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顶真的表达效果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759836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顶真的表达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论顶真的表达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论顶真的表达效果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论顶真的表达效果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论顶真的表达效果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顶真的表达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顶真的表达效果(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文系 2011 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论顶真的表达效果姓 名:张金荣班 级:06501 班指导教师:何瑞芳2011 年 月 日中文系 2011 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论顶真的表达效果姓名:张金荣 班级:06501 班 指导教师:何瑞芳摘要: 顶真在文学作品中、现实生活、思想感情中都可以运用,并且都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中国古代、现代许多诗歌、散文、小说(尤其是章回体小说)还常常用顶真手法来结构篇章,发展情节或抒发感情。且用顶真法创制的联语,要做到递接紧凑,生动明快方为佳联。顶真与叠字形成相仿但本质却不同,顶真可以是一个单字,也可以是一个复词或词组不论是在相声中还是短信中等,既可以一次使用,也可以重复使用

2、,给现实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语言色彩。关键词: 表达效果 顶真 叠字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链式结构等,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使用这个方式时,毋须限制上下句的字数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基本解释:是一种修辞手法,用前面句子结尾的词语作下面句子的开头,邻接的句子首尾蝉联。也作顶针,又叫联珠。详细解释:是一种修辞方法,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八篇:“顶真是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一种措辞法。多见于歌曲如李白送刘十六归山的白云歌:楚山秦

3、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依,白云堪卧君早归。 ”具体地说:环环紧扣、引人入胜,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顶真在各方面的运用及表达效果如下:一、 顶真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效果1、顶真在古诗文中的表达功能顶真这种辞格古已有之,最早可追溯到诗经 。 在古诗文教材中,顶真手法也多次出现,且具有多种表达功能。 (1) 、 明晰联系,严密结构。顶真既可明晰事物外在的空间联系,也可明晰事物内部的 因果关系。前者如:“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桃花源记 )这一例由远及

4、近,推出特定两次顶真使读者顺着小船同作者一起感知事物, “林”“水源”“ 山”“ 小口”的空间位置渐次显示,叙写动态过程的结构严谨有序。 (2) 、 续接解释,强化力度。这类顶真往往先概括写出事物的总的性质、状况,然后在顶真部位后对总写文字作补充性解释和描述。 解释程度。如:“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 (愚公移山 )这一句先说“固”,通中文系 2011 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过顶真再补释“ 不可彻” ,突出 “固”的严重程度,加深读者印象。 解释结果。如:“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召令徒必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

5、 (陈涉世家 )前者的顶真部位“寡助”后续接“亲戚畔之 ”的后果,后者则用 “当斩”这一严重后果续接 顶真词语“ 失期”,都加强了语言表达的力度。 解释属性。如:“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马说 )这一例通过顶真突出千里马“ 常有 ”的属性,使之与“伯乐不常有”构成对比,强化作者对人才埋没的感慨之情。 (3) 、反复吟唱,凸现性格。顶真用于人物语言,往往是性格的外露和情感的载体。如:“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 (群英会蒋干中计 )三次顶真,反复吟咏,周瑜的壮志雄才,豪放自信的性格尽现其中,同时也透露出“绝蒋干劝降

6、”的题旨。 (4) 、 畅通语气,优化句式。如:“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 )作者两次运用 顶真,使句式整齐,语气连贯,转接自然,读来一气呵成,突出了口技表演者以假乱真的高超技艺。具体来说:诗文中的顶真可分为在一句中间的上下两字相扣。例: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月光如水水如天。 (赵嘏)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泪眼问花花不语。 (欧阳修)诗中的“水”、 “愁”、 “城” 、 “花”既作前面动词的宾语又充当后面成分的主语,这是比较特殊的顶真,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在韵律和形式上都给人以美感。句子

7、与句子间。例: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白云”、 “长随君”、 “湘水” 作为句语句之间的顶真,像一条线把珠子一颗颗上下相连贯穿在一起。一气呵成,读来令人拍手叫绝。中文系 2011 届毕业生毕业论文2、顶真在现代文学中的运用。(1) 、如: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卞之琳断章 )“看风景”作为句语句之间的顶真,像一条线把珠子一颗颗上下相连贯穿在一起,正如心连心,手拉手一起走向未来一样,显得非常的生动及美妙。(2) 、顶真经常出现在小说故事的开头,用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8、和人物。如:有个农村叫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木匠。张木匠有个好老婆,外号叫个“小飞蛾” 。小飞蛾生了个女儿叫“艾艾”(赵树理登记 )这是登记这一短篇小说的开头,用顶真的手法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让读者易懂、易读、具有一种明快感。(3) 、顶真在说明事理的时候,有时运用顶真手法来推断关系。如: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在这里,毛泽东运用顶真手法,把“正确的部署”与“正确的决心” 、 “正确的决心”与“正确的判断” 、 “正确的判断”与“侦察”和“思

9、索”之间的连锁关系,深刻的推断和揭示出来,结构严密,语气贯通。3、对联拾趣顶真对联在我国有着及其悠久的历史,也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寻常百姓贴春联来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人墨客通过对对联来较量学识。顶真作为一种辞格出现在对联之中,不但使对联在形式上别具一格,而且使要表达的内容更耐人寻味。用顶真法创制的联语,要做到语句递接紧凑、生动明快方为佳联。顶真联,按顶真单位分为字顶真、词顶真等;按联中的顶真位置,可分为句中顶真、句间顶真和句句顶真。(1) 、按顶真单位分为:字顶真联,即以字为顶真单位。如:水面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词顶真联,即以词为顶真单位。如:年年喜鹊衔红梅

10、,红梅吐芳映红日。中文系 2011 届毕业生毕业论文岁岁捷报入春联,春联含笑迎春风。(2) 、按顶真位置分为:句中顶真联,即在句中断续处传递文字,古人称之为连绵(联绵) 。如: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按七言联“二二三 ”节奏式,可读为 “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德、山、沙、水均为句内顶真,比较押韵,具有节奏感,耐人寻味。给读者以流畅、舒服、易懂。句间顶真联,即在各断句间以字词顶真,又在各断间传递文字。如: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又如:下面一副戏台联堪称顶真联中的佳品: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这副顶真楹联概括力极强,仅

11、用了八个字,就把戏剧演员忘掉自我、逼真肖人的精彩表演描述出来了,该联对仗工稳,精巧风趣,联意隽永,是一副绝妙戏联。句句顶真对联,即在各断句间以整句顶真。如:千古流,千古楼,千古楼上望千古流,流楼共千古;人月印,人月影,人月影里合人月印,印影同人月。连环是无论断句多少,联珠到最后一句,根据其断句多少,可分为大小两种。小连环一般是三个断句,两处顶真。如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连环是三次以上的顶真,多达十次顶真。如下面的“寿禄比南山”联。另外,顶真联如果同其他修辞手法结合则更为耐读。如: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中文系 2011 届毕业生毕业论

12、文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此联中“阁鸽阁”、“洲舟洲”巧用谐音、回环,新颖别致。(3)、对联还可以借古讽今、指桑骂槐。这里有一个绝好的例子。相传从前有一个好吹牛拍马屁的富家子弟给一个大富翁送了副寿联:寿禄比南山,山不老,老福人,人杰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有稀客,客多是理,理正言顺也;这副大连环联,在平仄、对仗、重复等方面,明显带有民间传说的原始性。就在做寿之日竟无人能对下联,喜得富翁眉开眼笑,具传说中乃一老农见了上联,即对出下联,叫一小孩送上,气得富翁七窃生烟,寿席不欢而散。下联是这样的:晦气如东海,海真大,大贪鬼,鬼面兽心,心术不端,端是财痞杂种,终必

13、一死,死无下葬墓地,地伏饿狼,狼撕其身,身败名裂哉!祝人高寿往往会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幅楹联的上联以“寿禄比南山”开头,采用顶真法,环环相扣把富翁捧上了天。而下联虽说对的依然是东海,但秀才却把“福气”换成了“晦气”,进而以“鬼”对上联的“人”,层层深入把富翁骂得狗血喷头,死有余辜,令人拍手称快。所谓运用顶真的手法增强对联中的气势,增强节奏和频率感,趣味(4)、另外,不同的顶真方法,有时候还可以综合运用。请看一副风景联: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涛涛,观、观、观。这副顶真对,既有句内顶真,又有分句之间的顶真。上联妙用一字两义,“住

14、”一作“停止”,一作“住宿”,把听雨观潮之妙趣随着语意的跳跃尽纳联中。4、口语中的顶真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我们并不是特别在意怎样修辞自己的话语,但是却在不自觉中运用了很多修辞,如下面这段话:中文系 2011 届毕业生毕业论文女:“哎哟,踩了我脚,疼死了!”男:“死了还能说话?真好玩。”女:“玩什么玩?踩了我的脚应该道歉!”男:“道歉是应该的,但你何必这般夸张?”女:“夸张就不应该吗?你怎么不想想你的脚力有多重!”男:“重是重了点,但我不是故意的。”女:“是故意的,我就不这么客气了,一定要你赔偿。”男:“赔偿什么?大不了,你也踩我一脚。”女:“一脚不行,最少踩两脚,因为我的力量小”这是发生在公

15、交车上的一件小事,男士不小心踩了女士的脚,却又不主动道歉,于是引起了一场“口水仗”。两人在不自觉中用了对方句末的词语(短语)作为自己话语的开头,这种情况在争执和吵架中是经常出现的,我们也习以为常,但是从修辞学角度来看,却是极好的顶真例子。由此观之。修辞离我们并不远,我们时时处处都可以接触到一些修辞现象。其实它就在我们的身边。5、顶真 在短信上显奇妙 。 顶真手法也是编拟短信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它一气呵成,让人在极短的时间里感知短信之情愫。 例:悠悠的云里有淡淡的诗,淡淡的诗里有绵绵的喜悦,绵绵的喜悦里有我春节时轻轻的问候! 这条短信运用顶真手法,显得奇妙异常,轻语飞扬,温柔多情,读来是一种享受。

16、这就是项真手法的妙处。6、我们在习作中也运用着顶真这一辞格,具有增强表现力的效果。如:岁月花絮为题 的中考作文写童年时的桑园情结,这样写道:“盼着那桑葚像电影 中的镜头一样,一下子由中文系 2011 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青变成淡红,淡红变成深红,深红变成黑紫”作者运用顶真辞格描绘出桑葚颜色逐渐加深的过程,看似繁复,实则生动地表现出儿童急盼桑葚成熟的特殊心理,如果换成“一下子变成黑紫”就索然寡味了。 7、相声中用顶真,更多的是把它当作一种语言文字游戏来用。如:相声演员,杨振华、金炳昶的油水大用这种手法做“底”,包袱脆快,节奏鲜明,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例:甲:“老马十块给他写八块,老张二十给他写十五,老李三十给他写二十三”乙:你这叫写假帐!甲:“写假帐,写假帐,派出所不管,税务局不问。这比贪污还省劲!”乙:你不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