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738041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单元教材简介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乡下人家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 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 古诗词三首更是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意趣的图画, 麦哨则侧重于描绘了乡村儿童在乡间田野无拘无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每篇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

2、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配合本组专题,在 21 课的后面和语文园地里相应地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等项训练,即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了解乡村景物和生活的活动;说、写有关农村的景物和生活情况,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体验,活动过程中的见闻、趣事,表达自己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作家描写景物的语言特点。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要统筹安排,加强教材整合的意识,把读与思、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第六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浏览四篇课文,了解单元课文大意。2.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感知,激发学生对乡村

3、风光的热爱。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的能力二课前准备1. 阅读整组课文。2. 搜集有关乡村风景的资料。三.教学过程(一)交流谈话,引入正题:1.谈话交流,同学们我们今天能够在一起学习,这可以说就是一种缘分,希望大家珍惜这种缘分,把自己闪光的地方展现出来!2.首先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播放)如果让你给它配个标题,你会配什么标题呀?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课本的第六单元,去了解一组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的课文。(二)初读导语,.揭示主题:1.考一考大家,都知道“胸有成竹”的故事吧!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学习课文也一样,在接触整组课文之前,我们应该对

4、整个单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只要我们上好这节课导读课,我们就会对这一单元的学习 做到胸有成竹!2.生自由读,指名读, (大家推荐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导读) ,自由说!(如果说不全再读,再说,教师随机点课件,出示本组的主题;内容;目标分别是什么。)3.那本单元都有哪几篇文章呢?学生说教师一一点击课件出示!(三)知识拓展,学法迁移1.通过我和大家的共同归纳,我们知道本单元描写的是乡村田园景色,大家还记得我们这册书还有哪个单元课课文也是写景的呢? 2.谁还记的这一个单元的主题呢?3.有那几篇课文呢?单元主题 内容 学习方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乡村四月牧场之国古诗词三首麦哨 大好河山 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

5、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 3.教师引导: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大好河山”内容有古诗词三首 桂林山水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七月的天山 。4.教师小结:这两个单元都是三篇写景的文章,加上一篇古诗词。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相似的,那么学习的方法也是相通的,大家先回想一下,学习第一组课文时我们都学到了哪些方法呢?(学生会说:“读;体会句子中所含的意思;抓重点句等。如果说不出来,教师引导:当给我们一篇非常精美的文章时,我们应该首先做什么?学生说读。对美美的读。这就是一种方法,你还想到哪些方法?还可以看插图。品味句子。 )随着学生的说教师随机在课件上打出方法。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感觉到大家都是非常会学习的人,这样很好

6、!今天老师在给大家介绍两种新方法:1. 通过想像,把“话” 变成“画”,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自由说。 (教师补充:我们一边读一边想,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让自己的感官进入文中意境,与作者产生共鸣。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就会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2. “一切景语皆情语” ,体会语句所蕴涵的情感。 (教师补充介绍: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 )这节课我们就联系第一单元的方法,结合老师告诉你的方法,来学习第六单元。(四)学法应用,

7、巩固强化1.请同学们打开书的第六单元,随意翻一翻,看一看你最想读哪篇文章?在这三篇文章中你喜欢哪篇?学生自由说!2.现在就结合老师告诉你的方法,用心地读一读你喜欢的文章,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3.生读文!生谈感受!4.教师出示两组句子,学生读一读。通过读加上想象,你能看见一个什么画面?(找一两个学生自由说一说。 )“大公鸡”画面看画面, 运用了很多修辞,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正如老师前面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以后的学习时,需要我们去深入的体会。5.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古诗词三首1.自己读;2.看大屏幕课件画面老师范读。3.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听了老师的范读,看着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8、其实,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学习诗时不仅应该熟读成颂, ,而且更应该大胆想象。4.听渔歌子唱。让古诗词走进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让历史的灵魂跳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胸膛。(五)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我们这一节导读课,我们对本组的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今天大家在课上表现的相当好。为了在以后能够更好的学好每一篇课文,我们应该在课下做点什么呢?学生自由说(读、背、查资料、等等)教师提出要求:把每一片课文熟读成诵,进一步感受乡村的美妙。搜集、整理、阅读课外关于描写乡村的文章、诗词、图片为我们的综合性学习作好准备。导读课课堂教学实录(一)交流谈话,引入正题:1.同学们,大家上午好!还记得老师姓什么吗?生:姓崔。师

9、:大家再一次见到老师,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吗?生:再次见到您我们很高兴!生:能和您一同学习,我们感到很荣幸。师:听到大家的心里话,老师非常高兴,大家想不想听一听老师的心里话呀!生:想!师:经过上一次和大家短暂的交流,我发现同学们个个机灵活泼,这节课呀,希望同学们把自己身上更多的闪光点展现出来!好吗?生:好!1. 请欣赏一组图片,(课件播放)师:好看吗?生:好看!师:如果请你给它配个标题,你会配什么标题呀?生:美丽的乡村。生:乡村小景。生:田野风光。师:大家配的标题都很恰当,而且有些标题还很富有诗意。这节课,我和大家一同走进课本的第六单元,去学习一组描写田园风光的课文。(二)初读导语,.揭示主题:1

10、.首先,考一考大家,我们每组课文前面都有一篇什么?生:单元导语。师:对。大家真是学习上的有心人。你知道它的作用吗? 生:告诉我们本组讲什么。师:真棒。生:告诉我们怎样学习。师:真会学习!教师小结:大家可不要小看单元导语,它是对这一组内容的概括,就好像我们前进路上的路标,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读懂了导语就会对我们这一单元的学习做到胸有成竹。下面同学们就来自由读一读本单元的导读,想一想,它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一分钟)2.生自由读。3.师:请大家给老师推荐一名声音洪亮的同学读一读导语好吗?学生推选秦冬雪来读!2. 师: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读好!3. 生读导语。4. 师:真不错,读的多好呀!真是不负众

11、望。谁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呀?!牛亚瑞:我知道了本单元是讲乡村生活的画面; 郝雨节:我们应该体味优美语言。曹风:我们知道了这个单元是走在郊外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走在乡间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教师随机点课件,出示本组的主题;内容;目标分别是什么。师:我们通过总结知道了本组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内容是描写乡村生活的画面,目标是体味优美语言,感受田园诗情。那本单元都有哪几篇文章呢?学生一起说:“乡下人家牧场之国古诗词三首麦哨教师一一点击课件出示!(三)知识拓展,学法迁移1.师:通过我和大家的共同归纳,我们知道本单元描写的是乡村田园景色,大家还记得我们这册书,还有哪个单元的课文也是写景

12、的呢?生:第一单元。师:大家真聪明!谁还记的这一个单元的主题呢?学生犹豫。师:这个问题有点难度,没关系慢慢想一想,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想出问题的答案。应该到哪去寻找答案呢?有的同学很机灵,直接翻倒第一页了,去导读中去寻找,找到了吗?谁说一说?生:千山万水。师:你是这样认为的。谁再说一说?生:万水千山。师:对。点击课件出示单元主题。本单元有哪几篇课文呢?生: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师点击课件出示下表:单元主题 内容 学习方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乡村四月 牧场之国古诗词三首麦哨 大好河山 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 4.教师小结:大家看,这两个单元都是三篇写景精美的

13、文章,加上一篇古诗词三首。无论是单元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相似和接近的,学习的方法也是相通的,大家先回想一下,通过对第一组课文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阅读写景文章的好方法呢?生:认真的读。师: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生:看插图。师:这个方法也不错。生:体会句子的含义。生:联系自身实际,去想一想。随着学生的说教师随机在课件上打出方法。师:听了大家的发言,我非常佩服大家,因为大家都是非常会学习的人,各个身怀绝技,在学习上都有适合自己的好方法,!有了好方法能使我们的学习变的更轻松,更快乐!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两种新方法:1. 通过用心地读,想像句子所描写的画面。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生:通过读句子,想像句子所

14、描写的画面。教师补充:我们一边读一边想,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让自己的感官进入文中意境,与作者产生共鸣。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就会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2. 通过用心地读,体会语句所蕴涵的情感。(教师补充介绍: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悟到作者的情也就抓住的文章的中心。)师:这节课我们就联系第一单元的方法,结合老师告诉你的方法,来学习第六单元。(四)学法应用,巩固强化1.请同学们打开书的第六单元,随意翻一翻,看一看你最想读哪篇文章?生随意翻

15、书。师:你最想读哪篇文章呢?生:我最想读乡下人家生:我最想读麦哨生:我最想读古诗词三首师:现在就结合老师告诉你的方法,用心地读一读你喜欢的文章,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生读文!师:谁说一说,你读完文章后的感受?生:我读了乡下人家之后,感觉乡村很美!师:一听就知道读的很认真。生:我读了麦哨一课,我的感受是我很羡慕那些能自由玩耍的孩子。师:能够联系自身去读,很好!生:我读了牧场之国,我感觉荷兰那很美,很幽静。师:真棒!师:我这有一组句子,(教师出示一组句子)生读句子。师:通过读加上想象,你能看到一个什么画面?生:我看到很多竹笋在顽皮的从土里探出小脑袋。师:你的想像力真丰富!生:我仿佛看到竹笋遍地发芽的

16、情景。教师课件出示画面,教师小结:正象老师告诉大家的一样,许多优美的语句,通过你丰富的想象,都会变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你能通过读,表现出你的喜欢吗?找一两个读一读。真有感情)下面老师再请大家欣赏一组句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你通过听能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生:我仿佛看到一群小鸡在那里啄食。生:我仿佛看到一只大公鸡在那里雄赳赳的走来走去!教师出示课件画面:听大家这么一说,我感觉到大家想像的画面比老师提供的画面还要美,想像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这两组句子练习,运用的是老师刚才提到的哪种方法呀!生:通过读,想像句子描写的画面。教师小结:在本单元的课文中,象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很多,其中更有很多句子运用了很多修辞,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正如老师前面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以后的学习时,希望同学们拿老师教给的方法试一试,看看灵不灵,不灵,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