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煤矿“5.4”煤与瓦斯突出案例分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710509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升煤矿“5.4”煤与瓦斯突出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东升煤矿“5.4”煤与瓦斯突出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东升煤矿“5.4”煤与瓦斯突出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东升煤矿“5.4”煤与瓦斯突出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升煤矿“5.4”煤与瓦斯突出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升煤矿“5.4”煤与瓦斯突出案例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事故单位概况1.1 东升煤矿历史演变及其矿井有关情况东升煤矿位于河南省荥阳市崔庙镇马寨村,始建于 1997 年 10 月,1998 年12 月建成投产;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2.36 立方米/吨,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16.9立方米/吨,为煤与瓦斯突出(以下简称突出)矿井;所开采的二叠纪山西组二1煤层为倾斜煤层,倾角 14-16 度、平均厚度 6.43 米,煤层顶板附近普遍存在一低缓角度断裂面,其上盘地层较陡,构成了上下盘地层和构造极不协调的滑动构造,瓦斯含量为 18-27 立方米/吨,属严重突出危险性煤层。河南省煤炭与铝土矿资源整合领导小组办公室于 2005 年以豫资源整合办200511 号

2、文件批复该矿为单独保留矿井。河南省 煤 炭 工 业 管 理 局 于 2006年 3 月对 东 升 煤 矿 技 术 改 造 初 步 设 计 予 以 批 复 。 河 南 煤 矿 安 全 监 察 局 郑 州 监 察分 局 于 2006 年 7 月对 东 升 煤 矿 技 术 改 造 初 步 设 计 安 全 专 篇 予 以 批 复 。 荥 阳 市 煤炭 管 理 局 于 2006 年 8 月 批 准 东 升 煤 矿 开 工 进 行 技 术 改 造 。东 升 煤 矿 井 下 现有西翼 12 采区、东翼 13 采区两个采区和东翼 11 采区的运输上山、回风上山两条上山巷道,其中西翼 12 采区为技术改造区域(

3、以下称西翼技术改造区域) ,东翼 13、11 采区为非技术改造区域(以下称东翼非技术改造区域,于 2007 年停止采掘活动) 。目 前 , 东 升 煤 矿 仍 处 于 技 术 改 造 阶 段 (技术改造后 ,生产能力由 6 万吨/年提 高 到 15 万 吨 /年 ) 。 实 际 上 , 东 升 煤 矿 自2007 年 以 来 未 完 全 按照技术改造方案施工,在西翼技术改造区域长期进行边技改边生产的违法违规行为,尤其是于 2008 年 5 月 3 日在东翼非技术改造区域施工掘进 11101 巷道,最终导致事故发生。期间,荥 阳 市 煤 炭 管 理 局 于 2008 年 3月 3 日组 织 进

4、行 了 东 升 煤 矿 春 节 后 的 复 工 验 收 工 作 , 并 于 3 月 底 同 意 其 开 工 继 续进 行 技 术 改 造 工 程 施 工 。东升煤矿采用三个立井(主井深 251.45 米,直径 4.0 米;副井深 251.45米,直径 4.5 米;风井深 244.46 米,直径 2.6 米)单水平开拓和中央并列式全负压通风方式,风井安装 2 台 BK54-6-NO18 型轴流式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通风能力 1560-1620 立方米/分钟。东升煤矿设置有两回路供电线路;安装有 KJ101N 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并与荥阳市煤炭管理局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联网;西翼技术改造区

5、域采取了“四位一体”防治突出措施,并安装有瓦斯抽放系统;东翼非技术改造区域没有采取防治突出措施。1.2 东升煤矿证照情况东升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为 4100000720227,有效期至 2010 年 11 月;还没有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矿长吴铁山,其矿长资格证证号为 XA40604K133,有效期至 2008 年 5 月 3 日;安全资格证编号为安全资证豫字第 0005589 号,有效期至 2009 年 8 月 3 日。 1.3 事故地点有关情况发生事故的地点为 11101 巷道掘进工作面。11101 巷道位于东翼 11 采区中部,距东翼 11 采区运输上山煤仓约

6、80 米,从正对二联巷口处在实体煤中向西掘进。该巷道于 2007 年停止掘进时,总长度约 4 米。2008 年 5 月 3 日八点班,矿长吴铁山和和副矿长史建泉带领人员在 11101 巷道安装了运输、通风设备。当日四点班,吴铁山安排人员开始恢复掘进 11101 巷道(上宽 2.0 米、下宽3.0 米、中高 1.8 米,采用矿用工字钢对棚支护,棚间距 0.5-0.6 米) ,到事故发生时,又掘进约 4 米,总长度约 8 米。1.4 对东升煤矿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情况荥 阳 市 煤 炭 管 理 局 负 责 全 市 煤 矿 的 安 全 生 产 监 督 管 理 工 作 , 并 向 东升煤矿委派 了 负责

7、安全、技术的副矿长,其 下 设 的 煤 管 二 站 对 包 括 东升煤矿在内的 5 个煤 矿 实 施 安 全 生 产 监 督 管 理 , 并 派 出 1 名 副 站 长 和 2 名 站 员 24 小 时 驻 东升煤矿开展安全生 产 监 督 管 理 等 工 作 ; 荥 阳 市 安 全 生 产 监 督 管 理 局 负 责 全 市 安 全 生 产综 合 监 督 管 理 工 作 , 具 有 督 促 、 协 调 荥 阳 市 煤 炭 管 理 局 等 部 门 和 各 乡 ( 镇 ) 做好 安 全 生 产 工 作 的 职 责 。 另 外 , 荥 阳 市 崔 庙 镇 政 府 也 负 责 对 东升煤矿进行安全生产

8、监督管理。2 事故发生经过、抢救情况2008 年 5 月 4 日零点班,东 升 煤 矿 包工队负责人徐志述组织召开班前会,共安排 36 人下井作业,其中西翼技术改造区域 20 人,分别在 12101 运输巷打瓦斯抽放钻孔和在 12021 采煤工作面上部配采面采煤;东翼非技术改造区域 16人,分别在 11101 巷道掘进工作面进行掘进作业和在 11 采区上山更换支架。2008 年 5 月 4 日 6 时 13 分许,东 升 煤 矿 地面监控室值班人员通过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发现 11101 巷道掘进工作面处的瓦斯浓度由 0.02 %突然升高到 99.6%,立刻向矿长吴铁山等人汇报,并通知井下立即撤人

9、;在 12021 采煤工作面运输巷的瓦斯检查员常福顺接到电话后,组织西翼技术改造区域作业人员撤离升井。得知事故情况后,矿长吴铁山、副矿长慎文成从副井下井,并在主井东大巷发现 3 名已经窒息死亡的作业人员。随后,东 升 煤 矿 开始自行组织抢救,撤出了在西翼技术改造区域工作的 20 名作业人员。当天 14 时许,井下瓦斯浓度降低,东 升 煤 矿 开始安排人员清理东翼非技术改造区域事故现场,分别在 11 运输上山一部镏子头、一联巷西口、一联巷东口、二部镏子头、二联巷、二联巷东口处找到 1、2、1、1、3、5 具遇难作业人员遗体。最后 1 具遇难作业人员遗体到 5月 6 日 12 时许被找到后,抢救

10、工作结束。这次事故共造成东翼非技术改造区域的 16 名作业人员遇难。3 事故性质和原因3.1 事故性质经过对事故的调查分析,认定河南省荥阳市崔庙东升煤矿“5.4”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3.2 直接原因东升煤矿违法违规掘进 11101 巷道,诱发突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3.3 间接原因1.东升煤矿不按照矿井技术改造初步设计方案施工,擅自在东翼非技术改造区域违法违规组织掘进,且在没有采取防治突出措施情况下,违章指挥作业人员在有严重突出危险的区域冒险作业。2.东升煤矿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安全管理混乱,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矿长资格证过期失效,部分副矿长无安全资格证;

11、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在 11101 巷道掘进工作面出现响煤炮声突出预兆时没有及时撤出作业地点;存在通风系统不完善(特别是由于矿井 11 采区没有专用回风巷,造成事故扩大) 、违反国家规定将井下全部工程承包给包工队并以包代管、长期存在“不按照技术改造方案施工和边技改边生产”的违法违规生产行为等重大事故隐患。3.荥阳市煤炭管理局、崔庙镇政府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对东升煤矿存在的安全管理混乱状态和重大事故隐患督促整改不严格,对东升煤矿在东翼非技术改造区域违法违规掘进 11101 巷道的行为监管不力,放任、纵容东升煤矿违法违规生产;荥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未尽到安

12、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责,督促、协调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同时,中共荥阳市委和荥阳市政府贯彻、落实、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不到位,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不力,督促、协调查处东升煤矿违法违规生产行为不到位。4 事故教训(1)荥阳市突出矿井必须强化防突管理,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并按规定布置专用回风巷和实行分区通风,确保通风系统合理、完善、可靠。(2)荥阳市各技术改造煤矿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排查各类事故隐患,并严格按照技术改造设计施工,严禁在矿井非技术改造区域施工和边技改边生产等违规行为。(3)荥阳市有关部门和各煤矿企业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煤矿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提高其安全生产水平和灾害防范意识,杜绝违章作业、抵制违章指挥,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4)荥阳市各级政府和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时督促整改“将井下全部工程全部承包给包工队以包代管、通风系统不完善”等重大事故隐患,严肃查处“在矿井非技术改造区域进行生产、边技改边生产”等违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