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3758612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关于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关于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关于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关于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的调研报告(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的调研报告 邵东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 李青野2009 年 07 月 03 日 17:32 浏览字号:【大 中 小】 打印本页邵东县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农田分布很不规则,丘块大小差异较大,自排自灌的程度很低,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以来过去的大丘变小丘,农田的质量越来越差,尽管通过近十几年来的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但得到综合治理的面积有限。什么样的农田才算得上是高标准农田呢?根据我县的地形地貌,我们的理解是“排灌自如,高产稳定,绿色环保,便于机械耕作。”的农田,可称之为高标准农田。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势在必行,根据我县属丘陵地区这一实际

2、,农田的改造成本要高于平原地区和湖区。因此,一是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的力度,增大资金规模。二是要提升亩平均投资额度,应由原来的亩平 900 元,增加到亩平 1300 元。三是要提升土地经营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性,要使土地经营者成为真正的建设主体。这就需要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机制的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单靠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单打一是不行的,还要靠所有的涉农部门的通力合作,还要靠充分调动农田经营者的积极性,让他们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这就得靠地方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靠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做保障。一是地方党委政府要制订切实可行、符合当地实际的土地流转机制方案,把土地流转工作列入地方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3、大力加快土地流转的进程,这样将有利于调动土地经营者和龙头企业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调动龙头企业对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地方党委政府要出台有关整合涉农资金,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的文件和政策,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建设标准的办法,来提高综合开发能力和开发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齐头并进。三是要充分发挥土地经营者和龙头企业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让他们只盼政府投入搞开发、为自己投入搞开发,这样既形成了综合开发合力,也使开发后的工程能够得到良好的管护。我县从 1995 年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到 2008 年已历时14 个年头了。14 年中我县共完成 17.07 万

4、亩中低产田改造,总投资 6736.19 万元,亩平投资 394.62 元,其中各级财政投资4616.43 万元(含有偿资金 472.5 万元),亩平财政无偿投资242.76 元,农民自筹资金 1824.96 万元;银行贷款 214.8 万元。2004 年到 2008 年 5 年当中我县完成中低产田改造面积 5.06 万亩,总投资 3122 万元,占 14 年总投资的 46.37%,亩平投资617 元,比 14 年平均亩投资高 222.38 元,其中各级财政无偿投资 2154 万元,占 14 年财政无偿总投资的 52%,亩平财政无偿投资 425.7 元,比 14 年平均亩投资高 182.94 元

5、。近 5 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投资标准提高较大,尤其是各级财政无偿资金的投入大幅度提高,这对提高土地治理标准,特别是对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迈进提供了资金保证。走过这 14 年,特别是 2004 年以来的近 5 年我县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历程,我们的主要做法、基本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做个简要的回顾。一、主要做法所谓“中低产田”,就是种植地存在较大的降低农作物产量的障碍因素,这些障碍因素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造成的。我县地处衡邵干旱走廊,境内没有大江河流,水资源严重馈乏,农业灌溉用水主要靠境内9 座中型水库、29 座小工型水库、95 座小型水库、5

6、 万多口山塘蓄水以及自然降水。因此,制约我县粮食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一是缺水,其次是山丘地区的高地下水位的渍害,三是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低。加之上世纪 60、70 年代修建的水利灌溉设施长年失修,水利用率严重下降,更加阻碍了我县粮食生产的发展。为此,我县针对上述存在的三大不利因素,借助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利时机,在项目实施中,我们紧紧围绕如何解决主要障碍因素,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向高标准农田迈进这根主线作文章。一是努力提高项目区水利用率。我县在中低产田改造上主要是围绕境内 9 座中型水库为灌区,连片改造,逐年推进的办法进行。这 9 座中型水库其配套的干、支渠道都是在上世纪 60、70 年代修建的,由于当

7、时的建设标准低,干、支渠大部分是土渠,加之长期失修,已破烂不堪,严重淤塞,水利用率极低,大大减少了灌溉面积。因此,各灌区内粮食生产灌溉用水矛盾十分突出,已经成为阻碍我县粮食生产十分尖锐的因素。我们在规划项目区工程时,将这一问题做为重中之重来处理,以项目区内干、支渠砼防渗为切入点,从而提高水利用率,增加灌溉面积。2004 年到 2008 年 5 年当中,我县在实施上沙江、黄家坝、流光岭三大灌区内 5 个项目区的 5.06 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中,共完成 9 条干渠砼防渗 22.4km,28 条配套支渠砼防渗 72.5km,倒虹吸改造 1 处。这些干、支渠砼防渗工程的实施,将灌区内的水利用率由未改

8、造前的 0.25 提高到 0.85,大大缓解了灌溉用水矛盾。二是最大限度降低项目内山丘型高地下水渍害的危害。我县是典型的丘岗山地,稻田的缺水与高地下水渍害是一对十分突出的矛盾。因此,我们在设计时既要解决灌溉问题,也要解决地下水渍害问题。具休的做法是在田间渠道布置上采取排、灌分家,排、灌渠系合理布局,从而达到排、灌畅通,既能降低地下水的渍害,又能保证灌溉用水的目的。2004 年到 2008 年在三大灌区 5 个项目区内的 5.06 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中,共完成田间排、灌渠砼空心块衬砌 95 条,50.8km。从而大大降低了地下水的渍害程度,保证了安全灌溉用水。三是加强项目区内水源设施建设,确保种植

9、面积。由于我县是丘岗山地地貌,部分高岸地区的稻田的灌溉用水只能靠山塘蓄水和从小溪小河中提水灌溉,这些设施状况极差。山塘大部分是自然形成或是在农业学大寨时期人工开出的土洼子,蓄水功能极低,常常是雨季蓄满水,还未到抗旱用水时就渗漏殆尽。人工提水绝大部分是靠传统的人工提水,就是原来修建的小部分电排设施,因长期失修,早就失效不能使用了。因此,对这部分稻田的灌溉问题,我们主要是对现有的山塘、小型水库进行防渗处理,提高蓄水功能,对个别不必须提水灌溉的地方,新建电灌站,以保证提水灌溉。近 5 年中我们共完成 1500口山塘砼防渗处理,修建提水电灌站 5 座,修建或改建拦水坝15 座。四是推广先进农艺措施。高

10、标准农田 最终体现在高产、优质、高效,我们在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时,十分重视配套先进农艺措施的推广应用。2004 年到 2008 的 5 年中,我县在 5个项目区中推广秸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农艺措施 2.7 万亩,投入财政资金 88 万元;推广优质稻栽培面积 3 万亩,投入财政资金 67.5 万元;配置各种农用机械 224 台套,投入财政资金40.2 万元。同时配套共他农业措施。2004 年到 2008 年的 5 年中,我县在 5 个项目区中新修机耕路 14.4km,投入财政资金 86.8万元。二、基本经验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有好的工程措施,还需要各级政府

11、的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基层各有关单位的积极配合,项目和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及农发办自身的团结协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项目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目标。但是做为县级农业综合开发办,他是担负起本区域内中低高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具体实施工作,回顾这几年的工作,我县在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绩。我们有如下几点体会:一是项目区选址上要有合理性。具体体现在第一必须是粮食主产区,这样才符合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主要目的;第二必须具有开发潜力,这样才能发挥出投资效应;第三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较好的工程效果。第四必须是连片集中建设,这样才能体现出规模效应

12、。二是工程规划设计上要有科学性,具体体现在既能用又好用,又有全局性和前瞻性,能解决影响当地粮食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详细走访察看,反复找当地老百姓座谈了解,掌握充足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在规划设计中要经过反复多次修正,才能达到科学性的要求。三是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上要规范化,第一是建好项目区档案;第二是严格工程规范管理和资金规范化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有关法规性文件操作执行。四是做好工程建后管护工作。工程竣工后,我们及时向项目区乡(镇)、村办理移交手续,并制订出管护制度。受益村、组确定专人管护,村、组管护人员的报酬从村集体财务中例支。确保了管护人员的稳定。实践

13、证明,我县 14 年实施的 16 个项目区的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一直运行较好,发挥了他应用的作用,这与较好的建后管护是分不开的。三、取得的成效我县 14 年来 16 个项目区的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实施,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经济效益显著,16 个项目区新增有效水量 2575 万 m3,改善灌溉面积 12.94 万亩,改善涝渍型面积 4.13 万亩,新增粮食 2927.8 万公斤,新增油料651.3 万公斤,累计新增总产值 7835.8 万元。二是社会效益明显,16 个项目区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实施,有 24.89 万农业人口受益,人均增加收入 284.88 元,累计增加收入 70

14、90.7 万元。因此,老百姓是受益主体。三是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实施,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老百姓能看得到,摸得着,体会得到。因此,老百姓也由衷地感谢党和政府为百姓办了实事、办了好事。他们说:这是一项惠民工程,德政工程。四、存在的问题一是投资标准过低,特别是财政资金投资标准要增加;二是建设起点不高,按现在财政投资标准来建设高标准农田还有较大距离;三是农民自筹资金难度大,应从现在农村实现情况出发取消农民自筹部分;四是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的专业化、法制化、规范化程度不高,行政手段管理方式太浓;五是农业综合开发办的各行专业人员太少,很多技术性工作要花钱请人干,势必加大了经费开支。 香

15、河县精心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作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引导支农资金统筹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县,香河县在 2009 年项目建设中严格遵循“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工程标准,精心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填补了廊坊空白。为建设高标准示范农田,作为主管部门的香河县农开办把项目区主路建设成混凝土硬化路,解决了村村通工程多年都未能解决的问题,更加便于农产品运输和大中型农业机械通行,深受项目区群众欢迎。同时他们在 2009 年项目区框架工程建设上将示范性与实效性结合起来,各项标准较往年又有新提升。为保证干道通直,施工中,工程队用水平仪和经纬仪进行抄平

16、、打直,为修建高标准道路施工打下基础。同时清理路边杂树 1500 多株,调改线路 2000 余米,使干道既与乡村主路相接,又与支路构成合理布局,不仅满足农业生产需要,而且科学合理,节约了土地。在工作中,香河农开办领导亲自带队,每天深入施工现场,从道路桥涵的每道工序到变压器、机井的定位和施工,按照分工严格检查每项工程用料和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按规划施工,每项工程高质量完成。香河县 2009 年农开项目区已完成主路硬化 15 公里,修建桥涵 40 座,新打机井 40 眼,安装变压器 8 台,安装防渗管道 25 公里。项目建成后,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645 万公斤,新增瓜果菜生产能力 730 万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3480 万元,新增农民纯收入总额 834 万元,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 1.28 万亩,新增灌溉面积 0.57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63 万亩。通许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硕果满枝 记者游银华报道 5 月 31 日,记者来到通许县大岗李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这里的农民正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