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专业建设任务书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738327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专业建设任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重点专业建设任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重点专业建设任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重点专业建设任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重点专业建设任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点专业建设任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专业建设任务书(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 点 专 业 建 设 任 务 书教 学 单 位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 专 业 名 称 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 项 目 编 号 负 责 人 高同辉 联 系 方 式 13937581974 填 报 日 期 2010 年 5 月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制二一 年三月1填 写 说 明1.任务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系部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3.封面中 “项目编号 ”一栏暂不填写。4.任务书限用 A4 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1一、简表专业名称 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 修业年限 3 年项目

2、编号 学位授予门类 无本专业设置时间2005 年 9 月 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 112首届毕业生时间2008 年 7 月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248所在院系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姓 名 高同辉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5.12学 位 硕士 学 历 本科 所学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院校 郑州大学 职 称 讲师 职 务 教研室主任所在学校通讯地址平顶山市水库路 3 号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电 话 办公: 手机:13937581974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4670012二、主要参与人员(限填 10 人)姓名 学历与学位 技术职称 承担工作郭宗跃 本科 副教授 论证、制订、实施崔新跃

3、 本科 讲师 论证、实施彭秋红 硕士 副教授 论证、实施都会晓 硕士 讲师 论证、实施高同辉 硕士 讲师 论证、实施张宏 本科 讲师 实施王键 本科 助教 实施王绍武 本科 助教 实施段新峰 大专 高级技师 实施三、校企共建单位(指合作企业)单位 承担工作中平能化一矿 顶岗实习、专业建设、实践教学中平能化二矿 顶岗实习、专业建设、实践教学中平能化四矿 顶岗实习、专业建设、实践教学中平能化六矿 顶岗实习、专业建设、实践教学中平能化电务厂 顶岗实习、专业建设、实践教学3四、建设目标(一)总体建设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职业岗位能力标准为依据,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构建

4、针对电子设备工作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建设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聘请工矿企业兼职教师,改善双师结构,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优秀教学团队,将子设备与运行管理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院级重点专业。(二)具体建设目标1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制观念、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工矿企业生产一线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深

5、入工矿企业调研,进一步优化“4.5+1.5”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针对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工作岗位要求、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编写 2 本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3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校矿合作、挂职锻炼、学历提高等措施,提高双师素质,优化双师结构。重点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和2名双师型教师,再聘请4名工矿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一支由14名专任教师和12名兼职教师组成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4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在原有实验实训条件的基础上,扩建电子产品制作室,新增孔金属化系统、阻焊系统、数字示波器、逻辑分析仪

6、等。新建电子设备维修实训室,主要购入设备有防爆开关、稳压电源、示波器、彩色显示器等。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4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每年为企业员工进行各种技能培训 300 人次、职业技能鉴定 200 人次。5五、建设方案(一)建设思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作为专业建设的根本任务,把育人作为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以职业岗位能力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建设以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和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岗位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探索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融 “教、学、做”

7、 于一体;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完善教学考核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重点,加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聘请工矿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在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方面,建设具有生产或模拟仿真功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合理有效的实习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二)建设内容1职业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通过开设两课及就业指导等课程,并通过入学教育与军训、人文素质教育讲座、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社团及社会实践等形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

8、值体系教育过程中,把突出职业道德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够刻苦学习,树立从事工矿企业艰苦工作的专业思想,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高职高专院校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本专业现采用“4.5+1.5”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即 4.5 个学期进行理论和实训教学,1.5 个学期进行综合实训、岗位实习和毕业设计,培养出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6较快适应工作岗位, “4.5+1.5”人才培养模式示意

9、图见图 5.1。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1)课程体系设计基本思路通过走访行业协会、调查企业、回访毕业生及召开专家研讨会,电气设备安装工、检修、维护,电子产品设计、测试等岗位调研。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确定出典型工作任务,针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形成课程体系。(2)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在对工矿企业调研基础上,确定了电工、维修电工岗位、电气设备安装工岗位、电气设备检修工岗位、电子产品设计岗位、电子产品测试岗位、电子设备装接工岗位、电子设备营销、售后服务岗位等 7 个典型工作岗位及相应的素质、能力要求。(3)课程体系构建“331”课程体系构建根据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研究和分析,按照工作领域

10、和学习领域对应的方法,确定电子仪器运行与维护、电气控制与 PLC 技术应用和电子设备的维修技术职业核心技能。针对 3 个层次的职业核心技能,确定电子测量与仪器 、电气控制技术与 PLC 应用 、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3 门优质核心课程。设置在第六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前的岗位综合技能实习,实现零距离上岗。课程设置按照职业能力成长和职业教育规律,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见表 5.1。第1学期 第2学期 第3学期 第4学期 第5学期 第6学期学习学期 学习学期 学习学期 工作学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图 5.1 “4.5+1.5”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学习学期学习学期7表 5.1 课

11、程体系图表基础课教学系统和实践教学系统设计与融合基础课教学系统和实践教学系统之间既相互交叉,又相互融合,两个系统的课时比例为 1:1。通过基础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专业技能的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工程实践技能的实训,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顶岗实习打好基础。素质拓展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通话达标、大学语文、中国革命史、形体训练、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美学基础、英语阅读与欣赏、文学欣赏、音乐欣赏、公共关系学、美术欣赏、世界文明史、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中国音乐简史、外国美术简史、合唱艺术、DV 制作4.5 学期专业课程(3 门优质核心课

12、程)1.5 学期顶岗实习3 个层次职业核心技能C 语言程序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工矿企业供电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核心课程)电子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电路图及机械图绘制电力电子技术变频器技术矿用电气设备电气控制与 PLC 应用(核心课程)矿用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和调试专业课程电工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电子测量与仪器(核心课程)综合技能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1.5 学期)电子仪器仪表结构原理及常见故障的处理公共课程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计算机应用技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体育、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专业英语、美术鉴赏、军训知识递增能力递进8基础课教学系

13、统 实践教学系统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基础实验环节实训实习环节人文素质实践环节专业技能实训工程实践技能实训实习KM4线圈失电图 5.2 基础课教学系统与实践教学系统结构及关系示意图职业资格取证课程设计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主要有中级维修电工、电子设备装接工、电子产品制版员 3 种。教学内容可以归纳为: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检测仪器的选用和使用、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工矿企业供电、电气控制技术与 PLC 应用、电力电子及变频器应用、电子设备维修技术等,其中,大部分内容已经融入专业教学计划的相应课程中,其余部分内容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安排为职业资格取证综合实训,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及主要内容与教学计

14、划中相应课程的对应关系见表 6.6。表 5.2 标准要求与相应课程对照表序号 标准要求 职业资格主要内容 对应课程1 理论知识1.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2)职业守则2.基础知识(1)电工基础知识(2)电子基础知识(3)电子工艺基础知识(3)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4)管理知识1.电工技术2.模拟电子技术3.数字电子技术4.工矿企业供电5.电气控制技术与 PLC 应用6.电力电子技术7.变频器技术9(5)相关法律、法规知识2 技能操作1.工具、量具及仪器、仪表2.读图与分析3.电路原理图与 PCB 图绘制4.印制电路板制作5.整机装配与调试1.检测仪器的选用和使用2.电路图及机械图

15、绘制3.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4.电子测量与仪器5.电子设备维修技术6.矿用电器设备专业教学进程表根据对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专业社会需求的调研,确定了专业教学计划。专业教学计划进程安排见表 5.3、实践教学安排表见 5.4、素质拓展教学安排见表 5.5、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分配见表 5.6。表 5.3 2009 级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进程(基础课系统)课时数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周学时第1学年 第2学年 第3学年按学期分配1 2 3 4 5 6课程类别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合计课堂讲授课内实践16 15 17 15 10 15考试考查备注1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3 48 48 3 1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 64 64 2 2 2-33 体 育 8 126 126 2 2 2 2 1-44 高等数学 6 90 90 6 25 英 语 12 188 188 4 4 4 1-36 形势与政策 4 63 63 1 1 1 1 17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1 16 16 1 1加 4讲座8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1 16 16 1 19 军事训练 2 30 30 2 210 就业指导 1 17 17 1 3加 4讲座公共课程11 美术欣赏 2 30 30 2 21012 计算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