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737082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邵固中学六年级语文学科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王再广一、 基本情况本班共有学生 59 名,最高分 102 分,最低分 5 分,34 名学生合格,25 名学生不合格。二、试题分析和评价试题内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涵盖了拼音、识字、词语、句子的积累、理解和运用,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三、学生做题情况分析1、基础知识:学生基础知识的失分率较低,这主要原因是基础的难度较小,学生在拼音上基本功扎实,查字典填空、选择填空失分率相对较低,但组词填空、句子排序的失分率较高。 2、阅读 应该说本次阅读考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大类。 这部

2、分主要检测了学生对字、词、句等理解、积累、运用的情况。从卷面上来看,多数考生对该部分的知识掌握相对较好,基本上能对字词意思的选择有了一定的辨析能力,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组词填空;根据提示填写成语、名言;对课文中相关知识的理解较透彻,大都能正确地完成相关课文内容的填空。这些知识积累题,学生完成不错,出错率较低。可见考生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较扎实,且能灵活地用以解决相关问题,值得充分肯定。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广大老师的共识。阅读我觉得要求很明确,很单纯,没有拐弯,疑云密布的情况,而且考察的内容也不外乎对词语的理解,对句子的感悟,对整个文章的整体把握,以及文章的表达方式问题,难度不大,要

3、求明确,所以学生的阅读没有向以往那样丢分的让人沮丧。学生在阅读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尚有、书写不够规范而导致错别字现象。、审题不够认真而造成了不应该的失分 例如六年级都有不少学生画蛇添足,丢分太不值得。、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3、关于作文本次检测作文,要求写一篇话题作文,贴近教材,学生有话可说,容易发挥正常水平。从阅卷情况看,多数学生理解题意,能从平时生活中搜集作文素材。部分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没读懂习作要求,没有以地球的身份来写文章;二是语言积累不多,内容空洞,语言平淡。三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四是不认真对待,应付考试。四、努力方向为了全面提高语文教学

4、质量,针对本次的考试情况,结合当前的课改精神,提出如下教学建议:1、坚持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之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2、立足课堂教学,抓好语文基础。本次考试中,基础知识部分得分率最高,说明学生掌握得较好。对此我们不能松懈,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课堂教学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期末复习中严格检查学生对字、词、句、段等知识点的过关。3、课内课外结合,提高阅读能力。阅读部分历来失分较多,本次考试也不例外。阅读部分学生在理解、分析、概括、表达能力四方面失分率高,有不少学生在阅读理解题中显得知识匮乏,缺乏理解,生搬硬套,反映出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稍薄弱,欠缺阅读方法,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4、加强作文研究,提高写作能力。评卷中现了不少优秀作文,有部分学生乐于表达,敢于表达;但也发现相当一部分是内容单调、形式呆板、平淡无情的文章。这是否与我们陈旧的作文教学模式有关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习作教学中希望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立足教材,落实练笔。第二,重视积累,以读促写。第三,加强指导,授之以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