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711387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测图-实习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数字测图原理-1 实习报告院 (系)测绘学院专 业 测绘工程班级小组号 1304 班第八组姓名学号地点水准:体育馆-水塔-体育馆地形图:体育馆周围起止日期 2015 年 12 月 7 日至 2016 年 1 月 6 日1指导老师 邵进达目 录第一章 概述 .11.1 实习目的 .11.2 实习任务与要求 .11.3 人员组成 .11.4 仪器及设备 .1第二章 四等水准测量 .22.1 四等水准测量介绍 .22.2 技术要求与基本原理 .22.3 水准测量 .3第三章 地形图测量 .43.1 图根导线测量 .43.2 碎步测量 .63.3 室内数字地图编绘 .8第四章 总结 .91第 1 章

2、 概述1.1 实习目的1,巩固和深化对数字测图课程的理解,具体包括一下三个方面: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成图过程与测绘方法;了解数字测图的基本程序及相关软件的应用。2,培养同学们的基本功,充分锻炼同学们在测,记,算绘个方面的能力。3,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个人责任感。4,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引导专业素质的养成。5,培养同学们快速,严谨而有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掌握常用测量仪器全站仪以及水准仪的使用方法。1.2 实习任务与要求1、仪器检验。2、四等水准测量:每人施测一条约 5.0Km 的四等水准(附合或闭合)路线。3、图根导线测

3、量:每小组一条导线(不少于 8 个点)观测、记录、计算。4、地形测量:每组完成一幅测绘面积为 250m250m 的数字地形图(1:500)。1.3 人员组成组长:组员:21.4 仪器及设备全站仪全套:脚架 3 个,反光棱镜 2 个,棱镜杆 1 个,充电器 1 个,电池 2 块水准仪全套:脚架 1 个,水准尺 1 对,尺垫 2 个其他:记录板 1 个,30m 皮尺 1 个第二章 四等水准测量2.1 四等水准测量(1)水准仪 i 角的检验、校正。(2)每组根据已选图根导线点及支点,将这些待求图根点和已知高级控制点用合适的线路连起来,作为水准路线。(3)将仪器大致架设在两尺的中点处水,安置水准仪、粗

4、平、瞄准、精平。读出中丝和视距丝(上丝、下丝)读数。(3)在中间转点处加尺垫,以提高测量精度。(4)水准测量路线的每两个相邻控制点之间的测站数应为偶数。(5)每站观测结束后,记录员当场计算,各项指标达到技术要求后搬站,否则重新测量。2.2.1 技术要求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距累积差黑红面读数差黑红面高差之差高差闭合差3四等水准测量(L 为以 Km 为单位的水准路线的总长)2.2.2 基本原理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这样就可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2.3 水准测量我组根据江浦校区地形做选图根导线点,将综合馆前 48 号控制点用合适的线路连

5、起来,组成了一条长约 5km 的闭合水准路线。具体方法是:1、在图根点上立尺,从已知的起始高程控制点上立尺(后尺),未知点(前尺)。2、水准仪架在后尺与前尺之间大致相等的位置有利于消除 i 角误差。3、旋转照准部,消除视差,采用“后后前前”的顺序观测,记录数据,根据测量数据检查,达到技术要求则可搬站,若超限重测。100m 5.0m 10.0m 3.0mm 5.0mm 20 mmL4第三章 地形图测量3.1 图根导线测量3.1.1 作业方法(1)根据学校提供的高级控制点资料,到测区实地现场勘察。了解高级控制点标志的完好情况,核对地形图的准确性,初步考虑导线的布设形式。(2)在本测区范围内,综合考

6、虑测区内高级控制点的数量、分布及地形条件等情况,根据技术要求,确定导线布设形式及点的位置。(3)带着导线设计略图,实地察看并设计导线点的点位根据实地的变化以及交通情况,适当更改导线点的位置。图根点布导线注意事项:a、方便仪器安置且通视良好,便于导线测角测距。b、周围无遮档,视野开阔便于碎部点测量。c、要考虑人与仪器的安全,避免选点在路中央。5d、选点要保证前后通视,用改正液作记号并编好点号。e、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巨晕,便于控制整个测区。(4)在测量时使用三联脚架法,以减小仪器对中误差和目标偏心误差水平角观测的影响,提高水平角观测精度。(5)水平角观测,采用测回法观测一测回。在两个半测

7、回角值之差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取其平均值作为本测回的最后角值。(6)垂直角观测,采用中丝法观测一测回。(7)边长观测,采用全站仪测量斜距,一次照准,读取两个读数。(8)每一站量取仪器高和觇标高,计算限差,确保无误后搬站。3.1.2 技术要求和基本原理图根导线测量(n 为测站数)导线长度 平均边长 导线相对闭合差 测回数(J6) 方位角闭合差900m 80m 1/4000 1 40 n图根三角高程测量(S 为导线边长,S为导线全长,均以 Km 为单位)仪器 J6 指标差较差 对向观测高差较差/m 附合或闭合导线闭合差对向 1 测回 25 0.4S 40 mmS6导线测量导线是指由若干直线连成的

8、折线,每条直线边叫做导线边。导线测量是指野外在已知点、未知点顺序设站,实地测定转折角、垂直角、距离,根据已知点成果求取未知点坐标、高程的测量方法。导线测量是建立国家基本平面控制的方法之一,也应用于工程建设、城市建设、地形图测图的平面控制。3.1.3 导线点的布设根据实地观察,在了解了大致地形并考虑了通视情况后,我们布设了一条闭合的导线,然后为了完整的测量测区,又做了多个支导线。我们在设置图根点时是充分为了方便仪器安置且通视良好利于导线测角和测距,周围视野开阔能观测测区的绝大多数地物,便于碎部测量。选定点后,我们在在地面上做好特有标记并编号。3.1.4 导线测量方法1、将全站仪和棱镜放置在脚架上

9、并对中整平。2、用全站仪观测角度,距离,高差等,记录读数3、计算水平角两个半侧回较差、水平角半侧回归零差、垂直角指标差是否超限4、若符合要求则搬站,前站点和测站点脚架基座不动,将后站点搬到前站点去,之前的前站点此时变为测站点,之前的测站点此时变为后站点,测站点和后站点脚架和基座不能移动。5、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我们的测区包含有两个已知的控制点,但是两个点之间由于高差较大,树木较多,并不通视,于是我们利用后方交汇的办法选取7一点与已知两点通视,但是进行测量计算并校验之后,发现与实际数据差距较大。进行检测之后初步估测两个已知点其中有一个给的数据是错误的,这更加大了测量的难度。于是我们决定从 48

10、 号已知点引一条导线过去,用来检验另外两个已知点的正确性,虽然花费了较多的时,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果。3.2 碎步测量3.2.1 测区情况介绍本组测区主要包括浦江体育馆及其周围,这块测区总的来讲地形较为复杂,地物较多,由于我们的测区包含了浦江宿舍和其他一些道路等区域,为了达到老师规定的测区面积,我们将测区向校内延伸到篮球场。本测区由于包括宿舍和操场,这些都属于人流量很大的地方,进而加大了测量的难度,消耗较多的测量时间,也会增加测量的危险性。测区建筑物较多,所以通视性较差,必须布足够多的导线点和支导线才能满足测量需求。3.2.2 作业方法此次数字成图是采用全站仪+草图的数字

11、测图方法,即在采集碎部点的同时绘制每站的碎部点略图。地形地物要进行综合取舍,由于本次是 1:500 比例尺测图,在施测宿舍楼居民地时,由于较小的地物都能反映出来,所以应准确详细的测绘建筑物的轮廓及内部街巷、庭院、街区空地等。具体方法是:a.分工:一人观测、一人绘草图、一人跑尺。b. 全站仪放置在测站上,对中整平后旋转仪器到任何位置而水准管气泡偏8差不超过一格,量取仪器高.c.输入测站信息以及后站信息,照准后视棱镜,观测,x、y 轴左边平方和的开方小于 10 cm ,若超出则要校正。d.绘图员和立尺员测量时要在一起,绘图员与观测员决定立尺员的位置是否恰当,在通视条件受阻的情况下,可根据地物间的相

12、关性用皮尺直接量取并绘好草图。e.每测 30 个碎部点,必须转动照准部再次瞄准后视方向,测后视点坐标进行检查是否超限。3.2.3 技术要求1、仪器对中误差不能大于 2mm;2、碎部点的高程注记点应测设在道路中心线,道路交叉中心,建筑物墙基角及地面,路面的坡度变换处。3、设站时,注意仪器的中心固紧螺旋、脚架固定螺旋一定要拧紧。4、注意检查测站坐标、后视点坐标的输入,注意功能键的次序。一定要检查定向的结果。5、所有碎部点的高程都是采用三角高程的测量方法,因此要特别注意站标高的改变。6、仪器读数绘制草图,跑尺,室内编绘,要求每个组员都要独立地操作完成不少于 2 站。93.3 室内数字地图编绘本次实习

13、采用南方 CASS7.0 软件内业成图。在外业实习过程中画好碎部点的草图,做好标记,并妥善保管草图。作图时要按地形图图示要求表示,使测绘的主要地物要素在图面上得到正确实现,确保地图质量。电子地图如下:10第四章 实习总结为时 4 周半的测量实习已经结束了,虽然结束时大家都感到好累,但看到我们的收获时我们大家跟多的还是很高兴。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对于四等水准测量、图根导线测量和碎步测量过程的整体概念,我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更学会了熟练的使用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并且对全站仪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通过实习,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原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测量知识也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相互对照将我的测量知识和水平提高了不少,现在想来这场痛苦的实习是必要的。由于实习是在冬天进行的,天气比较寒冷测量工作并不轻松。而且在寒风中进行各项测量工作,由于手部常常冻僵,加大了测量难度,导致测量工作更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