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修订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3761038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修订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修订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修订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修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讲解公路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严凤祥交通部 2004 年第 25 号公告发布执行时间:2005 年 1 月 1 日共两册第一册 土建工程标准代号:JTG F801/1004第二册 机电工程标准代号: JTG G80/22004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本讲主要内容一、 标准修订的必要性二、新标准的主要特点三、各章节修改的主要内容四、 标准执行有关事项第一部分、 标准修订的必要性1、98标准分项工程缺项多,需要补充、完善;2、近年来,建设速度快,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在公路建设中得到大量应用,需要制定新的质量标准;3、98标准采用规定分和合格分率计分方法,比较烦琐;4、9

2、8标准外观鉴定弹性较大,评定结果因人而异、随意性强,难以达到评判标准的一致,可操作性较差;5、原工程质量评分主要取决于交工验收分,出现重点工程间相互攀比高分,造成高分不一定能客观反映工程实际质量的现象;6、有关交通工程、环保工程方面的质量检验评定需要补充;7、与新出台的国家标准相衔接;特别是要与新的公路工程峻(交)工验收办法相适应。办法对有关标准的应用,作出了下列一些主要新的规定:(1) 标准仅用交工验收,不再用于竣工验收。(2)交工验收时工程质量仅分合格和不合格。竣工验收分不合格、合格和优良三级。(3)考虑到竣工验收时,仍然按分数来评优,交工验收分要参与竣工验收的质量分,因此交工验收标准仍需

3、要进行打分。(4) 办法规定按合格率来进行打分,则标准同样要采用合格率进行打分。8、修订、更新不适当的条款、适应新形势下工程建设管理和提高操作性。第二部分、新标准的主要特点1、 使用范围有较大的变化仅用于交工验收使用对象增加了建设单位和检测机构增加了四级公路的检验评定去掉大、中修工程可参照执行条款2、 章节设置及内容有较大的变化质量评定方法单独列为一章增加了很多分项工程增加了环保工程一章精简个别还不够成熟的内容3、 质量评定体系有重大变化工程质量等级只分为合格、不合格取消了实测项目规定分,代之于“权值”引入了关键项目和极值的概念4、 质量要求有所提高分项工程合格标准提高到 75 分关键项目的实

4、测合格率不得低于 90检测值不得超过规定极值外观质量要求提高5、 增强了可操作性6、 工程划分也有所大的变化斜拉桥和悬索桥单独划分每座独立大桥、中桥为一个单位工程第三部分、各章节修改的主要内容第三章、工程质量评定各相关部门的责任施工单位 自检 监理单位 独立抽检、签认、质量评定建设单位 审定质量检测机构 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评定质量监督机构 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评定评定程序与原来相同1、 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合同段和建设项目逐级评定2、 分项工程质量检测评定内容(1)基本要求(2)实测项目(3)外观鉴定(4)质量保证资料分项工程合格条件:基本要求满足无严重的外观缺陷质量保证资料真实并基本齐全;

5、关键项目实测合格率满足规定(90或100) ;检测值不超过规定极值;评定分不小于 75 分。不合格分项工程新标准“评定为不合格的分项工程经加固、补强或返工、调测,满足设计要求后,可以重新评定其质量等级,但计算分部工程评分值时。按其复评分值的 90计算。 ”98标准P4,第 1.0.5.1 条:“经质量监督部门检查评为不合格的分项工程,经加固、补强、返工或整修,满足设计要求后,可以重新评定其质量等级,但只可复评为合格。 ”分部工程评分:按分项工程权值,采用加权平均值计算。单位工程评分:按分部工程权值,采用加权平均值计算。合同段工程评分:按单位工程评定分及投资额加权平均计算。取消了单位工程优良率指

6、标。建设项目评分:按合同段工程评分及投资额加权平均计算。第四章、路基土石方工程41 一般规定1、路基压实度指标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和三四级公路三档。2、只对按延米计的检查项目,才按车道数与双车道之比,相应增加检查数量。3、增加了服务区停车场、收费广场土方工程的压实度要求。按土石方路基要求进行监控,以满足实际需要。二、42 土方路基1、重新表述路床填料的要求。2、基本要求中增加了取土方面的规定。3、路基压实度按三档设定。其他项目仍维持原来的两档。对于修建高级路面的三级公路,提出了较高的标准。4、 压实度检测频率改为按延米确定。5、 弯沉改为不大于设计要求值。6、 平整度检测频率改为测

7、2 处10 尺。三、44 软土地基处理增加了软土地基观测要求标准基本要求第 8 条:“软土地基上的路堤,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和稳定性观测,并根据观测结果对路堤填筑速率和预压期等作出必要的调整。 ”路堤沉降速率是软土地基路基施工的一项行之有效的重要监控指标,故新增此规定。第五章、排水工程一、一般规定增加 5.1.4 条“路面拦水带纳入路缘石分项工程,排水基层可按照第 7 章标准进行评定。增加 5.1.7 条“钢筋混凝土构件包含钢筋加工及安装分项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包含预应力钢筋加工及张拉分项工程。 ”增加 5.2 关节预制。二、5.3 管道基础及管道安装基本要求规定“管材不得有裂缝、破损

8、。 ”基本要求 4:“管径大于 750mm 时应在管内作整圈勾缝。 ”实测项目中管轴线偏位、管内底高程质量标准有提高。管座增加了相邻管内底错口实测项目外观鉴定增加第 3 条“抹带接口表面应光洁密实,不得有间断和裂缝、空鼓。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 12 分。”三、土沟及浆砌排水沟增加土沟沟底高程控制,去掉了沟底纵坡浆砌排水沟沟底高程质量标准提高。第六章、挡土墙、防护及其他砌石工程新增加下列工程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锚杆、锚定板和加筋土挡土墙桩板式挡土墙墙背填土抗滑柱62 砌体挡土墙:增加了一个实测项目“竖直度或坡度” ,其他基本不变。第七章、路面工程1、增加了设计和合同文件提高了技术要求的二级公路检

9、验评定规定2、平整度直接按合格率计算。平整度合格率按 100 米输出结果或尺数计算。平整度规定值是指交工验收时应达到的平整度要求。3、增加了路面表层渗水系数检测要求宜在路面成型后立即测定。4、 增加了透层油要求透入深度不小于 5mm。不得使用透入能力差的材料做透层油。5、 材料配比控制,增加了监理单位资料的检查。二、72 水泥混凝土面层1、平整度要求有提高指标 高速、一级公路 一般公路B 1.2(1.5) 2.0(2.5)IRI 2.0(2.5) 3.2(4.2)2、构造深度规定值设置了上限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一般路段:不小于 0.7 且不大于 1.1;特殊路段:不小于 0.8 且不大于 1.2

10、;98标准为 0.8一般公路一般路段:不小于 0.5 且不大于 1.0;特殊路段:不小于 0.6 且不大于 1.1;98标准0.6三、73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基本要求增加了沥青混合料指标的检验要求标准密度确定方法有所改变实际测项目增加了渗水系数项目压实度规定值不再区分公路等级沥青面层厚度检查频率减少改为双车道每 200 米 1 处。98标准每 200 米,每车道 1 处,减少了一半。中线偏位、纵断高程指标有所放宽。四、7.7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底基层1、基本要求中增加了延时时间的规定。第 5 条“从加水拌和至碾压终了的时间不应超过 34h,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3、 强度规

11、定值符合设计要求第八章 桥梁工程1、增加了厂制钢结构产品及其防护的质量标准2、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3、包括施工各阶段的评定4、对施工设施的要求5、中桥每座为一个单位工程6、删除了基础及下部构造工程划分7、删除了质量评定内容一、8.2 桥梁总体1、在基本要求中,规定了“特大跨径桥梁或结构复杂的桥梁,必要时应进行荷载试验” 。2、桥面中线偏位允许偏差由原 10mm 放宽至 20mm,明确了桥头高程衔接的检查方法(原来水准仪测量) 。3、外观鉴定中去掉了“车辆通过桥头搭板时不存在跳车现象。 ”4、外观鉴定中增加了栏杆、灯柱、缘石等的线形对桥面景观影响的外观减分。二、8.3.1 钢筋加工及安装

12、1、基本要求增加了“钢筋安装时,必须保证设计要求的钢筋根数。 ”的规定。2、基本要求增加了“受力钢筋应平直,表面不得由裂纹及其他损伤。 ”的规定。3、表 8.3.1-1 实测项目(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和螺旋间距” ,其允许偏差改为10mm。4、表 8.3.1-2 钢筋网实测项目( 3) “对角线差”其允许偏差改为 15mm。5、表 8.3.1-5 预制桩钢筋安装实测项目(2):“箍筋、螺旋筋间距” ,其允许偏差改为10mm。6、外观鉴定扣分幅度减少。三、8.3.2 预应力筋加二和张拉1、增加了张拉或放张的强度和龄期要求。2、对预应力孔道压浆的水泥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3、进一步强调锚、夹

13、具的检验要求。 。基本要求第 9 条,按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4、 基本要求增加了第 12 条“按设计要求浇筑封锚混凝土” 。5、 实测项目与外观鉴定,没有大的变化。四、8.4 砌体对个别的允许偏差进行调整表 8.4.2.2 墩、台身砌体第 2 项轴线偏位,由原来 10mm 调整为 20mm。8.4.3.2 拱圈砌体基本要求增加了第 3条“拱圈的辐射缝应垂直于拱轴线,辐射缝两侧相邻两行拱石的砌缝应互相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 100mm”,这是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而增加的,适合拱以受压力为主的受力特征。表 8.4.3.2 拱圈砌体第 5 项“内弧线偏离设计弧线“增加了极值要求,

14、以限制拱腹四分点的反向偏差过大,避免拱轴反对称变位的不利受力情况或反对称失稳。五、8.5.2 钻孔灌注桩1、孔深及孔径改为实测项目2、基本要求中删去“钢筋笼不得上浮”的规定。 (实测项目有反映) 。3、删去了原基本要求第 6 条“桩的无损检测结果须经设计单位确认”条文。因为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检测,不需要其他单位确认。4、对桩的无破损检测,表述稍有变化。5、在排架桩桩位增加了极值要求(100mm) 。6、明确了钢筋骨架底面高程的检测方法。7、外观鉴定中删去了“需嵌入承台内的混凝土桩头及锚固钢筋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五、8.5.10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原称大体积的构件,现改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因

15、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主要是大型基础、承台或者锚碇等,故列入基础一节。特别强调了“必须采取措施控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最高温度及内外温差在允许范围内,防止也是现温度裂缝。 ”施工技术规范规定了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及内外温差的控制值,施工时应严格执行。六、8.6 墩、台身和盖梁1、在墩、台身浇筑或安装 3 个表中,都增加了节段间错台允许偏差 3 或 5mm 的规定。是考虑施工阶段评定而增加的。2、在墩、台身浇筑实测项目中,删去了原来支座位置,以顶面高程替代支座处顶面高程,其允许偏差部分桥型都为 10mm。原来标准按简支梁、连续梁、双支座连续梁不同的允许偏差。现在另有支座垫石分项七、8.6.5 台背填土(

16、新增)1、桥头跳车是带有普通性的质量通病之一,而造成跳车的主要原因是台背填土产生了较大的沉降,因此将台背填土列为一分项工程,是强调必须加强对其质量的控制。2、基本要求对台背填土的长度进行明确。3、只有压实度一个实测指标。要注意压实度指标从上到下均为一个指标,不像路基各层有不同的指标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96二级公路 95三、四级公路 94八、8.7.1 预制和安装梁(板)1、删去了 98标准混凝土浇筑基本要求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自重荷载下,不允许出现受力裂缝。 ”2、基本要求中增加了梁(板)吊移时的混凝土强度及安装时支承结构的强度要求。3、基本要求中增加了支座底与垫石顶须秘贴的规定。4、梁(板)预制实测项目中,删去了“跨径” 、 “支座表面平整度”两项。前者在预埋件位置中已解决,而后者另有支座垫石分项工程(见 8.12 节)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