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703973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显微镜的结构,机械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筒(安放目镜)、转换器(安放物镜,转换物镜)、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粗准焦螺旋(大幅度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小范围调节)。光学部分:目镜(越短越大)、物镜(越长越大,带螺纹)。显微镜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照明部分:反光镜(平面暗,凹面亮)、遮光器(小光圈暗,大光圈亮)。 注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2使用显微镜方法步骤:1)取镜和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距离实验台边缘 10cm 处; 2)对光:转动转换器

2、,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3)安放装片:把制作的花粉粒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让标本正对通光孔; 4)调整焦距: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物镜接近花粉粒为止,注意物镜不要碰到玻片标本(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目境内观察,同时逆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 5) 观察和收放3. 物像与实像相反(完全倒像):上下倒、左右倒,例如:b 在显微镜里是 q物像与实像移动方向相反(向下移动玻片,像就向上移动)4. 如何确定污点位置? 先转动物镜,看污点有没有随之转动;随后推动玻片标本,

3、看污点有没有随之动;最后如果两项都没有,污点就在目镜上。5观察方式: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顺序: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前到后等。6误差由于测量人和测量工具的不同,难以避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7、量筒测量时的方法。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 V1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 V2用 V2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 注:(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保持相平,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及体温计)8. 探究实验的六个步骤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9.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工具。培养皿盛放培养液或培养基,进行细胞或组织

4、培养。烧杯可用于加热、配置溶液、转移液体。滴瓶用来盛放少量实验试剂。 第二章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 分类:永久的和临时的两类玻片标本动物临时装片: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 植物临时装片:滴(清水)、撕、展、盖、染 1.生物几乎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完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细胞质里有线粒体等。2.结构与功能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透明薄壁)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极薄的透明膜

5、,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细胞质*:具有流动性、加快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多数生命活动的场所(黏稠液体)。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近似球形),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圆柱形)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液泡:内含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海带细胞里的碘是周围海水的许多倍,而海带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原因是细胞膜的作用。3.植物细胞分裂: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两部分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动物细胞分裂:细胞核分裂、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染色体: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蛋白质和 DNA 组成)。在细胞

6、分裂时,染色体通过复制,数目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分裂前后遗传物质的稳定。植物细胞生长过程中,液泡数量随着细胞的生长逐渐减少,其体积逐渐增大,最后形成一个中央大液泡(成熟细胞的标志)。通过细胞的不断分裂,细胞的数目增多,通过细胞的不断生长,细胞的体积增大,经过一系列的变化,生物体由小长大。4.分化: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 5.组织:细胞分化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群,这些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植物体主要组织:保护组织(保护)表皮、营养组织(贮存营养物质)叶肉、输导组织(运输功能)叶脉、分生组织(分裂产生新细胞)动物体基本组织:上皮组织(保护、分泌)

7、、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保护)、肌肉组织(收缩和舒张)、神经组织(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在一定条件下,都具有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组织培养技术)6.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繁殖器官),相互影响。 注 34 页图系统:由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系统。人体九大系统: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神经、内分泌、运动、生殖、免疫。既分工又协调配合。7.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被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8、体;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注 33 页图8.由单个细胞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趋性: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9.草履虫(倒转的草鞋底):由细胞膜(呼吸)、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还具有口沟(摄取食物)、食物泡(消化)、纤毛(运动)、收集管和伸缩泡(收集并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胞肛(排泄) 注:课本 37 页图 2-25 及 38 页探究竟实验利:天然饵料,净化污水,分解尸体提供营养;害:引发疾病,造成赤潮危害生态 10.单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大肠杆菌、螺旋藻)、真核生物(衣藻、草履虫、绿眼虫、酵母菌、疟原虫)等。

9、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叫做原核生物,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属于原生生物。 第三章1.根:一株植物的所有的根的总和叫根系,分为直根系(主根明显,有侧根),须根系(主要由不定根构成)。变态根:肉质直根(萝卜)、块根(红薯)。2.芽的地方)与节间(两个节之间)。变态茎:茎卷须(葡萄)、肉质茎(仙人掌)、块茎(马铃薯)、鳞茎(大蒜)。3.叉成网叫网状脉,互相平行的叫平行脉。变态叶:叶刺(仙人掌)、叶卷须(豌豆)、捕虫叶(猪笼草)。 植物的茎和叶因适应某一特殊环境而改变了它原有的形态、结构,甚至功能,这种变化叫做变态。 4.花:繁殖器官,虫媒花,用鲜艳的花冠、芳香或独特的气味来吸引昆虫采蜜传粉;风

10、媒花,花多而密集,花粉轻而干燥,表面光滑,易被风吹送传粉。 草本植物: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少的植物.木本植物:木质部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多的植物,又分为乔木(主干明显而直立、植株高大),灌木(无明显主干、植株矮小).绿色植物有吸尘、杀菌、消声、调节空气湿度等作用。 孢子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进化趋势: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等高等)1.藻类植物:主要特征:植物体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多数生活两粒种子;种子无种皮包被,有翅,风力传播。还有在水中。孢子繁殖。进化: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绿雪松、木杉、侧柏、银杏、红豆杉等。色植物。作用:释放氧气、做鱼饵、可食用、可供 2.被子植物(绿色

11、开花植物)主要特征:具有根、药用。代表植物:水绵(淡水),长筒状细胞连接茎、叶、花、果实、种子,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而成的丝状体,无分枝,有一条或几条带状叶绿体螺进化:结构功能最完善、适应性最强、分布最广、种旋式分布在细胞里;海带(海水),多细胞生物体,类占绝对优势的植物。由固着器状物)、柄、叶状体组成。此外还有衣藻、马尾藻、鹿角菜、紫菜、石花菜、裙带菜。 2.苔藓植物:主要特征:植物体矮小;具有茎、叶和假根(固着作用);无输导组织;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孢子繁殖。进化:从水生到陆生,创造土壤条件,是植物界的开路先锋。作用:保持水土、大气污染监测、医药。代表植物:葫芦藓,植株矮小,茂密丛生,

12、草绿色,假根固着,、双子叶植物:主要特征:根系为直根系;叶茎叶简单,叶中无叶脉,长有孢脉为网状脉;花各部分基数是 5 或 4;种子的胚有 2 蒴,孢子繁殖。此外还有地钱、片子叶。作用:提供食物、美化环境、工业原料。墙藓。代表植物:a.菜豆,根系发达,为直根系;茎多蔓 3. 蕨类植物:主要特征: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生;叶脉是网状脉;萼片 5 片,花瓣 5 片,雄蕊 10 化,根、茎、叶内有输导组枚,雌蕊 1 枚;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种皮保护胚,织;靠孢子繁育后代;大多胚包括胚数生活在比较阴湿的环境根(发育为里。作用:食用、药用、根)、胚轴观赏、做饲料、工业原料、(连接)、空气与土壤污染程度的指

13、胚芽(发育示植物等。代表植物:肾为芽)、两蕨,阴湿环境中;有根茎叶片子叶(提分化,内有输导组织;无地上茎,根状茎上有细小的供营养)。根;叶大,羽状叶;叶背边缘有孢子囊群,孢子囊内 b.白菜,直根系;网状脉;花瓣 4 片,十字排列;果有孢子。还有卷柏、问荆等。实里有多粒种子;种子近圆形,红褐色或黄褐色,非二、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统称为种子植物。常小,胚有两片子叶.此外还有番茄,黄瓜,苹果,杨,主要特征:根、茎、叶发达;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菊,玉兰,马铃薯,茄子,萝卜等。殖。是植物界中进化程度最高的种类。、单子叶植物:主要特征:根系为须根系;叶脉 1.裸子植物:主要特征:根、茎、叶发达;能

14、产生多为平行脉;花的基数为三;种子的胚有 1 片子叶。种子,种子是裸露的;适应干旱、贫瘠的陆地生活。作用:粮食作物、蔬菜作物、经济作物、观赏及药作用:化工、医药的原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用。代表植物:小提供优质木材;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代表植物:麦,一年或二年生草松,常绿乔木;叶细长如针,成束生长,表皮具有较本植物;须根系;茎厚角质层(降低水分蒸腾);根系发达(增大吸收面直立,中空,有明显积);球果塔形,有种鳞,成熟后开裂,每个种鳞有节与节间;叶片细长带状,叶脉为平行脉;花序由小橞组成,每小橞有 39 朵小花,雄蕊 3 枚,雌蕊1 枚;果实的果皮和种皮紧密结合,种子包括种皮、胚和胚乳(提供营

15、养),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一片子叶。此外还有水稻、高粱、竹、芦苇、甘蔗、郁金香、玉米。珍稀植物是指现存的珍惜、濒危的植物。国家 8 种一级保护植物:水杉(我国特有,植物中的大熊猫)、珙桐、金茶花、台湾杉、望天树、人参、银杉、桫椤(木本蕨类)。地球上大部分已灭绝,只有少部分地区存活下来的植物,被称为孑遗植物。造成珍稀植物减少的原因:人为因素:乱砍乱伐、过度挖掘;植物自身:对生长条件要求高。 如何保护:建立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建立森林公园、保护和培育基地。 为何保护:珍贵的物种资源;研究植物的起源、分布和发展以及自然历史演变有重要意义;观赏、绿化、药用等价值。第四章野外调查:

16、研究野生动物的基本方法之一,除了调查种类、数量、形态特征、分布情况;还要调查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一、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脊柱的动物。由低等到高等依次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1.腔肠动物: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外胚层和内胚层);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水螅(淡水中,属于原始的多细胞动物)、珊瑚虫、海葵、水母等。2.扁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三个胚层(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形成肌肉层,运动与适应能力更强。多数扁形动物营寄生生活。代表动物:涡虫、猪肉绦虫、血吸虫3.线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消化管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代表动物:蛔虫(长圆柱形,雌雄异体,雄虫小,雌虫大;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有发达的生殖器官,体表有半透明角质层;消化管简单,前端有口,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