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729835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汪清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汪清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汪清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汪清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汪清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汪清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汪清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汪清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汪清县人工栽培食用菌历史悠久,群众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我县主要经营和栽培的品种有黑木耳、灵芝、香菇、元蘑、平菇、榆黄蘑、鸡腿菇、杏鲍菇、猴头、阿魏菇、滑子蘑等。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一)黑木耳产业。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结合“天保” 工程的实施,我县因地制宜地实施了“黑木耳大 县建设工程” 。2001 年,成功举办了“ 中国首届汪清黑木耳 节” ,2012 年被全国食用菌协会授予“2012 年度全国食用菌 产业化建设 示范县” 荣誉称号,极大地促进了我县黑木耳产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县的知名度,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好的影响。2014

2、年,全县黑木耳生产达到 5 亿袋,实现产值 14 亿元。其中天桥岭镇、春阳镇和鸡冠乡黑木耳发展较快,其它六个乡镇黑木耳发展都呈上升趋势。全县年产 500 万袋以上的菌包企业 3 家,年产 500 万袋以上的黑木耳生产基地 10个,在天桥岭镇的口山村和桃园村建设高科技食用菌生产园区2 个,园区和基地的生产总量已占全县黑木耳生产总量的 30%,并且带动了其它菌类的发展。天桥岭镇天成黑木耳交易市场容纳 150 户业主,大型仓储库房有 20 个,2014 年交易额约在 8 亿元左右。(二)其他食用菌产业。人工栽培的其他主要菌类有灵芝、香菇、元蘑、平菇、榆黄蘑、鸡腿菇、杏鲍菇、猴头、阿魏菇、滑子蘑等,年

3、产量达 500 吨以上。近年来我县灵芝产业逐步发展壮大,2延边丹华山珍食品有限公司灵芝基地目前拥有大棚 36 个。各种野生菌类有 20 科 91 种,蓄量约为 2200 吨。主要有松茸、榛蘑、木耳、羊肚菌、冻蘑、榆黄蘑、香菇、猴头、小黄蘑、小灰蘑、美味牛肝菌、灵芝、猪苓、平菇、灰树菇、鸡油菌、鸡腿菇等,县内各处均有分布,其中名贵的品种有:松茸主要分布于东光镇、天桥岭镇;羊肚菌主要分布于百草沟镇;木耳、鸡油菌县内各处有少量分布。年采集量约 500 吨左右,产在 6000 万元左右。(三)食用菌加工企业。目前,县内有食用菌主要加工企业 6家,延边丹华山珍食品有限公司、吉林省郑氏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吉

4、林延边林业集团天桥岭林业有限公司食品加工厂、汪清县鑫绿山珍食品有限公司、长白山绿野森健食品有限公司、延边汪清干菜加工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约在 2000 吨左右。其中,延边丹华山珍食品有限公司的“丹华” 牌和吉林省 郑氏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 吉绿 源” 牌产品荣 获中国“驰名商标” 称号,生产的食用菌系列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远销国内外。二、存在的问题(一)从栽培领域来看,基地发育不成熟。汪清县于 2001 年成功举办了“ 中国首届汪清黑木耳 节” ,先后荣 获“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 “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 产基地县”等荣誉称号。2014 年全县黑木耳生产达到 5 亿袋,实现产值

5、 14 亿元。但是,全县年产 500 万袋以上的黑木耳生产基地仅 10 个,基础设施不齐全,标准化基地建设基本空白。(二)从加工领域来看,龙头企业有待培优做大。一是食用菌3食品加工方面。我县仅有丹华、郑氏、绿野森健等食用菌主要加工企业 6 家,年加工能力仅约在 0.2 万吨左右,且品牌效应不大。二是菌包生产方面。目前,仅有源创、天林、什百兴等菌包加工企业 3 家,年加工菌包不足 2000 万袋,根本满足不了产业发展需要。三是黑木耳生产机械制造方面。我县没有成型的黑木耳生产机械制造企业,生产需要的筛料机、拌料机、装袋机、窝口机、刺孔机、灭菌锅炉等机械类产品,基本从黑龙江、敦化等地购进。四是废弃菌

6、袋回收加工方面。目前,县内仅武汉凯迪能够大规模回收废旧菌袋,回收利用率不足 10%。(三)从流通领域来看,销售网络不健全。我县天桥岭镇天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正在初期建设中,营业门市及交易厅(含综合服务中心)9613 平方米、仓储库房 1500 平方米。年交易量仅 1.6万吨,交易额 8 亿左右。同时,全县仅有菌需物资商店 17 家(工商注册),且布局分散,缺乏有效监管。(四)从科研领域来看,科技创新不足。我县于 2011 年专门成立了特产研究所,同时与吉林农业大学、延边农学院、延边农科院、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等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有一定联系和技术合作,但是菌种、替代料、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没有任何

7、实质性进展。三、今后食用菌产业发展措施(一)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升产业整体运行质量。以实现黑木耳全产业链标准化为目标,强化标准的制定实施,将标准贯穿于生产、经营、加工、流通的全过程,所有关键环节都有标准可依,形成从源头到终端产品全程标准化。一是菌种标准化。制4定菌种质量标准,依靠严格监督管理,实现全县菌种的优化和品种的逐步统一。二是菌需物资标准化。制定菌袋、菌用木屑等菌需物资的质量标准,由经销商遵照实施,保证全县菌用原材料投入品的优质安全。三是菌包制作标准化。制定菌包质量鉴定标准、工艺流程规范及责任认定办法,规范菌包厂运行,保障从业双方的权益。四是栽培技术标准化。在现有技术规程的基础上,分别

8、制定绿色黑木耳栽培技术标准、无公害黑木耳栽培技术标准、棚室立体化栽培技术标准,通过大规模培训和高频率示范观摩,强力组织实施。并向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申报认定。五是产品质量体系标准化。针对黑木耳初级产品及各类加工品分别制定质量分级分类标准及加工、包装、贮存、运输的相关标准,形成完善的产品质量体系,全程指导黑木耳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各产业环节的运行。(二)大力推进集约化生产,彻底转变发展模式。从“以量取胜” 转为 “以 质取胜”;从“资源效益” 转为 “技术效益”,走优质高产高效发展之路。一是控制栽培总量,实行精细管理。淘汰目前依靠规模大、管理粗、效益低的发展模式,将全县黑木耳栽培总量控制在 5 亿

9、袋以内,推行规模适度、管理精细、精品高效的发展模式。二是调整栽培数量的季节性失衡。大力缩减春耳栽培规模,适度扩张秋耳的栽培比重,使菌用原材料需求和劳动用工需求在季节上趋于相对均衡,缓解原材料和劳动用工供应的紧张,有效抑制价格上涨,降低生产成本。三是有效提高生产科技含量。不断示范推广富硒黑木耳、棚室挂袋黑木耳的生产技术,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效益提升与污染治理的双赢。四是提升园区设5施水平。整合项目扶持资金,动员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建设高标准的棚室化园区、富硒黑木耳园区,通过改造提升完善基地和园区设施,提升园区功能,深度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三)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大力提升科技化水平。

10、以先进的科技武装产业,将科技渗透到产业链条的各个节点,使产业的发展得到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大力合作开展产业技术研究。积极与吉林农业大学、延边农学院、延边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栽培新技术、替代原料、新型机械等方面的研发和各种栽培试验,为产业的高效发展提供科技动力。二是加大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力度。认真总结已有的新技术、新成果,改进提高技术培训工作,奖励乡土科技人才,推动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三是打造监控检测和质量可追溯体系平台。采取与菌农签订保证书,明确责任和义务;完善村委会考核体系、安排专职监督人员、建立举报奖励平台等相关有效措施,逐步形成群众互相监督管理体系。建设黑木耳质量检测中心,

11、全面承担起农残、重金属、营养成分、水分、灰分的检测任务。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提供可靠的质量安全保证。(四)大力推进工厂化生产,实现产业关键环节的跨越升级。解决目前菌包加工厂数量少、规模小的问题,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全面加快工厂化进程。一是推进菌包生产工厂化。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大型菌包厂项目,将分散的农业生产逐步转向工业生产,取缔家庭作坊生产,有效解决效率低、能耗大、污染重的问题,达到产业模式和农村人口“双转” 。二是推进黑木耳食品加工工厂化。大力扶持发展黑木耳食品加工业,6加速黑木耳产品转化增值。推进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礼盒等精包装产品、多糖等功能性产品,不断提高黑木耳加

12、工率实现更高产值,创造更多税收。三是推进废弃菌袋回收利用的工厂化。鼓励扶持企业和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小型塑料颗粒厂、生物菌肥厂,进行塑料颗粒加工或生产生物菌肥,有效提高废菌袋利用率,实现废菌袋循环利用,形成良性循环运作机制。(五)大力推进品牌化经营,提升汪清黑木耳竞争力。将培树品牌作为拉动产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牢牢抓住不放,不断增强实力、挖掘潜力、凝聚合力,打造实力最强、知名度最高、以绿色有机富养产品内涵赢得消费者、行销国内外高端市场、并作为行业最高标志的汪清品牌,在品牌化经营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把培育市场、壮大龙头企业,延伸黑木耳产业链条,作为发展黑木耳产业的重要环节来抓,不断

13、加大黑木耳龙头企业建设。要培大扶强现有龙头企业;吸引民间资本,新建黑木耳加工企业;招商嫁接改建,壮大龙头企业。二是构建现代市场交易体系。引导天成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把黑木耳传统物流交易方式与电子商务、大型现货交易平台结合起来,以传统批发市场为前端为电商交易提供检测、备货、仓储等功能,用“现货交易电商”的模式提升市 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并加快规范菌需物资供应市场。三是培育品牌商标。鼓励企业面向欧洲、北美、韩国、日本等多家和地区不断拓宽市场。在丹华、郑氏等“中国驰名商 标” 的基 础上,采取有效措施 进一步培育一批“中国驰名商标” ,拉动汪清黑木耳 产品进军 国内外高端市场,增强汪清黑木耳的市场

14、竞争力。四是打造园区基地品牌。进一步加大园7区建设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建设一批标准化园区,并加强园区监管,构建园区和栽培户质量安全信用评价体系。推进绿色和无公害黑木耳基地认证,造就一批国家认可的绿色、有机、无公害栽培基地。五是加快形成产业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汪清黑木耳发展历史、技术人文、市场园区、生态环境、营养价值等内涵,打造汪清独具特色的黑木耳产业文化品牌。开展集中统一的对外宣传,申请“汪清黑木耳 ”地理标志,提升整体品牌的影响力。(六)大力提升组织化水平,优化产业发展主体。坚持政府引领与社会化驱动双轨并行,协力提升产业的组织化水平。充分发挥产业部门规划协调、规范指导、跟踪服务的功能,采取县、镇、村三级联动方式,不断推动技术交流、互帮互助、行业自律的功能和沟通业内外、富有影响力的功能,从各自不同角度为产业的发展发挥引领作用。同时,进一步扶持黑木耳专业合作社发展,把一家一户生产者组织起来,统一技术标准、原材料采购、生产管理和商标品牌,实现降低成本、提升品质、保证最佳效益的目标。适时成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加强对产业的统合,引领产业迅速向更高水平迈进。汪清县特产局2015 年 8 月 21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