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培训讲义下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758978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培训讲义下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培训讲义下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培训讲义下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培训讲义下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培训讲义下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培训讲义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培训讲义下(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环评考试网 最新最全的注册环评工程师考试资料下载第一站 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登陆:w 第 1 页 共 25 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第 15 讲讲义声环境*大纲对本讲内容的要求是:1.掌握声环境影响评价各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2.掌握点声源及线状生源声级衰减计算方法的选用原则。3.掌握噪声防治对策应考虑的环节。4. 熟悉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依据。5.熟悉各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6. 熟悉各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7. 熟悉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8.熟悉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点的布设原则。9.熟悉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的测量量和测量时段。10.熟悉环

2、境噪声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11.熟悉噪声预测的范围和预测点的布设原则。12.熟悉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一. 概念1. 声环境:人类听觉的频率范围为 2020000Hz,包括有用的声音和无用的声响,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声环境。2.噪声: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无用的、厌烦的声音。他的判断不仅根据物理学上的定义,而且和人们所处的环境和主观感觉反应有关。 3.环境噪声:包括人为活动产生的噪声和自然界噪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环境噪声只包括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4. 环境噪声污染: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并干扰

3、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二.环境噪声特征和噪声源类别1.环境噪声特征:噪声属于物理因素,属于能量污染。 环境噪声是局限性和分散性的公害 。具有随机性、局限性、分散性的特点。环境噪声是感觉公害,评价量 A 声级是一模拟人耳特征的主观量。环境噪声标准要根据不同环境区域、不同时间和人处于不同行为状态来决定。2. 噪声源类别 2.1 三要素:声源、传播介质、接收器为声音三要素。2.2 噪声源分类:按产生的机理分,有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噪声和火焰噪声等。控制和治理噪声源强,须从产生机理上研究。按产生来源分工业噪声、建筑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及自然界噪声。环境噪声管理重点考虑前四类

4、。噪声按其随时间的变化分为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又可分为周期性起伏的、脉冲的和无规则的噪声。按噪声的空间分布形式把各种声源简化为点声源、线声源和面声源。声环境的预测评价须从点、线、面声源分类上考虑判断。三. 声环境1.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评价建设项目引起的声环境变化;提出噪声防治对策,把噪声污染降低到现行标准的允许水平;为建设项目所在城镇规划服务。2.声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声环境影响评价从声源特征分为两类:固定声源影响评价和流动声源影响评价。3. 声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量。随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和阶段不同而选用不同的评价量。有声环境质量评价中国环评考试网 最新最全的注册环评工程师

5、考试资料下载第一站 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登陆:w 第 2 页 共 25 页量和噪声源评价量两类共八种。4. 声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分为三级。一级为详细评价,二级为一般评价,三级为简要评价。4.1 评价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建设项目规模。按投资额可将建设项目分为大、中、小性不同的等级,不同的时期大、中、小型分类的标准不同。噪声源种类和数量。噪声源种类和数量是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对噪声源强度的分析常采用“每公顷的 A 声功率级/ 声源数量” 的方式来表达。环境敏感目标情况。分析建设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受影响人口户数和人数等情况。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

6、化程度。用建设项目运行期声环境影响预测值与该环境声背景值来比较分析,确定声环境变化量大小。4.2 评价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一级评价。A.大中型建设项目、属于城镇规划区内建设工程。B.评价范围内或边界外附近有特殊住宅区、居民文教区、温泉、疗养院医院、风景游览名胜古迹等敏感目标或有声环境限制的自然保护区等。C.项目建设前后声级显著增高(增量达 510dBA 以上)或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二级评价。A.新建、改建、扩建大中型项目。B.评价范围内或边界处附近为一、二类环境功能区。C.项目建设前后声级明显著多(增量达 35dBA 以上)或受影响人口增加较多。三级评价。A.处于三类标准以上地区的中型建设项目

7、。B.处于一、二类标准适用区的小型建设项目。C. 大中型建设项目建设前后声级增加很小(增量在3dBA 以内)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调整等级。A.如固定声源布置较集中,且相邻环境敏感目标,评价等级可提高一级。B.噪声源数量较多,每公顷的 A 声功率级,敏感点数量较多时,可提高一个等级。C.对于新出现的噪声源,如高速铁路、大城市周边的国际机场等项目可提高一个等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第 16 讲讲义声环境(续)5.各评价等级评价工作基本要求5.1 一级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声环境现状监测全部要求实测。声环境预测要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绘制工程运行期等声级线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给出项

8、目建成后各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范围和程度。对工程项目噪声级变化应分阶段分析评价(如建设期、投产运行后的近期、中期、远期)。对于项目建设而引起周边地域或时域声环境变化给予分析(如机场建设引起相关道路车流量增多噪声升高)。对建设项目设计中或环评中提出的不同选址方案、选线方案和建设方案等进行同等级定量评价分析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和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对策,并进行经济与技术可行性分析,给出降噪声效果。5.2 二级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声环境现状监测仪实测为主,可有针对性适当利用当地已有的环境监测资料。声环境预测要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绘制项目建设对城镇规划区影响的等声值线图。分析项目建成后

9、,各噪声级范围内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范围和程度。按工程不同阶段分析评价声环境影响情况。针对建设工程特点和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分析其降噪效果。5.3 三级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声环境现状调查可利用当地已有环境监测资料,并给予说明。针对重点敏感点进行预测评价,对项目建成后噪声级分布进行分析并给出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降噪效果分析。6.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依据评价工作等级和建设项目评价类别确定。中国环评考试网 最新最全的注册环评工程师考试资料下载第一站 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登陆:w 第 3 页 共 25 页6.1 固定声源建设项目的范围一般项目边

10、界向外 200m 的评价范围可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相应的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若建设项目噪声源强或周围较为空旷而较远处有敏感区域,评价范围可延长到敏感区。6.2 流动声源建设项目的范围。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等项目两侧 200m 评价范围一般可满足一级评价要求,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若建设项目周边较空旷而较远处有敏感目标,可适当将评价范围延长至敏感目标处。6.3 机场评价项目,可根据飞行量计算到 70dB 的区域。一般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 15,侧向各 2范围可满足一级评价范围要求,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适当缩小。7.声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与测量7.1

11、声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的内容: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背景噪声值准确与否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声环境预测结果。交通噪声源应给出相应的种类、流量、速度、路况等;工业企业应给出厂界噪声达标与超标情况。评价范围内现有敏感目标及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分情况。现有敏感目标应调查其名称、行政区域、数量及户数人数等;环境噪声功能区应调查当地政府关于功能区划文件,以确认环境噪声功能区类别。评价范围内声环境质量情况。要调查各环境噪声功能区声环境现状,达标及超标情况以及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情况。7.2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测量法、实际工作中两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7.3 声

12、环境现状测量布点原则:声环境现状测量点布置一般要覆盖整个评价范围,但重点要布置在现有噪声源对敏感区有影响的那些点上。楼房建筑要增加垂直声场分布测点,视情况可间隔一或二层布点或逐层布点。绘制监测点示意图,明确敏感目标与工程之间的相对位置(方位、距离、高差)及环境特征。声环境现状测量点布置要考虑建设项目声源性质:对于点声源性质建设项目靠近声源处测量点密度应高于距声源较远处的测点密度;对于线声源性质建设项目,可根据噪声敏感区域分布状况和工程特点,贯彻“以点代线,点段结合,反馈全线”的原则,确定若干有代表性的典型噪声测量断面。声环境现状测量点布置要考虑现状声源源强特性:对于新建工程,当评价范围内没有明

13、显的噪声源且声级较低时,现状测量点可以大幅度减少;对于改、扩建工程可按室内和室外声源分别给出主要噪声源的源强;若要绘制环境现状声等级线图,也可采用网格法布置测点。7.4 声环境现状测量的测量量和测量时段测量量:A.环境噪声测量量为等效 A 声级;高声级的突发性噪声测量量为最大 A 声级及噪声持续时间;机场飞机噪声的测量量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B.噪声源的测量量有倍频带声压级、总声压级、 A 声级或声功率级等;C.脉冲噪声应同时测量 A 声级及脉冲周期。测量时段:A.应在声源正常运转或运行工况的条件下测量;B 每一测量点,应分别进行昼间、夜间的测量。测量时间与时段应有代表性,要符合各类声源环

14、境的监测技术规范;对于噪声起伏较大的情况,应增加昼间、夜间的测量次数,或进行昼夜 24 小时连续监测以取得较为客观、准确的现状值;机场噪声必要时进行一个飞行周期(一般为一周)的噪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第 17 讲讲义中国环评考试网 最新最全的注册环评工程师考试资料下载第一站 更多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资料,请登陆:w 第 4 页 共 25 页声环境(续)7.5 声环境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敏感区、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与建设项目之间的方位、距离及高差关系,环境噪声功能区的划分情况等。以表格、示意图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说明。声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测量方法:包括测量仪器、

15、参照或参考的测量方法、评价标准、测量点位、测量时段、读数方法等。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时空分布特性,主要噪声源分析等。评价范围内声环境现状。包括:A 各环境噪声功能区噪声级、达标与超标状况及主要噪声源;B 评价范围边界或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级、达标与超标状况及主要噪声源;C 典型测点昼夜 24 小时连续监测声级分布图表及楼房垂直声场分布图表;D 机场改、扩建工程应给出各监测点主要机型的最大 A 声级、有效感觉噪声级和该点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值,给出现状该点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值 70dB、75dB 、80dB、85dB 声等值曲线。评价范围内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8

16、.声环境影响预测8.1 预测范围:一般同评价范围,也可稍大于评价范围。8.2 预测点布设原则:所有的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点都应作为预测点。为了便于绘制等声及图,可以用网格法确定预测点。网格的大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对于建设项目包含呈线状声源特征的情况,平行于线状声源走向的网格间距可大些(如 100300m) ,垂直于线状声源走向的网格间距可小些(如 2060m ) ;对于建设项目包含呈点声源特征的情况,网格的大小一般在 20mX20m100mX100m 范围。评价范围内需要特别考虑的预测点。8.3 声源声级衰减计算方法的选用原则:在声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根据靠近声源某一位置(参考位置)处的已知声级来计算距声源较远处预测点的升级。在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