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生产与技术作业答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727741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植业生产与技术作业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种植业生产与技术作业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种植业生产与技术作业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种植业生产与技术作业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种植业生产与技术作业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植业生产与技术作业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植业生产与技术作业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种植业生产与技术作业答案简答题1. 简述 20 世纪作物栽培学的代表性理论。作物产量源库理论、作物叶龄模式理论、作物群体质量理论、作物化学调控理论。2 简述 21 世纪作物栽培学的发展方向省力、省工、节本型高效栽培技术;适宜于适度规模经营的机械化栽培技术;信息科学与作物栽培学有机结合;作物化控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设施栽培技术;规范化、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3. 简述我国南方地区作物生产特点人多地少,自然资源丰富,复种指数高;主要作物生产在全国举足轻重;作物生产的集约化程度高,区域之间不平衡;作物类型、品种资源丰富,种植制度复杂多样论述题1.试析我国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方向。(1)省工

2、、省力、节本型高效栽培技术(2)适宜于适度规模经营的机械化栽培技术(3)信息科学与作物栽培学的有机结合(4)作物化控技术(5)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6)设施栽培技术(7)规范化、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2. 分析作物栽培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我国作物栽培学取得的主要成就。(1)作物栽培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形成规律、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间的互作规律、各种栽培措施及调控技术的作用机理等。目的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作物生产技术体系。(2)我国作物栽培学研究取得了重要成就,体现在:在理论上:创立了作物栽培理论体系,包括作物产量源库理论、作物叶龄模式理论、作物群体质量理论、作物化学调控理论

3、等。 (要求适当分析)在技术上:建立了一系列的调控技术,包括:精量播种与培育壮苗(秧) 技术、优化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旱地农作技术、设施栽培技术、化学调控技术、规范化栽培技术、模拟技术、轻简栽培技术、抗逆栽培技术等(要求适当分析)第一章 水稻名词解释1. 水稻感光性:水稻在适宜生长的条件范围内,缩短日照可缩短生育期,延长日照可延长生育期,水稻这种对日照长短变化而引起生育期变化的反应称为感光性。2. 水稻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主茎总叶数减去伸长节间数的叶龄期。是控制水稻大田群体的关键时期之一。3. 水稻生态需水:是指用于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养料、抑制杂草等生态因子,创造适于水稻生长发育的田间

4、环境所需的水分,主要包括棵间蒸发和稻田渗漏两部分。4. 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性:在适宜水稻生长发育的高温短日条件下,仍需一定时期的不被高温短日所缩短的营养生长期,才能开始幼穗分化。水稻的这一特性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5.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稻桩上的腋芽,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成苗并抽穗结实再次收获的稻。6. 水稻生理需水:是指直接用于水稻正常生理活动以及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分。主要用于水稻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7. 叶龄指数:主茎已出叶数占主茎总叶数的百分比。8. 水稻的“三性”: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是决定水稻品种生育期的三个主要内在特性,常简称为水稻品种的“三性” 。9. 水稻

5、生殖生长期 结实器官的生长,包括稻穗的分化形成和开花结实,分长穗期和结实期。10. 水稻不完全叶 发芽时最先出现的是无色薄膜状的芽鞘,从芽鞘中长出的第一片绿叶,只有叶鞘,一般称为不完全叶。11. 水稻分蘖节 稻茎基部的节间不伸长,各节密集,节上发生根和分蘖,称它为分蘖节。12. 水稻拔节 节间伸长初期,是节间基部的分生组织细胞增殖与纵向伸长引起的,生产上称为拔节。13. 生物产量 生育期间生产、积累的有机物质总量,即地上部植株所以干物质的收获量。14. .群体质量 反映群体发育优劣的多项性状指标的优化值的综合状况。15. .抛秧 利用秧苗带土重力,通过抛甩使秧苗定植本田的栽秧方法。16晒田 水

6、稻分蘖盛期后到幼穗分化前的排水晒田。二、简答题简述移栽稻本田期不同阶段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1.(1)移栽稻本田期一般分为返青分蘖期、拔节长穗期、抽穗结实期三个时期。(2)技术要点:返青分蘖期:查苗补缺;深水返青、浅水促蘖、晒田控蘖;看苗及早施用蘖肥;防治病虫害。 拔节长穗期:巧施穗肥;深水养胎(不缺水不受旱) ;防治病虫害。抽穗结实期:抽穗开花保持水层,乳熟期干干湿湿,黄熟初期断水;看苗酌施粒肥;防治病虫害;适期收获。2. 简述直播稻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生育特点:全生育期缩短、植株变矮,主茎叶片数减少;分蘖早而多,有效穗数多,成穗率偏低;根系发达,集中分布于表土层;株型矮小。(2

7、)高产技术要点:选用良种;确保全苗;防止草害;防倒防早衰。3. 简述水稻产量的构成因素及构成因素间的关系。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 4 个因素构成。它们在形成中表现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偿的关系。仅结实率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其它产量因素间均呈负相关。4. 简述稻米品质的调控技术优质水稻品种选择与合理布局;水稻适宜播栽期的确定;群体起点密度调控;土壤培肥与品质调优的施肥技术;品质调优的水分灌溉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控污技术;适时收获与合理干燥技术。5. 简述搁田的作用及技术要点(1)生理生态作用一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更新土壤环境,促进生长中心从孽向穗的顺序

8、转移,对培育大穗有利。二是调整植株长相,促进根系发育,促进无效分蘖死亡,使叶和节间变短,秆壁变厚,植株抗倒力增强。(2)晒田技术晒田常根据气候、土壤、施肥和秧苗长势不同而掌握不同的晒田时期与晒田程度。晒田一般多在水稻对水分不甚敏感的时期进行,以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初期较为适宜。晒田程度要视苗情和土壤而定。苗数足,叶色浓,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应早晒、重晒,以人立不陷脚,叶片明显落黄为度;相反则应迟晒、轻晒或露田,田中稍紧皮,叶色略退淡即可。6. 简述水稻超高产栽培概念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以具超高产强力品种(系)的利用为前提,充分发挥生产区自然资源优势,综合利用各种栽培措施的叠加效应,努力塑造水稻

9、理想的株型与群体结构,全面提高水稻群体的动态质量,从而获得水稻超高产目标。第四章 玉米名词解释1. 见展叶差:某一时期玉米的可见叶数与展开叶数之差值。2. 玉米穗三叶 指玉米的穗位叶及其上、下各一叶组成的三叶。3. 玉米穗肥:是指玉米雄穗发育至四分体、雌穗发育至小花分化期追施的肥料,是决定雌穗大小和粒数的关键性肥料。4. 气生根 着生在地上茎节的根。5. 玉米秆肥 在拔节期间施用的肥料,即基部节间开始伸长时追施。6. 特用玉米:玉米子粒中某一特殊物质含量较高、或是利用玉米的不同器官、或是在特殊的采收时期用于特殊用途,是普通玉米以外的具有特殊的营养品质或适合特种需要的各种玉米类型。7. 高油玉米

10、:子粒中含油量比普通玉米高 1 倍或 1 倍以上的一种特殊的高附加值玉米类型。8. .青饲玉米:指收割玉米鲜嫩植株,或收获乳熟初期至蜡熟期的整株玉米,或在蜡熟期先采摘果穗,然后再把青绿茎叶的植株割下,经切碎加工后直接作牲口饲料,或贮藏发酵后用作牲畜饲料。简答题1. 简述特用玉米的栽培技术。精细整地;品种隔离;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收获2. 简述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1)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一般划分为苗期、穗期和花粒期三个时期。(2)田间管理技术要点苗期:防旱、防板结、助苗出土;查苗、补种、育壮苗;中耕施肥除草;防治病虫穗期:中耕施肥培土;合理灌溉排水,确保土壤适宜

11、含水量;防治病虫。花粒期:根外追肥;人工辅助授粉;合理灌溉排水 3. .简述我国玉米的产区分布。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平原春、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4. 按籽粒的形态与结构,玉米可分为哪几类?硬粒型;马齿型;半马齿型;糯质型;甜质型;爆粒型;粉质型;有稃型;甜粉型。5. 简述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生长的相关性展开叶龄与幼穗分化的关系;见展叶差与穗分化的关系;叶龄指数与穗分化的关系。论述题1. 从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的角度,通过综合分析归纳,提出水稻高产栽培的途径。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 4 个因素构成。上述各因素的形成

12、与各器官建成、群体物质生产、运输和积累等过程紧密相关。(1)单位面积穗数的形成与调控单位面积穗数是产量构成中形成最早的因素,由基本苗和单株有效分蘖数决定。应在培育壮秧、确定适宜的基本苗数量与高质量栽插的基础上,早施适量的分蘖肥,促分蘖早发快长;在群体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 80%时及时控制肥水,调节分蘖的发生与发育,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使最高茎蘖数适宜,成穗率提高,实现预期的穗数。(2)每穗颖花数及其调控增加每穗颖花数有 2 个途径:一是促使颖花多分化,而是减少颖花退化。调节颖花数目的施肥应延迟至颖花分化期,不仅可以促进颖花适量增加,而且更有利于减少颖花退化,(3)结实率及其提高抽穗前植株体内

13、的化学物质组成、输导组织和着生颖花数对结实率影响较大。抽穗后到胚乳大体完成增长期间光合量的多少对结实率有决定意义。这一时期强调“养根保叶” 。(4)千粒重及其提高一方面增大谷壳的体积,同时又要增重谷壳内的米粒。增大谷壳的体积除选用大粒品种外,从二次枝梗分化期开始应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使颖花分化时稻体的营养状况和生理机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增重谷壳内的米粒,着重是加强抽穗后的光合作用,同时又要降低呼吸消耗,增加净光合量及其向谷粒的转运。2. 论述特用玉米的种类及栽培技术(1)种类以加工利用为主的,主要有优质蛋白玉米、高油玉米、高淀粉玉米、爆裂玉米、笋玉米;以鲜食为主的,又称果蔬玉米,如甜玉米、糯玉米

14、;以饲用为主的,如优质蛋白玉米、青饲玉米。(2)栽培技术精细整地;品种隔离;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第六章 甘薯名词解释1. 纤维根:甘薯根的一种,由茎节上的不定根原基长出,形状细长,有分枝与根毛,具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2. 梗根:甘薯根的一种,粗约 0.21.0cm 的肉质根,整条根形状细长、粗细均匀。由于加粗过程中遇到不良条件而成,此根徒耗养分、应控制产生。简答题1. 简述甘薯的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要点。 (1)需肥规律:生产 1000kg 薯块一般需要吸收氮约 4kg;氮:磷:钾比例大致为 1:0.35:1.6。氮素吸收以前中期为多;磷素吸收在后期(薯块

15、膨大期)增多;钾素的吸收在整个生长期均比氮、磷要多,后期吸钾更多。(2)施肥技术要点:有机无机配合、氮磷钾配合。基肥占总量的 70%,以有机肥为主,磷肥一般都作基肥。追肥以“前轻中重后补”为原则。前期“促苗肥宜早,中期施“促薯肥” ,后期施“裂缝肥” 。2. 简述甘薯贮藏的基本要求与措施。 (1)基本要求:保持窖温 10-15,湿度 80%-90%,注意通气,并在入窖前剔除病薯、伤薯。(2)措施:前期:入窑后 20 天内。以通风降温、散湿为主。打开气孔,降温排湿,当窖内温度下降到15时堵塞气孔,使窑温稳定在 1315,相对湿度控制在 8090%。中期:入窑 20 天后到来年的 2 月初(立春)

16、 。以保温防寒为主。当窑温下降到 13时开始封窑(小雪前后) ,在低温期,窑内加草以保温。后期:2/初到育苗阶段。以稳定窑温为主。及时打开气孔,排出 CO2,保持薯块的正常呼吸;温度以 1214为宜。3简述甘薯根的类型细根;柴根;块根。4. 根据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关系,甘薯的生育时期可分为哪些时期?发根分枝结薯期;茎叶盛长,块根膨大期;块根盛长,茎叶渐衰期。5. 简述甘薯育苗技术。(1)育苗方式。塑料薄膜覆盖育苗;酿热温床覆盖薄膜育苗;露地育苗。(2)排种技术。种薯选择和种薯消毒;排种量和排种期。(3)苗床管理。根据不同的育苗方式,进行温度、湿度、营养及病虫害等的管理。第七章 棉花1. 衣分 皮棉重占籽棉重的百分比。2. 衣指:100 粒籽棉的纤维重(g)3. .铃期从开花到吐絮所需的天数。4. 伏前桃棉株上 7 月 15 日以前成的铃。5. 伏桃棉株上 7 月 16 日至 8 月 15 日成的铃。6. 秋桃 8 月 16 日以后结的能正常吐絮的铃。7. 纤维长度纤维伸直后两端的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