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初稿)1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3723926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初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初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初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初稿)1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初稿)1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初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初稿)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策略研究第一章 导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企业数量上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但中小企业的地位之所以重要,并不仅是因为在企业数量上具有不可超越的优势,还在于中小企业对于支持各国经济增长、解决劳动力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对总就业的贡献率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显著提升,其贡献率在低收入国家为 17.5%,而在高收入国家为 57.24%;中小企业对 GDP 的贡献率也有相似的趋势,其贡献率在低收入国家为 15.56%,而在高收入国家为 51.45%。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运行中

2、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样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例如融资困难。我国中小企业所获得的融资资金支持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不相称。由于中小企业融资对银行贷款的过分依赖,而银行却又普遍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导致了中小企业所能融集的资金较少,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融资存在较大困难。融资困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1.1.2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研究意义 在全球经济的寒冬还未消散,我国经济下滑趋势

3、依然存在的时候,本来己经举步维艰的中小企业陷入了更大的困境中,如何解决企业资金紧张问题,如何打开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问题又一次等待解决。 造成我国广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除了缺乏外界金融体系的支持等外界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由于企业自身内在因素的紊乱所造成的。因此,为了缓解广大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不仅需要改善其融资的外在环境,还需要从企业白身入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2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被逐步认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国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在制度、政策、体系改革等宏观措施层面采取了相关措施,使得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融资环

4、境和银行的信贷支持等方面得到了改善,融资难状况有所好转。但是,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融资难问题,依然制约着广大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除了要贯彻相应的宏观策略外,还需要从微观层面着手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宏微观策略相互协调,相辅相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1.2 国内外融资问题研究现状1.2.1 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都备受关注。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是由其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一)资金需求数额少,要得急,频率高,风险高;(二)自有资本金偏少,抵押担保落实难;(三)融资方式单一,以借贷融资为主

5、,先天不足,缺少直接融资途径;(4)融资成本过高,企业不堪重负;(五) 信息不对称加剧了融资难度 ;(六)以民间借贷为主,自我融资发展壮大。融资难,己经成为广大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部分学者认为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获取银行贷款较难;( 二)融资渠道单一;(三)贷款风险大且分散;(四)信息不对称.1.2.2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中国人民银行钦州市中心支行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一)企业内在因素紊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内因;(二) 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及其信贷资金取向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

6、主要外因;(三) 融资成本高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间接原因。中国人民银行郴州市中心支行调查统计科也从三个方面总结了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一)民营工业企业自身内在缺陷影响了银行的信贷投放;( 二)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方式制约了民营工业企业的信贷投放;(三)外部金融和经济环境恶化,制约了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的投放。31.2.3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办法目前在我国,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发展金融支持体系、进行融资制度建设和宏观政策建议等方面。部分学者指出,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要从政府、银行和中小企业自身三个层面来解决。例如:从中小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考虑在从紧货币政策下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7、:(一)大胆自荐,继续争取银行贷款;(二)注意选择银行;(三)努力争取委托贷款;(四)争取发行企业债券;(五)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六)考虑物流融资;(七)注意环保问题。也有学者另辟新径,从利用新的金融工具,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的角度浅析了如何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满足旺盛的资金需求问题:(一) 担保贷款;( 二)创业板上市融资;(三)私募股权基金;(四)融资租赁;(五) 典当融资。上述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一定的帮助。1.3 研究方法与中小企业概念界定1.3.1 本文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取网上查询、文献检索、数据采集等多种形式,广泛地搜集研究资料。在

8、此基础上,应用系统的研究方法,通过深入研究,完成研究目标。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二种研究方法。一是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宏观分析方法是对问题进行了总体的分析,微观分析方法是对问题的部分或个体对象进行分析。本文在探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策略时,采用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二是规范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是研究判断经济行为利弊的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去衡量、评价经济行为应该是什么状况,在经济研究中十分重要。案例分析则结合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将规范研究的相关论点应用到实际中去。本文在分析供应链融资在具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应用中,采用了两者相结合的方法。1.3

9、.2 中小企业概念界定中小企业是企业规模形态的概念,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的,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有必要首先弄清楚界定标准和原则及中小企业的特征,这样有助于对这4一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1)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对中小企业界定的标准,每个国家因历史条件、社会形态、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状况的不同,划分中小企业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尽管如此,对中小企业的具体划分,是可以从量的角度来把握的。中小企业划分的数量标准一般有从业人员、资本金、销售额、生产能力、总资产等。常见的划分有两种:一是从业人员与销售额或资本金标准相结合划分;二是任选资本金、销售额、从业人员单独标准划分。除了数量标准以外,企业的经

10、济特性、控制方式也是中小企业划分的定性标准。(2)中小企业界定原则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的,它是一个相对概念,因此在研究界定中小企业时必须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即相对性原则。中小企业相对性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地域相对性原则。地域相对性原则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往往不同,这是因为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同,以及经济发展阶段性差异较大,使得各国的中小企业概念相去甚远。截至目前,世界上并没有统一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从业人员数是各国界定中小企业普遍选用的指标。在丹麦,从业人员 200 人以上的企业是大企业;在意大利,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上限是 500 人

11、;而在美国的某些行业如飞机制造业,从业人员在 1000 到 1500 人之间的企业仍属小企业。丹麦的 400 家大企业,若以美国的标准衡量,则没有一家属于大型企业。二是时间相对性原则。时间相对性原则是指同一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间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也不相同。任何国家或地区对企业规模的界定标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加速度发展,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生产要素投入的要求发生变动,尤其是对资本投入的要求较高。于是,导致按资本密集度表示的企业规模的标准提高。同时,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也会引起要素投入比例的变动。此外,企业自身成长过程必然引起企业规模概念的变

12、化。因此,企业的划分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的变化有着直接相关性。5三是行业相对性原则。行业相对性原则是指即使处于同一时期,同一国家的不同行业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也各不相同。这是因为不同的行业对生产技术条件的要求差异很大,从而企业规模的要求或要素密集度的要求也不同。因此,不同的行业,大众小型企业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如从业人员在 300 人以下,如果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可能就是中小企业,而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可能就是个大企业。可见企业规模的大小总是随行业的不同而不同,企业规模具有行业相对性,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标准,中小企业的实际规模总与行业差别有关,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应能充分反映每个行业的特点。美国的制

13、造业从业人员划分标准,飞机制造业从业人员少于 1500 人的企业是小企业,同样是制造业的计算机制造业从业人员少于 1000 人的企业是小企业。(3)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我国从建国后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主要是按照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和工业门类来划分企业,早在建国初期就逐渐对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作了质的规定,并按照企业拥有的职工人数划分规模,即 3000 人以上为大企业, 500-3000 人之间为中型企业,500 人以下为小企业。 1962 年开始改为主要按固定资产价值划分企业规模。1978 年在国家计委下发的关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大中型企业划分标准的规定中把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改为“年综合生产能力

14、” ,并在 1988 年进行修改和补充后,重新发布了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其划分的方法是:产品单一的企业按照产量划分,生产多品种产品的企业按生产能力和固定资产原值划分。企业规模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全部工业行业有 154 个小行业,每个行业又有不同的标准。比如钢铁行业,年产钢在 100 万吨(不含 100 万吨)以下的企业是小企业;而对于炼油厂来说,年加工原油在 250 万吨(不含 250 万吨)以下的属于中小企业。这个划分标准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而且仅针对于国有工业领域,没有考虑私营经济,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很难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2001 年 8 月在上海闭幕

15、的第八届 APEC 中小企业部长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国际计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联合提出新的划分标准,即统一按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分类,主要考察指标为销售收入和资产综额,划分参照了其他国家的标准并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其划分的标准如下。6特大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 50 亿元以上。大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 5 亿元及以上。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 5000 万元及以上。小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 5000 万元以下。2003 年 1 月 1 日,我国发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根据该法律,2003 年 2 月以后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

16、经济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 (国经贸中小企业(2003)143 号) 、 统计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 (国统字(2003 )17 号)和部分非工业企业大中小型划分补充标准 (国资厅评价函(2003)327 号) 。该标准主要是依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适用于各类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中小企业标准(见图 1-1)图 1-1 我国中小企业标准7第二章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分析2.1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分析与渠道2.1.1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理论分析1980 年以来,非对称信息理论在企业融资结构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 MM 定理核心条件的完全信息假设基本上被抛弃。在各种以非对称信息为条件来研究企业融资结构的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是 Myers&Majluf 提出的融资顺序理论,以信息不对称的观点来解释公司实际的融资行为,并建立融资投资决策均衡模型,指出公司可能会拒绝以低价来发行新股而被迫放弃 NPV 为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