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3742546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体育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体育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体育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体育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师一、体育教学改革的历史回溯(一)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八次课程改革1.对基础教育的认识2.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 年1952 年)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 年1957 年)第三次课程改革(1957 年)第四次课程改革(1963 年1976 年)第五次课程改革(19781980 年)第六次课程改革(1981 年1985 年)第七次课程改革(1986 年1996 年)第八次课程改革(1996 年至今)(二)建国以来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历程1.1956 年,颁布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 和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 2.1961 年,颁布十年制小学

2、体育教材和中学体育教材3.1978 年,颁布十年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和十年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4.1987 年,颁布十二年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中学体育教学大纲5.1992 年,颁布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 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保健学科课程标准与体育与保健教学指导纲要在上海和浙江推出。6.1996 年,颁布高中体育教学大纲7.2000 年相继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8.2001 年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小学体育(1 6 年级)体育与健康(7 12 年

3、级)课程标准二、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缘起(一)宏观背景1.时代对教育的呼唤:社会发展需要人才,人才源于教育,课程是教育的中心。世界各国掀起课程改革的浪潮。2. 我国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改变我国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1)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2)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3)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4)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5)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拨的功能(6)课程管理两个文件颁布: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 课程体

4、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1 年 6 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 进一步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 础教育课程体系”。(二)体育课程改革的动因1.现代社会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呼唤体育课程的改革2.终身体育呼唤体育课程的改革3.基础教育课程整体改革的呼唤(三)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总结从 2011 年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 进入 38 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验,到 2005 年全国义务教育全面实施,至今已有 10 年。1.基础教育体育课程 10 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1)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成绩得到肯定(2)

5、 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得到认同(3)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积极性转变(4)普遍重视课程的“三维”目标(5)教学方式实现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6)体现激励和发展功能的评价方法得到有效运用(7)有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得到充分落实(8)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态度和行为发生积极变化2.体育课程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内部层面部分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需不断更新部分体育教师还需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精神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课程标准本身有待不断完善(2)外部层面各地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不一各地对新体育课程的培训和指导差异较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联系不紧三、 体育与健康课

6、程标准的修订与解读(一)什么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课程标准这一术语通常描述学生相对于一个给定的科目应该知道和能做的信息。当人们使用课程标准这个术语时,通常是在谈论内容标准、表现标准和学习机会标准。内容标准:详细说明了学生应该知道和能做的。表现标准:是对学生掌握内容标准的熟练程度的规定。它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优秀到怎样的程度?”学习机会标准:一般

7、指为保证学生达到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的要求,对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教育经验和课程资源的性质和质量的规定。如果把撑竿跳高作为内容标准,那么,表现标准就是教师放置跳高横杆的高度。跳一个放置在 2 米高度上的横杆对人的要求要远远低于放置在 5 米高度上的横杆。而环境和条件则是学习机会标准。我国目前颁布试行的课程标准原来主要是内容标准,后经过修改逐渐使表现标准落到实处,而学习机会标准则受各地、各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二) 体育课程标准的历史回溯1.国民党时期的体育课程标准(1)1929 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颁发了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体育与初级中学体育暂行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普通科体育暂行课程标准 。这是我国第一

8、部以学科形式颁布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在内容结构上是比较完整的。(2)1931 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小学体育课程标准 初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 高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 。其中初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的结构包括目标、作业事项、时间及学分之支配、教材大纲(包括内容、教材之分配、分级方法)。(3)1936 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小学中高年级体育课程标准 、 初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及高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 。(4)1940 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发布了修正初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和修正高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 。1942 年修订了小学体育课程标准 。国民党时期的学校体育向西方国家学习,在实用主义、体育军事化、国粹主义三种

9、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从全局来看,比北洋军阀时期的体育课程有了明显的发展,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在此期间颁发了四套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然而,国民党时期学校体育的许多制度、标准、措施,有的从未实施,有的实施起来也是有头无尾、半途而废,往往成为一纸空文。曾任国民党教育部体育督学的郝更生于 1935 年也说过:“本来教育部已定(体育课 )为必修课,但很少学校执行。所以,现在一般现象,只有体育课外活动,没有正式体育课。课外活动只是少数喜欢运动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一天天变成少数学生的特殊活动。 ”2.建国后的体育课程标准1950 年 8 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在这套课程标准中已经提到了

10、内容(体育经验)要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摒弃竞技体育(锦标主义)的运动教育观念,关注学生兴趣、学习态度、健康等现行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课程理念。(三)为什么要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取代体育教学大纲?1.时代的变迁,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回眸历史,原本的学校体育就有课程标准 。这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欧美英语系统国家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关。建国后,转而学苏联,采用“教学大纲” ,这是德国、苏联等欧洲大陆非英语国家的“教学论”概念系统的话语。2.体育教学大纲的弊端无论是以前的课程标准还是教学大纲,其根本的特征是从学科内容的角度出发,强调对体育教育过程的控制。这一点两者并无二

11、致,只是体育教学大纲对教材内容的规定比课程标准更为狭窄。3.主体性教育的发端体育教学大纲较为适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计划教育模式,体现了国家的意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需求呈多样化趋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体育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又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于是,国家课程标准应运而生。从关注内容、过程的教学大纲,走向关注结果的课程标准,这一转变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有了明确而科学的质量标准。(四)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说明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出台2001 年 6 月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验) 的颁布, 体育(16 年级) 、体育与健康(712 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和普通高中

1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 相继颁布并进入实验。这是时隔 51 年后重新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这两份课程标准强调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以学生为本,关注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体功能,以三级课程管理的方式,赋予地方、学校、教师课程决策的权利,改革了体育考核和评价的方法。这两份课程标准的出台将引领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纪元。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的过程十年的标准实验,不仅仅是收获成果和发现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标准本身不断完善、不断修订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2003 年 3 月,教育部开始对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实施状况组织了大规模调查研究,征集

13、修改意见,涉及到 38 个国家首批实验区,覆盖全国 29 个省(市、区) 。 标准组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标准修订的第一稿。(2)2004 年,为落实中央 8 号文件精神,教育部又组织各学科的标准组对标准进行了专门的修订,形成了标准修订的第二稿。(3)2005 年, 标准组继续利用多种新课程培训和研讨机会,向一线体育教师征询对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报刊杂志上有关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对标准进行修订,形成标准的第三稿。(4)2007 年 4 月,教育部又启动各学科标准的修订工作。 标准广泛搜集了报刊杂志、网站等各类媒体上关于标准意见反馈的大量信息;

14、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充分地讨论和分析之后,字斟句酌地对标准的内容和文字进行修改和补充。2008 年 5 月,基本完成了标准修订的送审稿。之后,又反反复复修订了数次。(5)2009 年 12 月底, 标准组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对 2008 年修订稿再次进行了文字上的润色和一些内容的修改。2010 年 8 月底, 标准组全体成员进行了集中讨论和认真修改,又一次对标准进行了修订。(6)2011 年 1 月,教育部对广东、宁夏、陕西等 26 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基层教研员和教师广泛征询意见, 标准修订组成员认真阅读和分析了所有修改意见和建议之后,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分别对修订稿进行了再一次

15、的审读与修改。(7)2011 年 2 月,教育部基础司领导和国家级课程专家们对所有学科标准的统一范式进行了认真梳理,并召集各学科标准修订组部分核心成员再一次开会。在这一次会议中,领导和专家们给予体育学科的标准以很高的评价,并作为范本供各个学科作为参考。(8)2011 年 3 月 274 月 2 日和 6 月上旬,教育部基础司邀请审议组专家两次对标准进行了审议,并与修订组部分核心成员一起,最终讨论和确定了标准 (修订稿) 。由此可见,即将出版的标准 (修订稿)是全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全体智慧的结晶,是在全面、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3.标准修订的基本原则(1)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从广泛征求意见的调查结果来看,2001 年开始的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是得到大多数学生和体育教师拥护的。因此,修订中必须继续坚持标准 (实验稿)所确定的指导思想、课程理念和框架结构。(2)坚持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标准是具有引领性和方向性的指导性文件。这既符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管理”的精神,也符合我国各地区和城乡差异很大的实际情况,同时还顺应了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大趋势。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也告诉我们:用“大一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能解决各地、各校复杂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另外, 标准作为国家性的指导性文件,不可能、也不应过多地涉及具体的课堂教学问题,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