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监测站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3711616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环境监测站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质环境监测站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质环境监测站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质环境监测站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质环境监测站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环境监测站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4地质环境监测站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地质环境监测站 2016 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和 2017 年工作打算2016 年,我局在瑞安市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围绕“四边三化”矿山治理、生产矿山监管、地质灾害防治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紧抓安全这根弦,常规工作不断规范、基础工作有效加强,一年来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现就我局的安全管理工作做个简要汇报。一、我市地质灾害基本情况目前我市还有隐患点 150 处,分布在 14 个乡镇、街道,其中滑坡隐患 100 处、崩塌隐患 15 处、泥石流隐患 35

2、处,受威胁人口 3311 人、财产 6314 万元。今年台风期间发生灾情 8 起,险情 3 起,威胁人口 403 人、财产 852 万。二、2016 年工作总结(一)全力以赴,护航 G20,抗击多个台风来袭今年我局紧紧围绕护航 G20 和抗.灾预警短信,利用“4.22”地球日、 “5.12”防灾减灾日、 “6.25”土地日等开展地灾预防避让知识宣传,取得了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4较好的防灾宣传效果。(三)建立健全预案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群测群防网络根据瑞安市 2015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实施情况,我局拟编了瑞安市 2016 年地质灾害防

3、治方案 ,并经市政府批准下发,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防灾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同时,针对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较重的村(居)编制了重点村(居)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编制了防灾预案表,进一步完善全市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反应快速、避险及时,防灾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所有镇街均已完成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手册修编。为及时掌握地灾隐患点情况,确保信息畅通,我市已加强了市、乡镇(街道) 、村三级防灾网络建设。目前,我市对重新核定的 150 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了群测群防措施,重新明确了责任人、监测人,监测人全面实行 AB 岗制度;并对在册的防

4、灾责任人和监测人、明白卡发放及警示牌的设立情况再进行了全面核实、更新。(四)全面加大防灾力度,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和治理工作2016 年,市财政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资金预算 1000 万元,确保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顺利开展;目前,全市山区农村地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4质灾害调查调查工作已通过验收。另外今年共有 8 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通过交工验收,4 个项目已完工未验收,2 个项目正在施工中。三、存在问题一是我局基层人员严重不足,特别是不动产和执法局等机构改革后,导致各项工作因人员不足难以有效全面的实施到位;二是本单位技术力量支撑不够,难以对

5、地质灾害进行最专业的管理工作。而对地质灾害的防治管理,需要有先进的检测技术手段和专业管理知识,迫切需要建立一支业务水平较高的队伍,加强业务的交流和培训;三是由于车改实施后,严重影响到地质灾害防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地质灾害防治资质单位行业自律较差,挂靠现象多,技术参差不齐,施工管理松散,工程进度缓慢; 五是对农村山区切坡建房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监管力度不够;六是我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绝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山区,山高路远,施工不便,由于山地承包到户,政策处理难度大,治理工程进展缓慢;部分避让搬迁对象要求不切实际,不愿意在本村或就近安置,都要求搬到城市或中心镇,导致避让搬迁工作难以开展。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4四、2017 年度工作思路 一是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意识,继续完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网络的作用,提高基层应急处置能力,逐步从重大隐患点的应急演练向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发展。二是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和避让搬迁工作,加强项目的质量监管和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并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