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的意义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727797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工程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业工程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业工程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工业工程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工业工程的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工程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工程的意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 IE 的意义重视改善,追求效果. 重视创新,追求成长. 重视整合,追求卓越. 由于它的内容强调综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使生产系统能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而获得最高之整体效益,所以近数十年来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工业化变革的国家或地区,如美国、日本、四小龙及泰国等地方,都有将其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工具,同时相对地 IE 技术在这种环境下亦得到迅速的成长。美国工业工程学会(AIIE)对工业工程的定义“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

2、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 ” 从上述的定义,读者或许可获知一个大概。概括而言,所有人类及非人类参与的活动,只要有动作出现的,都可应用工业工程的原理原则,以及工业工程的一套系统化的技术,经由最佳途径达到目的。譬如工业工程中的动作连贯性分析(operation sequence),由于人类的任何一种动作都有连贯性,因此把各动作经仔细分析,分成一个个微细单元,删掉不必要的动作,合并可连接的动作,以达到工作简化、动作经济、省时省工之目的。 工业工程又分传统 IE 和现代 IE。传统 IE 是通过时间研究与动作研究,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生产计划和日程安排等

3、,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 IE 以运筹学和系统工程作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作为先进手段,兼容并蓄了诸多新学科和高新技术。日本对工业工程(IE)的新定义日本 IE 协会(JIIE)成立于 1959 年。当时对 IE 的定义是在美国 AIIE 于 1955 年的定义的基础上略加修改而制定的。其定义如下: “IE 是对人、材料、设备所集成的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为了对系统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在利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还采用工程上的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 此后,根据 AIIE 的修改和补充,又在“人、材料、设备”上加上了信息和能源。 JIIE 根据 IE

4、长期(特别战后)在日本应用所取得的成果和广泛的应用,IE 不论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JIIE 深感过去的定义已不适于现代的要求,故对IE 重新定义。其定义如下: “IE 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 这个定义简明、通俗、易懂,不仅清楚地说明了 IE 的性质、目的和方法,而且还特别对人的关怀也写入定义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也正是 IE 与其它工程学科的不同之处。编辑本段工业工程(IE)专业要求培养以机械工程技术为基础,以工业

5、工程的理论、方法为纽带,以运筹学、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集成制造技术等为工具,培养能够对企业生产系统等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的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现代制造业高级管理人才和物流专门人才。编辑本段工业工程(IE)的起源与发展起源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 IE)起源于 20 世纪初的美国,它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现代工业工程是以大规模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制造工程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的工程学科。它是将人、设备、物料、信息和环境等生产系统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对工业等生产过程进行系统规划与

6、设计、评价与创新,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专门化的综合技术,且内容日益广泛。 在人类从事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生产的时代里,人们是凭着自己的经验去管理生产。到 20 世纪初,工业开始进入“科学管理时代” ,美国工程师泰勒(F.W.Taylor)发表的科学管理的原理一书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作和工业工程的经典著作。从 1910 年前后开始,美国的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L.Gilbreth)从事动作(方法)研究和工作流程研究,还设定了 17 种动作的基本因素(动素,Threbligs) 。泰勒和吉尔布雷斯是最著名工业工程创始人。 1908 年美国宾州大学首次开设了工业工程课程,后来又成立了工

7、业工程系,1917 年美国成立了工业工程师协会。此后有人主张把当时从事动作研究、时间研究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各种研究工作,从管理职能中分离出来,由懂得工程技术的人员去进行,逐步形成了一批将工程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工业工程工程师。 二战期间和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工作研究(包括时间研究与方法研究) 、质量控制、人事评价与选择、工厂布置、生产计划等都已正式成为工业工程的内容。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费希(J.Fish)开创了工程经济分析的研究领域;由于战争的需要,运筹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战后由于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使得工业工程与运筹学结合起来,并为工业工程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法基础,工业工程的技术内容得

8、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1948 年,美国正式成立了工业工程师学会。五六十年代,美国许多大学先后成立了工业工程系,到 1975 年,已有 150 多所大学开设了工业工程课程。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起步较晚,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工业部门开始对工业工程有所认识,并逐步推广,1991 年召开第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80 年代。日本能率协会专家三上展喜受日本政府委托,在我国北京、大连等地推广应用工业工程技术,他认为,中国许多企业不需要在硬件方面增加许多投资,只要在管理方式、人员素质和工业工程等方面着力改进,生产效率就可提高 23 倍,甚至 510 倍。国内应用

9、工业工程技术比较典型的企业有:北京机床电器厂、一汽集团、鞍山钢铁公司等,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当前我国发展工业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是人才培养,我国最早于 1993 年招收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目前已有 70 余所院校设有工业工程系或专业。 工业工程在国外与国内发展及应用的实践表明,这门工程与管理有机结合的综合技术对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生产系统综合效率及效益,提高系统综合素质,对增强企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知识经济环境中的综合创新能力,对赢得各类生产系统、管理系统及社会经济系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国以企业为基础和主体的工业及产业经济系统面临着资源

10、利用率低、质量和效益不高、产品等综合结构不合理、环境适应性较差、国际竞争力及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以及战略管理和内部管理弱化、技术与管理脱节、特色化缺乏、产品、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企业与市场和政府及其他企业间关系欠规范、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和困境。现代工业工程是企业和整个产业经济摆脱困境、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武器。发展过程早在十八世纪,亚当斯密斯在 1776 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的劳动分工概念,作为推动当时工业化生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IE 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产业革命后,生产力有很大发展,1799 年美国的惠特尼提出了“互换性”概念奠定了合理化、专业化、机械化、简单化和

11、标准化的基础,因而能向大量生产发展。1832 年英国的巴比奇在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一书中论述了专业分工、工作方法、机器与工具的使用、制造的经济原则等。人们开始用新的思考方法来研究提高效率,这就孕育了 IE 的思想,为 IE 的诞生和发展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里。泰勒受“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的思想影响,在机械制造领域发展了这样一个概念:方法设计、时间测定、生产计划安排与控制等都是工程师的职责。他努力实践这个概念,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等并提出了工作定额原理和标准化原理,从而使生产率提高了几倍。吉尔布雷斯夫妇致力于动作研究,设定了十七种基本动作要素以及工作流程分析,他为工

12、作与操作的改进和后来的预定时间标准创造了科学的依据,提供了至今人们仍在使用的思维方法。享利福特首创了符合标准化、专业化的生产线同步化系统(流水线),使制造领域的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这一时期,享利甘特创造了“计划控制图”或叫“甘特图” ,艾马逊提出了“奖金计划”和“提高个人效率的十二原则” ,为生产管理和生产率的提高作出了很大贡献。1917 年成立了 IE 协会和泰勒协会。 第三阶段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第二次大战期间广泛地将当时的数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成果引入 IE 活动中,从多种学科的角度来考察、分析和改进所研究的系统。1924 年至 1932 年梅奥进行的著名“霍桑”试验,使人们认识到

13、生产过程中人的行为和作用对生产效率提高更为重要,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率的有效方式;1924 年休哈特首创质量控制图使统计学成为 IE 研究中的一项有力武器。工作研究、质量控制、人事评价与选择、工厂布置、生产计划与控制等已成为 IE 的内容。随着机械化的迅速发展,费希首创“工程经济” ,解决设备的“经济性”问题。运筹学的产生为决策者提供在多种方案中进行决策的方法,工业工程师将其应用到工厂管理中,使得 IE 的技术内容得到大大的丰富与发展。 第四阶段为第二次大战以后。1945 年希亚公布了“因数分析法” 。1947 年米鲁兹创立“价值工程”技术,总结了一套保证产品或作业必要功能,又能最大限度地

14、降低成本的方法。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自动化、电子化的进一步发展,IE 关于人的因素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IE 工程师们逐渐认识到必须把人和系统结合起来加以分析和研究,出现了“人机工程” ,又称工效学(Ergonomics)。IE 从战前经验主义发展为战后更讲求定量方法。IE 的研究方法随着应用数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定量化技术成为 IE 研究的主导和趋势,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来分析、设计、描述复杂的工业生产系统,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与工程的产生,使得 IE 工程师们对大规模的经济与社会系统进行分析、实验、多方案对比与决策,以及运行过程的控制与创新。编辑

15、本段工业工程(IE)的地位、作用、特点以及范围工业工程(IE)的地位工业工程(IE)与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一起,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对人类社会,尤其是西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世界上诸多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其经济发展都与其雄厚的工业及其工业工程(IE)的实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美国,工业工程(IE)与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土木工程、化工工程、计算机、航空工程一起,并称为七大工程,可见它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工业工程(IE)在上述工业化国家受到了工业界的普遍重视,其原因就是因为工业工程(IE)直接面向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它与数学、人因学、经济管理、各种工程技术

16、有着密切的关系,以系统工程为哲理,以运筹学等数学方法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工具,用工程量化的分析方法对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在内的由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多种因素所组成的各种复杂的企业或组织系统中的实际工程与管理问题进行定量、系统的分析、设计与优化,从而实现系统的最大效率和效益。工业工程(IE)是唯一一门以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工程技术,因此成为其它工程所不能替代,同时又对其它工程互补性很强的一项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工业工程(IE)的作用首先,IE 是进行作业标准时间设定的工具。如果没有这种作业标准时间设定,那么不仅工厂的生产计划无法制定,甚至是否有剩余产能或是产能不足都不得而知。所以标准作业时间设定是近代企业经营不可缺少的东西。 其次,IE 是工程分析的改善工具。以往的 IE 是将工厂细分化,然后逐步的改善。但现在这种方法只能适合局部的改善,由于不能和企业利益直接挂钩,所以渐渐采取先进行整体分析,然后改善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