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化教育的起步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33726687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文化教育的起步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近代文化教育的起步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近代文化教育的起步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近代文化教育的起步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近代文化教育的起步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文化教育的起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文化教育的起步(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新课,创建于1898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在中国现代史上,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北京大学也是亚洲最重要的大学之一。,看书看报,必不可少。,近代文化教育的起步,京师大学堂废科举 兴学堂申报的创办,第10课,课程标准 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以申报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京师大学堂创办的背景、课程设置及其培养目标的变化情况,认识北京大学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中的地位以及对近代社会进

2、步的推动作用。了解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学堂出现和教育制度改革方面的主要史实,认识科举制度的废除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艰难起步之间的关系。,了解申报创办的背景及其发展过程,从中体会信息传播对近代社会生活和社会进步所产生的推动作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了解中国近代教育与传媒事业正在跟随世界潮流前进和发展,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敬业和献身精神。,重点京师大学堂。,难点废科举、兴学堂。,京师大学堂,废科举 兴学堂,近代文化教育的起步,申报的创办,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是维新变法仅存的硕果,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3、,钦定大学堂章程(1902),京师大学堂组织机构图,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的旧址。,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收,规定凡在学术上有高深造诣者,不论其他条件,均可登大学讲台执教;管理上实行教授治校,学生自治,鼓励支持学生成立各种研究会、社团和创办刊物,并首开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尤其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思想,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蔡元培,传统的私塾,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创于隋朝。唐代进一步完善。明代,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清朝基本上承袭明朝制度。文体采用死板的八股文,考试内容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不允许考生有自己的见解,是明清文化专制的集中体现,它禁锢人们的

4、思想,阻碍科学文化的发展,其消极作用已占主要方面。1905年清光绪年间终被废止。,报刊进入人们的生活,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外文报纸。,洋务运动中,中国人自办报纸开始出现。,甲午战争后,办报出现高潮。,1872年4月30日,英国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久的报纸。最初,隔日出版一张,4个月后改为日报。1909年,买办席裕福收买,1919年转让于史量才,张謇、应德闳、赵凤昌均为股东。史自任总经理接办后,成为著名大报。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持反对态度,在史量才授意下,排字工人将袁世凯颁布的“洪宪”年号有意错排成“洪害”。1932年7月,又创办申报月刊,1933年起又编印申报年鉴。该

5、报立场保守。但对时政偶有批评。“九一八”、“一二八”后,态度趋向激烈,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主张实行“宪政”,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抗日要求,发表宋庆龄严厉批评国民党的文章,登载有关人权保障同盟的报导。并出刊自由谈副刊,刊载民主自由言论,鲁迅、茅盾、陶行知、巴金等常有文章。1934年11月史量才被蒋介石反动集团杀害后,言论重趋保守。上海沦陷时,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为国民党接收,成为系报纸。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上海申报简介,上海申报报馆,申报报馆新楼,“近代史的百科全书”,推动,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要求,教育近代化,京师大学堂,奏定学堂章程,废科举、兴学堂,申报的创办,社

6、会生活的新变化,小结,练兵营,1我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京师同文馆B福州船政学堂 C万木草堂D京师大学堂,D,2我国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在( )A1898年 B1905年 C1911年 D1912年,B,3关于奏定学堂章程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 B它对学校教育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C它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的重大影响。D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D,420世纪初,各地逐步建立起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等各级新式学堂,主要原因是( )A.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B“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C科举制度的废除 D商务印书馆的兴办,A,5中国人办报高潮出现在( )A洋务运动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辛亥革命后 D新文化运动后,6被人们喻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的是( )A民报B晨报C申报D京报,B,C,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 定国是诏材料二:“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 北京大学的办学原则请回答:是谁在何时正式提出创办京师大学堂的?材料二中的原则是谁提出来的?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有何作用?,蔡元培,光绪帝,1898年6月在定国是诏中正式提出创办京师大学堂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它成为中国近代传播新思潮的中心。,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