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华南理工国际贸易作业答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728276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华南理工国际贸易作业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华南理工国际贸易作业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6华南理工国际贸易作业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6华南理工国际贸易作业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华南理工国际贸易作业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华南理工国际贸易作业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贸作业:交作业时,只需要提交此表格则可。一,将各题答案填入以下表格中相应题号下。二,主观题2.1答:澳大利亚与中国贸易关系近年来,中澳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两国的经贸关系得到了快速发展。货物和服务贸易增长迅速,双向投资不断扩大。2005 年两国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都有了大幅增长。据澳大利亚统计局统计,当年两国贸易总额 411.63 亿澳元,比 2004 年增长了 32,澳大利亚逆差39.2 亿澳元。中国对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产品为机械器具,电机、电气、音像设备、服装、针织物品、坐具、家具等。向澳大利亚进口的主要产品为矿产品、人造刚玉、氧化铝、氢氧化铝、羊毛、棉花等纺织原料。商品贸易两国出口商品的高

2、度互补性促进了商品贸易的繁荣,在过去十年中,两国商品贸易总翻了两番。目前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商品贸易伙伴,2005 年两国商品贸易总额为 374.92 亿澳元,同比增长了 29.89,占澳当年对外商品贸易总额的 13。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商品出口目的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2005 年澳大利亚对华商品出口总额为 161 亿澳元,比 2004 年增长了 47,占澳商品出口总额的 12。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铁矿石等原材料出口商品价格上涨。2005 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农产品 30 亿澳元,为澳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市场。矿产品和能源产品是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最大的商品类别。来自中国的强劲需求使得这部分产品的对

3、华出口在过去 10 年中增长了 7 倍。2005 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矿产品和能源产品价值 83 亿澳元,为澳该类别产品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国。其中铁矿石为澳对华出口额自大的单项商品,2005 年出口额为 57 亿澳元。自 2006 年起,澳大利亚开始向中国输送液化天然气,该合同持续 25 年,总金额 250 亿澳元。制造品的对华出口同样增长迅速,自 1999 年以来已增长了 163,中国是澳大利亚第四大该项产品出口目的国。2005 年澳大利亚从中国进口商品 213.64 亿澳元,占其进口商品总额的 13.72,仅次于美国的 213.98 亿澳元。服务贸易1 2 3 4 5 6 7 8 9 10

4、D C C D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C A A A D C B B B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C B D C C C D C D D2005 年两国服务贸易增长迅速,双边贸易总额为 36.71 亿澳元,比 2004 年增长 57.15。 其中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取得突破性增长,达到 24.94 亿澳元,增长 94.24。中国已成为澳第五大服务贸易出口目的国。中国是澳大利亚国际留学生最大的来源国,据统计,2005 年总共有 8.1 万名中国留学生在澳求学。中国同时也是澳大利亚增长最快的国际游客来源国之一,2005 年来澳旅

5、游的中国游客达到 28.5 万人次。预计 2014 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 100 万。两国自由贸易谈判中澳两国的自由贸易谈判开始于 2005 年 4 月。相关调查指出,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将给澳大利亚 GDP 增长带来 244 亿澳元的收益。澳方希望能达成一个全方位的自由贸易协定,从而澳大利亚各出口产业,尤其是农业、制成品和服务业的出口带来显著收益。对中国来说,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达成将显著促进中国产品尤其是制成品的对澳出口。与此同时,自由贸易协定还将极大提高两国对对方投资的吸引力,促进两国企业开展更多的合作和交流。在谈判中澳方关心的问题主要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中国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不稳定和复杂性问题

6、,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及执行不统一等问题。澳方坚持要达成一个包含货物、服务和投资在内的全方位的协议。2.2答: 一)近年来我国的钢铁行业集中度现状为了研究的简便和准确的获取数据,在此假设我国的钢铁行业即为已经上市的全部钢铁制造公司。根据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目前我国的钢铁行业属于寡占型的市场结构,这是一个仅仅比完全竞争型市场的行业集中度高一点的市场结构,可以说是趋于完全竞争。而且根据植草益的市场结构分类,我国的钢铁行业根本就是竞争型的市场结构,细分来看也只是低集中竞争型市场结构。而我国目前的现状是:行业集中度太低,大家在低水平的竞争,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导致整体竞争力不强,资源浪

7、费严重。通过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国家的钢铁行业集中度偏低,要想提升竞争力就必须先提高行业集中度,也就是要让大型钢铁制造企业更大更强。(一) 促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以提高钢铁行业集中度近年来,构成钢铁产品主要成本的铁矿石、能源和煤炭、电力、水、运输等产品和服的价格都在大幅度上涨,从而使得钢铁行业利润逐步向上游企业转移,削弱了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在这些资源因素价格的上涨对规模不同的钢铁企业影响是不一样的,大型钢铁企业依赖其规模优势,控制成本力度明显高于中小企业。这就说明,有必要通过重组来实现大型钢铁企业对小钢厂并购,进而达到扩大钢铁企业规模、提高钢铁行业的行业集中度的目的,这样才

8、能使资源、产品、设备、资本和人才等方面得到更大程度的优化,从而使其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都获得明显提高。国家支持钢铁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互相持股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减少钢铁生产企业数量,实现钢铁工业组织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通过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二)加强技术研发推动钢铁产品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我国在钢铁技术方面存在很大不足,要想成为一个钢铁强国,就需要在技术上加大投入。一方面我们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我们自身要鼓励研究某些特殊钢材的生产工艺,革新生产技术,调高效率。 1.增强钢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9、是增强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因此,国家支持企业建立产品、技术开发和科研机构,提高开发创新能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支持企业跟踪、研究、开发和采用连铸薄带、熔融还原等钢铁生产流程前沿技术。 2.加速淘汰落后技术装备目前,我国钢铁生产能力中还有相当数量的落后技术装备,产品质量差、能耗高、污染重。钢铁企业应依照环保法规要求,淘汰落后工艺、产品和技术。加快淘汰并禁止新建土烧结、土焦(含改良焦) 、化铁炼钢、热烧结矿、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 3.转变特钢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特钢的需求将逐渐增加,特别是对特钢的品种和质量都将

10、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特钢企业目前的竞争力相对较弱,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特钢企业要向集团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采用以废钢为原料的短流程工艺。鼓励特钢企业研发生产国内需求的军工、轴承、耐热、耐冷、耐腐蚀等特种钢材,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三) 加强铁矿石进出口管理、多渠道进口降低采购成本通过实行联合采购、签订长期订货合同等途径, 努力控制进口成本。我国是铁矿砂进口大国, 如果改变目前分散采购的局面, 就完全有能力影响铁矿砂的国际贸易价格。促进铁矿砂进口市场多元化, 实现稳定和可靠的进口供应, 以确保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需求。随着近年来国际铁矿开采企业不断开展大规模的并购活动, 少数跨国公司已经

11、主导了全球铁矿砂的出口贸易权。我国企业应根据国际市场变化情况, 着眼未来, 分散风险, 不断扩大进口来源地,以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这样就可以从源头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以提升我国钢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四) 扩大海外投资,充分利用海外闲置产能我国的钢铁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在国内产能日趋过剩,钢铁出口压力日渐增大的形势下,中国钢铁企业就应该积极扩大海外投资,充分利用海外的闲置产能,有效地转移国内过剩的产能,更好的规避钢铁出口增加可能带来的贸易摩擦。中国钢铁行业扩大海外投资,不仅要参股或者收购海外的铁矿石资源,保障国内的铁矿石供应和回避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造成的损失,而且应该适度投资和并购海

12、外产能闲置的钢铁企业,尤其是那些所在地能源富裕和环保压力较小的钢铁企业,挖掘、使用这些钢铁企业的生产潜力,供应国内市场,满足国内钢铁产品的需求,同时可以有效地占领当地钢铁市场,加大对周遍市场的拓展力度。目前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水平已经足以造就几家全球性的钢铁大企业,进一步提高中国钢铁工业的全球影响力和话语权,立足于满足国内需求的海外投资可以减少海外投资失败的风险,逐渐培养跨国投资和经营的能力,为中国钢铁工业真正由大转强奠定基础。经过分析得出我国产业集中度较低和外贸状况不太理想的结论后,提出 4 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1.促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以提高钢铁行业集中度;2. 加强技术研发推动钢铁产品结构优

13、化和技术升级;3. 加强铁矿石进出口管理、集中采购、多渠道进口以降低采购成本;4. 扩大海外投资,充分利用海外闲置产能。2.3答:外部规模经济是形成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产业集群是外部规模经济的表现形式,深圳城市竞争力,在开放和创新基础上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是深圳产生强大城市竞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培植关键产业的城市集群是提升深圳未来城市竞争力的政策取向。深圳市已成为我国电子产业的重要发展基地,在我国所占比重较高。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市委、市政府一贯重视自主创新,重视创新氛围的营造。在区位上,深圳位于华南产业基地内,毗邻广州,具备靠近客户的优势。深圳毗邻香港,经济发达,深圳电子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具备优势。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配套条件优良。深圳金融产业发达,电子产业发展易于得到资金支持。1、产业规模大;2、自主创新环境优越; 3、政策支持到位;4、产业位于经济发达地区;5、产业链齐全;6、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7、战略新兴产业全国领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