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技术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交换技术简介(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软交换分组网与 PSTN的融合 一、 分组网与 PSTN融合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逐渐产生了数据通信的需要,加之电话网覆盖范围大的优点,所以人们开始在电话网上传送数据业务。但数据业务的增长出人意料,对并不适合传数据业务的 PSTN 造成了巨大压力。所以运营公司要把PSTN 上已有的数据业务顺利卸载(offload)到新建的数据网上,减轻对传统网络的压力。 另外,随着数据网的迅速发展,人们除在其上传数据业务外,也开始尝试传话音等传统 PSTN 业务。与传统电话相比,分组网传话音具有成本低、利润高、价格便宜、易推出新业务等很多优势,分组电话逐渐成为发展方向之一,但它需要与 PSTN 实现互
2、通。 从大多数运营者的角度看,现在数据业务的收入还不能和话音业务收入相比,但网上数据业务量却在明明白白地赶超话音业务量,所以他们也必须考虑未来网络建设的问题,包括:如何对待已经进行了巨额投资的传统 PSTN,是否需要作大的改造以适应日益增加的数据业务量;如何实现 PSTN 低成本地向基于分组的网络结构演进,或者如何实现 PSTN 与新建数据网的融合;等等。 以上这些情况提出了分组网与传统 PSTN 的融合问题。二、 融合的策略 IP 电话引起的喧嚣逐渐沉寂下来后,人们至少明白了一个事实:尽管 IP 网络发展很快,但 PSTN 依然有存在价值,它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传统的基础设施,如 4 类/5
3、 类交换机、SS7 信令网、智能网应用等,用户正在使用并且会继续使用。 既然原有网络近期不会消失,那么就产生了新旧网络融合互通的问题。关于怎样实现融合,业界提出了很多方案,Call Server、Call agent、softswitch、media controllor、下一代交换机等等,虽然说法不一,但都是为了实现相同的目的:以分组为基础,建设下一代公众网络,实现 PSTN 和新网的融合;电路网顺利平滑地向分组网(IP/ATM )过渡,节省运营成本和投资;创造具有竞争性的新特性和新业务,获得新的收入渠道。为方便起见,我们在本文中,把它们都统称为软交换。1软交换的概念 软交换与 80 年代人
4、们提出的先进智能网有些类似,但它具有更新、更多的含义,它将在业务融合、终端用户控制、第三方应用集成中起重要作用。未来新公众网的组成元素中,软交换将是一个重要组件,是新老网实现融合的枢纽。那么什么是软交换呢?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把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服务器或网元上的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含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会话、拆除会话) 、信令互通(如从SS7 到 IP) 。其结果就是把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分离开,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使业务提供者可以自由地将传输业务与控制协议结合起来,实现业务转移。其中更重要的是,软交换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程
5、序接口(API) ,允许在交换机制中灵活引入新业务,而原来老式的 4 类、5 类交换机仍可通过 SS7链路保留。 2软交换的网络结构图 1 是 Bridgewater 提供的 IP 与 PSTN 融合的结构图,其中的智能业务节点、各种数据库以及信令网关所完成的功能就是我们所说的软交换。信令网关完成7 号信令和 IP 信令之间的转换。智能业务点与各种资源数据库相连,负责业务连接的控制,还有开放式应用接口。网络接入设备就是在智能点指导下完成业务的传输。现在生产的设备中,智能业务点往往就是软交换机,网络接入设备就是媒体网关。 图 1 IP 与 PSTN 的融合 关于软交换功能是基于服务器还是基于交换
6、机来实现,其实因情况而异。以交换为中心的模式可以提高资源密集型应用(如选路表查询,状态控制)的性能,而基于服务器的方式具有编程的功能,能灵活适应策略、用户喜好、特性控制等变化,所以两者结合起来可能效果更好。3软交换的功能 根据软交换在网络中的不同位置,他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Internet 业务卸载的功能。软交换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拨号业务从现有 5 类交换机上卸载下来。传统 5 类交换机不适合处理大量的长时间呼叫业务,如果能在传统汇接网络的边缘放置较便宜的软交换机,把拨号业务在进入 5 类交换机之前直接交换到 ISP 的网络或 Internet 网上,而话音业务不受影响,继续向下传送,这样就
7、会极大减轻交换机的负担。传统运营者就不会抱怨 Internet业务对网络带来的压力,竞争的本地运营公司(CLEC) 、ISP 等新兴运营公司也不用抱怨向 ILEC 支付的昂贵 CO 交换机使用费,皆大欢喜。 代替 4 类交换机。随着软交换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协议的通过,新一代软交换将有能力成为 4 类汇接交换机的代替产品。4 类交换机不需要具有 5 类交换机那么多的特性,所以只要信令网关能够提供合适的 SS7 接口,下一代交换机就可以胜任其职。它们的主要应用将是长途 VoIP 业务。 代替 5 类交换机。5 类交换机的价格往往是 CLEC 和业务提供者进入市场的一大障碍。他们希望有新产品,既具备
8、5 类交换机的特性,又价格便宜,还可以在网络层提供增强型业务。下一代交换机适合本地环路的 VoIP 方案,它即可以接收 ATM 或 IP 上传送的业务,又可以把业务转移到 PSTN 上,还能继续把业务做为数据业务传到骨干网上。4软交换的好处 与电路交换机相比,软交换成本低。软交换采用开放式平台,易于接收革新应用,而且由于软交换利用的是普通计算机器件,其价格性能比每年提高6080,电路交换机的价格性能比每年提高大约 20,所以与电路交换机相比,软交换在成本方面有更大优势。而且很多设备制造商欢迎第三方开发者,在软交换平台上开发能够很容易、很迅速加入任何网络的新业务。 软交换配置灵活,功能块可以分布
9、在整个网络中,也可集中起来,适合不同需求。网络可以选择不同的软交换配置模式:可以采用多个小型软交换机分布在网络边缘,或者是用一些较大的交换机分布在主要城市的网络中心,或者是更少的、更大的软交换机放于数据中心,与高速光纤骨干网相连。一般来说,大型网络需要用多个软交换机管理不同的区域和范围,业务可从本地平台接入,而小型网络可能需要 2 个软交换机(其中一个作备份)就够了。 软交换采用开放式标准接口,易于和不同网关、交换机、网络节点通信,兼容性、互操作性、互通性好。软交换支持开放式 API,多数设备制造商会创造一个编程的环境,方便用户建立新业务,使用户独立于制造商以及他们支持的技术(ATM/IP/T
10、DM)与协议(H.323/MGCP/SIP 等) 。 对于那些采用电路交换机建网不合适、不经济的运营公司来说,软交换不失为一个好的建网策略。除成本低外,业务提供者能够很容易地用软交换转移、处理那些对 5 类交换机来说太复杂的业务。CLEC 在传统交换机方面没有什么投资基础,他们可以通过综合接入设备(IAD)把业务特性控制放在网络边缘,然后用软交换来保持中心呼叫控制的功能。对以 ISP 为服务用户的业务提供者来说,保持中心呼叫控制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它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大规模网络升级,运营者可以把新型业务下载到数据网络上,只把话音业务在传统交换机上传输。对 IXC(长途运营公司)来说,可能只需
11、要高性能的软交换用于大量用户选路查询和呼叫建立,所以他们可能愿意把信令和某些呼叫控制特性集中化。传统本地运营公司(ILEC)可能是最慢采用软交换的,主要是考虑到他们已对传统交换机所作的巨大投资。三、 软交换标准协议的发展 软交换的实现过程主要就是通过网关发出信令,控制话音/数据业务通路。网关提供 IP/ATM 网络与传统 PSTN 网络之间的连接,软交换确保呼叫或连接的信令信息(自动号码识别、记费信息等)在网关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所以软交换要能够实现信令转换(即能实现用一种信令建立呼叫,用另一种信令结束呼叫) ,至少能够支持 SS7、ISUP、SIP、H.323 和 MGCP 等协议。软交换产品
12、要尽可能与多种设备互操作,尤其是 IP 网关、网络接入服务器、综合接入设备等,能支持 4、5 类交换机特性。 有关软交换的标准、协议是网络融合的关键。现在包括设备制造商、业务提供者在内的业界都在为标准制定工作而努力,希望把先进业务、语音应用引入到数据网中,并能和传统网络顺利融和。现在的标准工作主要涉及:互操作性;媒体控制协议(如 MGCP、H.248 ) ,软交换机之间的通信(如 SIP) ,扩展业务平台的协议和 API;符合国际电话连接标准;安全标准;利用软交换传送高级业务等方面。相关的标准主要有 H.323、MGCP、SIP 等。1H.323 1996 年 ITU 通过 H.323 规范时
13、,是作为 H.320 的修改版(H.320 是 ISDN和电路交换网上的会议电视的协议) ,用于 LAN 上的会议电视。后来 1998 年又通过 H.323 的第二版,从而该规范也可用于 IP 网上的通信,目前第三版的工作正在进行。现在作为多媒体组网标准的 H.323 应用比较广泛,它是 IP 网关/终端在分组网上传送话音和多媒体业务所使用的核心协议,包括点到点、点到多点会议、呼叫控制、多媒体管理、带宽管理、LAN 与其他网络的接口等。 H.323 协议中关于长途呼叫建立时间等问题还有待解决。 H.323 没有关于NNI 接口的定义,没有拥塞控制机制。这在专用网内实现计算机计算机的呼叫没有问题
14、,但要提供全国性业务及 PSTN-to-PSTN 连接则必须依赖 NNI 接口。H.323 是集中式对等结构,多个平台运行多个软件,硬软件升级不容易。2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 MGCP 是 SGCP(简单网关控制协议)和 IPDC(Internet Protocol Device Control)的结合产物。1998 年 Level 3 提出 IPDC,同时 Telcordia(原来的Bellcore)提出了 SGCP,当 IETF 成立 MeGaCo 工作组后,两者合并为MGCP。当时人们希望把以软件为中心的呼叫处理功能和以硬件为中心的媒体流处理(media streaming)功能分
15、离开,放置在软交换与媒体网关之间。那时H.323 和 SIP 协议不能处理这两个分离实体之间的通信,所以就产生了MGCP。 MGCP 侧重的是简单性和可靠性,MGCP 协议本身只限于处理媒体流控制,呼叫处理等智能工作卸载到软交换上,使媒体网关成为一个很简单的设备,简化了本地接入设备的设计,只负担必要的接入硬件和 MGCP 用户侧功能的成本,网管和互操作成本转移到网络上。图 2 是 MGCP 的实施示意图。MGCP 通过软交换实现对多业务分组网边缘上的数据通信设备(如 VoIP 网关、voice-over-ATM 网关、cable modem、机顶盒、软 PBX 和电路交叉连接)的外部控制和管理
16、。其中的软交换可以分布在多个计算机平台上,从外部控制、管理多媒体网络边缘上的媒体网关,指导网关在端点之间建立连接,探测摘机之类的事件,产生振铃等信号,以及规范端点之间如何、何时建立连接。 图 2 MGCP 实施图 MGCP 是软交换、媒体网关、信令网关的关键协议,它使 IP 电话网可以接入 PSTN,实现端到端电话业务。MGCP 规范的草案已经提交给 IETF 和ETSI。 后来 Lucent 又提出了媒体设备控制协议( MDCP) ,于是所有以上协议又合并成 MeGaCo 协议(又称作 H.248) 。MeGaCo 既适应面向连接的媒体(TDM,ATM) ,又面向无连接媒体(IP) ,是一个全套的多种媒体网关控制标准。其标准制定工作正在进行中,但由于它比较复杂,因此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3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主要是为 Internet 网上的多媒体会议电视服务的,用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