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人吃什么可以减少体内的嘌呤含量?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716846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痛风病人吃什么可以减少体内的嘌呤含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痛风病人吃什么可以减少体内的嘌呤含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痛风病人吃什么可以减少体内的嘌呤含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痛风病人吃什么可以减少体内的嘌呤含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痛风病人吃什么可以减少体内的嘌呤含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痛风病人吃什么可以减少体内的嘌呤含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吃什么可以减少体内的嘌呤含量?怎么才能根治痛风呢?吃药的副作用很大,往往超过了痛风本身。如果吃中药的话也会有副作用么?还是要去医院治疗 目前痛风治疗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针对给药,主要是在发作期吃秋水仙碱加止痛药,以便快速消炎,解除痛苦 ,间歇期吃别嘌呤等药物降低尿酸,预防再次发作。基本上,目前痛风所用西药都具有严重的副作用,而且治标不治本,特别是剧毒的秋水仙碱,因为副作用太大,美国即将下架。 另外在间歇期服用降尿酸西药,不但停药反弹较快,而且经常因为尿酸溶解过快而引起转移性痛风发作。最可怕的是,长期吃西药,注定会吃坏了肝肾脾,导致无法逆转的痛风反复加剧发作。这也是很多病友宁可忍着剧痛也不肯吃西

2、药的原因。急性期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一般应休息至关节痛缓解72 小时后始可恢复活动。 由于是代谢障碍毛病,如果控制饮食也未见成效,必须要长期用药物控制。常用药物有: 丙璜舒(probenecid):尿酸排泄剂的作用机制为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增加尿酸从尿液中排出,从而减少血中尿酸的浓度,最终减少尿酸盐沉积在软组织里,减少痛风炎症的发生。下列病患不宜使用;泌尿系统结石,血液失冲,化疗及癌肿引起的尿酸症。 苯溴马隆(Benzbromarone):该品为苯骈呋喃衍生物,具有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作用因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口服易吸收,其代谢产物为有效型,服药后24小时血中尿酸为服药前的

3、665%。该品与乙酰水杨酸及其它水杨酸制剂、比嗪山胺同服,可减弱该品的作用。不良反应可出现粒细胞减少,故应定期查血象。 急性痛风用的消炎药物: 双氯芬酸钠,又名二克氯吩钠(Diclofenac Sodium) 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25mg 每日二至三次餐后,每次一至二片。胃病者遵照医生指示服用。 希乐葆(celecoxib)200mg:每日一至二次餐后,每次一粒。心脏病人及胃病者必须遵照医生指示服用。 抑制尿酸合成的中药: 葛根、淡竹叶、绞股蓝、女贞子、虫草菌、鲜白茅根、薏苡仁、枸杞子这些药食二用中药都有降尿酸的效果。 补充剂: 在肾脏中代谢,超过90%转化为三甲基组胺酸(3-Methyl-Hi

4、stidine)2中医治疗 摘录几个在专业医学期刊发表的优异验方。 1。清热痛痹膏:石膏 忍冬 30 克,知母,黄柏,苍术,黄连,黄岑,赤芍,元胡,大黄,山栀(栀2子) 10 克,研末,加醋调和 2。四黄散:大黄,栀子,黄柏,黄岑等份,水调。 3。黄柏散:大黄,黄柏,侧柏叶,泽兰,薄荷各 10 克 加蜂蜜调和。 4。四色散:黄柏,白芷,青黛,红花,各 10 克 加蜂蜜调和。 5。黄金散:生大黄,生南星。白芷,黄柏,姜黄各十克,厚朴,苍术各 6 克,陈皮甘草各 4 克,花粉 20 克,醋调。 6。住痛散:生川乌,生草乌,羌活,独活,木香 6 克。细辛,干姜各 12 克,当归 6 克,醋调。 7。

5、云南白药气雾剂,药店有售。 8。六神丸:药店有售,加醋调和。针灸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2、曲池。 配穴:分2组。1 、内踝侧:太溪、太白、大敦;外踝侧:昆仑、丘墟、足临泣、束骨。2、合谷。 (二)治法:病变在下肢,均各取第一组;在上肢各取第二组。以主穴为主,据部位酌加配穴。以11.5寸28号毫针刺入,得气后采用捻转提插补泻手法;急性期用泻法,恢复期用平补平泻法,均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 次。每日或隔日1次, 7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疗效判别标准: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血尿酸降至正常,11.5年内未见复发;有效

6、: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血尿酸下降,发作间隙期明显延长者;无效:症状、体征及血尿酸检查均未见改善。 以上法共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上述标准,临床痊愈70例,有效9 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3%24。 刺血 (一)取穴 主穴:分2 组。1、阿是穴、太冲、内庭、对应点;2、曲池、阳池、阳溪、太冲、丘墟、太溪、阳陵泉、血海。 阿是穴位置:红肿热痛最明显处。 对应点位置:健侧手部阿是穴的对应部位。饮食疗法痛风的人在饮食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总热能摄入:控制每天总热能的摄入,少吃碳水化合物。此外,还要少吃蔗糖、蜂蜜,因为它们含果糖很高,会加速尿酸生成。蔬菜中的嫩扁豆、青蚕豆、鲜豌豆含嘌呤量

7、高,也要限制食用。 2.限制蛋白质摄入:多选用牛奶、奶酪、脱脂奶粉和蛋类,它们所含嘌呤少;尽量别吃肉、禽、鱼类,如一定要吃,应将肉煮沸后弃汤食用。这是因3为嘌呤易溶于水,汤中含量很高。豆制品虽然蛋白质含量较高但痛风患者不宜食用,因为含嘌呤成分较高,例如:黄豆、豆腐、豆干等都是禁止食用的。 3. 限制嘌呤摄入:嘌呤是细胞核中的一种成分,只要含有细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动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较多。要避免或禁食动物内脏、虾蟹、浓肉汤、食用菌类、海藻类、凤尾鱼、沙丁鱼、蛤类、豆类及啤酒等高嘌呤类食物。 4.多吃碱性食品:如蔬菜、马铃薯、水果(青梅、柠檬)等,可以降低血和尿液的酸度。西瓜和冬瓜不但是碱性食品

8、,对痛风患者更有利。 5、 多饮水保障尿量充沛:平时应多喝白开水、矿泉水、和果汁(不要喝浓茶,浓茶容易引起痛风发作)等。 6、 减少脂肪摄入:少吃脂肪,因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痛风并发高脂血症者,脂肪摄取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至25%以内。 7、限制盐的摄入:吃盐量每天应该限制在2克至5克以内。 8、避免饮酒:酒精具有抑制尿酸排泄的作用,长期少量饮酒还可刺激嘌呤合成增加,尤其是喝酒时再吃肉禽类食品,会使嘌呤的摄入量加倍。 9、少吃辣椒等调料:辣椒、咖喱、胡椒、花椒、芥末、生姜等调料均能兴奋植物神经,诱使痛风发作,应尽量少吃。 10、忌食火锅:这是因为火锅原料主要是动物内脏、虾、贝类、海鲜,再饮啤

9、酒,自然是火上添油了。调查证明:涮一次火锅比一顿正餐摄入嘌呤高10倍,甚至数十倍。一瓶啤酒可使尿酸升高一倍。高血压病人患痛风可能性会增加10倍。痛风与糖尿病一样是终生疾病。关键是自己控制饮食,多食含“嘌呤”低的碱性食物,如瓜果、蔬菜,少食肉、鱼等酸性食物,做到饮食清淡,低脂低糖,多饮水,以利体内尿酸排泄。 11、营养分配要合理:在限制总热量前提下,三大营养素的分配原则是:高碳水化合物、中等量蛋白质和低脂肪。碳水化合物:米面、包括蔬菜和水果,应占总热量的55%60% 。这也符合国人的饮食习惯,如此,可以减少脂肪分解产生酮体,有利于尿酸盐排泄。 12.少用强烈刺激的调味品或香料。 3 13.限制嘌

10、呤摄入。嘌呤是细胞核中的一种成分,只要含有细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动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较多。患者禁食内脏、骨髓、海味、发酵食物、豆类等。3偏方治疗方1 黄茋 50克,妊娠、附子、制半夏、羌活、白芍、仙灵脾、萆薢、当归、枣仁、茯苓各9克,防风、细辛、独活、肉桂、炙甘草各6克,川芎4.5 克。用法:水煎,日1 剂,服43次 方 2 当归、白芍、甘草各60克,白花蛇30克,蜈蚣、细辛各20克,白酒2000毫升。用法:药研细,布包浸酒内10天,每服30毫升,日2次,25天为1疗程。 方3 威灵仙150克,干姜(炮制 )60克,乌头(炮制,去皮、脐)60克。用法:上药研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

11、1520丸,用温姜汤送下。 方4 黄芪12克,大枣12枚,附子、麻黄、生姜各6克,甘草3 克。用法:上药研碎,用水700毫升,煮至300毫升,每次服100毫升,每日3次。 方5 人参3克,黄芪(酒炒)、白术、当归、川芎、白芍、茯苓各3克,防风、乌头(炮) 、防己、桂心、甘草 (炙)各1.5克,生姜3 片,大枣2枚。用法:上药水煎,每日1剂,不拘时热服。 喝咖啡有助于预防痛风 据新华社华盛顿5 月25日电 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一项最新的大规模调查发现,喝多酚咖啡有助于降低人体血液中的尿酸水平,达到防治痛风的效果。 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是罹患痛风的先兆。痛风这种以关节疼痛发炎为典型症状的疾病最常见于

12、成年男性中。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调查中发现,增加每日的多酚咖啡摄入量可明显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 研究小组选取了近4.6万名40岁以上无痛风病史的男性,进行为期12年的跟踪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喝多酚咖啡的人,血液中尿酸水平会明显降低,与从不喝多酚咖啡的人相比,每日饮用多酚咖啡的人痛风康复几率可增加92%。 注意事项 痛风病人除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适当药物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妥善处理诱发因素:禁用或少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大剂量噻嗪类及氨苯喋啶等利尿剂、 维生素 B1和 B2胰岛素及小剂量阿司匹林(每天小于2g)等。 2。注意体重、注意劳逸结合: 肥胖者要积极减肥,减轻体重,这对于防止痛风发生颇为重要。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精神紧张、感染、手术,一般不主张痛风病人参加跑步等较强的体育锻炼,或进行长途步行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