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为小学古诗课堂教学添彩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757322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为小学古诗课堂教学添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多媒体为小学古诗课堂教学添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多媒体为小学古诗课堂教学添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多媒体为小学古诗课堂教学添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多媒体为小学古诗课堂教学添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媒体为小学古诗课堂教学添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为小学古诗课堂教学添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多媒体为小学古诗课堂教学添彩【摘 要】 古 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 贵遗产,不仅能使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还 能培养审美情趣和欣 赏能力。但是,由于古 诗讲究平仄和押韵,文字凝练,时间久远,使小学生对古诗 的学习理解易产生偏差和畏惧心理。在有限的教学 辅助手段条件下,古诗课堂教学使学生的 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得不到有效 训练和提高,学习效果不佳。反之,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能够激 发 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进行探究性学习,拓展思维的空 间,使学生在朗读中步入 诗 境,与 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并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提高古诗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运用多媒体 课堂教学 有效 古诗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

2、学的宝贵遗产,其内容精粹,语言凝炼,意境优美,感情真挚。不仅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但是,由于古诗讲究平仄和押韵,文字凝练,时间久远,使小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易产生偏差和畏惧心理。在有限的教学辅助手段条件下,古诗的教学只能让学生读懂诗句的意思、明白诗人的情感和背诵古诗,并不能引领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拓展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朗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得不到有效训练和提高,学习效果不佳。反之,如果能在古诗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能弥补上述古诗课堂教学中的缺失,使学生有更多的收获。那么,究竟如何在小学古诗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

3、的效果呢?结合过来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所得,拟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本人的看法:一、 “媒体”激趣有效学习的好开头2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毋庸置疑,兴趣会对学习产生的巨大力量。合理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巧借多媒体集“声、光、影、像”为一体的强大功能,化繁为简,化虚就实,把丰富的感性材料直接呈现于学生眼前,就会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生动、更加形象。这与教师乏味的讲解相比较则会更容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而有效地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此时,多媒体的激趣之功必然卓著,一堂有效的语文课也会应运而生。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诗时,先播放古筝乐曲高山流

4、水 ,让学生在旋律典雅、韵味隽永的乐曲声中欣赏“庐山飞瀑”图,对 “庐山飞瀑”进行俯瞰、平视、仰观。这样,学生就能兴味盎然地对庐山瀑布美丽壮观的景色进行全面感知,进入美妙的“观瀑”情境。在“观瀑”中会意悟神,在心灵深处迸发出茅塞顿开的灵感火花,掌握“庐山飞瀑”的特征,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领会,进而创新。而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直观、形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具体的古诗教学内容,巧设情境,就能使学生观其形、闻其声。在“观”与“闻”中调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这种状态下的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 “媒体”设

5、疑探究学习的好帮手“潜心会文本,有疑自然进。 ”古诗课堂中的“疑”对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及在探究中加深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极为可贵。学生在探究中质疑,教师求之不得,学生无“疑”时,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设置疑问,而且应设得巧妙而有深度。古诗课堂教学设计是否成功,也在于是否能在最合适的时候巧妙地设下“疑”来鼓励学生深入地探究学习。在此时,一个匠心独运的课件往往能助教师一臂之力,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古诗中一些字的古今读音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教学时学生很容易念错。如“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骑”当念“j” , “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当念3“xin”;一些词都应讲古义,而用今义讲是不合适的。如

6、“死去元知万事空”中的“元”当讲“原来” ,而非今日之“开始” ;有一些字词的解释又是很特殊的,如“青春作伴好还乡”的“青春”当讲“明媚的春天景象” ,而非“青年时代” 。而当学生的朗读和理解发生错误或偏差时,教师就应及时抓住机会,设置疑问,运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结合具体的语境帮助学生理解。如我在教杜牧的山行时,学生把“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念成了“xi”,我便及时调整思路,这样进行教学:师:“远上寒山石径斜”中“斜”是不是念作“xi”呢?生:是。 (非常肯定的样子,因为一些资料书的注音为“xi” 。 )师:我看不一定。 (学生一脸的疑惑)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还有没有其他读

7、音?学生查字典。 (在新编字典中没找到,彻底傻了。 )师:别着急,请看大屏幕!(投影出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里的“斜”在资料书里的注音为“xi” ,但读诗时应读作“xi” 。 )生:啊!不懂。生:为什么注音时不注为“xi”?是不是糊弄人啊?师:说得太好了,是不是糊弄人啊?让我们接着往下看(投影出示:“斜”“家” “花”的韵尾为“a”,是和谐的,如果“斜”念作“xi” ,韵尾就为“e”,就不和谐,显然是不押韵的。此外,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韵尾押的也是“a”韵,即“花” “斜”

8、“家” 。又如元稹的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此诗的韵尾和上述两首诗是韵尾也是相同的,“斜”念的音都是“xi” 。 )生:哦,原来是这样的。 (学生一头的雾水终于散去)师:以后碰到问题,我们可不能急着下结论,我们要多去研究研究才行。4生:哦(似有所悟)一个小小的投影片,就帮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并掌握了“斜”的读音,并复习巩固了古诗押韵的规律,还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何乐而不为呢?三、 “媒体”引思思维拓展的好方式一堂好的古诗课堂应该是学生思维和品质形成的训练场,是学生张扬个性的美丽天空。如果说课堂无“疑”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那么课

9、堂中无“思”也应成为它的双胞胎兄弟,有“疑”必有“思” ,有“思”必有“引” 。为了引导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来达成目标。一位教师在执教王昌龄的出塞一诗时,紧扣文本,围绕教学目标,以诗带诗,既加深了对本诗的理解感悟,又丰富拓展了诗歌内容,达到了有效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这位教师巧妙地运用了多媒体快速展示信息、信息使用的方便性、信息结构的动态性等功能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训练,他是这样进行拓展的:1、拓展同一主题(边塞诗) 、不同诗人的作品。出示高适燕歌行中的诗句:“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引导学生从征人、亲人不同的角度品读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0、。 ”这一千古绝唱,通过反复的诵读比较,教师以描述性、点拨性的语言引读,真正地带领学生走进诗歌,走进诗人的内心,领会诗人对征人的同情、对荒淫昏庸边将的愤恨,并切盼英明的将领守土备边,以早日结束旷日持久的战争。在学生完全沉浸在“人未还”的悲愤情感之中时,该教师又相机出示拓展资料让学生阅读:据资志通鉴唐记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 “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 阅读完毕,学生不禁感叹:生 1:“这战争真是无情。 ” 生 2:“这皇帝真残忍。 ” 生 3:“不是皇帝无情,是战争太残酷,远征的战士真令人同情。 ”5生 4:“家乡的亲人同

11、样可怜,令人同情。 ”至此,学生也才真正深切的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及征人回家无望的痛苦。2、拓展同一主题、同一诗人的作品。出示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让学生在“人未还”的思乡的“悲”与“终不还”的卫国的“壮” 中对比朗读,感悟升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的愿望与誓死保卫国家的情怀。教学中,只要教师能联系比照,针对教材,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巧妙的拓展教学,以诗学诗,以诗悟诗,就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古诗、提高古诗学习的效果,并使学生的思维拓展训练扎实而有效。四、 “媒体”导读情感升华的好工具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 “

12、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 。诗歌是灵动的,充满诗人的智慧和灵性。教学古诗词时应整体把握,朗读吟诵,在有限的课堂里拓展学生无限的想象,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里浮现、加工,展现一幅幅立体的图景,引导学生步入诗境。而恰当地运用教学媒体,则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并熟读成诵。如在教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注意营造音乐的氛围,以乐曲橄榄树为引子,导入学习诗歌的主题,激发学习的兴趣;在感知内容部分,配乐朗读流浪歌 ,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引导学生联想,让他们联想起远在异地的亲人和流浪天涯的羁旅之人没有什么两样,从而产生共鸣,体会游子的思乡之情,并启发学生讨论主人公的心境。学生们采用小

13、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出结果:本诗表现了做客异乡的游子孤独、寂寞、清冷的思乡之情。最后让学生联系写作背景,理解感悟初次离家的作者身处孤独寂寞的环境、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领悟重阳佳节时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的感情。五、 “媒体”延伸人文教育的好途径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受教育者把他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中感受到人性的东西”。对于小学古诗教学来说,我们应积极倡导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人文精6神的氛围,使古诗课堂教学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相互支持。而古诗中对于人文内涵的表达又非常的含蓄,因此,我们应有效地把握古诗内容,以古诗为载体,以古诗为依托,巧妙挖掘古诗中的人文因素,充分利用多媒体存储信息量大的特点

14、对古诗教学进行拓展延伸,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去发现、理解、分析和判断诗中的人文现象,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教学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先用课件展示春和景明、赏心悦目的美丽风景画,让学生欣赏,然后让学生感知全诗一句一景的独特写法及所写之物。明白前两句“黄鹂”与“白鹭”对举,描述初春景象,在翠柳、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和着鸟声、鸟影,形成一种活泼、轻快的节奏和韵律,充满动感;后两句描写积雪不化的远山和乘风待发的江船,仍然是初春的景色,但“千秋”与“万里”却赋予了这些景色以宏大的气势,显示了身居斗室的诗人开阔的胸怀。对杜甫的绝句有了这番的了解后,再让学生到网上自主查找或合作

15、查找其它的“杜诗” ,相信学生一定会收益更丰。这种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的教学,不仅拓展了古诗教学的内容,而且让学生了解了诗人悲天怜人、感时伤事的思想性格,还受到了诗人仁明爱物、忧国忧民等人文思想的教育。通过媒体的延伸学习,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培养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获得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质,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精神。总之,古诗词是思想的精华、智慧的源泉,如果在古诗教学中能够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但能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学得扎实有效,而且能充分发挥诗词所蕴含的丰富的育人功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都得到训练和提高,让我们的古诗课堂教学焕发出迷人的丰采。参考文献: 、李正良 陈健萍:有效教育实践探究 广西教育出版社,2011.3、赵清文:唐诗宋词鉴赏 智苑出版社 2006.9、刘勇:唐代边塞诗中的思乡怀亲情感 商洛学院学报,2007 年 03 期、彭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