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和意义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716387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和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原-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和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原-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和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马原-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和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原-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和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和意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和意义中国共产党 90 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提出和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近百年来,我们的民族经历了这一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涌现出许多激荡人心、感天动地的重大事件和人物,最终走向觉醒,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这一进程提供了理论基石和重要武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这一经过我们实践检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哲学领域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三个鲜明特点:1、强调走自己的路。无论革命、建设、改革,还是党的自身建设,中国

2、共产党人始终强调,照抄照搬没有出路,唯书唯上没有出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没有出路,要取得成功,唯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了事物的共性,但共性产生于个性,共性绝不能取代个性;事物的共性是抽象的,个性才是鲜活的、丰富的、多样的。只有实现理论与实际、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找到自己的路,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才能不断向前推进。2、突出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强调,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3、、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全党同志要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强调的共同理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3、解答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分别解答了中国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所面对的不同时代课题。而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基本问题的解决,都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4、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的取得,都鲜明地体现了社会历史进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进程的辩证统一。特别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针对当今中国的实际和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时代特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新境界。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意义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我们为什么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

5、大胜利,就是得益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也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没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聚集力量,中华民族可能仍是一盘散沙,难于以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又给我们提供了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要求我们不断地开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境界,不断地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水平。(二)现实意义:主要指当前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解决和处理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的、战略性的问题,从整体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进马克

6、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重要作用。它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大方面。1、理论意义(1)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党历来重视理论建设,把理论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我个人一直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一步的发展,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因为这一理论的基本架构已经提出,已有了一

7、定的理论基础;且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情况已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性、重要性,提上了议事日程,也已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实践的基础;再则,当前还看不到提出其它理论的需要和可能。(2)明确了我们在新世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成功的根本经验就是: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一句话,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在新的世纪,我们仍然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沿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指明的方向,胜利前进!(3

8、)对于划清“四个重大的理论界限”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提出要划清真马克思主义与假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区别,划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改革开放前单一的公有制、与全盘私有化的区别,划清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与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划清社会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与资本主义思想的本质区别。划清这四个重大区别,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实践意义(1)对解决我国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涉及到深层次问题:利益、权力、体制、制度等。同时也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所

9、有制方面的改革如何深化,即如何处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问题,解决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和非公经济进入垄断行业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完善,即如何处理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关系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呢,还是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呢?如何处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主要是如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从发展战略上看,资源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保护成本加大等制约因素的作用,日益增强,如何通过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体制的转轨和转型等,来提高效益,稳步增长,实现持续、协调和科学的发展。这些都是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理论上

10、的重大突破和创新的。改革已不可逆转,倒退是没有出路的。要继续深化改革,就要从顶层设计上,全方位思考和推进改革开放,再也不能老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到河中间摸不到石头怎么办?(2)对于解决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信仰缺失、信念不定、理想不明的问题,解决重建精神家园的问题,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物质文明有了很大的发展,举世瞩目。但精神文明建设却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现在,在社会中,物欲横流,理想缺失,道德冷漠,连一般的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的行为,一些人都不敢去做。新中国成立后本已消灭了的旧社会的丑恶现象,如黄赌毒现象,又沉渣泛起,到处流行,屡打不绝。还有,抽签算卦,迷信

11、鬼神的现象也比较盛行,等等,不一而足。说到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再坚定,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失去了信心。正气不足,邪气就必然有余。如何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应该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当前,如何解决人们的信仰问题,中央提出了要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经典性著作,特别是读马列的著作,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值得一试。另外,还要学一些历史知识,特别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方面的一些知识。通过学习历史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也是一条好的、重要的途径。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说信仰马克思主义,绝不等于说马克思主义

12、就是一副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一把万能的钥匙。世界上没有这样的绝对真理,至少目前没有。正像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的,我们的理论不是背得滚瓜烂熟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些理论的运用要因时因地因条件而有所变化。(3)对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文化强国战略,建设文化强国,意义重大。文化作为软实力,在当前综合国力的竟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为人们提供着精神动力、精神支柱,在凝聚人心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阶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党,一个团体,一个家庭,如果没有一

13、个统一意志,没有坚定正确的前进方向,必定是一盘散沙,什么事情也做不成。有人认为,苏东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理想信念的缺失。我们从很多腐败分子的堕落中也可以看到,理想信念的淡漠,便是腐化蜕变的开始。腐败分子的行为不仅害了党风,也害了社会风气。这些深刻的教训,值得我们谨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解决当前人们理想信念的淡漠和缺失,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意义重大。(4)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们党面临执政、开放、市场经济、“西化”、“分化”等的考验,还面临应对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突发性事件、应对我国周边环境形势不稳定(如南海、东海局势)等的考验。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党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当前党的建设要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党建的重要内容和任务。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有关党的建设理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对解决上述一系列重大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