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的冷端补偿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728455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电偶的冷端补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偶冷端补偿2008-06-30 11:28温度测量应用中有多种类型的变送器,热电偶是最常用的一种,可广泛用于汽车、家庭等领域。与 RTD、电热调节器、温度检测集成电路(IC)相比,热电偶能够检测更宽的温度范围,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另外,热电偶的牢固、可靠性和快速响应时间使其成为各种工作环境下的首要选择。当然,热电偶在温度测量中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线性特性较差。虽然它们与 RTD、温度传感器 IC 相比可以测量更宽的温度范围,但线性度却大打折扣。除此之外,RTD 和温度传感器 IC 可以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和精度,可理想用于精确测量系统。热电偶信号电平很低,常常需要放大或高分辨率数据转换器进行处理

2、。如果排除上述问题,热电偶的低价位、易使用、宽温度范围使其得到广泛使用。热电偶基础热电偶是差分温度测量器件,由两段不同的金属/合金线构成,一段用作正端,另一段用作负端。表 1 列出了四种最常用的热电偶类型、所用金属以及对应的温度测量范围。每种热电偶在其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独特的热电特性。表 1. 常用的热电偶类型 类型 正端金属/合金 负端金属/合金 温度范围(C)T 铜 镍铜合金 -200 至+350J 铁 镍铜合金 0 至+750K 镍铬合金 镍基热电偶合金 -200 至+1250E 镍铬合金 镍铜合金 -200 至+900两种不同类型的金属接(焊接)在一起后形成两个结点,如图 1a 所示

3、,环路电压是两个结点温差的函数。这种现象称为 Seebeck 效应,用于解释热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Seebeck 效应相对于 Peltier 效应,Peltier 效应用于解释电能转换成热能的过程,典型应用有电热致冷器。图 1a 所示,测量电压 VOUT是检测端(热端)结电压与参考端(冷端)结电压之差。因为 VH和 VC是由两个结的温度差产生的,V OUT也是温差的函数。定标因数,对应于电压差与温差之比,称为Seebeck 系数。图 1a. 环路电压由热电偶两个结点之间的温差产生,是 Seebeck 效应的结果。图 1b. 常见的热电偶配置由两条线连接在一端,每条线的开路端与铜恒温线连接。 图

4、 1b 所示是一种最常见的热电偶应用。该配置中引入了第三种金属( 中间 金属)和两个额外的节点。本例中,每个开路端与铜线电气连接,这些连线为系统增加了两个额外节点,只要这两个节点温度相同,中间金属(铜)不会影响输出电压。这种配置允许热电偶在没有独立参考结点的条件下使用。V OUT仍然是热端与冷端温度之差的函数,与 Seebeck 系数有关。然而,由于热电偶测量的是温度差,为了确定热端的实际温度,冷端温度必须是已知的。冷端温度为 0C (冰点)时是一种最简单的情况,如果 TC = 0C, 则 VOUT = VH。这种情况下,热端测量电压是结点温度的直接转换值。美国国家标准局(NBS)提供了各种类

5、型热电偶的电压特征数据与温度对应关系的查找表。所有数据均基于 0C 冷端温度。利用冰点作为参考点,通过查找适当表格中的 VH可以确定热端温度。在热电偶应用初期,冰点被当作热电偶的标准参考点,但在大多数应用中获得一个冰点参考温度不太现实。如果冷端温度不是 0C,那么,为了确定实际热端温度必须已知冷端温度。考虑到非零冷端温度的电压,必需对热电偶输出电压进行补偿,既所谓的冷端补偿。选择冷端温度测量器件如上所述,为了实现冷端补偿,必须确定冷端温度,这可以通过任何类型的温度检测器件实现。在通用的温度传感器 IC、电热调节器和 RTD 中,不同类型的器件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需根据具体应用进行选择。对于精度

6、要求非常高的器件,经过校准的铂 RTD 能够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较高精度,但其成本很高。精度要求不是很高时,热敏电阻和硅温度传感器 IC 能够提供较高的性价比,热敏电阻比硅 IC 具有更宽的测温范围,而传感器 IC 具有更高的线性度,因而性能指标更好一些。修正热敏电阻的非线性会占用较多的微控制器资源。温度传感器 IC 具有出色的线性度,但测温范围很窄。总之,必需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选择冷端温度测量器件,需要仔细考虑精度、温度范围、成本和线性指标,以便得到最佳的性价比。考虑因素一旦建立了冷端补偿方法,补偿输出电压必须转换成相应的温度。一种简单的方法既是使用 NBS 提供的查找表,用软件实现查找表

7、需要存储器,但查找表对于连续的重复查询提供了一种快速、精确的测量方案。将热电偶电压转换成温度值的另外两种方案比查找表复杂一些,这两种方法是:1) 利用多项式系数进行线性逼近,2) 对热电偶输出信号进行模拟线性化处理。软件线性逼近只是需要预先确定多项式系数,不需要存储,因而是一种更通用的方案。缺点是需要较长时间解多阶多项式,多项式阶数越高,处理时间越长,特别是在温度范围较宽的情况下。多项式阶数较高时,查找表相对提供了一种精度更高、更有效温度测量方案。出现软件测试方案之前,模拟线性化常被用来将测量电压转换成温度值(除了人工查找表检索外)。这种基于硬件的方法利用模拟电路修正热电偶响应的非线性。其精度

8、取决于修正逼近多项式的阶数,在目前能够测试热电偶信号的万用表中仍采用这种方法。应用电路下面讨论了三种利用硅传感器 IC 进行冷端补偿的典型应用,三个电路均用来解决温度范围较窄(0C 至+70C 和-40C 至+85C)的冷端温度补偿,精度在几个摄氏度以内。第二个电路包含一个远端二极管温度检测器,由连接成二极管的晶体管为其提供测试信号。第三个电路中的模/数转换器(ADC)内置冷端补偿。所有三个电路均采用 K 型热电偶(由镍铬合金和镍基热电偶合金组成)进行温度测量。示例#1图 2 所示电路中,16 位 - ADC 将低电平热电偶电压转换成 16 位串行数据输出。集成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有助于改善 AD

9、C 的分辨率,这对于处理热电偶小信号输出非常必要。温度检测 IC 靠近热电偶安装,用于测量冷端附近的温度。这种方法假设 IC 温度近似等于冷端温度。冷端温度传感器输出由 ADC 的通道 2 进行数字转换。温度传感器内部的 2.56V 基准节省了一个外部电压基准 IC。 图 2. 本地温度检测 IC (MAX6610)确定冷端温度。温度检测 IC 靠近热电偶接点(冷端 )放置,热电偶和冷端温度传感器输出电压由 16 位 ADC (MX7705)转换。 工作在双极性模式时,ADC 可以转换热电偶的正信号和负信号,并在通道 1 输出。ADC 的通道 2 将 MAX6610 的单端输出电压转换成数字信

10、号,提供给微控制器。温度检测 IC 的输出电压与冷端温度成正比。为了确定热端温度,需首先确定冷端温度。然后通过 NBS 提供的 K 型热电偶查找表将冷端温度转换成对应的热电电压。将此电压与经过 PGA 增益校准的热电偶读数相加,最后再通过查找表将求和结果转换成温度,所得结果即为热端温度。表 2 列出了温度测量结果,冷端温度变化范围:-40C 至+85C,热端保持在+100C。实际测量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地温度检测 IC 的精度和烤箱温度。表 2. 图 2 电路在不同烤箱的冷端和热端测量温度 冷端温度(C)热端测量温度*(C)测量值#1 -39.9 +101.4测量值#2 0.0 +101.

11、5测量值#3 +25.2 +100.2测量值#4 +85.0 +99.0* “热端测量温度”是经过补偿的数值,由电路测量得到。示例#2图 3 所示电路中,远端温度检测 IC 测量电路的冷端温度,与本地温度检测 IC不同的是 IC 不需要靠近冷端安装,而是通过外部连接成二极管的晶体管测量冷端温度。晶体管直接安装在热电偶接头处。温度检测 IC 将晶体管的测量温度转换成数字输出。ADC 的通道 1 将热电偶电压转换成数字输出,通道 2 没有使用,输入直接接地。外部 2.5V 基准 IC 为 ADC 提供基准电压。图 3. 远端二极管温度检测 IC 不必靠近冷端,因为它使用了一个外部二极管检测温度。

12、MAX6002 为 ADC 提供 2.5V 基准电压。表 3 列出了温度测量结果,冷端温度变化范围:-40C 至+85C,热端保持在+100C。实际测量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远端二极管温度检测 IC 的精度和烤箱温度。表 3. 图 3 电路在不同烤箱的冷端和热端测量温度 冷端温度(C)热端测量温度*(C)测量值#1 -39.8 +99.1测量值#2 -0.3 +98.4测量值#3 +25.0 +99.7测量值#4 +85.1 +101.5* “热端测量温度”是经过补偿的数值,由电路测量得到。 示例#3图 4 电路中的 12 位 ADC 带有温度检测二极管,温度检测二极管将环境温度转换成电压量,

13、IC 通过处理热电偶电压和二极管的检测电压,计算出补偿后的热端温度。数字输出是对热电偶测试温度进行补偿后的结果,在 0C 至+700C 温度范围内,器件温度误差保持在9 LSB 以内。虽然该器件的测温范围较宽,但它不能测量 0C 以下的温度。图 4. 集成了冷端补偿的 ADC,将热电偶电压转换为温度,无需外部元件。 表 4 是 4 所示电路的测量结果,冷端温度变化范围:0C 至+70C,热端温度保持在+100C。表 4. 图 4 电路在不同烤箱的冷端和热端测量温度 冷端温度(C)热端测量温度*(C)测量值#1 0.0 +100.25测量值#2 +25.2 +100.25测量值#3 +50.1

14、+101.0测量值#4 +70.0 +101.25* “热端测量温度”是经过补偿的数值,由电路测量得到。结论由于热电偶是差分温度测量器件,在处理热电偶信号时必须建立一个参考点。热电偶所提供的电压体现了热端与冷端的温度差。如果已知冷端温度和相对于冷端的热端温度,即可确定出热端的实际温度值。冷端补偿器件的选择标准与精度、成本、线性度、温度范围等因素有关,铂 RTD精度最高,但成本也最高。电热调节器价格低、可工作在较宽的温度范围,但其线性度较差。硅温度传感器检测 IC 工作温度范围较窄,但具有合理的精度和线性度,成本也比较低,能够满足多数热电偶应用的需求。热电偶冷端的温度补偿2007-01-26来源

15、:西部工控网浏览:53 热电偶材料一般都比较贵重(特别是采用贵金属时),而测温点到仪表距离都很远,节省热电偶材料,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冷端(自由端)延伸到温度比较稳定控制室内,连接到仪表端子上。必须指出,热电偶补偿导线作用只起延伸热电极,使热电偶冷端移动到控制室仪表端子上,它本身并不能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温影响,不起补偿作用。,还需采用其他修正方法来补偿冷端温度 t00时对测温影响。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型号相配,极性不能接错,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连接端温度不能超过100。常用热电偶补偿导线列于表 3-1 中。表 3-1 常用热电偶补偿导线配用热电偶分度号 补偿导线型号 补偿导

16、线正极 补偿导线负极 补偿导线 100热电势允许误差,mV 材料 颜色 材料 颜色 A(精密级) B(精密级) S SC 铜 红 铜镍 绿 0.6450.023 0.6450.037 K KC 铜 红 铜镍 蓝 4.0950.063 4.0950.105 K KX 镍铬 红 镍硅 黑 4.0950.063 4.0950.105 E EX 镍铬 红 铜镍 棕 6.3170.102 6.3170.170 J JX 铁 红 铜镍 紫 5.2680.081 5.2680.135 T TX 铜 红 铜镍 白 4.2770.023 4.2770.047 注:补偿导线型号头一个字母与热电偶分度号相对应;第二个字母字 X 表示延伸型补偿导线,字母 C 表示补偿型补偿导线。 1、冷端温度校正法 因各种热电偶分度关系是冷端温度为 0时到,测温热电偶热端为 t,冷端温度 t0(t00),就不能用测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