值时,既要考虑直接饮用部分,也要考虑沐浴或淋浴时皮肤接触或易挥发性物质通过呼吸摄入部分。 WHO饮用水水质准则的主要目标就是为各国建立本国的水质标准奠定基础,通过将水中有害成份消除或降低到最小,确保饮用水的安全。需要注意的是,该准则中的各项指导值并不是限制性标准,各国应该结合本国的环境、社会、生态和文化条件,并采用风险-效益分析方法(risk-benefit approach)确定本国水质标准的各项参数值。 欧盟饮用水水质指令 新指令 98/83/EC 在 80/778/EEC 的基础上作了较大修订,新增了 19 项,删去了436 项,项目

16、指标值发生变化的有 17 项。两者的具体差异关键在以下几个方面: 微生物方面,新指令用埃希氏大肠杆菌、肠道球菌 2 项取代 80/778/EC 中的总大肠杆菌群、粪型大肠杆菌等 5 项指标,并强调在用户龙头处应达到 0 个/100mL 的指标值; 感官参数如铝、铁、锰、色度、浊度、嗅和味在 80/778/EC 中属于强制性指标, 而98/83/EC 取消了这些强制性限制,并把这些项目定义为指示参数,制订了铝、铁、锰的标准值。总硬度和碱度这两项指标在 80/778/EC 中作了规定,但在新指令中被去掉; 指令中最重要的修改就是铅的指标值从 50g/L 降至 10g/L,并要求在 15 年内(即2013 年 12 月以前)更换含铅配水管,这是根据 WHO 最新标准建议而确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婴儿、儿童、孕妇不受神经毒害,以免造成智力发育不良;农药:单项农药和总农药值维持不变(0.1g/L 和 0.5g/L),但个别种类农药的指标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