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_重点难点_自己总结_给兄弟和妹妹用过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727861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_重点难点_自己总结_给兄弟和妹妹用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_重点难点_自己总结_给兄弟和妹妹用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_重点难点_自己总结_给兄弟和妹妹用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_重点难点_自己总结_给兄弟和妹妹用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_重点难点_自己总结_给兄弟和妹妹用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_重点难点_自己总结_给兄弟和妹妹用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_重点难点_自己总结_给兄弟和妹妹用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9 页高三三轮冲刺专题复习易错考点分析 【高考展望】高考是对重点知识的考查,是对学生易错,易混问题的考查,学生如果对一些知识理解的不够深刻,也就很难得高分。如果学生能够清楚每一章的重点,清楚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清楚容易出错的地方,在考试中就能灵活自如,也就能避免上当,从而更加从容的应对高考。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理解知识的本质,而不应该记住一些特殊的表达,也就是从本质上来理解问题。【知识升华】各章节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质点的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之间常混淆不清;对位移、速度、加速度这些矢量运算过程中正、负号的使用出现混乱

2、:在未对物体运动(特别是物体做减速运动)过程进行准确分析的情况下,盲目地套公式进行运算等。牛顿运动定律:对物体受力情况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其原因通常出现在对弹力和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方面,特别是对摩擦力(尤其是对静摩擦力)的分析;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不能准确地把握,如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时,常表现出用矢量公式计算时出现正、负号的错误,其本质原因就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没能正确掌握,误以为物体受到什么方向的合外力,则物体就向那个方向运动。圆周运动:对物体做圆周运动时的受力情况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特别是物体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静摩擦力参与提供向心力的情况;对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的规律及

3、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内容不能综合地灵活应用,如对于被绳(或杆、轨道)束缚的物体在竖直面的圆周运动问题,由于涉及到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表现出解答问题时顾此失彼。机械能:用矢量分解的方法处理恒力功的计算,这里既可以将力矢量沿平行于物体位移方向和垂直于物体位移方向进行分解,也可以将物体的位移沿平行于力的方向和垂直于力的方向进行分解,从而确定出恒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对于重力势能这种相对物理量,可以通过巧妙的选取零势能面的方法,从而使有关重力势能的计算得以简化。稳恒电流:不对电路进行分析就照搬旧的解题套路乱套公式;逻辑推理时没有逐步展开,企图走“捷径”,造成思维“短路” ;对含有电容器的问题忽略了动态变化

4、过程的分析。电场:不善于运用电场线、等势面为工具,将抽象的电场形象化后再对电场的场强、电势进行具体分析;对静电平衡内容理解有偏差;在运用力学规律解决电场问题时操作不规范等。磁场:不能准确地再现题目中所叙述的磁场的空间分布和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运用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判断磁场方向和载流导线、运动的带电粒子受力情况时出错;运用几何知识时出现错误;不善于分析多过程的物理问题。电磁感应:概念理解不准确;空间想象出现错误;运用楞次定量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第 2 页 共 19 页操作步骤不规范;不会运用图像法来研究处理,综合运用电路知识时将等效电路图画错。交流电:不能从能的转化的角度理解有效值,致使出现

5、乱套公式的问题; 热学:对较为抽象的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变化规律理解不到位,导致这些微观量及规律与宏观的温度、物体的体积之间关系不能建立起正确的关系。对于宏观的气体状态的分析,学生的问题通常表现在对气体压强的分析与计算方面存在着困难,由此导致对气体状态规律应用出现错误;另外,本单元中涉及到用图象法描述气体状态变化规律,对于 pV,pT,VT 图的理解,一些学生只关注图象的形状, 不能很好地理解图象上的点、线、斜率等的物理意义,因此造成从图象上分析气体温度变化(内能变化)、体积变化(做功情况)时出现错误,从而导致利用图像分析气体内能变化等问题时的困难。动量、动

6、量守恒定律:只注意力或动量的数值大小,而忽视力和动量的方向性,造成应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一列方程就出错;对于动量守恒定律中各速度均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认识不清。对题目中所给出的速度值不加分析,盲目地套入公式,这也是一些学生常犯的错误。原子、原子核:各个概念、现象混淆;对多种可能性的问题分析浅尝则止;计算不过硬。典型例题:例 1、汽车以 10 m/s 的速度行驶 5 分钟后突然刹车。如刹车过程是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5m/s2,则刹车后 3 秒钟内汽车所走的距离是多少? 【错解分析】错解:因为汽车刹车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 v0=10 m/s 加速度 ,根据 ,则有 出现以上错误有两

7、个原因。一是对刹车的物理过程不清楚。当速度减为零时,车与地面无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变为零。二是对位移公式的物理意义理解不深刻。位移 S 对应时间 t,这段时间内 a 必须存在,而当 a 不存在时,求出的位移则无意义。由于第一点的不理解以致认为a 永远地存在;由于第二点的不理解以致没有思考 a 什么时候不存在。【正确解答】依题意画出运动草图。设经时间 t1 速度减为零。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 v1=v0+at,则有 0=10-5t解得 t=2S 由于汽车在 2S 时第 3 页 共 19 页例 2、 一个物体从塔顶落下,在到达地面前最后一秒内通过的位移为整个位移的 9/25,求塔高。(g=10m

8、/s 2)错解:因为物体从塔顶落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最后 1s 内的位移,根据则有解得 H=13.9m【错解分析】物体从塔顶落下时,对整个过程而言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而对部分最后一秒内物体的运动则不能视为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最后一秒内的初始时刻物体具有一定的初速,由于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清,导致物理规律用错,形成错解。【正确解答】物体从塔顶落到地面所经历时间为 t,通过的位移为 H。 物体在 秒内的位移为 h。因为 V0=0,则有, ,解得 H=125m例 3、如图所示,一人站在岸上,利用绳和定滑轮,拉船靠岸,在某一时刻绳的速度为 v,绳 AO 段与水平面夹角为 ,不计摩擦和

9、轮的质量,则此时小船的水平速度多大?错解:将绳的速度按图 1 所示的方法分解,则 v1 即为船的水平速度 v1= vcos。第 4 页 共 19 页【错解分析】上述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弄清船的运动情况。实际上船是在做平动,每一时刻船上各点都有相同的水平速度。而 AO 绳上各点运动比较复杂,既有平动又有转动。以连接船上的 A 点来说,它有沿绳的平动分速度 v,也有与 v 垂直的法向速度 vn,即转动分速度,A 点的合速度 vA 即为两个分速度的和。【正确解答】方法一:小船的运动为平动,而绳 AO 上各点的运动是平动+转动。以连接船上的 A 点为研究对象,如图 2,A 的平动速度为 v,转动速度为 v

10、n,合速度 vA 即与船的平动速度相同。则由图可以看出 vA=v/cos。例 4、 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 P 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以后落到地面上的Q 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如图所示,再把物块放到 P 点自由滑下则 A.物块将仍落在 Q 点 B.物块将会落在 Q 点的左边C.物块将会落在 Q 点的右边 D.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上错解:因为皮带轮转动起来以后,物块在皮带轮上的时间长,相对皮带位移变大,摩擦力做功将比皮带轮不转动时多,物块在皮带右端的速度将小于皮带轮不动时,所以落在 Q 点左边,应选 B 选项。【错解分析】学生的错误主要是对物体的运

11、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不准确。实质上当皮带轮逆时针转动时,无论物块以多大的速度滑下来,传送带给物块施的摩擦力都是相同的,且与传送带静止时一样,由运动学公式知位移相同。从传送带上做平抛运动的初速相同。水平位移相同,落点相同。【正确解答】物块从斜面滑下来,当传送带静止时,在水平方向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物块将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做平抛运动。当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相对传送第 5 页 共 19 页带都是向前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也做平抛运动,且与传送带不动时的抛出速度相同,故落在 Q 点,所以 A 选项正确。【小结】若此题中传送带顺时针转动

12、,物块相对传送带的运动情况就应讨论了。(1)当 v0=vB 物块滑到底的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没有摩擦力作用,物块做匀速运动,离开传送带做平抛的初速度比传送带不动时的大,水平位移也大,所以落在 Q 点的右边。(2)当 v0v B 物块滑到底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有两种情况,一是物块始终做匀加速运动,二是物块先做加速运动,当物块速度等于传送带的速度时,物体做匀速运动。这两种情况落点都在 Q 点右边。(3)v 0v B 当物块滑上传送带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有两种情况,一是物块一直减速,二是先减速后匀速。第一种落在 Q 点,第二种落在 Q 点的右边。例 5、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

13、方向上共受三个力,F 1,F 2 和摩擦力,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F1=10N,F 2=2N。若撤去力 F1 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外力为( )A.10N 向左 B.6N 向右 C.2N 向左D.0错解:木块在三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当撤去 F1 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与撤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 A 正确。【错解分析】造成上述错解的原因是不加分析生搬硬套运用“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某时刻去掉一个力,则其他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去掉这个力的大小,方向与这个力的方向相反”的结论的结果。实际上这个规律成立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去掉其中一个力,而其他力不变。本题中去掉 F1 后,由于摩擦力

14、发生变化,所以结论不成立。【正确解答】由于木块原来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依据牛二定律有F1-F2-f=0 此时静摩擦力为 8N 方向向左。撤去 F1 后,木块水平方向受到向左 2N 的力,有向左的运动趋势,由于 F2 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所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此时F 2+f=0即合力为零。故 D 选项正确。例 6、 如图天花板上用细绳吊起两个用轻弹簧相连的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两小球均保持静止。当突然剪断细绳时,上面小球 A 与下面小球 B 的加速度为 Aa 1=g a2=g Ba 1=2g a2=gCa 1=2g a2=0Da 1=0 a2=g第 6 页 共 19 页错解

15、:剪断细绳时,以 AB 整体为研究对象,系统只受重力,所以加速度为 g,所以 A、B球的加速度为 g。故选 A。【错解分析】出现上述错解的原因是研究对象的选择不正确。由于剪断绳时,A、B 球具有不同的加速度,不能做为整体研究。【正确解答】 分别以 A,B 为研究对象,做剪断前和剪断时的受力分析。剪断前 A,B 静止。如图 1,A 球受三个力,拉力 T、重力 mg 和弹力 F。B 球受两个力,重力 mg 和弹簧拉力FA 球:Tmg-F = 0 B 球:Fmg = 0 由式,解得 T=2mg,F=mg剪断时,因为绳无弹性剪断瞬间拉力不存在,而弹簧有形米,瞬间形状不可改变,弹力还存在。所以 A 球受

16、两个力,即重力 mg、弹簧给的弹力 F。同理 B 球受重力 mg 和弹力 F。如图2:A 球:mgF = maA B 球:Fmg = ma B 由式解得 aA=2g(方向向下)由式解得 aB= 0故 C 选项正确。第 7 页 共 19 页例 7、 一内壁光滑的环形细圆管,位于竖直平面内,环的半径为 R(比细管的半径大得多),圆管中有两个直径与细管内径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 球的质量为 m1,B 球的质量为m2。它们沿环形圆管顺时针运动,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都为 v0。设 A 球运动到最低点时,B 球恰好运动到最高点,若要此时两球作用于圆管的合力为零,那么 m1,m 2,R 与 v0 应满足关系式是。错解:依题意可知在 A 球通过最低点时,圆管给 A 球向上的弹力 N1 为向心力,则有 B 球在最高点时,圆管对它的作用力 N2 为 m2 的向心力,方向向下,则有 因为 m2 由最高点到最低点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