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简介(2012)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742913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城墙简介(201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京城墙简介(201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京城墙简介(201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南京城墙简介(201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南京城墙简介(201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城墙简介(20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城墙简介(20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城墙南京城墙,又称南京明城墙,是明朝初年在都城南京修筑的城墙,当时有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重城垣所组成,现在通称的“南京城墙”一般特指其中的京城城墙。京城的设计和建造,是根据当时的国力,在中国传统堪舆术基础上,针对南京地理形势,利用旧有部分城垣等综合因素而逐步完成。京城城垣突出了朱元璋营建南京城“非古之金陵,亦非六朝之建业”的建都思想,达到了“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制作”的目的。南京城墙东傍钟山,西据石头,南凭秦淮,北控后湖,周长 33.676 公里,现有完整、半损坏的明城墙 21.351 公里(注:1983 年南京文物普查办城墙长度测量统计表数据),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古代城墙,是中国少有

2、的保存良好的古代城墙,是南京现存最大的古代建筑。但是由于被分割为不相连接的几段,完整性不及西安城墙和开封城墙。明代南京京城开辟 13 座城门,所有城门位置不求对称,皆据城防和城市整体布局需要而建设:城东设朝阳门;城南设正阳门、通济门、聚宝门;城西设三山门、石城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城北设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太平门。老南京人为了便于记住这些城门,按逆时针方向编成了顺口溜:“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清代,南京城墙开始破败,朝廷无专款,仅凭地方乡绅集资修缮。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先后两次都是在城墙下挖地道填充炸药,将城墙炸开缺口而攻入城内,遭到一定的损

3、坏。1937 年南京保卫战,侵华日军对南京城墙的破坏程度远远超过自明代以来历次战火的损毁。当时,侵华日军运用迫击炮、山炮、150 毫米榴弹炮、100 毫米加农炮等重型火炮进行炮击,将多处地段城墙和城门炸开缺口。解放时,城墙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但总体基本保持完整,然而在此后的 20 多年却遭受严重的损毁。1954 年夏秋之际因暴雨导致连续发生崩塌事故,开始拆墙除险;1956 年因城市建设需要,拆墙取砖;1958 年在全国掀起“大跃进”运动中,出现了拆城大潮;文革期间,城墙属于“失控”状态,又一次遭到程度不等的公、私破坏,此时是“无政府”行为,拆成规模比 50 年代“有组织”要小,造成的危害和隐

4、患却是严重的。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南京城墙的文化属性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拆城、毁城现象开始得到根本性的遏制并开始进行维修。经过 20 多年的维修和对城墙周边环境的整治,“南京明城墙风光带”的项目于 2004 年 12 月荣获国家建设部颁发的“2004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南京城门经历六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清末开始,随着城区的扩大和交通发展的需要,又陆陆续续增开了十一道城门,它们是:1908 年开草场门;宣统元年(1909 年)开丰润门;民国 3 年(1914 年)开海陵门;民国 20 年(1931)年开汉中门、小北门、新民门;民国 22 年(1933 年)开

5、中央门、武定门;民国 25 年(1936 年)开雨花门;1952 年开解放门;1992 年开集庆门。至于城门名称,也常有改动。民国 17 年(1928 年),有人认为老的城门名称不合时代潮流,遂由政府出面,下令更改七个门的名称。即改朝阳门为中山门;改仪凤门为兴中门;改海陵门(1913 年新开的)为挹江门;改神策门为和平门;改丰润门(1909年新开的)为玄武门;改聚宝门为中华门;改洪武门(原正阳门)为光华门。现存的明代城门只有聚宝门(今中华门)、石城门(今汉西门)、神策门(今和平门)、朝阳门(今中山门,重建过)和清凉门五座。清末以后新开的城门,也只存玄武门、挹江门、解放门及 1992 年新开的集

6、庆门四座。现保存比较好的仅有城南中华门、城北和平门、城西北挹江门、城东北玄武门、城东的中山门。参考文献:杨国庆、王志高著:南京城墙志,江苏凤凰出版社 2008 版中华门:原名“聚宝门”。 是南京城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内外秦淮河之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城堡式瓮城,也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堡垒瓮城。民国 17年(1928 年)改名为中华门。此门东西宽 118.5 米,南北长 128 米,占地面积 15,168 平方米。共设三道瓮城,由四道券门贯通,首道城门高 21.45米。并有马道可骑马登城。瓮城上下设有藏兵洞 13 个,左右马道下设藏兵洞 14 个,可在战时贮备军需物资和埋伏

7、士兵,据估计可容纳三千人。和平门:原名神策门,是南京城北最东侧的一座城门,位于玄武湖西北,在明城墙 13个城门中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南京现有所有城门中唯一保留有民国以前镝楼的城门。挹江门:原名海陵门。民国 3 年(1914)新开的城门,当时为单孔城门,是连通南京城内下关火车站与城外下关码头的重要通道。1931 年改筑为三孔多跨连拱的复式券门,改为现名。玄武门:原名丰润门。清宣统元年(1909 年),当时的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端方在南京筹办 “南洋劝业会”, 为了方便游人游览 玄武湖,决定在会 场附近的城墙上新 开一座城门。城门于 1909 年 7 月动工,1910 年建成单孔券门一座。城门建成后以继任两江总督张人骏的籍贯命名为“丰润门”。 1928 年 7 月,国民政府更名为玄武门。1931 年,城门改筑为三孔券门。中山门:位于明代朝阳门原址。自 1927 年下半年至 1929 年春,为迎奉孙中山先生灵柩通过南京城及城建所需,改筑单孔朝阳门成三孔多跨连拱的复式券门。现已成为沪宁高速公路进入南京主城区的东大门。 仪凤门:位于南京城西北卢龙山(即狮子山)南麓山下。民国 17 年改名兴中门。1971年,由于建宁路的修建,兴中门被拆除。2005 年,南京市政府复建仪凤门,为一三孔拱门,已非旧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