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gap网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3755028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蓝根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gap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板蓝根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gap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板蓝根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gap网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板蓝根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gap网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板蓝根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gap网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板蓝根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gap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蓝根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gap网(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板蓝根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for Banlangen(Radix isatidis) 来源:安徽亳州世纪国药有限公司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1 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按我国中药材 GAP 规范化生产的综合技术要求,对板蓝根生产中的选地、种子处理、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良种繁育、采收等作了规范化研究,并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我国板蓝根分布的主要生产区。如安徽亳州。板蓝根地道性不显著,对气候适应性较强,分布较广,生产基地选择范围较宽,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一般在长江流域和华北、西北种植,均可参照本规程。2 引用标准:G

2、B3095-1982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9137-1988 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GB5084-19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1955 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GB3838-1988 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15517.1-1995 农药残留检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0 年版)3 定义:3.1 中药材: 是指药用植物、动物的药用部分采收后经产地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3.2 中药材生产基地: 是指由某个生产单位根据生产的目标和要求,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并按一定程序进行药用植物栽培

3、、药材加工、包装和储运等过程,建立的种植、加工场地。3.3 地道药材: 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或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货真质优的中药材。如川(黄)连、怀地黄等。3.4 中药材 GAP: 是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of Medicinal Plants and Animals 的缩写,是从保证中药材质量出发,控制影响药材质量的各种因子,规范药材各生产环节乃至全过程,以达到药材“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与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 。3.5 中药材 GAP 产品: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

4、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或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中药材 GAP 要求制订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 GAP 要求和国家药典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中药材 GAP 产品标志的产品。3.6 中药材 SOP:是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的缩写。是企业或种植基地者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 GAP)为基本原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实验,根据各自的生产品种、环境特点、技术状态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到 GAP 要求的方法和措施,这就是标准

5、操作规程(SOP) 。3.7 规范化生产:按中药材 SOP 要求制订的生产、加工操作技术过程。3.8 农药残留量:植物生长过程中对有机氯化合物吸收的积累量。3.9 重金属:指汞 Hg、镉 Cd、砷 As、铅 Pb、铬 Cr3.10 生境:适合该植物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3.11 砂质壤土:土壤质地疏松含有一定砂性的土壤。3.12 壤土:土壤质地疏松不含砂性的土壤。3.13 基肥:在播种或移植前进行土壤施肥。3.14 追肥:在植物生育期进行土壤施肥。3.15 农家肥料: 是指就地取材、积制,就地使用的以大量生物物质为基础的各种有机肥料。3.16 生物肥料:指用特定微生物菌种培养生产具有活性的生物制剂

6、。4 具体要求4.1 生态环境4.1.1 板蓝根原产我国北部,对气候适应性较强,能耐寒,喜温暖,怕水涝。地道性不显著,分布较广,生产基地选择范围较宽。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一般在长江流域和华北、西北种植广泛。4.1.2 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生产基地应选择大气、水质、土壤无污染的地区。周围不得有污染源,环境生态质量:空气环境应符合“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灌溉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二级标准。 4.1.3板蓝根地上部分入药的是大青叶,所以板蓝根生产基地应远离交通干道或周围设有防护林带等。4.2 物种或品种类型4.2.1种质资源:板蓝根种质资源丰富。依

7、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 年版收载,板蓝根、大青叶应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和叶。我国各地北板蓝根产区所用的原植物均为菘蓝,由于长期栽培结果,形成很多地方品种,这些地方栽培的菘蓝在植株形态、叶片大小、色泽,以至果实种子的形状、大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还有新选育的四倍体菘蓝和引进的欧洲菘蓝。4.2.2 品种选择:本规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 年版收载的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作为板蓝根、大青叶正品的物种来源。4.3选地与种植4.3.1选地4.3.1.1 土壤物理性状:板蓝根对土壤质地的适应范围

8、较广,耐肥性较强,疏松肥沃和深厚的土层是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板蓝根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根部顺直,光滑,产品质量好。低洼积水的土壤、粘土地容易烂根,不宜种植。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含腐植质较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疏松肥沃的壤土和砂质壤土。地势过高或过低,沙性过大和过粘的土地均不适宜种植。为防止金龟子危害,最好不要选择前茬是大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地段。4.3.1.2 土壤化学性状:板蓝根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严。Ph6.58 的土壤最为适宜。一般土地均可种植。4.3.1.3 土壤农药残留量:六六六的浓度不得超过 0.1 毫克/千克滴滴涕的浓度不得超过 0.1 毫克/千克。

9、4.3.1.4 重金属含量:参考黄壤、黄综壤、棕壤、褐土、灰褐土中允许的最大含量(单位:毫克/升)汞 0.264 毫克/ 升(黄壤) ,镉 0.28 毫克/ 升(黄综壤、灰褐土) ,铅 82 毫克/升(黄壤) ,砷 35 毫克 /升(黄壤) ,铬 131198 毫克/ 升(棕壤)4.3.2 整地4.3.3.1 深耕细耙:选地后及时翻耕、碎土,播种前一般先深翻土地 20 30cm,秋耕越深越好,以消灭越冬虫卵、病菌。因板蓝根的主根能伸入土中 50cm 左右,深耕细耙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使主根生长顺直,光滑,不分杈。如土壤墒情不足,应先灌水造墒再耙。4.3.2.2 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

10、亩施腐熟的农家基肥 30004000kg。或施 100kg 生物肥料。把基肥撒匀,翻入地内,再深耕细耙整地作畦。准备播种。4.3.2.3 作畦:雨水少的地区作平畦,雨水多的地区作高畦以利排水。畦宽、畦长,以地而定,畦面呈龟背形。畦高约 20cm。开好畦沟、围沟,使沟沟相通,并有出水口。4.3.3 播种4.3.3.1 种子选择:板蓝根用种子繁殖。选择籽粒饱满发芽率为 80%以上的优良板蓝根种子播种。如发芽率低需加大播种量。4.3.3.2 浸种摧芽:播种前用 30 度温水浸种 34 小时,捞出种子,稍晾即用适量干细土拌匀,以便播种。4.3.3.3 播种:生产上可春播或夏播,春播在 4 月上旬,清明

11、与谷雨之间进行,夏播在 5月下旬,芒种至夏至进行,夏播不迟于 6 月。春播商品质量较优。4.3.3.4 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撒播,板蓝根多用条播法,在整好的畦面上,按 20cm 行距开条沟,沟深 23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播幅 45cm,播后覆土 2cm,稍加镇压,每亩播种量 1.52kg。撒播,在整好的畦面上,均匀撒种。 4.4 田间管理4.4.1 间苗、定苗在板蓝根幼苗株高 47cm 时,应及时间苗,并按株距 8-10cm 左右定苗,撒播的,可按株距 8-10cm 左右三角形定苗。4.4.2 中耕除草 播种后,杂草与菘蓝幼苗同时生长,应抓紧时机,有草就除,一般结合间苗、定苗,及时进行

12、中耕除草、松土。4.4.3灌水排水 定苗后,视植株生长情况,进行浇水。若天气干旱,可结合追肥进行灌水,特别是采叶后更要灌水。如遇伏天干旱,可在早晚灌水,切勿在阳光曝晒下进行,以免高温烧伤叶片,影响植株生长。多雨地区和雨季,要及时清沟理墒,畦间沟加深,大田四周加开深沟,以利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引起烂根。4.4.4施肥6 月上旬每亩每次追施硫酸铵 1015kg,过磷酸钙 1520kg,混合撒入行间。为保证根部生长,8 月下旬再进行一次追肥浇水。4.4.5采叶生长良好的板蓝根可在 6 月上、中旬和 8 月下旬到 9 月上旬采收 2 次叶片。6 月上、中旬,当植株高达 35cm 时,叶片由浅绿色变

13、为暗绿色,但尚未抽出幼茎,此时是采收第一批大青叶的最佳时机,用镰刀离地面 3 厘米处割去。8 月下旬前后,可采收第二批叶,用镰刀离地面几厘米处割去。伏天高温、高湿季节不能收割大青叶以免引起成片死亡。生长期施过化学农药的大青叶,采收前 12 天必须进行农药残留生物检测,合格后及时采收。4.5板蓝根的病虫害及其防治4.5.1板蓝根的病虫害防治原则(1) 以“预防为主” 。(2)大力提倡运用综合防治方法。(3)在防治工作中,力求少用化学农药。(4)在必须施用时,严格执行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农药使用原则,慎选药剂种类。(5)严格掌握用药量和用药时期,尽量减少农药残毒影响。4.5.2板蓝根的病害及其防治4.

14、5.2.1霜霉病学名 Peronospora isatidis Gaum。由真菌中的一种鞭毛菌引起。主要为害叶柄及叶片部位,34 月发生,发病初期在叶背面产生白色和灰白色霉状物,叶片产生黄白色病斑。随着危害的发展,叶色变黄,最后呈褐色干枯,使植株死亡。霜霉病在早春侵入寄主,随着气温的升高而迅速蔓延,特别在春夏梅雨季节,发病最为严重。严重时使叶片枯黄而影响其生长发育。防治方法: 严格留种:即选择无病地块作留种田,留种植株分别采收,种根分别存放。 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雨季及时开沟排水。因为土壤湿度大、气温高是霜霉病发生的有利条件。 清洁田园,处理病残株,减少菌

15、源。 合理轮作,即与禾本科作物等进行轮作,避免与十字花科等易感染霜霉病的作物连作或轮作;增施有机肥。 药剂防治:板蓝根霜霉病以 40%霜疫灵 200300 倍液效果较好。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 50退菌特 1000 倍液喷洒。或喷洒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800 倍液,或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铜铵合剂 400 倍液(硫酸铜及碳酸铵 15.5 ,研碎混合后0.5kg 加水 2000kg) ,或用 50甲基托布津 8001000 倍液,或 5%多菌灵 1000 倍液喷洒。隔 710 天交替用药一次。病害流行期用 11(200300)的波尔多液或用 65%代森锌600 倍液喷雾。注意:几种农药交替轮换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以下相同。4.5.2.2板蓝根白锈病 学名为 Albugo canbida,由真菌中的一种鞭毛菌引起。叶、茎、花均可发病,叶背面较严重。于 4 月中旬发生,直至 5 月。发病叶面出现黄绿色小斑点,叶背长出一隆起的、外表有光泽的白色浓包状斑点,破裂后散出白色粉末状物。叶长成畸形,后期枯死。通常氮肥过多,植株柔嫩,雨水多、湿度大,时冷时暖,发病较重;连作病源多,发病更为严重。防治措施:收获时清除田间植株残体病枝,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有条件实行轮作。不与十字花科作物轮作 选育抗病品种。及时间苗、中耕除草,增施磷钾肥,促使幼苗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