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一中2011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01:运动学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758867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安顺一中2011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01:运动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贵州省安顺一中2011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01:运动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贵州省安顺一中2011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01:运动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贵州省安顺一中2011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01:运动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贵州省安顺一中2011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01:运动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安顺一中2011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01:运动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安顺一中2011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01:运动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直线运动规律及追及问题一 、 例题例题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 4m/s,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 1s内该物体的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 4m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 10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 4m/s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 10m/s析:同向时 2201 /6/14smtvats7201反向时 2202 /14/1smstvats3402式中负号表示方向跟规定正方向相反答案:A、D例题 2: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快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 )A 在时

2、刻 t2以及时刻 t5两木块速度相同B 在时刻 t1两木块速度相同C 在时刻 t3和时刻 t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D 在时刻 t4和时刻 t5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解析:首先由图看出:上边那个物体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可以判定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边那个物体很明显地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 t2及 t3时刻两物体位置相同,说明这段时间内它们的位移相等,因此其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相等,这个中间时刻显然在 t3、t 4之间答案:Ct1 t2 t3 t4 t5 t6 t7t1 t2 t3 t4 t5 t6 t72例题 3 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 10m高的平台上跃起,举双臂直立身体离开台面

3、,此时中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 0.45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多少?(g 取 10m/s2结果保留两位数字)解析:根据题意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的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且忽略其水平方向的运动,因此运动员做的是竖直上抛运动,由 可求出刚离开台面时的gvh20速度 ,由题意知整个过程运动员的位移为10m(以向上为正方向) ,smghv/320由 得:1ats10=3t5t 2解得:t1.7s思考:把整个过程分为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来解,可以吗?例题 4.如图所示,有若干

4、相同的小 钢球,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每隔 0.1s释放一颗, 在连续释放若干颗钢球后对斜面上正在滚动的若 干小球摄下照片如图,测得 AB=15cm,BC=20cm, 试求:(1) 拍照时 B球的速度;(2) A球上面还有几颗正在滚动的钢 球解析:拍摄得到的小球的照片中, A、B、C、D各小球的位置,正是首先释放的某球每隔 0.1s所在的位置.这样就把本题转换成一个物体在斜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问题了。求拍摄时 B球的速度就是求首先释放的那个球运动到 B处的速度;求 A球上面还有几个正在滚动的小球变换为首先释放的那个小球运动到 A处经过了几个时间间隔(0.1s)(1)A、B、C、D 四个小

5、球的运动时间相差T=0.1sVB= = m/s=1.75m/sTsB2.035(2)由s=aT 2得:a= m/s2= =5m/s2s1.BACD3例 5:火车 A以速度 v1匀速行驶,司机发现正前方同一轨道上相距 s处有另一火车B沿同方向以速度 v2(对地,且 v2v 1做匀速运动,A 车司机立即以加速度(绝对值)a紧急刹车,为使两车不相撞,a 应满足什么条件?分析:后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当后车运动到与前车车尾即将相遇时,如后车车速已降到等于甚至小于前车车速,则两车就不会相撞,故取 s 后 =s+s 前 和 v 后 v 前 求解解法一:取取上述分析过程的临界状态,则有v1t a0t2sv 2

6、tv1a 0t = v2a0 = s)(所以当 a 时,两车便不会相撞。v2)(1法二:如果后车追上前车恰好发生相撞,则v1t at2 s v 2t上式整理后可写成有关 t的一元二次方程,即at2(v 2v 1)ts 0取判别式0,则 t无实数解,即不存在发生两车相撞时间 t。0,则有(v 2v 1) 24( a)s得 a )(为避免两车相撞,故 a sv2)(1法三:运用 v-t图象进行分析,设从某时刻起后车开始以绝对值为 a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取该时刻为 t=0,则 A、B 两车的 v-t图线如图所示。图中由 v1 、v 2、C 三点组成的三角形面积值即为 A、B 两车位移之差(s 后 s

7、前 )=s,tan 即为后车 A减速的加速度绝对值 a0。因此有vv1v20 tt0AC B (4(v 1v 2) =stan)(21v所以 tan=a 0= s)(21若两车不相撞需 aa 0= v2)(1二、习题1、 下列关于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是 ( )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 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解析:由 a=v/t 知,即使v 很大,如果t 足够长,a 可以很小,故 A正确。速度变化的方向即v 的方向,与 a方向一定相同,故 B错。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大。故

8、C错。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与速度大小无关,故 D正确。答案:A、D2、 一个物体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一个t 时间内的位移为 s,若 t 未知,则可求出 ( )A 第一个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B 第 n个t 时间内的位移C nt 时间的位移D 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因 = ,而t 未知,所以 不能求出,故 A错.因vtsv有 ,),12(:53:1: nsnLL )12(:nsn(2n-1)s,故 B正确;又 st 2 所以 =n2,所以 sn=n2s,故 C正n)2(确;因 a= ,尽管s=s n-sn-1可求,但t 未知,所以 A求不出,D 错.

9、2t答案:B、C53 、汽车原来以速度 v匀速行驶,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 a,做匀减速运动,则 t秒后其位移为( )A B C D 无法确定21atv221atv解析:汽车初速度为 v,以加速度 a作匀减速运动。速度减到零后停止运动,设其运动的时间 t, = 。当 tt , 时,汽车的位移为 s= ;如果 tt , ,汽车在 t, 时已2t停止运动,其位移只能用公式 v2=2as计算,s= av2答案:D4、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 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的已知条件( )A.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B.

10、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所走的路程C. 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起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D. 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任何一个分析:题中涉及到 2个相关物体运动问题,分析出 2个物体各作什么运动,并尽力找到两者相关的物理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通常可以从位移关系、速度关系或者时间关系等方面去分析。解析:根据题意,从汽车乙开始追赶汽车甲直到追上,两者运动距离相等,即 s 甲 =s 乙 =s,经历时间 t 甲 =t 乙 =t.那么,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公式对甲应有: tvs0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对乙有: ,及21att由前 2式相除可得 at=2v0,代入后式得 vt=2v0,这就说明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出乙车追

11、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应为 2v0。因 a不知,无法求出路程和时间,如果我们采取作vt 图线的方法,则上述结论就比较容易通过图线看出。图中当乙车追上甲车时,路程应相等,即从图中图线上看面积 s 甲 和 s 乙 ,显然三角形高 vt等于长方形高 v0的 2倍,由于加速度 a未知,乙图斜率不定,a 越小,t 越大,s 也越大,也就是追赶时间和路程就越大。6答案:A5 、在轻绳的两端各栓一个小球, 一人用手拿者上端的小球站在 3层楼阳台上, 放手后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 间差为T,如果站在 4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时间差将 (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12、D 无法判断解析:两小球都是自由落体运动, 可在一v-t图象中作出速度随时间的关系曲 线,如图所示,设人在 3楼阳台上释放小球 后,两球落地时间差为t 1,图中阴影部分 面积为h,若人在 4楼阳台上释放小球后, 两球落地时间差t 2,要保证阴影部分面积也是h;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定有t 2t 1答案:C6、一物体在 A、B 两点 的正中间由静止开始运动(设不 会超越 A、B) ,其加速度随时间 变化如图所示。设向 A的加速度 为为正方向,若从出发开始计时, 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 先向 A ,后向 B,再 向 A,又向 B,4 秒末静止在原处B 先向 A ,后向 B,再 向 A,又向B,4 秒

13、末静止在偏向 A的某点C 先向 A ,后向 B,再向 A,又向 B,4 秒末静止在偏向 B的某点D 一直向 A运动,4 秒末静止 在偏向 A的某点解析:根据 a-t图象作出其 v- t图象,如右图所示,由该图可以看出物 体的速度时大时小,但方向始终不变,一 直向 A运动,又因 v-t图象与 t轴所围“面 积”数值上vvtv00 t乙甲S 甲S 乙vv10 tt 1 t 2v2v1v211ams 2t/s1 2 3 40v/ms110 t/s2 31 47等于物体在 t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所以 4秒末物体距 A点为 2米答案:D7、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

14、而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 v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 r成正比,即 v=Hr。式中 H为一常量,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察测定,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供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即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越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这一结果与上述天文观测一致。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测结果,可估算宇宙年龄 T,其计算式如何?根据近期观测,哈勃常数 H=310-2m/(s 光年) ,其中光年是光在一年中行进的距离,由此估算宇宙的年龄约为多少年?解析:由题意

15、可知,可以认为宇宙中的所有星系均从同一点同时向外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各自的速度不同,所以星系间的距离都在增大,以地球为参考系,所有星系以不同的速度均在匀速远离。则由 s=vt可得 r=vT,所以,宇宙年龄:T= = =vrH1若哈勃常数 H=310-2m/(s 光年)则 T= =1010年H1思考:1 宇宙爆炸过程动量守恒吗?如果爆炸点位于宇宙的“中心” ,地球相对于这个“中心”做什么运动?其它星系相对于地球做什么运动?2 其它星系相对于地球的速度与相对于这个“中心”的速度相等吗?8、摩托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起动,a 1=1.6m/s2,稍后匀速运动,然后减速,a2=6.4m/s2,直到停止,共历时 130s,行程 1600m。试求:(1) 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 vm;(2) 若摩托车从静止起动,a 1、a 2不变,直到停止,行程不变,所需最短时间为多少?分析:(1)整个运动过程分三个阶段:匀加速运动;匀速运动;匀减速运动。可借助 v-t图象表示。(2)首先要回答摩托车以什么样的方式运动可使得时间最短。借助 v-t图象可以证明:当摩托车以 a1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 v/m时,紧接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