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729920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 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评物理试卷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得 分一:填空题(第 18 题每空 1 分,第 911 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1.物理学中,常用新的物理量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比如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引入速度;要比较做功的快慢,需要引入 ;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需要引入 。 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 (选填“变大” 、 “变小”或“不 变”),重力势能 (选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3.如图船闸中,仅阀门A 打开,上游和闸室组成 ,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

2、减小”或“不变”).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4.草坪式浴室防滑垫的正反面如图所示,其正面做成仿草坪式,目的是为了增大 ;反面的许多小吸盘在 作用下,使垫紧贴在地面上,从而达到防滑效果.5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 A、B 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液面相平,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A P B(选填“大于” “等于” “小于” )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A P B(选填“大于” “等于” “小于” ) 6. 如图所示,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匀速提升质量相等的物体。且物体质量大于滑轮质 量,不计绳重和摩擦。比较甲、乙两种使用方式可知 更省力, 机械效率更高 (均选填

3、 “甲”或 “乙”)。7.刘佳的妈妈从超市买回来一袋胡萝卜,刘佳挑选了一个最大的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所示,可知胡萝卜重为 N,如果在系线处将胡萝卜切成两段,则GA_GB(选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第 6 题图 第 7 题图8. 木块的密度是O.610 3kgm 3,冰块的密度是O.910 3kgm 3,若它们质量相等,都漂浮 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 冰块受到浮力。若把质量相等的实心木块和实心铁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木块受到浮力 铁块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9.弹簧测力计下吊着重为 5 牛的金属块,当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3 牛,则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金属块的密度为_ _ kg/m3。( 水 =1.0103 kg/m3)10.如图所示,AOB 为一机械设备的简化示意图,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杠杆(自重不计) ,已知 AO=2BO。固定 O 点,使 BO 处于水平位置,此时 B 端挂一重为 40N 的物体,要使杠杆不发生转动,在 A 端需要施加最小的力 F _ N ,请在图上画出这个最小的力 F 的示意图和它的力臂。第 10 题图 第 11 题图 11.如图所示,在 容 器 中 放 一 个 上 、 下 底 面 积 均 为 10 cm2、 高 为 5 cm, 体 积 为 80 cm3 的 均 匀 对 称 石 鼓

5、 , 其 下 底 表 面 与 容 器 底 部 完 全 紧 密 接 触 , 石 鼓 全 部 浸 没 于 水 中 且其 上 表 面 与 水 面 齐 平 , 则 石 鼓 受 到 的 浮 力 是 _ N。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选择题答题表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12下面哪一个现象的描述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A.春天柳絮轻扬 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纷飞 D.冬天瑞雪飘飘13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图钉尖很尖锐 B书包背带较宽 C铁轨下铺设枕木 D穿滑雪板滑雪水 石 鼓14. 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6、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受到惯性力的作用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15. 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 5c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D减小了脚

7、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16.如图为某饲养场牲畜自动饮水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储水箱与饮水杯 A、B、C 组成连通器B.控制进水的自动装置应用了杠杆平衡条件C.静止时浮子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静止时水对三个饮水杯底部压强的关系是:P APBPC17.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列各现象的产生与此相关的是: 18. 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没有做功的是:A马拉圆木前进 B中学生背书包沿 C叉车举起货物 D燃气推动火箭升空平直公路行走19.山区的公路多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公路,这样车辆向上行驶时可以:A提高功率 B.提高机械效率C减小所必需的牵引力 D.减小所做的功20.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

8、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21. 如图所示,拉力 F=125,在 10s 内将重物匀速提升 2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 0.2m/s B.物体重是 375C. 拉力 F 做的功是 250 D. 拉力 F 的功率为 75W 三:实验题(第 22 题 6 分,第 23 题 8 分,第 23 题 6 分, 共 20 分)22.小明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1)上述四种情况, 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 有关。(3)做

9、 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23.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格:A撬 棒C核桃夹B羊角锤D食品夹 第 23 题图(1)实验时,提升钩码需要在弹簧测力计 拉动的过程中读拉力 F 的示数;表格中编号(a)处数据 。(2)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 有关。(3)实验进行三次测量的目的是 。24.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第 24 题图该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大小可能与物体_ _的关系。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_

10、_(选填“ A”或“ B”)。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 _来反映的。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 A 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 B 碰撞时_ _(选填“碰前 A”、 “碰后 A”、 “碰前 B”或“碰后 B”)的速度,它是通过_ _(选填“高度”或“质量” )来改变的。实验中多次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时,应改变_(选填“物体 A”或“物体 B”)的质量,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四:推导与计算题(第 25 题 5 分,第 26 题 8 分,第 27 题 11 分,共 24 分)(a)3.85.025.“冰山一角”是表示冰山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部分只是整个冰山的一个小部分,试

11、用浮力知识推证:漂浮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体积只有整个冰山的十分之一,即 V 露 = V10冰 。 (已知: 水 =1.0x103kg/m3, 冰 =0.9x103kg/m3)“冰山一角”26.如图所示,一卡车车厢底板距地面 1.5m 高,小明把一块 3m 长的钢板 AB 搭在车厢底板上,构成一个斜面。他通过这个斜面,用 F=600N 的力,把一个大木箱由 B 处推到 A 处,已知木箱重为 1000N。(1)小明把木箱由 B 处推动 A 处,用了 30s 时间,求木箱的运动速度。(2)小明对木箱的推力做了多少功?(3)这个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第 26 题图27.如图所示

12、是小华为防止家中停水而设计的贮水箱。当水箱中水深达到 1.2m 时,浮子 A恰好堵住进水管向箱内放水,此时浮子 A 有 1/3 体积露出水面(浮子 A 只能沿图示位置的竖直方向移动)。若进水管口水的压强为 1.2x105Pa,管口横截面积为 25.cm,浮子 A重 10N。求:( g取 10N/kg)(1)浮子 A 刚好堵住水管时,贮水箱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Pa?1.5m3mAB(2)出水管口的水对浮子 A 的压力是多少 N?(3)浮子 A 的体积是多少 m3 ?1.出 水 管进 水 管第 27 题图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第 18 题每空 1 分,第 911 题每空 2 分,共 2

13、6 分)1. 功率 压强 2. 不变 变小 3. 连通器 增大 4. 摩擦力 大气压5. 小于 等于 6. 甲 乙 7. 2.4 大于 8. 等于 大于92 2.5103kg/m3 10. 20N 作图如下所示(2 分) 11. 0.3第 10 题作图二、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 B D A B C A B C D D三、实验题(第 22 题 6 分,第 23 题 8 分,第 23 题 6 分, 共 20 分)22. (1)甲 (2)液体密度(液体种类) (3)乙和丙 (每空 2 分)23. (1)匀速拉动 75

14、%( 2)被提升物体的重力(3)防止实验具有偶然性(或“探究实L验结论的普遍性” ) 。 (每空 2 分)24. (1)速度和质量 (填一个也可得 1 分) (2)A (3)物体 B 被推动的距离 (4)碰前 A 高度 (5)A (本题每空 1 分)四、推导与计算题(第 25 题 5 分,第 26 题 8 分,第 27 题 11 分,共 24 分)25(5 分)冰山漂浮在水面时: F 浮 = G 冰 2 分 水 g V 排 = m 冰 g= 冰 g V 冰 2 分V 排 = V 冰 即:V 露 = V 冰 1 分1091026. (8 分)(1)v=s/t=3m/30s=0.1m/s2 分(2)W=Fs=600N3m=1800J2 分(3)W 有 =Gh=1000N1.5m=1500J2 分=W 有 /W=1500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