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月考质量分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710362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月考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月考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月考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月考质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月考质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月考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月考质量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月考质量分析一、试卷命题情况本次试卷是了解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的一次测试。考察范围是15 单元内容,试卷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试卷题量合适,题型较丰富,有一定难度,内容安排上有些欠妥,如:简便算法中有一小题难度偏大,几乎没什么学生做对;混合运算和画三角形的高是教学重点,却没有考到。试卷共六大题,分别是填空题 24 分,判断题 5 分,选择题 5 分,计算题 22 分,位置与方向 6 分,操作题 6 分,解决问题 27 分。二、试卷整体情况本次月考和期中考试相隔时间不长,并没有专门抽出时间复习,学生对前面学过的知识

2、很多都遗忘了,比如简便算法期中考试时掌握得很好,而这次却考得不理想。再加上学习态度有一些松懈,明显的错误也增多了,不少平时成绩还可以的学生这次并没有取得好成绩,不及格人数增加。试卷整体情况分析如下:参考人数 64 人,人平 80.47 分,最高分 98 分,90 分 23 人,80 分 42 人,70 分 53 人,60 分 57 人,60 分 7 人,及格率89.06,优秀率 65.63。三、答题情况分析1、填空题(每题 1 分,共 24 分)人均得分 21.3 分。此题失分2较多,主要是对名数的改写不够熟练。尤其是第 7 题:把下列各数从小到大排列,涉及到不同名数的改写,数据相似,单位不同

3、,很容易看错,加上有的学生对这一内容掌握不够,全对的学生不多。第 10 题:名数的改写错误也较多。第 9 题:把 1.2 改写成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的数是( ) 。学生理解不了就是改写成三位小数,说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知识学得过死。第 5 题错误率也高,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和是 85 度,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学生对题没有深入理解分析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数据。2、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5 分)人均得分 4.35 分。错误率高的题是第 2 题和第 4 题,其中第 2 题学生没有注意到“组成”与“围成”的区别。第 4 题:在三角形中,角越大,角所对的边就越大。 ( )有些学生将此题与之前学过

4、的“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句话混淆了。3、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5 分)人均得分 4.8 分。此题答题情况较好,错误率较高的题是第 1 题:下面描述中指的是同一方向的是( )4、计算题(其中口算 4 分,简便计算 18 分)人均得分 20 分。口算题做得较好,简便计算中 6662933342,乘法分配率虽然反复练习过,但学生之前接触到的都是很明显数据特征的题,学生基本上都没有想到把其中一个因数再拆成两个数相乘。这题也是整张试卷失分率最高的一道题。另外,学生在计算中的粗心大意令人意想不到,12556 这道题,学生知道将 56 拆成 87,但接下来就3将乘法结合律和分配率混淆了。5、

5、看图填一填(每空 1 分,共 6 分)人均得分 5.68 分。本题考察位置与方向的内容,因为图画得不清晰,有学生将两地之间的距离看错。6、解决问题(共 27 分,前四题每题 5 分,第五题 7 分)人均得分 24.17 分。此题是拉开分数差距的题,分析理解能力弱的学生失分严重。第 2 题和第 5 题错误较多,第 2 题有学生意识到把正方形拆开围成最大的等边三角形,周长没变,但却将题目告诉的边长31.5 厘米看成了周长直接计算。第 5 题分三步列式计算,相比前面的题,分析能力需要更强。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到位。(2) “用数学 ”的意识差,对

6、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能力欠强。(3)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低。(4)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具体体现在:1、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计算时顾此失彼,面对众多信息时理不清头绪。2、对题中提供的原始材料、情境、信息,不能耐心解读、全面观察并选择有用信息帮助解决问题。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发现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往往在新课引入时比较注重,其实,每一个4数学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都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出来。是让学生简单面对理想状态的问题,不动脑筋的搬用公式、方法,还是将复杂情境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

7、需要我们引起思考的问题。3、卷面中还是免不了有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没看清题目要求、漏做题目等我们俗称的低级错误。可见平时的作业习惯、读题习惯、验证习惯等影响学习效果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教者要有目的地设计好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审题、验算的良好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进措施1、从学生解题时暴露出问题可以发现教师用新理念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师必须进一步认真学习新课标,更新旧的教学观,领悟新教材的呈现方式对教学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2、注意联系学生的社会实际,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8、力。3、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4、计算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今后应坚持抓好学生的计算基本功的训练。5、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双基训练,落实必须到位,使每位学生能学到最基本的数学,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问题。教师要给予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5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与思维空间,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避免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6、注重互相学习交流。年轻教师多向老教师请教,老教师要无保留的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教师,做好传、帮、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