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方法(学生用)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733281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辞方法(学生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修辞方法(学生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修辞方法(学生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修辞方法(学生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辞方法(学生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修辞方法复习语文课程标准对修辞的考查要求是:了解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境巾辨别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具体地说对修辞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能辨析常用的修辞,并能辨析运用的正误:二能体会常见句子中修辞的作用:三能根据句式结构与语境仿写句子。一、比喻比喻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即“打比方” 。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它们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作比喻的事物叫喻体;使本体和喻体发生相比关系的词叫比喻词。如: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句中的“叶子”是本体, “裙”是喻体, “

2、像”是比喻词。比喻又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三种基本类型。(一)明喻,就是非常明显的比喻。打这种比喻,比喻词也都是些能够明显表示比喻的字眼。例如:六月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明喻一般用“正像” 、 “好像” 、 “像一样” 、 “像一般” 、 “仿佛似的” 、 “好比”等比喻词。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例: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二)暗喻,就是不明显的比喻。这种比喻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字眼儿不是鲜明的比喻词,例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暗喻是用“是” 、 “变成” 、 “成了”等比喻词。例: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例:革命

3、的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种腐蚀剂。 (三)借喻,打这种比喻时,本体和比喻词全不出现,直接把喻体借过来代替本体。例如:只剩下直的雨道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瀑布。例: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四)比喻的作用:运用比喻能够在叙述或描写时更加生动形象;在议论时能够使比较复杂或抽象的道理更容易被人理解接受。 化抽象为具体 化深奥为浅显 化平淡为生动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多远.作用分析:用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比喻覆盆子,形象生动地表现覆盆子的形状、色泽,写出了百草园在儿童的眼里是多么新奇,可见百草

4、园是乐园.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作用分析:“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 “钥匙”比喻法国语言,形象地表明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提高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形象地写出春天原野中草花的生长情况,生动地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野花的色彩和形态. 下列几种情况,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表示猜测。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示举例。例如:中国有许多

5、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向秀丽等。二、拟人拟人属于比拟的一种,是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得和人一样有感情,有动作。把一些动植物和无生物给它一个人格化,使说话或作文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更鲜明。例如:(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写出了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2)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作用分析:用拟人的方法表现了春天降临,大地复苏的欢乐情态,把春写得有人的感情,十分生动形象。作用:把非人的事物直接赋予人的动作、神情、心理、思想品德等的一种修辞方法。能使被描述的事物生动形象,赋予它人格

6、化的内涵。比喻和拟人的区别:在比喻句中,总是先把某种事物比成另一种人或事物,然后展开描写。而在拟人句中,省略了比喻作人这一环节,直接赋予它人的动作、心理、思想、神态等。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例:春天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笑着,走着。三、夸张夸张,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夸张有两种;一是尽量地把事情向高、大、壮、强、重等方面伸张扩大;二是尽量地把它向低、小、坏、弱、轻、等方面收敛缩小。例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着了火。(扩大)这个房间小得连转身也不可以。 (缩小)例: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飞

7、流 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燕山雪花大如席。 作用:揭示本质,给人启示;增强语言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四、排比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排比的语法结构基本一致,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美丽和宽广!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夜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乌有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的作用: 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

8、、感情强烈,语言畅达,节奏感强,有气势,能增强文章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设问设问,是自问自答,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设问法能够使得要强调的主要意思表达得明确、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设问的作用:突出文章重点,增强语势,引起读者注意,发人深思。东边有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作用分析:启发读者思考,说明苏州园林美术画的特点是它的设计讲究自然之趣、行文有波澜,生动,不呆板。可以把设问和反问连用,一般用反问回答设问。例如: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

9、,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六、反问反问,又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实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寓于问句之中。例如: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种类:(1)用肯定语气表达否定内容例如: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2)用否定语气表达肯定内容例如: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3.反问的作用:加强语气,使确定的意思增强,给读者的印象更深刻。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作用分析:在记叙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之后,用两个反问句抒发自己的感情,

10、赞扬志愿军战士的英雄行为。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启发读者深思。设问和反问的区别:设问:自问自答。 反问:只问不答,答案藏在问题中。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 反问: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引发思考。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七、对偶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对偶和排比有一些相似之处,各个分句的结构相似,但是两者还是不同的。A 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B 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对偶

1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排比)种类:(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的作用:形式上句势整齐,增强语言形式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语意的相反相成,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又富有表现力。衔远山,吞长江。作用分析:写出洞庭湖水势浩大的壮阔景象。八、引用引用,是说话或写文章时,引用别人的话,或引用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等。运用引用修辞法,把名人锤炼成功了语言和确凿的史实,资料引用来说明问题,增

12、强文章的说服力。例如:“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九、反复1.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2.种类:(1)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 )例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盼望着”连续反复,表现对春的喜爱,盼望春天早日到来的急切心情。 )(2)间隔反复(接连使用的词语或句子中间隔有其他词语或句子。 )例如: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间隔反复有时和排比结合在一起使用。 )3.反复的作用:强调突出某一事物,表达绵绵不断的情思或加强语气,突出感情。例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作用分析:“盼望着”连续反复,表现对春的喜爱,盼望春天早日到来的急切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